小学数学调研报告【精彩6篇】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引言: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数学基础对其学习和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一:教材内容过于抽象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实例,导致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理解能力不强。

改进措施:

1. 引入趣味性教材:教材中加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或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乐趣。

2. 创设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数学运算,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问题二:重视计算结果而忽略计算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的计算结果,而忽略了计算过程的重要性。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也无法理解数学的本质。

改进措施:

1. 强调计算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引导他们注重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思维能力。

2. 提供解题思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问题三:缺乏巩固和拓展环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巩固和拓展的环节。这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有限。

改进措施:

1. 加强巩固训练:通过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反复巩固和训练,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运算能力。

2. 提供拓展活动: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拓展性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结论: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只有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才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希望教育部门和教师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创造更好的环境。

(文章共计676字)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方法探索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如何将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方法一:数学与语文的结合

数学与语文是两门重要的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数学概念和问题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数学表达和推理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

1. 阅读数学故事: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或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故事中的数学概念和问题,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数学写作:鼓励学生在语文作文中运用数学知识,写出与数学有关的题材,增强他们的数学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方法二:数学与科学的结合

数学与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逻辑和思维方式。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科学实验和观察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

1. 数学模型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科学实验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2. 数据图表分析: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科学推理能力。

方法三: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数学与艺术之间有着独特的联系,通过将数学概念运用于艺术创作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具体操作方法:

1. 数学几何与美术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变换,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2. 数学音乐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拍和音符的排列组合,让学生感受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结论:

数学教育中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希望教育部门和教师能够重视这些方法的应用,并积极探索更多的跨学科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的教育体验。

(文章共计617字)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研报告

  根据整体的工作安排,历经近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对xx十二所小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调研,从总体上看,老师们的教学研究意识浓厚,教学的独特风格有所显示。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步转化为教师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行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正朝着课改的方向稳步地发展。具体状况陈述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的欣喜

  (一)教学过程体现完整性。老师们采用新课程基本的普遍使用的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结构模式来组织教学,教学环节清晰,能注意各构成要素的和谐。并强化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习惯。

  1、注重生活情境创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潜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大部分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资料创设一些有效新颖,富有思考价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鲜活具体的情境中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潜力。由于创设的情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得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数学生活化,引发了学生认知经验,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数学化思考。多数教师能够借助生活情境帮忙学生合理地提取数学信息,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2、建立数学模型是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老师们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领域下的具体的教学资料来有效地开展建模活动。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资料,老师们能够抓住各领域的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各领域的教学理念。空间与图形部分牢牢抓住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个教学的核心,借助直观,透过观察、操作、想象等主动建构的活动过程来建立新的数学模型。统计与概率部分以培养统计观念为教学核心,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老师们都很重视学生的统计观念的培养,重视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分析过程。教学效果良好。这两个领域的资料老师们在建模环节中引领学生做的透彻。

  3、解释应用拓展环节设计有梯度,有层次。既思考全体的达标,有基础的解释应用,又关注个体的发展,有数学深层次的拓展。教师们普遍再此环节用心设计。

  整个教学个过程中,各环节清晰明了,衔接自然。教师能根据教学资料特点,对各环节的教学把握适度,有所侧重。

  (二)教学目标体现了全面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达标才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透过调研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的课堂改变了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淡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现象,课堂教学努力体现了三维目标全面有机结合,具体表此刻:

  (1)课堂上教师能把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为基础而重要的目标努力地凸现它的地位,很多教师的课上,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全面扎实,并能够适时作相关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学习技能培养的角度看多数课堂体现了平实、扎实、有效的特点。

  (2)关注过程与方法目标,构建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数学有效活动的过程。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务必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师们精心为学生创造了多种活动形式,能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饶搞笑味地学习数学,学生透过操作、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尝试与探索新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的组织者与合作者、引导者的主角体现明显。实验小学的陈育芳、曹金锋、张素芳,二小的原鹏飞、赵爱琴,三小的张蒲蒲,东冶联校的裴岩霞、王照丽,北留联校的司银娣,润城联校的郭计川、孟敏余,凤城联校的李向丽、张霞,横河联校的宋玉兵,河北联校的王小丽,演礼联校的原素芳等老师在为学生构建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活动做得比较好。他们所展示的课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引领学生经历知识的构成过程,在活动中做透数学这是难能可贵的。老师们心中已然有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观”。

