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报告格式(推荐5篇)

观察报告格式 篇一

观察报告的格式是什么?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标题、引言、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方面来介绍观察报告的基本格式。

标题:观察报告的标题应该简洁明了,准确地概括研究的主题。标题应该具有吸引人的特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引言:引言是观察报告的开头部分,用于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引言应该包括研究的背景信息、问题陈述、研究的目的以及研究的重要性。

目的:在观察报告中,明确研究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的目的应该明确、具体,并与引言中提出的问题相一致。

方法:在观察报告中,应该详细描述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材料。方法部分应该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等内容。此外,还应该说明实验的过程和步骤,以便读者能够重新复制研究。

结果:在观察报告中,应该清楚地呈现研究的结果。结果可以使用图表、表格或文字描述的方式进行展示。结果部分应该客观地记录研究的发现,避免主观评价。

结论:在观察报告的结论部分,应该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回答研究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总结:观察报告的格式包括标题、引言、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一个清晰、准确的观察报告格式对于传达研究的结果和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观察报告格式 篇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观察报告的格式,包括摘要、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

摘要:摘要是观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摘要应该简明扼要,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该能够独立阅读,不依赖于全文。

参考文献:在观察报告中,应该列出所有在研究中引用的文献。参考文献应该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标注和排列,例如APA格式、MLA格式等。对于每篇文献,应该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文章标题、期刊名称或书籍名称等信息。

附录:在观察报告中,附录是用于附加额外信息的部分。附录可以包括实验数据、图表、照片、调查问卷等。附录应该按照特定的顺序进行编号,并在正文中进行引用。

总结:观察报告的格式还包括摘要、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摘要用于概括研究的主要内容,参考文献用于列出引用的文献,附录用于附加额外信息。这些部分的存在使得观察报告更加完整和可靠。

观察报告格式 篇三

  一、校园环境概况

  上海市古美学校地处古美社区,创建于1996年,原名上海市古美中学,200年迁至花路486弄2号,并创办小学部,更名为上海市古美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交通比较便利,但是人流量大,各种人员混杂。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期,人多车也多,行人走在路上要特别小心。在校门口有一两家卖具杂物的店铺,这与其他学校大致一样。后了解到该校学生都是周围的居民,也不用担心孩子们在学校的途中过于劳累而影响了学习了效率了。家长也基本上会把孩子送进校门再离开。

  二、教师特点

  我被安排在班主任实习跟的戴老师的办公室里,办公室的老师都对人特别和蔼,因为我年龄较小,都特别照顾我,在我遇到一些班级管理或者教学问题时,她们都耐心的帮我一一解答,办公室的氛围特别好。

  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周一都利用下午自习举行一次班主任会议,分析班级学生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进行讨论解决,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无论与人谈话还是讨论什么事情,她一直保持亲切的微笑,即使其他老师反驳她,她也丝毫没有愠色,谦逊地接受,重复着“嗯,好的,好的……”。与其他老师的对话像是朋友间在交流一个问题,而非上下级之间争锋相对。

  之后进班实习,更多时候听她讲,她管理班级有条不紊,讲话极具条理,也富于幽默的智慧,对待孩子能做到以德服人,更加让我对她肃然起敬。戴老师确实对我很照顾,总让我先忙自己的事,这也让我很感激。

  学校的老师其实都有一份教案,不需要自己亲自备,可以省不少事情。可是我却发现办公室里的每一个老师在上之前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备好,每堂都花费了他们的很多心血,我曾经问过戴老师其中的原由,戴老师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了作为老师的责任心。她说,身为一个好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当下的教育形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这是每一个老师的责任。

  三、学生风貌

  第一次到古美学校时,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很懂礼貌,看见我都会问声“老师好”,孩子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上透出稚气与可爱,这让我很感动。之后与班级的孩子们进一步相处后我发现孩子们真的非常活泼,也很能担当。周一晨会上国旗下的讲话是孩子们自己完成的,升国旗的伴奏以及唱国歌都是孩子们自己做指挥,每当老师表扬到哪个班级时,那个班的孩子们都会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欢呼起。

