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忠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读书报告【推荐3篇】
张维忠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篇一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张维忠教授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数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深刻认识到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者强调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作者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策略,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我认为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有帮助。
最后,本书还介绍了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重要性。作者强调了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总之,张维忠教授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学到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张维忠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篇二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是张维忠教授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深入探讨了数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作者指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者进一步探讨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深刻认识到了数学课程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其次,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者强调了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例如,作者提出了问题解决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等教学策略,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我认为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有帮助。
最后,本书还介绍了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和重要性。作者强调了教学研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学研究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为以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总之,张维忠教授的《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数学课程的设计和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从中学到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张维忠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篇三
张维忠 《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读书报告
目 录
1 本书概况 ....................................................................................................1
1.1简介 .....................................................................................................1
1.2主要内容介绍 ......................................................................................1
2 内容分析 ....................................................................................................3
2.1本书特点 .............................................................................................3
2.2本书写作意图 ......................................................................................3
3 读后感及收获 ............................................................................................5
3.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5
3.2我的收获 .............................................................................................7
1 本书概况
1.1 简介
书名:《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主编:张维忠,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年份:20xx年1月,页数:307页。本书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系列中的一本,该套丛书由楼世洲、朱旭东任丛书主编。本系列丛书既是教育硕士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的成果,也是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重大研究课题“我国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项成果。
1.2主要内容介绍
本书共12章
第一章 现代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
本章首先对课程的含义作了全面的考察,在对课程获得发展性认识后,界定了数学课程的概念;然后分析了数学课程的类型,结合数学课程的历史发展与当前数学课程改革,探讨了数学课程编制的若干原则;最后在介绍课程设计的含义与设计模式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学课程的若干设计方法。
第二章 数学教科书的编制和评价
本章从数学教科书的编制以及数学教科书的评价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在分析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教科书定位的基础上,讨论数学教科书在编制过程中,应当着重考虑数学教科书内容的选取、组织和呈现等问题;在梳理了数学教科书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数学教科书进行了评价,并说明了各国教科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当代数学课程改革
本章首先评价了东西方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典型案例,然后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与展望,以把握世界数学课程发展的脉搏,了解当代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
第四章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20xx年教育部批准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xx年教育部又批准颁布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新课程的实验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展开。本章结合前述数学课程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作出了解读。
第五章 当代数学教学改革
在当前数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都十分活跃,各种新思想、新观念都在影响着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数学双基教学也得到了系统与深化地研究。本章对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与数学教学改革,以及问题解决数学教学作出了重点阐述,以期从一个侧面展现当代数学教学的改革。
第六章 现代数学教学模式
本章主要介绍与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结合相关数学教学案例进行阐释,使读者在了解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获得启示,以更新观念,并结合字的数学教学实践,改进数学教学工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第七章 新课程观下的数学教学设计
本章首先分析实施新课程所要求的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然后结合过程分析模式以及相关的案例展示,对数学的教学设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指导教师理性地认识数学教学,促进新课程的理念积极转变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
第八章 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
本章首先界定了数学教学评价的概念;其次结合教育评价理念的发展,对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念做了详细论述;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评介了数学新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些重要方法。
第九章 数学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本章主要介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相关理论,然后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并以相关案例为载体简要分析它们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第十章 学生发展与能力培养
本章主要论述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及相关的案例展示,探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等问题。
第十一章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本章主要论述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挑战,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强大优势,并结合典型数学教学案例的展示,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 第十二章 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章在梳理、界定数学教师专业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数学教师专业化得要素,并进一步提出数学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以期为中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师专业化提供借鉴。