  (3)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注意适时、适当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时机找得准,不进行刻意的与课堂教学豪无联系的或比较牵强的情感教育。资料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能理解和理解。方法方式得当。这天的数学教学虽然有它的来自于笔纸考试评价的牵制,多数老师们没有把教学目光过分放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目标上,教学上仍能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对学生终身受用并需要的重要目标。老师们为学生带给的学习素材中、为学生营造的学习氛围中及老师们对于学生的关切与赏识中让人感觉课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无处不在。

  (三)概念性教学有所突破。数学概念是对数学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整个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数学概念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由浅入深,逐步构成新概念。复原概念的产生、构成及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真正地掌握概念很重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概念教学,而把目光对准实际应用,不管学生是否理解了概念,只要会用就行,并且这种会用也只是透过超多的练习把它形式化,大多数学生仅是一知半解,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这天的概念学习,就应是把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与在实践中运用概念结合起来,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抓住概念本质.透析概念内涵,真正理解概念很重要,对于概念性教学我们看到了不少老师们成功的教学。北留司银娣老师指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学生构建了有效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下充分理解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叫面积这一概念。学生对于物体的表面、封闭图形、以及他们的大小有充分的感受与理解。再如横河宋玉兵老师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宋老师努力为学生构建经历再认识分数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动

  手折、涂、画、分的过程中感受分数的好处。走进概念的本质理解,不再是形式的记忆这一点很可喜。

  (四)教学资料体现合理性。

  在教材的处理上,能够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驾驭教材有机结合。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了些弹性空间,这无疑对教师在运用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发现有的教师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重组与再创造。实小的张素芳,横河的宋玉兵,凤城的李向丽等老师们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到尊重教材,用好教材,同时又根据学生实际和个人对数学教学的研究与自我的教学风格对教材进行了合理的重组与再创造。整个课堂教学资料丰实,富有数学思考的含量,利于学生数学思考。

  (五)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运用

  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透过精美实用的课件演示增强教学资料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很多老师们的课件是自制的。这说明,老师们认识到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而且老师们具有必须的现代电教使用技术。

  尽管我们在调研中看到了各校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突破。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学科专业化成长有待于关注,教学潜力有待于提高。从理念认识的层面也好,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也好,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亟待关注。教学潜力有待于提高。课堂上精彩高潮的少,朴实平常的多。老师们的教学设计潜力,课堂驾驭潜力,学科知识掌握的潜力存在必须的差异,这种差异同校明显,校际间明显。教师作为一个成长的个体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思考的,这样才能满足工作教学的需要。

  (二)教材编排体系、编排意图有待于深入地研究。

  读懂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要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教材。作为数学知识载体的数学教材它具有通用的、共性的、简约化的特点。教学上的很多东西要靠老师们潜心去研究,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才能为学生的带给优化的学习资料以及关注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调研中我们感觉老师们对教材吃得不够透,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部分教师有待于提高,尤其是学习资料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承载的数学信息,学生的思考达不到深刻。另外,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的知识呈现方式,他不但呈现数学知识,如何进行教学的方式也涉猎不少,新知识并非都以集中形式出现,分散出现的不少。老师们对于此把握得不够好。最后一点就是很多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与创新之间关系处理得不够好,盲目求新,华而不实,这实际上也是对国家花大力气组织专家编写的教材的不尊重,这点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

  (三)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实效性,过于“泛化”。

  教师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就目前课堂教学看,热情有所减退,老师们趋于理性思索,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所把握,但就它的目的、时机及过程设计还不够好。教师在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①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②小组合作时给学生的时间不充裕,不能充分合作,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③小组合作的资料没有大的探讨价值,表此刻有些教师把学生一看就懂的资料让学生合作学习,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

  (四)情境的理解与创设有待于提高认识。

  情境教学被教师们所钟爱。许多数学课堂因为创设了生动搞笑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数学课也变得生动、富有吸引力了。然而也有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的认识和理解出现偏差,表此刻:第一,为生活情境而情境,不少老师的“生活情境的唯一”的误区使得课上有生活资料过于泛化之感。在开课伊始的问题情境创设环节,尤其突显。很重要的来自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的数学情境似乎不见了,或者很少见。第二,所设计的情境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缺乏有效性。情境与数学资料关联不大,仅限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情境内含数学思考,但老师们对于它的使用不当,草草用之,缺少情境中数学信息的提取,分析。