  走进班级,孩子们坐在书桌旁,看书也好,写字也好,或者是和周围的同学说说笑笑也好,都使我感觉到这是他们“静”的一面,也许是在教室的原因,孩子们大都比较收敛。七(1)班的孩子们活泼好动,却很有规矩,从不乱,只要老师轻轻提醒,违反纪律的孩子就马上乖乖坐好了。在后的接触中,孩子们和我渐渐熟悉了起,不害怕我了。他们也似乎不把我当作真正的老师,和我玩在一起,孩子们如果遇到了好玩的事情,会很乐于跟身边的人分享,如果遇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也会及时主动地向他人求助,有时候是同桌、有时候是我们。

  孩子们普遍在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很积极,乐于和老师配合进行堂学习,虽然有些扰乱堂秩序的行为偶尔发生,也是围绕着堂内容进行的,只不过那些孩子思维和行动都表现得过于活跃了些而已,我觉得并不应该严厉地批评他们,而是应该用劝告或者提醒的口气让他们收敛一些即可。许多在备过程中难以预料的突发状况也会在堂上发生,有的是学生的原因,有的是教师的原因。不过我欣喜地看到很多老师都能化危机为神奇,游刃有余地处理突发状况,而我自己在尝试教学的过程中却显得被动,容易被学生拉着跑,这就是我们需要锻炼的地方啊!教师在堂上教得开心,学生在堂上学得开心,而且学到了知识,这样的堂表现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在其他班级也听了几节,确实感觉到每个班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活跃些、有的沉闷些,有的积极主动些、有的消极被动些,而且很大程度上是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的。像七(1)班这样自由民主的班级,我们就能感受到每个人都是快乐的、幸福的,绝非将上学、上、做作业看作一痛苦的事,每个人在这个集体中都是主人翁的角色。所以在这样的班级上教师会觉得比较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好很多。

  四、外生活

  学校经常展开校园活动,我和孩子们一起策划和参加了品秋季活动,教师节,运动会,秋游等。让我进一步的了解到堂以外的他们,更加融入到这个班集体。运动会上七(1)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很多人在很多项目上都拿了第一名。孩子们非常喜欢外多姿多彩的生活的,无论学习本的任务有多繁重,还是应该鼓励孩子们去游戏去体验,走到堂外面去,外界的环境对孩子们成长的作用不容忽视。

观察报告格式 篇四

  观察是一切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手段,但是有效的观察并不仅限于会看――按照什么样的结构、角度和方式去看,还要求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和记录工具。后者相对地独立于观察的过程,具有自身内在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具有特定的类型和结构,并且反过来对观察过程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

  一、观察记录的性质和意义

  就教师局部的行为而言,有些观察显然是不需要做记录的――如果教师的观察是为了眼下的判断和即刻要采取的教学行动的话。而就教师全部的教学行为而言,从有意识的程度来排列,则是从无观察的教学行为、以观察为基础但无记录的教学行为,最后到以有记录的观察乃至以系统的长期观察记录为基础的教学行为。

  所以,从这个序列上来看,要建立教学活动的规范和科学的充分依据,仅仅知道要观察、观察什么和如何观察,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合适的记录工具的观察,就像没有反思和计划的教学一样,很难保证有切实的进步。

  (一)观察记录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一个因素或后期的延续。因此,常见的情况是,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当然,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新的观察目的,也是很可能的。

  但这只是朝前看的目的,记录还有一个朝后看的目的,这就是,记录是为了给教师的自我管理和反思成长提供反馈。从功能上来看,它作为观察和反馈之间的中间环节而存在。教师的全部记录文本可以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是记录内容本身是没有任何独立性的。如果一种行为和现象被记录下来之后,这些记录不在当时和以后得到利用、分析、整理,并从中获得有关启示,那么之前的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但是,由于记录本身的特点,是形成物质的、静止的文件,不是稍纵即逝的场景和观念,也不是某种用于一次性消耗的物品,所以它可以被重复利用,当然也就可以跳出单纯的教学流程之外,被派作别的用途,比如用于研究,用来和家长交流或进行汇报,用于同事之间的讨论,以及各种评价或评比活动。

  (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

  当我们说教育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的时候,并不排除偶然的、生成的和突发的情况。但是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生成的灵活性,并不完全是计划性的例外,反而是要以一定的计划为基础、为根据的,或者有时候是作为计划的补充。同样道理,当我们说观察记录是一种有计划的行为时,并不排除少数情况下临时偶发的、或者某些一次性的记录,并且有些不成熟的计划是很容易发生变化的。

  观察记录的计划性在于它需要有一定时间安排和方式进程等方面的规划,其中包括记录的规模、频率、时间段、总时间长度、辅助工具(包括表格和各种机器设备)的设计与使用、保存与整理,等等。

