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兜底扶贫调研报告(精彩3篇)
农村低保兜底扶贫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在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政策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报告将就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的现状
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自实施以来,为大量困难家庭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扶贫帮扶。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目前全国有近2000万农村低保户,低保标准逐年提高,覆盖面也在扩大。政府通过发放低保金、提供医疗救助、提供教育补助等方式,帮助贫困家庭渡过了困难时期,有效缓解了贫困问题。
二、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问题:
1. 定位不准确:有些家庭明显不具备低保资格,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其他原因,仍然被列为低保户。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2. 资金不足:虽然政府每年都有一定的投入,但由于低保户数量庞大,资金却难以满足所有家庭的需求。有些家庭甚至因为资金不足而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帮助。
3. 信息不畅通:一些贫困家庭对于低保政策的了解不够,申请流程复杂,导致他们无法及时获得应有的帮助。同时,政府部门也存在信息共享不畅、审核不及时等问题。
4. 帮扶措施不全面: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主要集中在提供生活救助方面,对于贫困家庭的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帮助不足。这使得一些家庭仍然难以脱贫。
三、对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严格资格审核:加强对低保户的资格审核,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使用。
2.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的资金投入,确保资金充足,满足贫困家庭的需求。
3. 提高信息透明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贫困家庭对低保政策的了解度。同时,政府部门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审核效率。
4. 多措并举,全面帮扶: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应综合考虑家庭的生活救助、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全面的帮助。
结论:
农村低保兜底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加强资格审核、增加资金投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提供全面帮扶等措施,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该政策,更好地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农村低保兜底扶贫调研报告 篇三
农村低保兜底扶贫调研报告范文
低保政策是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是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四个一批”的重要指示。恩施州作为“老、少、边、穷”的重点扶贫地区,低保政策兜底保障工作应在全州竞进脱贫、竞进小康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根据全州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到2019年要实现全面脱贫,民政部门应对通过其他扶贫方式帮扶后仍难以达到脱贫目标的低保户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与贫困线合一(以下简称“两线合一”),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
一、全州农村低保现状
(一)保障规模。今年全州农村低保实施了“按标施保”,截止9月底,全州农村低保共有12万户、16.73万人,与去年同期比较,低保户数减少38%(去年19.44万户)、保障人减少44%(去年29.9万人)。保障人数占全州贫困人口(92万人)的比例为18.18%;占全州农村户籍人口(352万人)的比例只有4.7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全国农村低保4500万人,占户籍人口9亿人的5%),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7%(全省农村低保230万人,农村户籍人口约4000万人)。
(二)保障标准。按标施保后,全州平均计算低保对象人月均补助水平达到117元,比上年提高了34元,增幅为41%。其中1.71万人月均补助198元,年人均补助达到2376元;有3.99万人月均补助161元,年人均补助达到1932元;有4.44万人月均补助129元,年均补助达到1548元;有3万人月均补助98元,年人均补助达到1176元;有4.1万人月均补助75元,年人均补助达到900元。据此测算,全年保障资金需要2.5亿元。
(三)保障效果。一是保障对象更加精准,不仅广受诟病的“群体保”、“关系保”、“人情保”得到彻底清理,而且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减贫的低保边缘群体也平稳顺利地退出了低保,二是补助水平大幅提高,困难群众普遍反映“保得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看不起病等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困难群众基本做到衣食无虞。三是兜底保障基础坚实,为加快实施“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现低保保障线与贫困线“两线合一”奠定了坚实基础,留足了政策空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应保尽保落实不够。在实施按标施保工作中,基层经办人员“死扣”标准、条件,存在“漏保”现象。各县市都制定了低保负面清单,在工作中机械执行标准,人为提高门槛,设置严苛条件,简单“对号入座”,虽然做到了“一把尺子量到底”,却也把部分“可保”人群挡在了门外;有些地方“先看房、再看粮”,高估外出务工工资水平,对现实的收入状况了解不够;有的地方只看“劳动力强不强”、不看“有没有读书郎”,对现实的支出情况判断不准,机械套用标准,没有综合平衡,不该保的固然没保,该保的难免还有遗漏现象,未真正做到应保尽保。
(二)衔接扶贫大局不够。一是保障规模减速过快,与全州脱贫减贫的实际进程不符。去年全州减贫人数只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5%左右,而今年低保人数减少了40%以上,两者衔接显然不够紧密。二是保障人数减少过多,与全州在全国、全省的实际地位不符。与全国、全省比较,我州按标施保后,低保人数占农村户籍人数的比例只有4.76%,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我州目前还是全国、全省重点贫困地区的实际不符。
(三)兜底保障与脱贫同步难。州委州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来凤县、鹤峰县2017年脱贫,宣恩县、巴东县2018年脱贫,其他四县市2019年脱贫,同时全州确定了729个贫困村的脱贫时间进度表,分期分批实现脱贫,导致各县市的脱贫时间不一致,同一县市、同一乡镇的贫困村脱贫时间不一致。按照“低保政策兜底保障一批”的要求,到县、乡、村的脱贫时间节点时,低保保障线与贫困线要实现“两线合一”,即通过产
业扶贫等其家庭经济收入仍在贫困线以下的实行兜底保障,这样就会导致各乡镇以及同一乡镇的各村之间的低保补助水平不一样,可能会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三、主要情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情况。根据相关部门测算,2016年的贫困线标准为3255元,2019年为3900元,2020年为4103元,这是根据当前我州经济发展状况的推算,没有站在经济发展的前沿进行综合分析。当前,国家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力释放改革红利,让人民群众共享成果;湖北省正在努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在“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决策中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恩施州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快速发展势不可挡。目前统计测算的数据是参照近年来我州经济发展情况设定的“下线”,没有充分考虑到全国、全省、全州加快发展将形成的“上线”。要认真研究分析,设定合理的贫困线波动区间并进一步优化竞进脱贫、全面小康的方案,有效应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
(二)贫困人口情况。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扶贫开发时强调,要真真实实把情况摸清楚。要认真分析研判全州92万贫困人口的情况,要弄清他们的贫困原因,找准脱贫致富的对策。贫困人口中有多少人能通过扶持产业和就业脱贫,有多少人是因病致贫可以通过医疗救助脱贫,有多少人可以通过扶贫搬迁安置脱贫,没有享受低保的困难群众有多少会进入低保行列需要兜底保障,这些情况一定要弄清楚。只有准确掌握了贫困人口的情况,锁定了兜底人口数量,才能科学制定低保兜底工作方案。据初步调查了解,全州92万贫困人口中,大约有15万人通过发展其家庭经济收入超过贫困线标准已经脱贫;约有40万人可通过产业发展和就业逐步脱贫;约有20万人可通过生态移民安置、农村危房改造、大病医疗救助、结对帮扶等多种措施可脱贫,剩下人口(大约20万)是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兜底保障的对象。目前,全州已享受农村低保对象16.73万人、农村五保对象1.9万人,共18.63万人,约占全州农村户籍人口的5.7%。根据动态管理、应保尽保的要求,预计2019年全州的低保兜底保障人数应在20万人以内,与目前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