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调研报告(经典3篇)

民族精神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迅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与我们民族精神的衰退有关。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民族精神的现状,本次调研以广泛的范围和多样的方法,对民族精神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在民族精神调研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有着较高的认识,认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观。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年轻人对民族精神的了解和认同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等。在深度访谈中,我们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一些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存在着一些对民族精神的误解和偏见,需要加以纠正和引导。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民族精神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年轻一代对于民族精神的关注和认同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价值观念的淡化和文化认同的模糊化现象。其次,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现代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冲击和侵蚀。再次,一些对于民族精神的误解和偏见正在流传和蔓延,对于传统文化的扭曲和误读也存在一定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再次,要加强对于民族精神误解和偏见的批判和纠正,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共同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当前中国民族精神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只有弘扬和传承好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民族精神调研报告 篇二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繁荣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民族精神的发展状况,本次调研从多个维度对民族精神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文献资料分析等。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中国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认同和重视程度较高,认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一些人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存在偏差和模糊,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较低等。在深度访谈中,我们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一些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体验存在差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存在着一些对民族精神的误解和扭曲,需要加以纠正和引导。

调研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民族精神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由于全球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冲击,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正在受到侵蚀和冲击。其次,一些人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存在误解和偏见,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扭曲和偏差。再次,一些人对于民族精神的关注和认同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文化认同的模糊化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首先,要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于民族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再次,要加强对于民族精神误解和偏见的批判和纠正,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民族精神。此外,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民族精神的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当前中国民族精神的发展状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认识到,只有弘扬和传承好我们的民族精神,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民族精神调研报告 篇三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领域深刻变革、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不同民族文化发展差异、西方敌对势力和十四世分裂渗透等因素的影响,对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严峻考验,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战略任务提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海西州于2012年召开全州文化改革发展大会,全面启动“文化名州”建设,为推进海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了良好基础,做出了新的成绩。

  (一)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筑牢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紧紧围绕“文明海西”建设,在各族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新青海精神和新时代柴达木精神,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我们的节日”、“学雷锋”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把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随着柴达木开发建设孕育而生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特定历史、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时代精神,其中包含的筑路精神、盐湖精神、农垦精神、油田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州第十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州委又在老柴达木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自信自强、开放包容、敢为人先”为特征的新时代柴达木精神,赋予了柴达木精神新的.内涵。不论是老柴达木精神还是新时代柴达木精神,已然成为全州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净化思想灵魂的有力武器,是柴达木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体现,也是海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最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抓手,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海西境内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并存,民族的问题、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长期以来,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团结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各族人民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藏区社会稳定的自觉性。特别是天峻“2·17”事件发生后,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更加深入具体,组织州、县、乡三级宣讲团和党员干部、驻村干部、驻寺工作组、寺管会成员等,分批深入农村、牧区、企业、学校、社区、寺院开展宣讲活动,与农牧民群众、社区居民、寺院僧侣拉家常、做朋友,帮助解决思想上的疑惑和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户籍、就业、就学、医疗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服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从2013年至今,全州共组织宣讲2880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余万张(册),受众逾30万人次。同时依法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举办法制教育培训班,为寺院配置电视机、DVD,赠送报刊书籍,发放民族语言宣传材料,开展联谊共建活动,及时解决涉及宗教事务、民族关系的矛盾和问题,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为载体,积极为构建和谐家园搭建平台。结合海西实际,按照三年强基础、六年创先进、八年成示范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寺院法制宣传月、涉藏维稳思想教育引导进社区、进寺院集中宣讲为契机,与群众、僧侣面对面开展“六教育”、“六主动”、“七个一”、“十送十进”等帮扶活动,“爱国、法制、感恩”、“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主题活动,“我的中国梦”、“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等教育活动,平安海西、平安校园、平安寺院等创建活动,爱国歌曲大家唱、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演讲比赛、民族团结联谊会等文化活动,广泛吸引各族干部群众参与,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共建和谐家园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激发了活力。