  (三)观察记录是一种有丰富意义的行为

  有规律的记录和良好的记录工具,不但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产生许多附带的、有时候是不期而至的效益:

  1、书面的记录比大脑的记忆,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更有保证,更不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2、书面的记录可以进一步加深大脑的记忆。

  3、记录是对现象进行重新整理、在意识中进行澄清和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记录而言,这个思考的过程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其一,可以增进和加深教师对于幼儿当前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把握他们的兴趣、交往和人际关系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和各种生长中的能力;其二,可以发现课程生成的来源,或者渗透某些教育教学内容;其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内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过程和对于师生互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过程,帮助教师清理有关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符合、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为何幼儿会有这样的反应等等问题。

  4、记录还可以帮助教师。思考一个目前没有引起大多注意的一个问题:教育过程中的许多现象、教育环境中的许多材料缺乏合适的命名。这是因为具体的进行中的教育教学过程是缺乏反思的,是行动性和场景性的,所以它要么不需要概念,要么由于实物和场景的帮助,不需要准确的或事先得到公认的概念、然而记录则不然,它是反思性的,是脱离具体行动和场景的,而且是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来进行的活动,所以有关现象和实物的命名问题,就成为了现实的不方便,进而在反思中直接成为了教师把握的对象。

  5、记录对于观察行为的反作用:它规范、便利教师的观察,使观察成为教师的习惯,保证有效省时,它也使得教师在以后观察的时候更有方向性。

  6、长期记录的积累,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在总体上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在某些方面的发展水平,了解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在局部上了解个别幼儿的现象背后的原因,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了解某些材料发挥作用的规律、原理。

  7、持续的、有方向的记录,可以检验教师的某些假设、措施的效用如何,是否需要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8、它对于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家园信息之间的沟通等等,起到媒介作用。

  9、它是教师个人的档案库的重要部分,是其日后进行自我反思和专业提升的历史基础。

  二、观察记录的分类和范畴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观察记录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 根据记录的结构性(也对应着观察的结构性)划分:

  1、开放的日记式或轶事性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局部观察、随机观察中经常使用,类似于日记或记叙文。这种记录常常是一种个案研究,或是对某一个特定问题的思考;它追求“质”,而不保证“量”;它常常没有预先的结构,不对情境作人为的分解,而是尽可能地从某一个角度,保持情境、对象的真实和完整。写作要求:对于特定事件的记录,无论以事后或现场的方式进行,都应当尽可能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记录

  特定事件的记录并不完全排除观察者的感受、评论和其它主观的意见,但是第一步的工作,则必须要保留一个事件的原始记录,而且该原始记录应当尽可能是客观的、具体的、直接引用的。记录者在原始事件中不应当追求可以理解的完整性,不应当对行为者的动机、目的、感受妄加揣测,而只应当追求可以直观的完整性,即知觉到的过程与事件。

  原始记录不描述内在的心理事件,而只描述“能够被充分定义为外显的、可以观察到的、可以从物理上确定的行为”(参巴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第43页),这些被描述的行为都应当能够得到操作性的定义,应当容易标识,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

  (2)记录者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不以研究自身为目的,不以发现为满足,而是为了实用,为了指导和教学;它不是在工作之外来研究工作,而是边工作边研究,将研究变成工作的一个流程、一个步骤,使研究附属或内化到工作之中。这样,教师一切的观察工作,收集信息的工作,都不能离开她的理解和判断。

  纯研究的要求和纯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有一个调谐的但又不是平庸化的处理。我们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保证每一方的独立性,明确各自的要求和条件,然后要以研究的过程与结果服从于工作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是主观性和价值追求,但是我们将客观性和规律性放在出发点的位置。这是我们从事一切教育实践工作、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一个普遍的准则。因此我们具体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

  第一,只有完成了原始记录之后,观察者的判断、推理和感受才可以以某种形式“附加”在原始记录之上,如加括号、旁注,或者结尾的点评分析等等,但不是不加区分地“渗透”、混合在其中。

  第二,一个已经完成的教育过程或现象的“质”的记录文本,不能缺少记录者的判断、推论、反思、理解、印象、感受等主观的成分,因为记录者不是一个无关的研究者,而是对眼前的场景、现象负有责任的、对一些现象事件带着实用的关心的内部成员。而上述主观成分,是记录者对此负责和关心的具体表现,也是完全合理的表现。