  (五)课堂教学缺乏有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一堂数学课的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重要之处的点睛之笔。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准确、到位的评价,必将引导学生朝准确的方向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学习,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透过调研,我们感觉教师普遍淡化评价活动的设计,课堂上对学生的情绪、行为的即时评价欠缺,评价表象浅层次的居多。一方面,说明老师们不够重视评价,另一方面,说明老师们对学生学习行为关注不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于学情关注不够,不能适时抓住来自于学生的思维做有效的评价。还有,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

  (六)数学活动缺乏体验

  在低年级的有些课堂上发现,学生一会儿忙话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较差,学生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活动的价值也就没有了。中高年级的学生不缺乏活动的目的性,但活动体验的深刻性不够,学生在活动中的个性思考少。缺乏创新与个性。

  (七)预设性太强

  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预设是不负职责的,课堂教学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动态生成,讲究有效教学。有效是教学之本。老师们所表现的是预设性太强,弹性不足,出现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超时授课。一节课有的老师们为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超时授课,也有老师对完不成全部资料心怀遗憾。

  第二,对课堂上的生成关注不够,一是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生成。学生的思维是纷呈的,有些资料需要老师创造机会,给学生生成的机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思考,表达想法的欲望不够强。来自于自我的生成的东西少,这说明教学关注程度不够,二是对于学生已有的生成教师关注不够到位。尤其是对与生成的问题不能做到是否予以关注,常常是草草处理。按既定预设的教学行进。

  第三,学生缺少了主动思考的过程,学生被动得听讲与被动的执行老师的指令居多,鲜活的课堂教学出现的不多。

  (八)课堂上缺乏深层次思考的问题。老师们给学生的思考的问题深度不够。《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必须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多数的课堂教师提出的诸多问题,学生顺顺利利解答。细思量,这些问题的解决,还不能足以说明学生已经经历了数学思考和获得了数学经验。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也极少具有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失去合作探究的好处,有形无效的居多。就教师如何提问,什么样的问题更具思考性有待于今后的教学中研究。

  (九)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缺乏有效性

  老师们有必须的电教应用意识和操作技术。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使用达不到促进教学的需要。为电教而电教的现象还是普遍现象。

  三、下一步学科发展的思考与推荐

  (一)教师的自觉认识与自觉行动很重要。教师就应有成长自我的认识,数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那些热爱它的老师们。许多老师们源于对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对自我的用心求进,不断地学习着思考着工作着,数学学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老师,才得以快速发展。教师本身的这种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是需要被认可。当领导的,做我们研训员的都要给老师们以用心的关注以鼓舞,以弘扬。。

  (二)专题研究,扎实实验

  针对以上调研的优点与不足,能够说我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过近五年课改的实验,趋于成熟。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老师们的心中。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分专题进一步把课改的实验进行优化。某些领域的某些资料我们的操作已贴合新课程理念,能推广的我们要在各个层面上推广,在教学手段上,比如说自制电教手段的使用,在学习资料领域的研究上,比如说,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有效地经历过程性学习,包括概念性教学的突破,把我们的不足,比如说从资料领域看,计算教学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等等从资料到方法,从形式到有效性,从教师到学生,从理念到操作,我们要上下结合,齐心共进,一专题研究为切入点,扎实实验。

  (三)用好校本教研这块便捷的阵地。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很具有实效性与操作性,关键是领导要加强重视。据了解,所有校园在数学学科上的校本研究高度重视。开学以来,他们分别在本校以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的形式对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以校为本的学科教学研究,是此刻,乃至今后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阵地。要发挥好它的作用,关键是各校领导要加强认识,带领校园的老师们注重具体操作层面资料的研究和专业引领,扎扎实实地去研究,以提升校园的学科教学水平。

  (四)加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

  在学科教学上,总是有些教师走在前列,我们要关注这些教师,用好这些能够利用的资源。各校均有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学科教师。重视学科教师的建设,让骨干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让普通老师快速成长起来。从我县这个层面上,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我们将继续采取充分发挥县教研室数学中心教研组(来自于各校的学科骨干和兼职教研员)的辐射与引领作用,用于全县及本校。

