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调查的实习报告【优秀3篇】
自然地理调查的实习报告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地理之美——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实习任务,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系统。在这次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山地地理的调查项目,并对该地区的地貌、气候和植被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前往了位于某山脉的山地地理调查点。这个地区地势崎岖,山峰起伏,壮丽的自然风光让人叹为观止。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貌调查,使用地质工具对地表进行了测量和标记,并采集了一些地质样本进行后续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这个地区地势陡峭,山体多为花岗岩和砂岩构成,形成了壮丽的峡谷和陡峭的山峰。
随后,我们对气候进行了调查。通过设置气象仪器和记录仪,我们对该地区的气温、湿度和降水量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我们发现,由于地势的高低差异,这个地区的气温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山脉的高峰上气温较低,湿度较高,而山脚下气温较高,湿度较低。这种气候差异对该地区的植被分布和生态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我们进行了植被调查。我们选择了不同海拔高度的样本点,对该地区的植被进行了详细记录和采样。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该地区植被种类繁多,包括针叶树、阔叶树和高山植物等。不同海拔高度的植被类型也存在明显差异,高海拔地区主要以高山植物为主,而低海拔地区则以针叶树为主。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然地理调查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自然地理调查,继续探索自然地理之美。
自然地理调查的实习报告 篇二
标题: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实习任务,通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自然特征和生态系统。在这次实习中,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湿地地理的调查项目,并对该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前往了位于某湖泊的湿地调查点。这个湿地地区水草丰茂,水面平静,许多水鸟在其中栖息和繁殖。我们首先进行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调查,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湿地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和重要繁殖地。湿地的水质清澈,水中富含营养物质,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充足的生存条件。
随后,我们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和观察,我们发现湿地中栖息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和动物,包括莲藕、香蒲、鱼类和水鸟等。这些物种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进行了湿地保护的宣传活动。我们制作了海报和宣传册,向当地居民普及湿地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我们还组织了湿地保护的讲座和座谈会,与当地政府和环保组织合作,共同制定湿地保护的措施和政策。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湿地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还对水质净化和防止洪灾等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湿地保护意识,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自然地理调查,为保护自然地理环境做出更多贡献。
自然地理调查的实习报告 篇三
自然地理调查的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目的:
通过湿地和漓江上游猫儿山的调查,了解河流的形成及其地形地貌
二、实习时间
实习时间:第十八周
20XX年6月15日,实习动员以及实习准备——了解本次实习是主要任务注意事项;
20XX年6月20日(星期三),猫儿山调查,于下午三点左右驱车返校,
20XX年6月21日(星期四),会仙湿地调查,早上八点半乘车出的出发,于中午12点左右返校;
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4日,在校书写实习报告。
三、实习成果
3.1猫儿山简介
猫儿山,位于兴安县西北部,距兴安县55公里路程,离桂林市区81公里路程。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跨兴安、资源2县,面积5.3万公顷。是五岭之一的越城岭主峰,最高海拔2142米,它不仅是广西第一峰,也是华南第一峰。因山顶峰酷形似蹲伏的猫儿而得名。猫儿山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主要保护对象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铁杉,水源涵养林。1976年秋,国家在这里建立了猫儿山林区保护站,划出1.7万公顷为绝对保护范围。整个保护区地势呈葫芦形,中部高,四周低,向东南倾斜。中部的八角田、南部的通大坪、西部的三十六包为山间盆地,其余均是山峦连绵的峰丛地带。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
实习内容:
3.11:当天十一点左右,自猫儿山景区经乌龟江,往山上观察,行至海拔约500m处返回
从山脚往山上观察,发现猫儿山山腰以下基本被人工竹林(毛竹林)覆盖,山顶处,可观察到覆盖的植物比较低矮。沿途经过乌龟江,水清澈见底,无明显的污染,表明水质较好,河床中发育鹅卵石,并可见明显的阶地。途中,可见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交错生长,蝴蝶等昆虫易见。沿途裸露的岩石为花岗岩,并发育有落水洞。
从山脚至山上海拔约500m处,由于人工竹林的覆盖以及高差不足,难以观察到植被的分布规律。但,可观察到,山腰以下的'植被以阔叶林和竹林为主,山顶部分植物较为低矮,由此可见猫儿山的植物分布基本符合垂直分布规律。
猫儿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植被生长茂盛,土壤矿物分解较彻底,成土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旺盛的生物富集过程。主要土壤类型为红、黄壤系列土壤。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土壤质地多砂壤土至粘土,土壤剖面层次发育明显,盐基和粘粒的淋溶迁移和淀积作用强烈,表土有机质含量丰富,肥力高。根据实地观察,有机土的厚度约为10—20cm,发育较好。
3.12:下午两点左右,步行至十里峡谷处。
该处景色宜人,河床中巨大的石块随处可见,流水澄澈,潭中水由于含沙量小,泥沙颗粒小,浮游生物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分外迷人的青蓝色。该处的岩石岩性为花岗岩。然而,该处植被也是以人工竹林为主,原始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
3.2会仙岩溶湿地简介
湿地,指的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km2。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劳、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前往湿地的途中,发现湿地附近的水稻田边各种农药瓶随处可见。沿途观察会仙岩溶湿地的水质,发现水质一般,并随处可见生活垃圾,对该湿地造成严重的污染。外来物种水葫芦、小龙虾及福寿螺,因为缺少天敌,大量的繁殖,对当地的生态多样性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甚至导致某些物种失去生存空间而从该地区消失。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据了解会仙湿地中,分水塘、睦洞湖的水体属轻度污染,狮子岩一带属中度污染,运河新桥一带属重污染,灌塘南处属严重污染。由于向会仙湿地倾倒生活垃圾或者农田中未被庄稼吸收利用的化肥残留,使部分水体中氮、磷等营养成分含量过高,导致水体中,特别是静止水域,大量滋生以水葫芦为代表的水生植物,不但破坏湿地景观,更严重的是逐渐将水域淤塞,甚至退化成陆地。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量减少,加上近年开荒造田、围湖造塘行为的增多,会仙湿地的面积已从25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6平方公里。,但湿地却仍在以每年800至1000亩的速度“缩水”。捕鱼现象十分严重:湖面上随处可见小块白色泡沫塑料,小船经过它们的身边也没能改变它们的位置。一小块白色泡沫塑料的下面就有一只地笼,一般直径在一尺五(0.5米)左右、高约7寸(0.23米),里面投放饵料,几乎所有误入地笼的鱼虾都逃不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竟然没有发现一只飞鸟,这也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以前有大片看不到边的芦苇,现在全都不见了,充斥视线的,是人工开挖的鱼塘和荒草地。
途中,经过龙山,登顶俯瞰湿地,心中有各种感叹,若如此美景就此消失,该是多大的遗憾。龙山的岩性主要为灰岩和白云岩,典型的岩溶地貌。
临桂会仙
湿地在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防治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生态修复是调蓄水资源的重要措施。水资源调蓄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源的蓄积和排泄,对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及旱、涝灾害的减灾能力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挺高环保意识,加大保护力度已经刻不容缓。四、实习感受
通过本次的河流地貌认识实习,在感叹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不仅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更让书本的理论和实际情况很好的结合起来,实际情况和经典案例是有区别的,在遇到不同的情况需要我们运用平时所学,认真思考,野外实习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要认真观察,从中刻苦钻研,方能打牢基础,为解决日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好铺垫。另外,在本次实习中,所发现的情况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猫儿山的人工竹林、会仙湿地的外来物种对其生态多样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猫儿区开发、改湿地为农田、鱼塘,污水排放进入湿地等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是触目惊心的,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让影响最小化,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