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最新3篇】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培养农村特色文化、增强农村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现状分析
1. 农村文化设施不完善。农村文化设施薄弱,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场所,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2. 农村文化内涵单一。农村文化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缺乏新的文化元素和创新性,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
3. 农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文化传统逐渐流失,许多传统技艺和民俗活动面临失传的危险。
三、问题分析
1. 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政策支持。目前,政府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进展缓慢。
2.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不足。由于投入不足,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3. 农村文化传承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机制来传承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逐渐消失。
四、建议和对策
1. 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政府应制定有力的政策,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
2.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的投入,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3. 加强农村文化传承和保护。建立健全的农村文化传承机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鼓励农民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五、结论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存在着一些机遇和希望。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和加强农村文化传承,可以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情况,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农村实际,注重实践和创新,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实践与创新情况
1. 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实践与创新。一些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2. 农村文化内涵创新的实践。一些地方通过开展农民文化活动、举办农村文化节等方式,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 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践。一些地方通过组织农民学习传统技艺、开展农村文化创意设计等方式,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问题与挑战
1. 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不平衡。目前,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创新存在着地区差异,一些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
2. 农村文化创新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一些地方进行了农村文化创新的实践,但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3. 农村文化传承面临困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依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大力度推进。
四、建议与对策
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统筹与指导。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统筹与指导,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划,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 加大对农村文化创新的支持。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创新的支持,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创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品牌。
3. 加强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人才培养。要加强对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
五、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与创新是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内涵创新和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人才培养,可以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展,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篇三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梁子湖区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貌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五改四通三建”(即改水、改厕、改院、改厨、改圈;通水、通电、通路、通互联网;建医疗室,建活动场,建垃圾场)为主要抓手,取得了新农村建设的初步成效。农民收入增加了,村容村貌改变了,农民精神面貌不同了,村风民风更加文明和谐了。民进梁子湖支部,根据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可喜变化,组织了部分民进会员深入乡村,对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梁子湖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以满足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文化阵地为基础;以挖掘拓展具有地域色彩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为手段;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培育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及技能的新型农民为重点来进行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文化阵地建设如火如荼开展。XX年全区“五有文化”阵地,(即一有小舞台,作为文化阵地的中心和标志;二有篮球场,一场多用,与小舞台连成一个整体,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三有健身小广场,作为群众体育锻炼的场所;四有宣传栏,作为群众进行各种宣传的窗口阵地;五有文化室,作为群众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场地。)在六十村、丛林村、桐油村、东井村、杨井村、牛石村、金坜村、柯畈村、子坛村、陈太村、谢培村、王营村、徐桥村展开。这些村的文化设施和场所都规划布局在村中心位置,并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广场,广场周围进行绿化、美化,使文化广场不仅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休闲娱乐的所在,成为全村聚集人气的地方,集结欢声笑语的磁场。
二是广泛筹措资金,携手共建文化中心。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较大投入,单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区有些村子资金筹措值得借鉴:金坜邱家塆,由建筑老板邱福成出资百万元,建起了一座气势宏伟,每层有500平方米的三层楼文化中心。青峰山塆由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村民理事会,在社会上筹措资金几十万元,建起了文化室、图书馆,办起了管乐队。朝英村村民个人自筹资金建起了农民健身房。马龙村农家女陈家怡用电脑写作,多部小说出版发行。太和居委会采用集资方式,办起了老年腰鼓队。等等这些文化中心及文化中心户,正在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辐射作用。
三是宗族文化与民间艺术得到挖掘和继承。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各姓氏民众的文化结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许多积极健康的方面,值得宏扬。例如,青峰山塆的邓氏宗族文化中的“家谱堂匾文化”“名人先贤文化”“族规礼仪文化”;子坛坯承塆的陈氏“义门文化”,其文化内涵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基本要求相一致,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继承,为乡风文明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我区有一些传统的非物质民间文化,也得到了较好的抢救。如陈太、张夏塆在民间流传几百年的工尺谱排子锣,金坜村的玉莲环,眼看就要失传,今年得到了市、区文化部门的支持,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得到了抢救和传承。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管理责任不明。新农村文化阵地的硬件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的软件建设,经费投入,工作责任,分阶段,分步骤确定的文化工作任务目标,由谁抓,由谁完成?目前这种机制尚未形成。
二是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民的主体意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部分村庄,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群众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希望政府大包大揽。农民们不能够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内涵丰富,格调健康的文化活动中来。农民们文化活动参与意识不强,有一些村子打牌、买lhc,封建迷信盛行。
三是四级网络建设工作机制没有抓好。区级文化阵地设施没有做大,全区没有一处规模较大的文化活动中心。乡镇级文化中心没有做强
,文化站、电影院形同虚设,有的乡镇被挤占成其它场所。村级文化活动室没有做活,参与的群众极少。塆级文化中心户没有做靓,文化中心户没有吸引力,凝聚力。四是农村文化活动缺“送”文化、“扶”文化、“植”文化、机制。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送到农民家门口的太少。一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清新纯朴的文艺节目缺少编导扶持。农村文化人才,文化骨干队伍缺乏培养。一些民间艺术(如梁湖哦号、民谣、风俗礼仪、婚丧咏文)缺略传承。
五是有许多边远村庄没有通广播,通闭路电视,通互联网,农民接触新文化的途径欠缺。
三、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建议
1、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完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我区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过硬的文化建设责任制,严格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建议采用“四个一点”的筹资办法,即政府补一点,相关部门及挂钩单位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村组自筹一点,广泛筹集资金。农村文化建设要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各级文化部门要有长效的工作机制,“送”“扶”“植”好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村文化活动永葆活力。
2、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要紧跟新农村建设步伐。开通村村通广播、闭路电视、网络工程。大力整治文化环境,对网吧、买lhc、抹牌赌博、封建迷信活动要加大打击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家农民健身工程项目,建好体育活动场所,建起一村一篮球场,能方便群众“二打二晒”。
3、要挖掘整理好我区宗族文化,民间艺术。保护好古建筑,古树木及古文化遗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由于我区外出打工人员多,建议一些民间艺术,惜日只有男同志学习的技艺改为妇女学习。
4、做靓文化中心户。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选择那些政治思想好,群众基础好,文化素质高,劳动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文化经济能人作为中心户建设对象,进行重点培养,实行民办公助,市场运作,文商互补的办法,使文化中心户建得起,立得住,生存得下去。发挥他们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提供信息服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5、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防止劳民伤才,杜绝形象工程。建设好特色文化阵地,使文化阵地本身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内涵。
6、旅游文化要开发利用。我区有独特的旅游区位优势,山青水秀,旅游景点甚多,人文色彩浓厚。目前我区旅游只打山水牌,人文文化旅游还没有开发。梁子岛、月山、沼山大寺、子坛庙、青峰寺、长兴寺等处所有许多的传说、神话、历史故事,如果开发出来,将会给我区旅游文化忝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会有更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赏美景,品佳肴,话传奇。
总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梁子湖区区委、区政府本着“立足目前,着眼长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挖掘艺术,突出特色”进行了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