  (五)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调研结束,我从整体的角度制定下一步教研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全县专题式互动研讨活动。

  以各联校为单位,开展各自所需的教研活动。要认真开展,注重实效。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四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目前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料的确定、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善。为进一步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我开展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活动,现就调查状况作一简要分析。

  本次调查选取了三至六年级60名学生和20名数学教师(20年教龄以上和以下各20名)做了全面细致的了解。调查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展开,教师的调查涉及基本状况、学生学习状况、教学方法与策略、教材与资源、评价、课程实施的反思、以及职业需求等7个方面的资料。学生的调查资料涉及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等。从统计结果很明显地暴露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调查问卷资料分析

  说明:本次发放“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共20份,其中包括20年教龄以上10人,20年教龄以下10人。以下是对本问卷重点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1、学生对数学的预习,你的要求是怎样的

  对“预习”有要求的占调查总数的70%,说明教师们对学生的数学预习工作是比较重视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透过预习,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课堂,能够更好地充当学习小主人的主角。选“不要求预习与其他”项的占调查总数的30%,有两种状况:一种是教师担心学生预习后在上课时会缺乏新鲜感;另一种是学生是低年级的,缺乏预习的潜力。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资料是如何选取的?

  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要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适时地关注学生的思维状况,让学生们“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就应做的,而且是能够做到的,并要力争把它做得更好。调查显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90%的教师均能为学生带给不同程度的拓展学习资料,说明大部分教师已有了关注不同学生发展差异的意识及行为。但也不难发现“偶尔带给拓展数学学习资料”的还占到总人数的10%,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当然“拓展的资料”不在于知识的高深,而在于“活”即要关注知识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及学生的思维深度。

  3、你在教学中是如何使用教材的?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要做到读懂、读通、读透这三个层面。所谓“读懂”即要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教材中有哪些基本的知识点,对学生学习潜力方面有哪些要求;所谓“读通”即教师要了解教材中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所谓“读透”即教师要融会贯通地灵活处理教材,根据现实对教材进行重组。调查显示:有75%的教师能根据教材编写思路和实际整和教材,这部分教师认为:当前的新教材已充分体现出“新、实、活”的特点,但毕竟新教材不能充分兼顾到所有地区的现实状况,为此应当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这样才能让所学资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更喜欢数学,以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的思想。

  4、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您最期望得到下面的哪项支持和帮忙?

  有50%的教师选取了“带给新课程教学设计范例”以及“带给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个性需要媒体的辅助,而新教材的配套资源还不够充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必须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45%的教师选取“组织经常性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在新课程深入推进的这天,教师们已关注到课堂教学深层性的东西:课堂教学情境该如何创设,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教师们透过参加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能够适时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这是一线教师们迫切需求的。

  二、学生调查问卷资料分析。

  说明:本次调查,我们从我校抽取了60名学生,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各30名,(城镇校园和农村校园学生的比例为2:3)从学生的问卷中也能够反映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一些心态及期望。

  (二)思考:

  1、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教学

  经过低年级的学习训练,中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常规,初步学到一点学习方法。这个阶段就要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靠成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不论是训练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潜力、理解潜力,还是训练从一般到个别的运用潜力、迁移潜力,都还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但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要有些变化,教师在讲、读、示范各方面都要略少于低年级,要适当增加提问及其难度;要适当增加学生独立学习的因素,但这种独立学习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也可称半独立学习;要适当增加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2、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教学

  高年级小学生要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所谓独立学习,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在教师的稍加帮忙下,学生对学习资料就能自行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初步具备了独立学习的条件,如学生比较牢固地掌握了一般的学习常规及初步的学习方法,养成了必须的学习习惯,逻辑思维潜力有所发展,自我控制潜力有所提高。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认识过程中透过教师稍加帮忙主要靠自己去完成是完全可能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主导作用的特点和中年级又有所不同。不仅仅表此刻教师直接教的分量上、时间上的减少,而且要求教师启发、提问的深度上要加强,提高思维训练的难度;学生的独立学习,不完全在于增加自学的时间、分量,而且要求能独立思考,独立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总之,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教与学在向着“教是为了不教”转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此刻学生的独立学习潜力、认识潜力的日益提高上。从形式上看教师的活动是越来越少,学生的活动是越来越多;从实质上看,学生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始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是主导作用的特点有所不同,主导的方式有所变化而已。