  (四)以发展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根本,努力形成各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深入实施“文化名州”八大工程,加快建设以格尔木昆仑文化产业园、德令哈德都蒙古文化产业园、都兰吐谷浑吐蕃文化产业园、天峻西王母文化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精心打造以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昆仑文化旅游艺术节、海子青年诗歌节、激情穿越柴达木汽车摩托车拉力赛等为代表的柴达木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实施以《百年祈祷》、《昆仑山与西王母》、《柴达木文史丛书》等为代表的文化精品战略;积极支持蒙古族“新年茶话会”、藏族“藏历新年”、伊斯兰教“古尔邦节”、“开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民族运动会、百姓舞台、书画摄影展、社火等融各民族为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完成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共普查登记13大类、2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15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传播机构,不断发展壮大海西州、格尔木市民族歌舞团,扶持并组建德令哈汗青格勒、天峻神湖、都兰太阳鸟、乌兰金子海等民间艺术团体,通过文艺表演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海西优秀民族文化,形成了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心理,促进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作中,海西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在广泛宣传中形成共识。从解决各族干部群众思想认识问题入手,通过分层分类抓教育、深入死角广宣传、克服困难盯重点,实现了宣传教育引导全覆盖,普遍形成了建设美好家园的共识。二是积极开展工作,在真抓实干中凝聚共识。通过开展活动凝聚人心、扶贫解困温暖人心、弘扬先进激励人心,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有效凝聚了社会共识。三是坚持求同存异,在保护特色中增进共识。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尊重民族生活习惯、重视民族文化活动等,不断丰富和满足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团结互助。四是共享发展成果,在互惠互利中深化共识。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幸福指数等多种方式,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增强了融入共有精神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二、影响和制约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因素

  一是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由于文化习惯、宗教传统、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心理。据了解,有很多少数民族群众都认为自己的民族是最优秀的,比别的民族强,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偏见、民族隔阂等,造成了狭隘的民族自我意识的不断扩张,从主观上不愿接受新的东西,包括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民族地区由于人员少、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等原因,本民族文化往往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例如不同的民族,由于长期在一起生产生活、开展文化活动,彼此相互影响,其文化特征及文化活动表现方式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改变。

  三是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海西虽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受到挑战和冲击。

  四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十四世的分裂渗透。目前,民族分裂主义、民族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并没有放松对我州民族地区的渗透、分裂和颠覆,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野心并没有停止,一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受到蒙骗和蛊惑,争取人心,促进民族团结,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

  三、思路和措施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海西这样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地区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则必须培育中华文化认同,促进社会稳定与各民族的融合发展。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夯实思想道德基础。一要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内容,充分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等载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国家意识、团结意识、自强意识、科学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现代思想观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成为精神家园的坚实根基。二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思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文化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使之成为各民族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三要大力弘扬柴达木精神。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挖掘柴达木精神的丰富内涵,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特征并发扬光大。要在学习先辈中砥砺品质、坚守信念,在传承精神中崇尚实干、求真务实,在发扬精神中创新发展、勇攀高峰,使柴达木精神真正成为海西各族人民的精神新高地。四要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人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特别是自觉践行能力。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礼仪活动,引导人们在实践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进常态化。五要突出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把国家的独立和强盛、人民的团结和幸福、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宣传教育,祖国统一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团结友好的愿望,让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六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大海西好人、道德模范、民族团结之花、民族团结之星等先进典型的评选表彰宣传力度,以更加高度的政治觉悟、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更加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更加良好的道德修养,弘扬社会正气,反映时代主流,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理想信念支撑。一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以领导干部和青少年学生为重点,深入开展中国道路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宣传,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的学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和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途径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地把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二要用中国梦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夙愿与共同追求,其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坚持不懈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一步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不断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挥正能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要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要着眼于增强发展信心,全面科学地分析我州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解读中央、省、州关于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政策措施,引导各族群众坚定克服困难、推动发展的信心。要着眼于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讲清楚一些问题的客观事实、症结所在,引导各族群众用平和的心态看待矛盾,用理性的方式处理问题,进一步巩固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态势。四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教育,继续搭建“海西道德讲堂”、“百姓宣讲团”、“百姓宣讲大篷车”等有效载体,深入开展社科理论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众化。

