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报告【通用3篇】
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家庭结构、社会原因和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现象。
首先,家庭结构的变化是老年空巢家庭率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纷纷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导致老人被迫留在原地,形成了老年空巢家庭。另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加剧了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只有一个子女,当子女成家后,父母就会空巢。
其次,社会原因也是老年空巢家庭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中城市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更好,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前往发展。而老年人在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因此他们选择留在原地也会面临很多困难。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老年空巢家庭的形成,年轻人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暇照顾父母,只能将他们留在原地。
最后,解决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更好的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关爱,尽量减少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多回家看望父母,给予他们温暖和关心。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鼓励年轻人多与老年人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现象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原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老年空巢家庭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家庭成员应加强关爱和沟通,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家庭原因和政策层面三个方面对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社会背景是导致老年空巢家庭率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大中城市成为了年轻人就业和生活的首选地。而农村地区的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服务设施相对不完善,生活条件较差,这导致了一部分老年人选择留在农村,而子女则选择去城市发展。此外,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年轻人忙于工作和生活,无暇照顾父母,只能将他们留在原地。
其次,家庭原因也是老年空巢家庭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多代同堂家庭逐渐被核心家庭取代,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纷纷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导致老人被迫留在原地,形成了老年空巢家庭。另外,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也加剧了老年空巢家庭的增加,因为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只有一个子女,当子女成家后,父母就会空巢。
最后,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的保障力度,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更好的医疗、养老等服务设施,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另外,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和关爱,尽量减少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距离,多回家看望父母,给予他们温暖和关心。同时,社会应该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鼓励年轻人多与老年人交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背景和家庭原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老年空巢家庭问题,政府应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服务,家庭成员应加强关爱和沟通,社会应加大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和幸福的社会。
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报告 篇三
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达70%的调查报告
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从2015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半数,大中城市达70%,给老人的照护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指出,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和优势,但现在很多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视觉和观念,一些政策没有考虑到赡养因素,无意识地成为家庭养老的“创伤”。
据了解,目前我国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50%以上,大中城市高达70%。
农村比城市先老东部比西部先老
中国的老龄化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出现“农村比城市先老”,“东部比西部先老”,“老龄化进程出现阶段性不均衡”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老龄化比例比城市高1.24%。根据预测,2020年农村老龄化率将率先达到20%,比城市高5%;到2030年达到29%,比城市高7%,并将持续到2040年。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老龄化明显快于西部。上海市于197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而西部地区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东西部相差30多年。
专家:或可学新加坡发“三代同堂花红”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指出,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确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清楚认识,家庭养老仍是基础。
“但目前一些舆论宣传说,养老不需要靠家庭了,要靠政府、社会、养老机构,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吴玉韶还指出,“一些政策无形中成为家庭的'创伤,比如个人所得税,不考虑到赡养的因素;保障房五六十平方米是不可能‘三代同堂’的;阶梯水电价,家庭人口越多交的钱越多。”
他举例指,家庭养老目前也是世界的一个大趋势。比如韩国、德国等国家,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住宅设计中,就有“多代屋”,白天打开隔断是一家,晚上关上隔断是两家,既方便老人也方便子女,鼓励多代同堂。而新加坡则发放“三代同堂花红”,给予与父母同住的子女补贴,鼓励多代同住。
全国暨广东省第二届孝文化高峰论坛昨日在广州举行。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指出,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和优势,但现在很多公共政策缺乏家庭视觉和观念,一些政策没有考虑到赡养因素,无意识地成为家庭养老的“创伤”。
从论坛相关研究报告获悉一组数据。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从现在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将进入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5年到2035年,为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年均增长一千万人左右,老年人口比重由15.5%提升至28.7%。
第二阶段从2036年到2053年,为缓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从4.18亿增加到4.87亿,年均增长380多万人,老年人口比重从28.7%提升到34.8%。在这个阶段,人口高龄化特征明显,8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从0.6亿增加到1.18亿,新增老年人口超过八成是高龄老人。
第三阶段从2053年到2100年,为平稳发展阶段,老年人口与其他年龄段人口共同减少,从4.87亿减少至3.83亿,老年人口比重在32%~34%区间浮动,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高峰平台。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少子化“四化并发”,给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了新难度。2014年,我国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万,占老年人总数的19%,其中完全失能达到6.4%,这给照料护理带来了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