  三、在小学数学施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调查显示,有60%的教师选取了校园“带给教学配套材料(如教学挂图、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说明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个性需要媒体的辅助,新教材课堂资源不够充分,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必须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材的编排上,图画与文字相结合,贴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但有的图画资料多,里面带给的数学信息也很多,在理解新的知识时,受思维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很难选取相应的有效信息,往往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影响了正常教学。如何帮忙学生正确看图,选取有效信息。

  3、教师们普遍感到对当前的新教材资料、编排意图及体系难以理解;因新教材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要求较高,预设的是一种理想的班级状态,在施教过程中,经常会发现课时任务难以完成,中下学生理解困难,再加上目前班级人数过多,难以兼顾,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授起课来很费力。

  4、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有待加强: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完成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不够及时。学生学业状况参差不齐,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中后进生比例偏高,且转化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提优又要补差,教师们感到操作起来有难度。

  四、推荐

  1、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评价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善与激励的功能。多数校园仅以学生的书面测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致使教师的一切工作围绕着考试资料转,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教师教学研究的用心性。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拓展教师发展空间。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师资,一支业务精良的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行轮训,使教师在业务知识、教育理论、教学潜力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同时还要加强教材培训的深度与广度。没有对教材的正确理解,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要改变只热心于就课论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改变只热衷于对教学方法的研讨而忽视了对教材的研究等现象,教研工作要回归到对教材的钻研和学习上,加强对教材的辅导工作,规定任何教师在教学任何一个教学资料之前务必理解全册教材辅导和单元教材辅导,没经辅导的资料,不允许上课。透过教材通研使教师了解全册教材的体系,把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前后的联系,明白各部分资料的教学推荐。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已取得了初步的进展和必须成效,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还有许多认识需要梳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去探索和完善,作为教育的行动者、思考者,应不断地思考,大胆的实践,精心演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努力去追寻充满诗意的课堂,尽情地享受她的快乐和秀丽,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稳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五

  提要:围绕课程改革的落实状况,我于2005年3月起深入部分小学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调查的结果很不理想,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更多的是忧虑。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程的落实在我市、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任重而道远。课改的需要与现实的差距还很大。

  我市于2003年下学期开始试行新课程和使用新教材。教育局组织了四轮培训,二年多来,新的理念贯彻和落实得怎样样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于2005年3月起深入校园进行了持续半年的教学调查。共走了25所校园,听课86节,走访教师百余人。总的感觉是有喜也有忧。

  成绩

  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教学行为在变;学生的思想在变、学习方式在变。这是可喜的一面。体此刻课堂上有如下几方面的变化。

  1、变课前铺垫为情境导入。

  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通常是由复习引入新课,学生感觉每节数学课只与数字和运算符号打交道。时间长了,对数学就产生一种厌倦感,尤其是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更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此刻不同了,许多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能够根据教学资料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来引入新课,使学生在生动搞笑的情境中进入新课,学生学得简单、学得愉快。变得爱学数学,想学数学了。

  2、变远离生活为走近生活。

  几十年来,我们的在校学生只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不知他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这是因为我所教的数学远离学生活。而现当我们走进课堂时,状况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所看到的数学课是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齐,生活气息十分浓。我感觉到数学课已经走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教学,学生就不会感到数学离他们那么遥远;就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走进课堂就叽叽喳喳讲个不停、写个不停,学生只是静静地在听数学。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此刻这种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根据老师带给的学习资源主动地去学习数学,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多了,学生在做数学了。这正是新的课程理念所要求的。

  问题

  成绩是喜人的,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忧虑。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在不同区域、不同年龄的教师之间差异很大。总的状况是年轻的教师比年老的教师好;城区、厂矿比农村好;参加过培训的比没培训的好;低年级教师比高年级教师好。总之,新的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离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存在不少的问题。

