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经典4篇)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一
标题: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引言:
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对于关爱留守儿童有着独特的责任和使命。本调查报告旨在了解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有200名大学生参与,他们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问卷主要涵盖了大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参与关爱活动的情况、关爱方式的选择以及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等方面。
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
2. 46%的大学生参与过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主要包括暑期支教、义教活动和捐赠物资等。
3. 大多数大学生选择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来关爱留守儿童,也有一部分人选择通过捐款和捐物等方式来提供帮助。
4. 仅有36%的受访者能准确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本质和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
问题分析:
1. 大学生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相对较少,仅有不到一半的人参与过相关活动。这可能与大学生缺乏时间和相关知识、经验等因素有关。
2.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关爱活动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解决方案:
1. 加强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座谈会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了解。
2. 鼓励大学生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可以设立奖学金、成立志愿者团队等方式,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
3. 加强大学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在关爱活动中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
结论: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但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他们的参与和关注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供支持和培训等措施,我们相信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二
标题: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成效与展望
引言: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本调查报告旨在分析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成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有100名大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另外还对10位参与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2. 大部分受访者表示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他们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3. 访谈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活动方式单一、参与度不高等。
展望与建议:
1. 多样化关爱方式。可以通过组织文艺演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心理辅导等方式,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需求,丰富关爱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 建立长期关爱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志愿者团队,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爱机制,为留守儿童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评估与监督。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及时了解关爱活动的效果和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结论: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通过多样化的关爱方式、建立长期关爱机制和加强评估与监督,我们相信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将取得更好的成效,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下飞扬”实践团队,于7月10日~15日举行实践活动。团队共有11人。他们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开展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分析,探索今后农民工子女关爱站运作模式的活动。同时在当地建立长期关爱站实践基地,倡导大学生关爱民众民生,并向有关部门提供有益的评估和建议。本实践内容在当地产生深刻影响,也得到当地民从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称赞。
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做进一步调查分析,同时更加便于今后农民工子女关爱站运作模式的探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云下飞扬”实践团队在进行了电影下乡,学生课业辅导,问卷调查等几次活动后,7月14日上午团队成员又再次来到灵川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进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采访。
计生局胡局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亲切地询问了关于我们团队活动的情况。采访主要围绕当下留守儿童所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来展开。胡局长强调,当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需要得到社会的整体关注,并且要集多方力量解决当下留守儿童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在具体解决措施方面,胡局长提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一区一点”的方式长期对所在地区部门所对应的学校学生进行关爱帮助。谈到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措施时,胡局长谈到今后将会不断完善相关通讯设备,尽可能实现留守儿童与在外父母的多次面对面交流。
胡局长了解到我们在东田小学建立关爱站实践基地时,殷切询问了我们的运行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我们不断努力。他还提出,以后来我们基地访问交流,并提出让相关政府参与到此类活动中的想法,这样双方相互配合,共同为留守儿童献出一份爱心。
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四
每当轻松自由的暑假来临,在孩子们欢呼雀跃地收拾书包准备好好享受一下长假的轻松时,有一部分人却处在担忧中,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在长达两个月的假期中,除少数孩子可以利用假期与父母团聚外,大部分孩子都游离于学校的监管和父母的监护之外,学习、生活和安全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人能管的"野孩子".放暑假后,有的孩子脱离了学校的束缚,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又无力管束,一下子似脱缰的野马撒欢了,摸鱼、摘瓜,甚至整天泡网吧。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因此他们中的少数人很容易在坏榜样的影响下行为习惯逐渐败坏、道德观念逐渐欠缺,由留守儿童转变为问题儿童。
二、内心孤僻的"家里蹲".还有一类孩子是属于老实型的,放假后,除了安静的做作业、看电视就是帮家里干活,极听大人的话,他们的暑期生活也许就是围绕田间和家进行。这类孩子亲戚监护者居多,他们不爱说话,不轻易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敏感且没有安全感,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孤僻心理。
三、父母短期照顾的"溺爱娃".与前两种相比,这类孩子应该是最幸福的了。见到了长期在外的爸爸妈妈,或许还跟随他们在城市里过暑假。这种短暂的团聚不仅让孩子感到莫大的`幸福,做父母的也很欣慰,往往就会出现孩子对父母撒娇,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在饮食、游玩、买玩具、买衣服等消费环节上过度迁就,造成双方的依存关系紧紧围绕在"物质"上,围绕在"钱"上,一旦某次没有得到满足,那孩子就会有严重的挫败感、失落感,觉得父母不爱他了。
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应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关注,家长、学校、社会一起来爱护他们,帮助他们健康、安全、有意义地度过暑假。
一、促使家长积极参与。应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帮助其引导子女走过人生关键期。督促家长营造一个温馨
、和谐的家庭氛围,使留守儿童受到特别的爱护和关心,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从而消除自卑、盲目反抗、寂寞空虚等不良的情感体验,树立起自尊自信的生活态度。学校和家长之间可以开展"家校联系卡"、"亲情电话卡"的活动,加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代理监护人之间的联系。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本校的心理咨询部门或组织当地心理咨询机构的志愿者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登记,专门管理,针对不同心理倾向的儿童组织他们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锻炼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其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中。
三、关注其同辈群体。同辈群体是留守儿童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首先,教师要想法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通过交谈、游戏等形式引导他们妥善处理群体内部矛盾,增强留守儿童的社会免疫力。再次,可开展"同伴手拉手"、"团员手拉手"活动,引导孩子们创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群体文化。如果一个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相互理解的,相互支持的,那么集体对于动机、表现和成就的影响也就会是积极的。良好的集体环境有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的天空会同样蔚蓝,生活会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