总体来看,这本书的第一章至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数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现代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数学教科书的编制和评价、当代数学课程改革,以及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第五章从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视角审视了当代数学教学改革;第六章则结合相关案例评介了文化取向、应用取向等现代数学教学模式;第七至十一章则立足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结合数学教与学的典型案例,探讨了数学新课程观下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学习方式、学生发展与能力培养,以及信息技术与数学新课程整合的问题;第十二章论述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2内容分析
2.1本书特点
(1)较高的研究性与学术性。充分吸纳并运用国内数学课程与教学革新的成果,深刻领会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数学规范转型、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转换等要求,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要求;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提供新型的数学教学策略与教学技能;重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落实发展性评价理念,强调数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突破原凯洛夫教育学体系,与时俱进的体现数学“双基”教学。
(2)整体概貌与特色、亮点相关联。在反映数学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整体概貌、梳理他人的整体研究成果时注意与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特色相关联,力图反映数学课堂与教学研究多年的学术积累,尤其在数学文化与数学课程、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以及编者对数学课程与教学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阐述理论的同时,附以鲜活的数学教与学的案例,以此分析和说明理论在应用与实践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这些案例大多来自作者与教育硕士、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以及各类培训学生共同经历的教学实践。
(4)与时俱进,立足改革。本书努力做到体现我国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社会需求的数学教育新理念,构建符合教育硕士数学教育特点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充分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对数学教育硕士与数学骨干教师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总体来说,本书由于是面向教育硕士的学习丛书,在编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教育硕士的实际情况,以期能够适应教育硕士的认知水平,并把对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贯穿到了全书中,是一本很值得所有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看的书。
2.2本书写作意图
本套教育系列丛书是在我国教师教育处在一个急剧的变革时期编写的,作者认为,教师教育的发展,则主要依赖于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出了诸多理论,如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论、教师专业发展知识论,甚至涉及现代主义的教师专业发展观、后现代主义的教师发展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不一而足,但惟独没有深入探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理论。尽管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从属于以上这些理论,但由于不同学科教师的知识构成、不同学科教师的能力需要、不同学科的学术文化影响、不同学科教师的思维差异普遍存在于教师专业发展中,因此基于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成为梳理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关键途径。
本套系列丛书编者认为,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限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研究、课外研究成果的引进等方面,进入到学科领域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事实上只有通过不同学科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才会更明确教
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才会对不同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途径。如大量研究都提及专业学习共同体、行动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研修等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去探讨如何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如何做行动研究,如何建立校本研究制度等,还需要进一步展开。
事实上,有关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从收
集到的文献来看,主要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展的,19xx年8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数学教育会议,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丹麦罗斯基特大学的M.琼斯教授作了《论数学教师的培养》的大会报告。他认为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应该涵盖4个基本范畴: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基础的构建;数学教师专业技能的娴熟;数学教师专业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数学教师专业情意的健全。此后,尽管由于每个人看问题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对于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问题的界定存在许多不同的理解和阐述,但大多数学者都将上述观点看做是界定数学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标准。在对相关研究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是教师教育研究中尚需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以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为两翼构建研究框架是未来教师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编者认为,在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尤其在进入大学逻辑去改革的时候,教师教育改革应以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为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进入课程、教学领域去的时候,学科的重要性就彰显出来了,同样在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进入具体教师培养的环节,主要以培养学科教师为主要目标,因此,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将是连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纽带。
合理的构建出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框架,把研究涉及的学科分别进行理论构建,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提供理论支撑。在研究的过程中应以学科教师的实践知识为重点,分别探讨学科教师在实践知识方面的特殊性。
总的来说,这个系列的丛书可以看成是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初步尝试,重要的是它基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视野来探讨,在研究中也初步得到了一些新的成果,这些成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这种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研究范式,也会对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改革产生积极的作用。
3 读后感及收获
3.1书中情节引起的联想
在读第十一章时,书中介绍的是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由于我本科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因此,在阅读这一章时感触颇深。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现当代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数学新课程提倡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理念,不仅需要课程的设计人员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更需要课程的实施者尽可能地使用各种数学教育平台,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得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带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探索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认识数学的本质。
20世纪50年代,美国诞生了最早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日益完善与快速发展,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由传统的三维空间“教师-知识-学生”逐步转变为四维空间“教师-信息技术-知识-学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改变着数学的教学世界。