  1、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能够而且就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环境,灵活处理教材。有些资料是能够而且是就应重新组织教学资源的。所以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图,课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年级第八册有一个资料是“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求平均数”,这个教学资料是让学生透过具体的数据掌握统计知识,教材上用到了“和平一街、东大街”等地名,这只是给学生一个背景材料而已,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在组织教学资源时,就应、也完全能够结合本班学生居住地所分布的状况编一个例题,数据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找,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由然而生。象这样的倒子教材上很多。然而,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教师大多是死搬教材,没有一点灵活性。过多地受制于教材,书上怎样写,他就怎样教,一成不变,缺乏生活气息。

  2、合作学习有形无实。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方式要多样化。“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里所说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种怪现象:只要有人听课或是公开课,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学习的方法,不管教学资料是否适宜,也不管学生的实际状况如何。而且合作学习大都是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本能够立刻由学生回答的,也要进行较长时间的讨论。似乎没有讨论就缺少一个程序。

  有些分组学习是几个同学围在一齐叽叽喳喳乱叫一阵,给人以表面的用心讨论问题的假象,看上去热热闹闹,没有实际效果。不仅仅如此,而且还会助长不良风气的构成,影响学习效果,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从调查的状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掌握合作学习的真正要义,老师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并没有给学生带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展开讨论。往往是学生还没开始学习,教师就叫停下。完全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给听课者看,使得合作学习有形无实,给人以做秀的感觉。

  我们不应将“新”与“旧”看成区分教学方法的“好”与“坏”的主要标准,不能采取极端主义态度,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某些教学方法。恰恰相反,我们应当更为明确地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传统的方法有它的优点,时髦的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我们只有透过用心的教学实践,深入地去认识各种方法的优点与局限性,才能依据特定的教学资料、对象和环境,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构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合作学习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是万能的。不要动不动就合作,动不动就讨论。

  3、课堂教学评价过于关注认知领域,评价语言贫乏枯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一理念老师们似乎都明白,但是,一到课堂上状况就不一样了,教学评价时,老师们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得怎样样了,会做几道题目。而学生们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其它面的潜力;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老师们则往往不太在意。此外,评价方法单一,评价语言贫乏。不分年级,不管问题的难与易,都用表扬他,顶呱呱;你真棒;你真行;奖励五角星和大红花等予以表扬。过多的、廉价的表扬无异于捧杀。教师的表扬不要随意和漫不经心;要发自内心的,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他的答问已引起老师的兴趣。这种表扬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否定学生的结论,则要让其明白错误的原因,使其体面地坐下。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因问题的难易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到达评价的目的。

  4、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

  前面提到课堂教学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这离新课程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超过40%的课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只望见教师不断地在说,看不见学生在动口、动手。课堂上静悄悄的,看上去课堂纪律很好,有序,但是学生并没有用心在思维,是被动在学习,有一种被教师牵着走的感觉。这种安静严重却制约了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是与新的课程理念相违背的。

  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好处的理解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更就应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5、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满足于学生能得出某一个结论或会做几道题目这个层面上,而对于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则漠不关心,有些学生虽然结果是错的,可他的思维过程则与众不同,很有创意,对此教师则视而不见。似乎也不在意。

  6、课堂提问缺乏深度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课堂提问有开放性,所提之问题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价值,不是随口可答的,要经过必须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随口可答的问题尽量少提,最好不提。这样,对老师的要求就高了,备课时不作认真思考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些是需要在课堂上随机应变。教师需必须的临场应变潜力。事实上,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没有几人做到这点。

  此外,在课堂上,教师似乎惧怕学生出错,尤其是公开课,一旦学生出错,教师就立刻捂盖子。唯恐因此而打乱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

  课堂是出错的地方,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就不正常了。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学生都会了,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呢?学生出错了,教师就应让学生把问题说完,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这才是我们的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答案”所应具备的态度。

  总之,从上述状况来看,我们的课改任重而道远。

  分析

  课改在我市实施已有二年多时间,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上没能真正得到落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改革改了几十年,改来改去还是这个样;还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上面的领导为了推销教材而作的宣传,是糊弄人的。因此从思想上就没有把课改当回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新课程培训虽然进行了四轮,但对每个教师而言,也许就一次,回到校园后就再没有学习,据了解,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没有见过《课标》,仅凭几天的大课学习,怎能透彻地理解《课标》所蕴藏的真正理念呢。自然就更谈不上在课堂上如何去实践了。