  第三,大量的观察记录不仅反映教师出于观察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更要突出教师自己的行为本身。而对于自身行为的记录,记录者完全可以如实地反映自己当时的感受、动机,当然有时候也要用旁注或括号的方式,但是在性质上就不再是对别人的心理过程的推论了。一个人在情境中现场意识到的意念、情绪,理应同别人的行为一样,都属于可以观察到的、留有痕迹的,因而是对于自身具有同等客观性的因素。

  (3)完整的过程和场景

  这主要指经过整理的、或是事后回忆的记录,对于现场记录则不可能作此要求。这不仅因为时间的缘故,主要是因为现场记录要求最大的客观性、直接性和丰富性,这些要求和完整性都是有冲突的。

  事件的记录有两个侧重点,一个重在现象,一个重在人的行为。反映人的记录,着重在揭示人的行为的背景、动机、目的、过程、结果、反馈以及其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如记录一个幼儿的个案。反映现象及其规律的记录,则着重在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如记录一件事情的讨论和处理。由此可见,不论何种记录,都要求是完整的,反映全过程的,交代背景、影响因素和后果的。它必须有某种连续性。

  所以,事件的记录,常常不是孤立的某一次的行为及其记录,而是或者在数量上有横向比较的,或者在时间上有纵向积累的。因为单纯按照一次时间来取样,很难保证行为的完整性,不能反映个性,也不能反映规律。

  2.表格记录。

  该记录方式在整体观察、结构观察和实验观察中经常使用,它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

  表格记录根据观察的目的、时间的跨度和长度,可以区分为以下三种:

  (1)常规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该表格常用于分方面记录个案幼儿的发展情况、园务制度和班级规范等成文条款的执行情况、各个环节活动的整体概况、幼儿园各部门的一般活动情况等等,也就是日常进行的、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记录应当进入幼儿园的管理,形成习惯性的制度,并渗透到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去。

  (2)主题(问题)性、阶段性和连续性记录表格。

  教师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常常需要在采取具体的措施之前进行一定的调查和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行动方案,检验计划的效果并作出反馈。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涉及各方面的因素较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最终的决,那么根据有关的因素和方面设计表格,以进行阶段性的、系统连续的记录,就很有必要。

  另外,针对现在占据主流地位的综合主题教学和新近兴起的项目(方案)教学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为了便于教师在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同时能够灵活地、然而又是在一段时间内有保障地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为了便于教师自身和管理者根据一定的指标,从客观效果而不仅仅是活动过程上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针对一些长时间的(可能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项目或主题,由教师和研究者、管理者共同制定一些活动内容、资源状况以及幼儿发展等方面的表格,以确保教师的.灵活性和自发性不会只是完全随兴之所至的发挥,以确保内部和外部评价的客观性、有效性。

  (3)研究性、定期的、间断进行的记录表格。

  前两种记录在时间上都是被动的,即记录的时刻取决于活动的内容,处于什么环节、发生怎样的内容,就进行怎样的记录,因而也是随意的。而这里的第三种记录在时间上则是主动的,因为什么时候进行记录、记录多长时间,由观察者根据他的研究目的而不是根据活动内容来确定,因而它也是不随意的。前两种观察都是连续性观察,而第三种观察则是取样观察;前两种观察都针对一个整体性的情况,而第三种观察则针对局部的发展或专门的行为。(参见庞丽娟《婴儿心理学》,第31页)

  由此可见,一般需要使用固定表格的记录,不论出于什么目的、时间多长、是否连续,都不是一次两次的行为,可以多次使用、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并且都具有比较严格的结构。

  显然,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结构的记录和开放的记录,是需要互相补充、也可以相互印证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的转化:

  ①成熟的或规范化的轶事性或日记式记录,如上所述,不可能是完全随机的和任意的,而是有特定的要求,有一些固定的、必须包含的要素,因此它也应当是部分表格化的。只不过这里的表格不是填空式的和选择式的小表格,而是简答式和描述式的大表格。

  ②质的行为记录可以随时为量的记录补充新的项目,或作为量化工作的前期准备;

  ③量的记录所获得的数据,可以随时补充到对于质的记录的整理中来。

  (二)根据观察的时间划分:

