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通用3篇】
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
标题: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义与影响
摘要:本篇报告主要调查了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影响。通过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参与活动的方式以及参与后的感受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参与社会实践对高中生的价值和影响。
一、引言
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际行动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次调查旨在了解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方式以及对其个人发展的影响。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300名高中生参与。问卷包括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参与活动的方式以及对参与社会实践的感受等内容。
三、调查结果
1. 动机: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动机包括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实践能力等。其中,拓宽眼界是最主要的动机,占比达到62%。这表明高中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2. 方式:大多数高中生选择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来进行社会实践,占比达到80%。其次是参与社区服务和参观企业等。这些活动既能够提供一种实践的机会,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不同领域和行业。
3. 影响:参与社会实践对高中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其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他人的需求;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三是促进了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使他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培养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和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高中生参与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二
标题: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摘要:本篇报告主要调查了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对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对志愿服务能力的评价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了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志愿服务能力的积极影响。
一、引言
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效果。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半结构式面谈的方式,共有50名高中生参与。面谈内容包括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情况、参与活动的体验以及对志愿服务能力的评价等。
三、调查结果
1. 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普遍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义务劳动和支教等。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参与体验: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的体验普遍积极。他们表示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困境,同时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
3. 能力培养:学生认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他们的能力培养有积极的影响。他们表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他们的组织能力得到了提高,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社会实践对高中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效果是积极的。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高中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另外,还应该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引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志愿服务能力。
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三
2017关于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这次实习中,我再次体验到为人师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小编为大家收集了《教育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它在形成师范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帮助学生增强对社会、国情、中小学教育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理解和热爱,培养优良的师德、师能、师艺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教育实习在整个师范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合格的师资不可缺少的职业训练环节。
这次实习中,我再次体验到为人师的滋味,真正体会到处于教育第一线的酸甜苦辣。很难说,我能做出怎样的成绩。不过,我收获很多。这对于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来说是如此的重要。我们的实习主要包括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这两项,在这两个方面我都获益良多。其中,班主任教育实习工作主要是贯穿于主题班会来进行。也就是说我们通过组织主题班会来进行教育实习工作。就在班会筹备和组织中,我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育过程中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人们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师生平等。怎么去把握这个“平等”的度呢?我这次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回答:在做导师的同时,也要做朋友。我想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所需要的“师生平等”。“导师”,这是教育者的基本角色。“朋友”却是对我们教育者新的要求。我们都知道,要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而要了解学生绝非平时耳闻目睹就可以做得到的。这需要我们近距离地接近学生,耐心聆
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取得学生地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整个主题班会的筹备过程中,我们有了契机跟学生接触。期间,我们和学生们进行交谈,并取得了他们一定的信任。他们其中的一部分可以很真诚地把心声告诉我们。就是这样,我们对学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我们也惊讶:我们的学生心有着如此多彩斑斓的想法、经历。就有一个学生,有姐妹俩,姐姐学习成绩好,并升上了重点大学。于是,父亲就一直拿她跟姐姐比较。所以,她感到压力很大,灰心,觉得自己怎样努力都不可以了令父亲满意。于是,她的行为变得更加叛逆……。又有一个女学生觉得她和爸爸妈妈一直也演着一部长篇的电视连续剧,爸爸妈妈都是此剧的导演和编剧,而她,则只可以永远是此剧的演员。导演和编剧不停地导演着,演员不停地演出着。他们编导些什么,演员便演出些什么。演员不可以为自己编一些剧情,也不可私自把自己的感情、表情、动作表露出来。只能麻木地按着导演和编剧所编制的表演。她觉得很累,很想表达出来,改变这种情况。了解了这个情况后,我们对她们做了一定的疏导,并为她提供了机会,让其在班会上以表演形式述说自己的心声。就是这样,在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聆听到很多不同的小故事,从而逐渐了解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不断地充实了主题班会的内容,并逐步做好了各种筹备工作。
二、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在主题班会筹备的开始阶段,我们实施的是跟踪指导的方式,具体跟着学生进行排练,发现有问题及时纠正。但我们逐渐地发觉这样做不妥。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初一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本来就很难坐稳,站好来听讲学教,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好动性,好问性,易受干扰性。所以,当我们在一旁进行监督指导时,他们就吵吵闹闹,乱成一窝蜂。我们只能丢下排练,来整理纪律,这样子搞了一个晚上,结果,进度缓慢,效果不高,而且我们也很累。
后来我们决定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学生自主管理。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1、学生有着相当强的表演欲,很希望能够有机会进行表演,并希望所表演的节目能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认可。所以他们很珍惜班会这个机会,以便大显身手。2、学生中间有着一些组织管理能力很强的人,他们的作用不能很好的就是发挥出来,主要是因为没有被赋予充当管理者的权利。我们借鉴了心理学上的“强化”方法,把每个节目都分成一个小组,指定一个管理负责人,有他全权负责指挥组织。并跟每个组定下一个约条:“经过一定时间进行检查,排演得好的.话,就上台表演,否则,取消该组节目”。这种方式的实施效果是立杆见影的。每个组都希望得到强化物,一下子激发起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认真进行排练,管理负责人也发挥了他们重要的作用。到检查之时,他们表演得很出色。可见,这种方式的效果很好,而且我们也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下来,进行班会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
可以说,这种方式的实施是我们班会之所以能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在班会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教育工作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我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会有这样一个理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也就有了所谓的“素质教育”之提法。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的问题在于把学生素质的培养过于形式化。组织学生在活动里唱唱歌,跳跳舞,表演一下,有时甚至只在上级领导巡查时才草草作个样子。认为这就代表“素质教育”的成果。明显这种做法是欠妥的。
我们这次的教育实习同样进行班会活动。在活动组织、筹备、演出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很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的管理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从良好的效果来看,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
其次,学生上台表演,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一次锻炼。就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她平时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令人想不到的是,她争取了这次班会的机会,担当了班会一舞台剧的主要角色,而且,演出也得到其他同学的好评。
再次,在班会活动中发挥学生的才能。其实班会的雏形很不成熟,内容也显得有点与班里同学的特点不相符。但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很多有才能的学生为班会出谋划策,主动为班会编排节目,从而充实了整个班会的内容,为班会的举行作好了铺垫。其中有一个女同学热心地向我们提出为班会编写一个舞台剧,结果写了一个长达21页剧本,为班会填充上了一份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把她的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最后,我们深入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导师”和“朋友”。学生的很多心声都向我们倾诉,我们可以尽我们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对待困难,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