  (三)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着力培养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人翁精神。一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各族群众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者。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调动群众在共建精神家园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争做精神家园的主人。要畅通反映群众意愿的渠道,让各族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意愿和心声。要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各族群众对精神家园的认知态度,高度重视群众的话语权。二要尊重各族群众的首创精神。民族文化的振兴、精神家园的建造,都离不开各族人民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制定开明的政策,创造让群众发挥的空间,积极支持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利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出现的思想认识问题、精神需求问题、文化职能作用发挥问题等,健全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协调机制和群众权益保护机制、预防化解利益矛盾机制,有效防止各民族间不团结、不和睦的

行为发生,依法维护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合法权益。四要切实提高各民族自我管理能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发挥自治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依法自治、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同时,要尊重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管理规定,让社会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创新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和形式。一要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以昆仑文化、柴达木文化为核心,以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为抓手,加快推进昆仑文化产业园、德都蒙古文化产业园、吐谷浑吐蕃文化产业园、西王母文化产业园等四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实施昆仑玉开发展示中心、玉珠峰国家登山旅游训练基地、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柏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文化项目,扎实做好德都蒙古文化展示中心、哈里哈图文化旅游产业园等国家级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落实,不断发展壮大民族传统文化产业。二要精心打造柴达木特色文化品牌。继续组织举办山地纪录片节、昆仑文化旅游艺术节、海子青年诗歌节、柴达木汽车摩托车拉力赛、柴达木徒步探险、柴达木之夏以及蒙古族那达慕、汗青格勒、孟赫嘎啦民族文化艺术节,藏族智格鲁如、拉伊等一批具有海西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为各民族创造共同的文化环境,用文化活动凝聚人心,汇集民智,促进融合,激发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三要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蒙古族、藏族文化为重点,对我州现有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有效传承。认真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和国家级、省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着力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进村入户、体育器材进寺院、乡镇农牧民体育健身示范等惠民工程,进一步巩固村村通、户户通成果,不断扩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提高图书馆、群艺馆、文化体育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五要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引导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昆仑文化、德都蒙古族文化、藏民族文化、吐谷浑文化及民族歌舞、民间技艺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文化产品,引导各族群众建立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六要广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把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送到城乡基层,深入开展各种形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在文化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享受美好生活,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者、传播者。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培育和扶持“汗青格勒”、“太阳鸟”等民间艺术团体,不断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五)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必要条件。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撑,社会环境的保证。一要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三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盐湖化工、煤炭综合利用、油气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循环经济主导产业,积极构建枸杞精深加工、柴达木福牛培育、藜麦种植推广、设施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发展等特色农牧业产业链,实现工业、农牧业循环发展,并驾齐驱,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为共有精神家园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二要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用足、用好、用活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紧贴民生,以加强教育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科技创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等为着力点,推动我州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共有精神家园创造良好条件。三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各级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大力宣传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通过新闻报道、展板横幅、宣传标语、LED电子屏、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要进一步加强柴达木蒙文报、天峻藏文报及海西人民广播电台、海西电视台、柴达木门户网少数民族语言频率频道建设,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受众。四要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自觉增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共谋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发展为目标,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我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共建家园贡献力量。

相关文章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优选3篇】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四篇】 【#报告# 导语】自我成长分析非常重要,它可以让我以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全面的剖析自己、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成长。以下是?整理的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欢迎阅读!个人自我成长...
工作报告2013-08-08
个人自我成长分析报告【优选3篇】

国贸专业社会实践报告(实用3篇)

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
工作报告2017-09-04
国贸专业社会实践报告(实用3篇)

高级教师述职报告(通用4篇)

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高级教师述职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我是***,******经省人...
工作报告2016-02-05
高级教师述职报告(通用4篇)

初中教师工作报告(最新3篇)

一个学期就快结束了,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认真的履行了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也能够积极的按照我的要求完成作业,对此我也是十分的高兴。在学期结束之前,我写处了自己的教学工作报告。  当了这么多年老师,每...
工作报告2011-02-04
初中教师工作报告(最新3篇)

社区综治工作总结(实用4篇)

社区综治工作总结(一)  根据XX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为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我社区综治领导班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20XX年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善了各项组织...
工作报告2014-07-06
社区综治工作总结(实用4篇)

学校财务科长述职报告(推荐5篇)

述职报告可以通过与以往年度工作能力和结果的对比,展现自己在工作上的进步。下文是yjbys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学校财务科长述职报告范文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财务科长述职报告(一)  财务工...
工作报告2016-07-07
学校财务科长述职报告(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