  3、教师年龄偏大

  小学教师年龄偏大,这是多年来的老问题,可真是爷爷奶奶教小学。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年龄偏大的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区几乎找不出年轻的数学教师,还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这些教师教了几十年书,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但同时,思想也已成定势,很难理解新鲜事物;还有些老教师认为,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改不改都是教书。改革那是年轻人的`事。大年龄的教师在我市小学数学讲台上算得上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4、年轻教师同化现象严重。

  青年教师本应是“课改”的生力军。在农村,由于大部分校园老年教师居多,进取心不强,校园很难构成一种教学研究的氛围。本来就是凤毛麟角的年轻教师由于长期处在这样一个不利于自己成长的环境之中,使得她们在思想上过早地老化,惰性,不思进取。自然影响到她们的成长,因此,在农村小学中,缺乏优秀的年轻数学教师也就成为必然。课改的落实也就势必受到影响。

  5、教师队伍不稳定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总以为小学教师要什么都会教,这是个错误的认识。样样都会,势必样样都不会,更谈不上精。系统的知识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就小学数学而言,几加几,我相信人人都会,收废品的也会,但是要教好数学却不是人人都行的了,我们明白,中学数学教师来教小学数学也不必须能胜任,何况其它学科的呢。不专就不便于教师钻研业务,自然就不利于教师自身业务的提高,今年教语文,明年教数学,弄得教师无所适从,怎样去专阿,教师也不适应。不用说精通,就连小学六年中系统的数学知识都不清楚,如何去教好数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数学教师师参过数学培训后,回到校园却改教语文,而参加过其它的培训的老师却来教数学,有的根本就没参加过任何培训,手中又没有《课标》可学,这又如何去理解新课程理念,如何在课堂上体现新的理念呢?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不有说新理念的贯彻,就是常规教学都已很成问题。

  推荐

  1、加强基层教学研究

  切实加强以学区和校园为单位的教学研究。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研究问题,不要形而上学,重形式,走过场。那种只听课,不讨论的研究活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2、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理论源于实践,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连新的教育理念就不懂,《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都不知,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去呢?因此,在现阶段,教师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理论学习。学区和校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3、尽快充实师资力量

  新课程理念要靠教师去落实,相对而言年轻人在这方面有热情、有开拓精神,理解新鲜事物快。而小学数学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现象已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作宏观控制,尽快充实小学数学师资力量。

  4、切实稳定教师队伍

  要使新课程得到很好的落实,切实稳定教师队伍这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教师今年教这科,明年教那科的现象必需得到根植。只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工作用心性和职责心;才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才有利于新课程的落实;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小学数学调研报告 篇六

  小学数学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这天到**镇**小学调研,**小学离我原先工作的**小学不远,校园里的师我多半熟悉,也能够说是故地重游,只但是这故地已是多年不游了。上午听了於老师和徐老师的数学课,第三课我没有固定在哪个教室听课,而是在整个校园里转了一圈。

  於老师今年已经有58岁了,记得刚从初中到小学哪儿会,校园领导让他到丰小听一课再回去上一课,於老师当时还听过我不少的课。印象中,於老师个性的认真,前两天,为一道题目还特意跟我联系过。虽说年龄大了,但这种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一向延续着,走进校园,就看到於老师正好拎着黑板进教室,所以在点课的时候就开玩笑说,於老师准备得很充分,不听他的课,我反而有点过意不去。

  走进他的课堂,就看到孩子们准备了很多的学具,有长短不一的小棒,有各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於老师告诉我,小棒是上课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用的,这课用不上,但是学生还是带来了。但是,从这儿能够看出,於老师对每节课都是相当用功的。

  於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资料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它先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360度,两个特殊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是180度,引发学生猜想,再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学生透过量一量、撕一撕、折一折等途径都验证了猜想。教者在巡视中发现了一位同学用的作高的方法来推算任意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的方法,给予了表扬,并让其作了介绍。随后,设计了一组练习:(1)△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把分成的小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4)用一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5)如果是用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

  就应说,於老师的这种设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其内涵。透过思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不管是剪出来的还是拼起来的,只要是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就是180度。这组题目不是教材中的,教师的用心可见一斑。