信息技术的在数学教学中的潜在优越性要想充分的发挥出来,需要教师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有机地组合起来,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时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情境设计。信息技术有利于数学情境设计,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育不能从哪些现成的,完美的数学系统开始,不能采用向学生硬性嵌入抽象概念的方式进行,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数学概念教学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数学情境创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首先是创设情境单一,手段落后,无法体现出计算机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无法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其次是创设情境理念陈旧,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缺乏理论学习的指导,导致整个学习模式过于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初步运用,展示出前所未有的魅力。计算机是数学情境设计中的理想辅助工具。实践证明,计算机是我们进行数学实践的天然伙伴、思想的来源、沟通的介质、直观化得设备,同时也是计算工具。
(2)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选择与准备、酝酿与构思、领悟与突破、完善与检验,其结果是一种对已有数学知识的在发现,或是解决了一个新的数学问题。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应尽可能地为学生从事独立的创造性活动提供机会,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某一水平上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活动。数学教学实践表明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关键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优化认知结构,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诱因,从而加强学生形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辩证地运用各种思维方式进行数学创造性思维。
(3)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建构,突出表现在其 揭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支持数学思考与促进对数学的整体认知等方面。首先,“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落实这个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经常不断地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计算机技术在再现真实、模仿真实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所不能或不及的独到之处。其次,计算机技术形象直观、细致入微的`表现力常常能在支持学生思考方面发挥特别的作用。因为人的思维是以直观想象为起点的,即使思维能力发展到较高阶段,在碰到思考难点时,还是常常要求助于直观。最后,在促进对数学的整体认知方面,计算机技术能够引导学习任务,按照格式塔的观点,人对事物的认知一般总是从整体开始的,由于数学的抽象性和形式化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虽然我们不可能对任何一个内容都做到让学生从整体开始学习,但许多内容,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就能做到相当不错。
另外,信息技术在通常用来制作课件的数学软件如,电子表格,几何画板等方面,以及课件设计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读第十二章时,这章内容主要介绍的是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看完这章的内容,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越发觉得自己离一个合格的数学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数学教师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是否能力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才的关键所在,然而,一线数学教师本身对数学教师专业化的认识却是其中的关键。
关于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方面,也有许多种不同的看法,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内容:首先专业知识的发展;其次是专业技能的发展;再次是专业观念的发展。如王子兴在讨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时认为,数学教师专业化得内涵包括了数学教师数学专业化、数学教师教育专业化和数学教师专业情意。并进一步指出,所谓数学专业结构是由数学学科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构建起来的;而教育专业结构则由教育学科知识、一般文化科学知识、一般教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能力构建起来。
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技能不断形成和数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素养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师质量的集中表现。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认为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可区分为数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数学素养三个方面。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数学专业知识以及数学学科知识。专业能力包括数学教学技能和数学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数学素养则包括数学科学素养、数学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的素养、数学人文素养、数学教育观等五个方面。
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以及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决定着数学教师所教的数学的科学性;条件性知识决定着学生学习的难度。而实践性知识则决定着教师能否有效地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数学教师的能力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基础能力、数学能力、数学教学能力以及拓展能力。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完成一般工作所需的能力;数学能力和数学教学能力是数学教师在完成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其职业特点的专业能力,也是一种特殊能力;拓展能力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体现数学教师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一种需求。
3.2我的收获
这套系列的书是面向教育硕士的系列丛书,因此,在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理论性有些强,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本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数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知识接触的比较少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的进行,我对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这本书的脉络也有了越来越大的把握。
首先,对数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理论知识的认识有所提高。这本书的脉络很清晰,从
第一章到最后一章都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和启迪性,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了解了数学课程编制的基本理论,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评价理念等许多理论知识,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作者在介绍这些理论知识时,语言深入浅出,并且在后面配得有实际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例子,使我在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时,并没有那么枯燥,反而是觉得很意思,书中给出的许多实例很有代表性,并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其次,对数学的教学模式和新课程的学习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现代数学教学模式中,我以前对教学模式的认识比较单一,但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文化取向的数学教学模式、应用取向的教学模式、课题学习取向的教学模式和数学实验取向的教学模式等,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究,现代数学教学模式正由过去的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在对于课程的学习方式,我之前觉得主要就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是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本章中,作者同意介绍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对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且认识到了自己与一名专业的数学教师的差距。作者认为,一名数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可区分为数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数学素养三个方面。以前对数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认识比较肤浅,知识简单的认为是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对于数学素养也没有什么概念。现在,我知道了专业知识包括数学专业知识以及数学学科知识;而专业能力包括数学教学技能和数学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数学素养则包括数学科学素养、数学思维素养、运用数学的素养、数学人文素养、数学教育观等五个方面。
总之,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我认识到了教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正像教学与美国未来国家委员会所下的断言:教师知道什么和他们能做什么对学生学习什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学科教学(数学)的硕士研究生,我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与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的差距,按照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有所进步,争取能够做到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然后再以后的工作中向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这个目标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