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优秀3篇】
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篇一
我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小城市,位于山脉和河流之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对家乡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担忧。因此,我决定进行一次家乡生态环境的调查,以了解当前的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我调查了家乡的空气质量。我发现,尽管家乡并没有像大城市那样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但近年来,随着工厂的增多和交通工具的增加,空气质量逐渐下降。在调查中,我发现城市中心的空气质量较差,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污染物。因此,我建议加强对工厂的监管,采取措施减少尾气排放,并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非机动车出行。
其次,我调查了家乡的水质情况。我发现,家乡的河流和湖泊水质较好,但在城市周边的一些农田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过量导致了农田排水的水质污染。此外,一些居民也存在不合理排污的问题。因此,我建议加强对农田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我调查了家乡的垃圾处理情况。我发现,家乡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焚烧,这种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浪费了资源。因此,我建议家乡应该引入更加环保的垃圾处理方法,如分类回收和有机肥料的生产。此外,家乡还应该加强对居民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家乡的生态环境一定会逐渐改善。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为家乡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篇二
家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了更好地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我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我调查了家乡的土壤质量。我发现,由于长期的农业过度开垦和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家乡的部分土壤已经出现了退化和污染的现象。为了改善土壤质量,我建议家乡应该加强对农田的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此外,家乡还应该加强土壤保护宣传,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其次,我调查了家乡的植被覆盖情况。我发现,家乡的一些山区植被破坏严重,主要是由于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的开发。为了保护植被,我建议家乡应该加强对山区的保护,禁止非法砍伐,并鼓励居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此外,家乡还应该加强对植被保护的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最后,我调查了家乡的野生动物保护情况。我发现,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家乡的一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锐减。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建议家乡应该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并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此外,家乡还应该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教育,提高他们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调查,我对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家乡的生态环境一定会逐渐改善。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为家乡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篇三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调查报告
近期,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先后深入西峰、华池、宁县、正宁等县(区)的12个乡镇和10户企业,对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
一、现状
庆阳属于旱作农业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年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黄土生态城市和人文魅力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
善。(一)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实施黄土旱塬蓄水保塬、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禁牧、“三北”防护林、乡镇千亩荒山造林绿化、土地整理复垦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止2009年底,累计新修梯田462万亩,荒山造林318.24万亩,封山育林99.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5%。完成和新建各类水保骨干坝、淤地坝工程86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94.87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41.8%。董志塬生态保护、子午岭天然林保护提质、环县北部防沙治沙等一批生态项目和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正在实施。自然生态的人为破坏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已建成简易填埋场39个,垃圾仓1225个。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整治,部分乡镇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实现了雨污分流、专管排放。推广“零排放”规模养殖场,实行庭院养殖和“养沼一体化”模式,有效防治了畜禽养殖污染。
(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初见成效。重点实施了节本技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循环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开发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等5大循环农业建设工程,共建成示范点132个,新建“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池43640座,服务网点230处。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建成回收站(点)100多个,组建回收利用合作社10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1户。全市废弃地膜残留量约为1.2万吨/年,今年上半年已组织回收5300吨,占残膜总量的44.2%,加工利用2100吨,占回收量的39.6%。庆阳凯迪、庆阳中盛等9户较大规模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已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达到6000吨。
二、问题
(一)生态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不够深入,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缺少必要的环保知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生态环境局部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扭转。
(二)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严峻。农业面塬污染具有排放分散、隐蔽、不易监测等特点,往往被忽视。由于农药、化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产品、土壤等污染严重。根据污染源调查统计资料,全市农田化肥流失率高达30%左右,年流失化肥约2.4万多吨。废旧塑料制品和残留农膜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农田土壤结构破坏比较严重。
(三)农村生活环境状况有待改善。饮用水污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乡村由于石油资源的早期粗放开发,局部水质恶化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垃圾三级处理模式一般只是简单的填埋,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多数村庄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进展缓慢,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场的治污设施不配套。
(四)生态保护措施落的不实,人为破坏问题仍然存在。一些乡村封山禁牧工作措施落实不力,散养放牧现象仍有发生。一些地方在林地整修梯田和道路建设过程中生态修复措施落实较差,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五)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投融资机制,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只有西峰区建成了污水处理厂,西峰、庆城、宁县、正宁、华池五个县(区)建成了垃圾填埋场,其他县还未建成。
(六)监管力量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业务和职责交叉重叠,部门之间工作上缺乏协调。特别是乡村环保工作力量薄弱,与日益繁重的环保要求不相适应。
三、建议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生态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6个县(区)要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区)创建标准,应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切实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此,建议:
(一)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政府网站开设专栏,印发宣传资料、环保知识手册、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园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不断增强低碳消费意识,促使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二)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1、做好清洁田园工作。一要加强化肥、农药的市场管理,加大《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规的实施力度,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的农药化肥营销网络,发挥行业管理、协调、服务职能,从源头上控制高残留、高毒性及过期农药流入市场。二要加强对沼气、秸杆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以村为实施单元,集中连片推广“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三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四要政策扶持,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利用陇东学院农林分院和市农科院的科研技术优势,研究和推广农村污染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