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最新3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篇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成为了全球各国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我国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以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和传递相关信息。

该管理办法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的范围和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包括疫情报告、疫情分析报告、疫情预警报告等。

根据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应及时、准确地上报。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情况的及时反馈和汇总。同时,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信息报告的审核和核实工作,确保报告的真实可靠。

此外,管理办法还规定了信息报告的流程和要求。上报信息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包括疫情的基本情况、病例的发生和流行趋势、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等内容。同时,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建立信息报告的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以便及时获取和传递相关信息。

对于不按时上报或者虚报、瞒报信息的单位和个人,管理办法也作出了相应的处罚规定。责任主体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拘留、刑事责任等。同时,对于恶意炒作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也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信息报告和共享,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篇二

随着全球人口的高度流动和国际交往的频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成为了全球各国的共同任务。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积极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以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

该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这将有助于及时获取和传递相关信息,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反应速度和效率。其次,这将有助于准确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风险和影响,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最后,这将有助于加强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合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良好局面。

然而,管理办法的实施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仍然存在一定难度。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信息的收集和上报需要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其次,信息报告的标准化和统一性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报告格式和标准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协调和整合。最后,信息报告的共享和传递仍然面临一些技术和法律的限制。信息的共享和传递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和法律框架,以确保信息的安全和保密。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报告能力。其次,加强信息报告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工作,制定统一的信息报告格式和标准,减少信息报告的差异。最后,加强信息报告的共享和传递,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和法律框架,以提高信息的流通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出台,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支持。各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积极贯彻执行管理办法,加强信息报告和共享,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篇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导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已经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欢迎参考。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传染病防治法、应急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坚持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鼓励、支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

  第二章

  第八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具体职责为: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行政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负责收集、核实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资料;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的报告、咨询和监督;设置专门工作人员搜集各种来源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二)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实验室,负责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搜索密切接触者、追踪传染源,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进行疫点消毒及其技术指导;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检验及报告。

  (三)负责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库,开展技术指导。

  (四)对重点涉外机构或单位发生的疫情,由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管理和检查指导。

  (五)负责人员培训与指导,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辖区内医院和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报告和信息网络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九条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法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体系,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地)、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并向乡(镇)、村和城市社区延伸。

  国家建立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基础卫生资源数据库和管理应用软件,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定传染病、公共卫生和专病监测的信息采集、汇总、分析、报告等工作的需要。

  第十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

  (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

  (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

  (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等应按照规定时限,以最快通讯方式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卡片邮寄信封应当印有明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疫情”标志及写明XX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收的字样。

  (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

  第十一条

  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

  第十二条

  铁路、交通、民航、厂(场)矿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三条

  军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军人中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直接报告。

  军队所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地方就诊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按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第十四条

  医疗卫生人员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开。

  第十五条

  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三章

  第十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第十八条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第十九条

  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要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指定的专业机构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如确认为实际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根据不同的级别,及时组织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如尚未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由专业防治机构密切跟踪事态发展,随时报告事态变化情况。

  第二十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的其它事项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第二十一条

  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调查核实、判定性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调查情况。

  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应当按照《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要求执行。

  第二十二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现场调查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一)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调查和传染病发病原因、发病情况、疾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调查;

  (二)相关标本或样品的采样、技术分析、检验;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证;

  (四)卫生监测,包括生活资源受污染范围和严重程度,必要时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地及相邻省市同时进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有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建立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

  (三)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

  第二十五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管理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系统,各级责任报告单位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第二十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调查、采样与处理。

  第五章

  第二十七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设与诊治传染病有关的科室应当建立门诊日志、住院登记簿和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第二十八条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指定的部门和人员,负责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和核对,设立传染病报告登记簿,统一填报有关报表。

  第二十九条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报表的收发、核对、疫情的报告和管理工作。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公共卫生监测体系网络系统平台的要求,充分利用报告的信息资料,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定期分析通报制度,常规监测时每月不少于三次疫情分析与通报,紧急情况下需每日进行疫情分析与通报。

  第三十条

  国境口岸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港口、机场、铁路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国境卫生检疫机构,发现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时,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一条

  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农、林部门应当互相通报疫情。

  第三十二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和公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授权,及时通报和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布内容包括: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性质、原因;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及范围;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发病、伤亡及涉及的人员范围;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处理措施和控制情况;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发生地的解除。

  与港澳台地区及有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之间的交流与通报办法另行制订。

  第六章

  第三十三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第三十四条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五条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

  第三十六条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责任报告单位或责任疫情报告人有瞒报、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情况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七章

  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的;

  (二)未指定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

  (三)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第三十九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瞒报、缓报、谎报发现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

  (二)未按规定建立专门的流行病学调查队伍,进行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三)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未按规定派人进行现场调查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疫情或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第四十条

  执行职务的医疗卫生人员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证书。

  责任报告单位和事件发生单位瞒报、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不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传染病疫情的,对其主要领导、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由其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个体或私营医疗保健机构瞒报、缓报、谎报传染病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造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责令停业整改,并可以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其经营者、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的,对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第四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医疗卫生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和军队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相关文章

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4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是规范管理,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的有效途径,是学生从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下面带来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以供参考! 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1】 一、本课题的...
工作报告2019-08-09
设计类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通用4篇】

届艺术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用3篇】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2017届艺术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题目: 中西悲剧冲突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选题的意义: 自黑格尔认定中国没有悲剧始,以及到...
工作报告2014-05-09
届艺术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用3篇】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质6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1  目录  第1...
工作报告2019-08-08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质6篇】

涉税违法调研报告(优秀3篇)

为进一步改进完善税警协作机制,查办涉税违法犯罪案件,加大对涉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我市正常的税收秩序,近期,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具体报告如下: 一、当前税警协作查办涉税违法犯...
工作报告2017-03-03
涉税违法调研报告(优秀3篇)

车间职工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3篇)

各位领导、同志们: 你们好! 在不知不觉中20XX年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以下是我就XX年度的工作总结。 我是底盘冲压车间整焊班的一名周转工,在这一年里,我和我的同事们协助计划员...
工作报告2012-08-06
车间职工的个人述职报告(推荐3篇)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6篇【推荐3篇】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6篇 【#实习报告# 导语】大学生通过实习可以更进一步接近自己向往的公司单位,为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和提供参考。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6篇》,供大家阅读与鉴赏。大学生...
工作报告2016-04-02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6篇【推荐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