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院本科评估自查报告(优秀3篇)
教师教育学院本科评估自查报告 篇一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学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学院进行了一次评估自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下是本次评估自查报告的内容。
首先,本次评估自查重点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教师的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院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大部分教师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仍存在少数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有待改进的问题。为此,学院将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
其次,评估自查还涉及了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问题。通过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合理,与时俱进,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仍有部分课程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改进。为此,学院将加强对课程的监控和更新,推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评估自查还关注了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招生、学生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院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管理规范。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认识不够清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有限。为此,学院将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本次评估自查发现了教师教育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学生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推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不断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教育学院本科评估自查报告 篇二
教师教育学院是培养教师的重要机构,为了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学院进行了一次评估自查,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下是本次评估自查报告的内容。
首先,本次评估自查重点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教师的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院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然而,仍有个别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有待改进。为此,学院将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
其次,评估自查还涉及了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的问题。通过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学院的本科课程设置合理,与时俱进。但是,仍有部分课程教材更新不及时,教学评价方式有待改进。为此,学院将加强对课程的监控和更新,推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评估自查还关注了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对学生招生、学生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学院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学生管理规范。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专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认识不够清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有限。为此,学院将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综上所述,本次评估自查发现了教师教育学院在教师队伍建设、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学生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学院将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推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不断提高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教育学院本科评估自查报告 篇三
教师教育学院本科评估自查报告范文
我院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4个本科专业,学前教育、初等教育2个专科专业,小学教育、学前教育、2个专升本专业,并承担着学校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任务,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数学、等7个一级学科领域,下设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应用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等12个二级学科。目前,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被列为学校第二批优势学科建设对象,正准备接受验收,应用心理学拟申报学校第三批优势学科。我院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工作思路,通过制定科研工作任务、加强科研奖励、鼓励教师外出访学、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等,引导教师与专家学者建立、加强联系,掌握最前沿的专业学术信息,根据专业特长和研究特点,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质量的提升。
截至20XX年11月底,我院共有专职教师及学科研究人员4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3人;博士2人,获得硕士学位者28人。研究学科涵盖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12个二级学科。20XX―20XX年,我院共承担省级科研项目19项,市(校)级科研项目11项,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发表理论成果480余项,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成果获奖40余项;2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1个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0余名教师在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优良成绩,其中一等奖2名;2名教师荣获第三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称号;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我院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考研率一直占毕业生总数的20%以上,占报考人数的50%以上,多人考取国家“211”重点大学;50余人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国初教系统举办的录像课比赛中,近20名同学荣获一、二等奖。目前,我院拥有规范化教室、心理实验室、电钢琴室、形体训练室、多媒体教室等,并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20余处。现有专业图书10000余册,订阅专业期刊20余种,另设有电子资料库。这些图书资料除面向教师外,还定期向学生开放。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并计划进一步完善。
根据《泰山学院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方案》,我院在5月中旬开展了本科教学评建自查工作,本院本科评估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通过自查工作,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了评建工作的目标、思路和措施。
1. 办学指导思想。
(1)专业定位准确。本着做强做大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原则,初步制定了本科专业的发展规划。
(2)发展目标明确。以“高质量、低成本、好就业”为导向,本科专业在师范生基本技能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在应用型上下功夫。
(3)办学思路清晰。制定了《教师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教师教育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系党政联席会议和院务会议每月召开1次会议,专题研究教学改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师资队伍建设。我系已经形成一支年龄及专业结构合理,业务业素质高,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术团队。
(1)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博士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60%以上;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50岁以上仅2人,大部分是30-50岁的中青年教师;学缘结构合理,教师来源多样化,其中60%以上教师具有在国内211大学攻读学位或做高级访问学者的学习进修背景。 结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进程,鼓励其通过学历提升、在职提高、做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快自身发展,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学者型教师;采取灵活、务实措施,为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以专业技术职务任届期满考核为抓手,促进各层次教师提高学术与教学水平;严格执行学校职称评聘条件,鼓励高水平人才脱颖而出,力争“十二五”末教授、副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分别达到7、32、10人;做好人才引进的年度规划,有计划地引进5-8名有潜力、高水平的博士,完善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与学术结构;通过人才引进、外聘、兼职等途径加强新上专业师资建设。坚持教师即课程的观念,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建设,建立大学不但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学者成长的地方,
而且教师、学者的成长是学生成长的前提的`观念。力促我院教师通过项目课题的知识创新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学识,提高自身的课程能力。积极培养选拔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采取超常规措施,通过学院送出去培养、国内引进等多种方式,严格评审,公开引进3―5名在国内有影响的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的博士生;建立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