  1、现场记录

  大量的需要和能够进行瞬间反应的表格式记录(有些涉及到态度的表格是不需要、也不大可能进行瞬间反应的)、特定事件中的速记,以及一些临时的感悟和发现,通常都需要甚至必须在现场立刻记录下来,以免事后的遗忘和混杂。 现场记录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相对而言容易保证局部和细节的真实性,缺点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它只能记录行为(广义)的片段,以及一些突出的或者有显著意义的行为,而不可能是全面的、完整的和连续的,尤其不容易注意到一些潜在的、次要的、或场景外部的因素和影响,因为观察(有时候甚至是参与的观察)和记录同时进行,在时间和精力上得不到充分保障。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有专人进行辅助记录,或者有录音和录像设备辅助记录,那么上述困难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这些辅助记录在条件上和适用范围上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专人的限制性显而易见,而设备又缺乏灵活性、反应性和理解性。由于上述限制,我们就特别需要下文中的两点作为补充。

  “现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有些情况下它并不完全是即时进行的。在时间取样观察中,观察者通常以一定的时间单位来记录若干可以量化的行为,如在半小时的观察时间里,以5分钟为单位来记录某一行为出现的数量或者某些行为的发生情况。大量的侵犯行为研究和各种社会性的行为研究都采取这样的方法。

  2、事后回忆记录

  这种方式用于开放的、质的记录。采用事后回忆记录通常与如下因素有关:观察者采取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要求

完全卷入当前的事件中去,不能分心做观察记录,或者为了避免对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不得不采取事后回忆的记录方式;记录一个连续而完整的事件;人对于环境的知觉是整体知觉,其间获得的大量信息都是本人没有意识到也不能意识到的,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场没有意识到,事后却可能因为某种联想或触动而回忆起来,从而可以大大丰富记录内容的背景和细节。

  3、现场和事后相结合

  该方法通常用于质的记录。在当前的社会科学中,在进行个案记录或深入访谈的时侯,由于基本上不可能在现场记录完整的事件或行为,但又要保证第一手的、真实的和一些瞬间的信息,所以研究者经常采取现场记录和事后记录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观察者用速记的方式或者借助录音和录像的手段记录下若干重要的片段,然后进行事后的整理,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记录。这种情况对于教师的局部观察或特定事件的观察记录――无论是旁观的还是参与的――也同样适用。

  该方法类似于社会科学现场研究中的“现场笔记”(《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第349-353页),其要点如下:

  由于记忆信息的遗忘与时间成正相关,所以尽可能在观察结束后立刻记录,或补充现场记录中遗漏的内容。

  以印刷体打字并存档比手写更为可取,便于阅读和传播。这一点对事后回忆记录同样适用。

  记录应至少制作两份,一份保存备查,另一份用于随时可能的修改。这一点,对于写和打字是同样适用的,而它实际上也是教师处理一切个人档案资料的一个基本原则。

  事后对现场记录进行整理时通常要遵循如下步骤:

  (1)描述

  以客观、具体描述的方式整理现场草记,将片段的记录或一张张的表格还原成连续的事件。在整理过程中,很有可能在质的记录和量的记录之间,产生互相的补充和印证。

  (2)回想

  在整理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回忆起来在此之前的观察和记录中被忽略不计的细节或背景情况。即教师在这次观察以前曾经看到某种现象,当时未予以充分注意,但是后来整理当前信息时,由于不再是简单的知觉和判断,而是涉及到理解和解释,所以就容易唤起从前的相关信息――我们通常所讲的原有经验。这种前后经验的相反相成的互相影响的机制,是我们理解建构主义的关键,也表明观察及其记录的连续性的重要性。

  (3)分析和推论

  观察者的分析意见和推论,包括事情的原因(动机)、现象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意义、影响因素、各种相关关系等等,其中涉及到判断、归纳和各种假设性的观点。

  (4)印象和感觉

  对事件的纯粹个人性的印象和感觉,它比起前面的分析推论来,更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性和模糊性。

  (5)进一步的信息

  即在前面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和遗留的问题等,作进一步的思考,有待下一次的观察。

观察报告格式 篇五

  一、幼儿基本情况:

  洋洋是我们班比较典型的孩子,他的独占欲非常强,表现为不愿与他人合作,缺乏合作意识,更缺乏合作能力,如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会通过攻击性行为以及哭闹、耍赖来解决。