  58岁的老先生,能够坚持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值得我学习。课能上得如此,我感到实在不容易。如果说有什么推荐的话,那就是感到老师还有点不放心孩子,指导得还有点越位,显得包办偏多了点。

  第二课的徐老师是位已经三十多岁的青年同志,说其青年是因为校园里教数学的就他一人在四十岁以下,其实,徐老师已不年轻。徐老师上的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资料的练习课,这节课从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入手,随后分块引导学生探讨“两个数间有特殊关系时,求最大公因数的口算方法”。再透过多层次的练习加以巩固。这个班的学生数不少,有62人,在村小中能够说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我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更多的是提出一些推荐:

  一是两个数之间有特殊关系这部分资料的教学,教学层次上不够清晰,且顺序最好作些调整。能够采用这样的步骤:(1)独立地算一算;(2)群众校对一下结果;(3)引导学生找一找规律;(4)得出相应的结论;(5)口头出题,请学生直接口算出最大公因数。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仅能够丰富课堂练习与反馈的形式,而且透过这种“兵教兵”的练说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达成与学生合作意识与潜力的培养。当然,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务必在小组长的设置与培训、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以及合作时机的把握等诸多方面作出相应的思考与持之以恒的训练,这样,方能使这种小组合作活动不断地走向高效。

  三是每组题要给学生留足时间,总体感觉每组题学生独立计算的时间偏少,有好多孩子来不及完成。

  四是对教材第9题的处理。老师设计了练习纸,让学生先按要求写出1至12的自然数与3、2、5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再观察思考,这种设计是很好的。但教者对这道题理解与挖掘不够,我想,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应有以下发现:(1)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3,非3的倍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是1.(2)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最大是3,最小是1.换句话来说,一个数与3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3大。也就是说,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可能比小数大。

  五是教材第11题如何帮忙学生真正理解题目是个难点,教者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讨论题,就应说把握还是准确的。只是设计的问题要再少点,针对性再强些?

  午饭后我同样跟数学学科的六位老师进行了交流。我先谈了自己对这种“前置学习”的理解,然后谈了数学学科要开展的一些师生竞赛活动,最后结合两节课进行了一些点评。

  再有两年,就迎来了**小学的百年校庆了。虽说校园不大,但生源还是相对稳定的,问题是数学学科老师中,有三四人近五年要退了,如果再不补充新的老师的话,数学学科的开设可能也成了问题。

相关文章

学校固定资产清查的自查报告【经典6篇】

不经意间,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取得了成绩,也存在着问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自查报告吧。那么自查报告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固定资产清查的自查报告,欢迎阅读...
工作报告2019-07-07
学校固定资产清查的自查报告【经典6篇】

消防安全自查报告5篇(经典3篇)

消防安全自查报告5篇 【#报告# 导语】自查报告中的文字表述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成绩,又不能虚报浮夸,凡是用数据来说明的事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以下是整理的消防安全自查报告,欢迎阅读!【篇一】消防安全...
工作报告2016-06-09
消防安全自查报告5篇(经典3篇)

中学教导处调研报告【精简3篇】

一、20xx年4月下旬,我校教导处针对我校的教学实际和现状,拟定了调研提纲,在广大老师中征求批评和建议,教师们对待此事以书面文本的形式认真而严肃地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议,现归纳梳理总结如下: 1.教师...
工作报告2019-04-09
中学教导处调研报告【精简3篇】

学校工会筹备工作报告【最新4篇】

基层干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往往与企业行政方面发生矛盾,有些人还受到打击报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学校工会筹备的工作报告,内容如下: 【学校工会筹备工作报告一】 各位教师: 我受大会筹备领导小组的...
工作报告2019-08-01
学校工会筹备工作报告【最新4篇】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经典4篇】

认真开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活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的相关范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范文一】 我学习了区教委下发的关于规范办...
工作报告2012-01-07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经典4篇】

急诊科副护士长述职报告【精彩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好! 永远忘不掉第一次戴上燕尾帽的那一幕,是如此美丽,如此圣洁,心中是如此兴奋,感觉自己就是天使。白色的护士帽象征着纯洁,护士更是神圣的职业。经过认真的思考,我...
工作报告2016-08-06
急诊科副护士长述职报告【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