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精彩3篇)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篇一
调查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乡村的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压力。为了了解当前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调整的方向和路径,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份针对农民的问卷,涵盖了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农产品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然后,我们选择了两个代表性的乡村进行深入访谈,与当地农民和乡村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获取了更加详细的信息和意见。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种植业向养殖业转变的趋势。受市场需求和利润诱惑的影响,许多农民将种植业转型为养殖业,特别是养殖家禽和养殖水产品。
2.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着单一化、低附加值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许多农民只从事传统的农产品种植和养殖,产品单一,缺乏附加值,市场竞争力较弱。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注重农民的技能培训和产业扶持。许多农民缺乏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这对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调查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 支持农民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经营,鼓励他们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4. 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5.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结论:
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农民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乡村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方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篇二
调查背景:
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了解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动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农户和乡村干部的问卷,涵盖了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几个代表性的乡村,进行了实地观察和深入访谈。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
1. 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特色化发展的趋势。在一些地方,农民开始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旅游业等非传统农业产业,以提高农民收入和乡村经济发展。
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乡村经济发展得到了有效推动。
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许多农民对新兴农业产业的认识和了解还不足,缺乏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这对于产业结构调整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调查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2. 支持和鼓励农民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经营,培育和发展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和农业产业。
3. 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结论:
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对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够为乡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篇三
关于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
一、XX乡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略)XX乡纯属于农业乡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几年来,我乡农业结构取得了重要进展,农业结构调整对我乡经济结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调整农业结构是XX乡发展经济的需要。XX乡是一个农业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决定着我乡经济发展的全局。据调查二00三年我乡农村经济总收3655万之中,农业收入占68%以上。我乡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决于农业结构的改变。
(二)农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民增收奔小康的关键。通过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我乡二00三年粮经比例为35:65。乡党委、政府积极引进经济作物,如种植甘蔗1200亩,甘桔2000亩,葡萄500亩,蔬菜5000亩,滇屯502优质稻1500亩,冬季玉米制种6000亩。大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仅2003年度冬季玉米制种收入600多万元。平均每户收入2000元,人均500元收入,占人均纯收入(1906元)的三分之一。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三)农业结构调整是二十一世纪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我乡经济生活己进入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顺应消费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二是市场供求关系正发生变化,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及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大量的传统产业必须相应调整。
三、农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业结构的现状
农业结构调整从一九九二年至今的.十二年,九二年党中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结构开始进入发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满足市场要求为目标的新阶段,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和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迅速发展。如我乡的皱皮菜辣的种植在农业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由政府引导产品推向市场,农民收入可观,但未持续几年以失败告终。从九八年起纯属农业乡镇的XX乡,农业结构中经济作物主要是烤烟,甘蔗两大产业,但由烤烟政策的变化,实行“双控”政策,面积大大缩减,由原来的1500亩降到现在的300亩;甘蔗由于价格低,成本升高,致使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0亩下降到现在的1200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乡农业结构调整是势在必行,积极引进公司,采取“政府+公司+农民”的形式,进行产品结构调整。1998年在试验178亩冬季玉米制种成功后,逐年进行推广种植,到2003年发展到6000亩,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纯收入每亩800元,给农民带来实惠,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二)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几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看,农业结构长期积累的矛盾并未根本解决,农业结构与市场消费、农民增收的要求还很不适应,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劳动者素质低,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全局利益。现我乡冬季玉米制种实施五年时间,但农民不遵守合同,没有信任,出现一些违反公司合同的现象。二是农产品质量不完全适应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品种单一;三是农民不能有效地进入市场,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四是农产品加工转化滞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五是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六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我乡2003年第三产业总收入只470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3655万元的12.8%,特别向外输出劳动力收入只有3万元。总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农业结构不合理。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设想
笔者通过调查全乡农业结构调整的情况,认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因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后,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也就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生产结构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调整结构,这龙头企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这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市场、技术、资金支持,提升农业结构调整的水平,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大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龙头企业实力的强弱。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强,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就大。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龙头企业要在税收、信贷、出口等方面给以扶持。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经营类型的龙头企业的发展,防止重复建设,以合理的龙头企业结构带动农业结构的组合和优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利于农业各部门、各产业均衡发展,形成科学的农业区域结构。
(二)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加农户”,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提倡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同农户签定订单,这样可以将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表现为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种、规模等的具体要求,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和导向。农民按照订单的约定来安排农产品生产,可以使生产结构更适应市场需求结构,从而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加强“合同”和订单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履约率。
(三)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基地生产结构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后,要发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搞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和龙头企业需要,合理确定主导产业,优化品种结构。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产品基地的普及和推广。要采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科技水平,依靠科技带动品种结构、品质结构调整。要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搞好储藏、保鲜、运输、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以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需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健全市场网络,开辟农产品市场,创造良好的外部销售环境。
(四)运用利益机制调动农户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
农户是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主体,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的经营主体。只有正确处理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农户才能按照市场和龙头企业的要求,积极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公司带农户,重要的是要靠利益纽带去带动。因此,龙头企业要逐步与农户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结构的积极性。一是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要按订单或“合同”收购,合理定价,以质论价,决不要压级压价,限收拒收。二是要让利于农民,反哺农业。要把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拿出一部分,返还给农民和农业。这样,农民才能把龙头企业当成自己的企业,安排好农产品生产,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三是龙头企业对“合同”订购的农产品要制定合理的保护价格。对于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农产品基地的
结构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