  二、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xx年

  行为表现:在晨间活动时,积木、洞洞板等玩具数量有限,要求幼儿能相互协商轮流玩,但洋洋总是一个人霸占全部。

  观察时间:20xx年

  行为表现:有一次分享阅读时,我让幼儿两个人合看一本书,可是书则永远是摆在他的一边,还不允许另外一个人碰,而且对于活动中一些需要合作的游戏,他则是从来不愿意主动去参加。

  观察时间:20xx年

  行为表现:在每次进餐活动前洗手的环节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够排好队伍一个接一个有秩序的等待着洗手,然而洋洋小朋友每次都很迟排队却总喜欢插队排第一个,我见状,叫他接到后面队伍中去,他无动于衷,于是我把他拉到最后一个位置去,然后紧接着他又插到前面位置上了,这让其他已经站好的幼儿都十分讨厌他这样的行为。

  三、原因分析:

  针对洋洋这一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点:

  (1)家庭教育的原因,由于家长宠爱倍至,尽其所能满足其需要。

  (2)缺少玩伴,由于家长怕他受到其他孩子的欺侮,总是阻止他与其他孩子玩耍,而只将他一个人关在家里,使他难以体会到与他人合作游戏的快乐。

  四、教育措施

  首先,由于洋洋妈妈工作非常忙,我便和洋洋的妈妈进行了一次电访,向她反应了洋洋在园的这些情况,并向他宣传“合作”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对他平时的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支持孩子与他人交往,在其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不要过多干涉,平时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让孩子慢慢体会到合作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当孩子有了点进步时能给予鼓励。在和我的谈话中,洋洋妈妈渐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似乎有点紧张,几次问“那怎么办,那怎么办?”我告诉他,只要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重视它,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这方面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什么问题可以经常和老师交流,相信洋洋会有所转变,听我这么一说,她慢慢平静下来。

  其次,在我们日常生活、游戏过程中,我注意教给洋洋合作的方法,指导他怎样进行合作,比如搭积木或游戏前,就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可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时、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他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

  第三,为洋洋创造合作的机会,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椅子、互拉拉链等都成为训练他合作能力的机会。原来班上的一些事情,如请两个小朋友合作分玩具,请小朋友收拾玩具,并合作抬到相应的地方等都是由能力强的孩子来完成。当我请洋洋完成时,他的积极性很高。吃点心时,我让他和一个孩子一起分汤匙,让他端着餐具箱,另一个人分,他特别兴高采烈,他也想抢着分,然后我告诉他,今天你的任务是端,你只要端好了,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下一次再请你分,他听了高高兴兴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鼓励、引导。当洋洋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我都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

  五、矫正结果:

  经过近一个月的教育、矫正,洋洋小朋友基本上改变了霸道的性格。现在这个孩子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在日常活动中乐于和同伴交往、分享,并在同伴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家长反映,现在我的孩子听话、懂事多了。在教师积极的鼓励和适宜的引导下,他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逐步而有效地得到培养。

相关文章

大学生超市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优选4篇)

社会实践是进行自我能力培养,以及提升自己的一个重要方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大学生超市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供大家阅读查看。 篇一:大学生超市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家里虽然没有很优越...
工作报告2017-01-04
大学生超市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优选4篇)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最新4篇)

引导语:调研报告指通过各种调查方式,比如现场访问、电话调查、网上调查、邮寄问卷等等形式得到受访者的态度和意见,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事物的总体特征。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欢迎大...
工作报告2013-05-03
外出务工返乡青年情况调研报告(最新4篇)

文山会海自查报告(通用4篇)

文山会海是指公文堆成山,过多的会议使人仿佛陷入了会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务太多,穷于应付,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文山会海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了进一步改进作风,切实转变文风会风,提高公务活动的效率,根...
工作报告2012-04-03
文山会海自查报告(通用4篇)

乡长审计述职报告(精简3篇)

一、善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能够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通过学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人大工作实践中去,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功底,力求理论知识“深”。自从组...
工作报告2019-05-06
乡长审计述职报告(精简3篇)

部队士官个人述职报告(精选4篇)

部队士官个人述职报告2022【10篇】 【#述职报告# 导语】述职报告的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地工作,扬长避短,因此经验与教训是一篇总结的关键。本篇文章是为您整理的《部队士官个人述职报告2022【10篇】...
工作报告2016-02-05
部队士官个人述职报告(精选4篇)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样本【最新3篇】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提高论文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是论文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样本,欢迎大家阅读! 一、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一)课题的目的 本课题的目的...
工作报告2016-01-03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样本【最新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