(2)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形成了一支政治思想可靠、业务水平较高的青年教师队伍。主要措施有: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从业务上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提高青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所有青年教师都能够自己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3)注重专业教师的实践工作背景的培养。从现有实际条件出发,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形式,主要包括院内实践、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专题报告等;从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课程内容和现实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步骤、教学要求的部署,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具体课题。
3.教学条件与利用。
(1)图书资料建设能基本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我系资料室现有藏书12000余册,期刊88种,电子文献4000余册,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数学、管理学等知识领域。扩充性教学资料主要有学习辅导类、文献类、音像类等,能基本满足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需要。
(2)重视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学院设有网络教育中心,可以直接提供网络教学服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4门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网页制作完成并上传,内容主要包括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试题库、参考文献目录、电子版文献资料、论文参考题目、影像资料等,学生可以运用网络进行课程学习和讨论,实行资源共享。
4.专业与课程建设。
在教学模式上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多样性;在教学内容上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评价体系上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设置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从20XX年情况看,由于突出了应用性,培养目标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就业情况普遍良好。
(2)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较好。在科学的专业改革发展与约束机制下,我们先后对四个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从目前的执行情况看,培养方案基本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3)课程设置较为科学。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设置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四个大的模块,每门课程的确定以符合培养目标为原则。
(4)注重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原则,广泛推行“四点筛选式”(疑点、热点、重点、难点)、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式、课堂辩论式等教学方法,要求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教学效果。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实现学生的“听”(听教师授课)、“看”(参观、调查研究、看相关视频资料)、“读”(读教材、原著和其他参考材料)、“议”(对热点、难点、焦点、重点问题展开讨论)、“说”(学生上台宣讲)、“写”(写以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小论文)共六种方式的有机结合,构建以课堂为中心的全方位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的启发性。
(5)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①开展多种形式的院内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学业小论文;在院内开展演讲与辩论比赛、观看录像、社团活动、理论研讨、读书报告会等。②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和顶岗实习。③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主要是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社会调查,比如假期结合“三下乡”活动深入工厂、农村、城镇调查,并将调查报告成绩记入平时成绩。④组织学生听各种专题报告。
(6)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完善考核评估体系。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通过多年努力,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评价体系: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小测验、考勤)占30%,期终统考占70%。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口试与笔试相结合。
5.教学管理。
(1)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强,树立服务育人的观念;
(2)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3)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效果较好。比如,建立健全了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资格准入和淘汰机制、新教师备课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及违纪处理制度等;
(4)各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标准明确。比如教师执行工作规范标准、青年教师基本功培养标准、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实习评价标准、社会实践课评价标准等;
(5)基本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执行情况良好。比如,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活动,做到教学相长;期初、期中进行教学检查;
(6)教学档案归类整理,比较齐全。院部:1、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系领导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的会议记录。2、各个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3、领导、教研室主任听课记录。4、学科发展规划、规章制度。5、教学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典型教案。6、教学日历、试题、答案、试卷分析。7、学校各个专业的培养计划、实验教学大纲。8、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讲义、实验教材或指导书。9、各种教学管理文件。10、承担教研项目情况。12、教学论文发表情况(附复印件)。13、教学获奖情况(附复印件)、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情况。14、调串课记录。16、教师授课任务书17、期中教学检查工作情况。18、学生评教、专家评教。19、各门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试卷分析、学生试卷、考场记录。19、各种教学活动照片。
20、资队伍建设。(二)教研室1、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 2、教研室教学研讨活动记录。3、青年教师试讲材料。 4、历年考试试题。
5、历年考试试卷成绩分析。6、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学日历。
7、教研室开出的各门课程试卷。对归档材料的要求1、学生试卷保存齐全,无丢失、破损。试卷批改规范、严格、公正、核分准确,无提分现象。试卷、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成绩单等资料完备,填写规范正确。2、学生实验报告保存完整,无丢失、破损。实验报告批改认真,给出评语、分数并签字。3、有关文件要有公章,日期准确。
保存年限 1、试卷、课程设计及实验报告保存三年。2、其他档案材料长期保存。
6.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作为学院“三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处于我系学生工作的首要地位,狠抓学风建设已成为我系各班级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中心。经过系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关心、支持与帮助,在各班辅导员、班主任的具体操作下,经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系学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建设规划和学风教育活动。①以规章制度为依托,院领导高度重视,全系上下齐抓共管。我院一直严格贯彻学院学生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以严明的规章和严格的管理为依托,从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以课堂教学考勤和晚自习管理为重点,以严肃的考风建设为落脚点,全方位、全过程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②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培养就业能力和锻炼师范生技能的文化活动。我院团总支在系党总支和院团委的领导下,一直把学风建设作为系团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我系团总支所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都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师范生技能为导向,大力推动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我院从20XX年开始,还连续三年举办了系“三字一话”比赛,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比赛,全系广大同学积极参与,促进了“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宣传活动取得成效,也成为我系学风建设工作的亮点。此外,我系还组织了一系列其他以学风建设为主题的学生活动,如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学术讲座等。
(2)学生违纪及处罚有关材料。我系坚持加强考勤工作,对于旷课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绝不姑息,坚决处理。系里多次对旷课严重的学生进行全系通报批评,加强教育和挽救,屡教不改的学生坚决上报教务部门按照校规校纪处理。
(3)学生考勤执行情况。坚持任课教师每堂课点名、班主任随机抽点名和学习委员每天课前点名相结合的制度,学习委员同时作为学院教学信息员,认真记录班级教学日志,每周一上午送到各班主任处,由班主任检查教学日志记录情况,了解班级考勤情况并签名确认。
(4)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对于在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及专业资格考试中通过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和入党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先资格。
(5)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激励措施。对于在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表现积极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和入党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先资格。
(7)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我系自20XX年开始,连续三年独立组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年共累计组织系级以上服务团队八支,其余班级小分队一百余支,深入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