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实用3篇)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探究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方法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方法对于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酸碱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验室中,正确判定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在日常生活中,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正确选择化妆品、洗涤剂等产品,保护我们的健康。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究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方法,通过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使学生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并能够准确判定不同溶液的酸碱中性特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酸碱中性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不同溶液的酸碱中性特性的观察;
(3)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化学教材和文献,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实验观察:选取常见的酸碱中性溶液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溶液的颜色、溶液的pH值以及与常用指示剂的反应情况。
(3)数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总结不同酸碱中性溶液的特性和判定方法。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掌握酸碱中性溶液的定义和性质;
(2)了解不同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方法;
(3)掌握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五、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学生的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酸碱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对酸碱中性溶液的判定能力,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了解酸碱中性溶液的性质,学生可以正确选择化妆品、洗涤剂等产品,保护自己的健康。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探究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中两类重要的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材料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等;
(3)金属和非金属的用途:如金属的制造、非金属的应用等。
2. 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化学教材和文献,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2)实验观察:选取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数据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总结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四、预期结果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掌握金属和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用途和应用领域。
五、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学生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提高对化学反应和材料科学的理解。同时,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用途,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和应用材料,满足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求。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初中化学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题目:
《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时间:9月9日
地点:河头中学
评议专家:课题专家、研训中心教研员
参与人员:课题专家、教科室主任,及全体课题组成员
张俊仙、季秀梅、宋国美、徐凯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1、题目:农村初中化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
2、目标:
(1)、提高教师认知水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加快专业成长。
(2)、引导初三阶段的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个性独特发展。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
(4)、为小班化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可靠依据和借鉴。
(5)、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班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
3、内容
所谓小班化教学,就是以促进学生素质提高与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减少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组教学活动形式。可以说,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因为它更有利于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有利于体现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
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
(1)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理论研究
通过查阅资料,听取专家报告,与有经验的
`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心得,及时总结学习心得,记下学习疑问,共同讨论。(2)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研究
将所习得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相结合,从不同等的课型中设计适合课堂教学。
(3)对小班化化学教学理念的实践总结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怎样保证关注每一位学生;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怎样感觉到被关注
(4)其他学科的小班化教学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本学科促进的研究。
4、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法,调查法,比较法,个案法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阶段性评价反思与连续性评价反思,思辨与实证相结合。总结时,尽可能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5、组织:
主持人:张俊仙
组员 季秀梅、宋国美、徐凯
6、分工:
理论学习:全体组员
开题报告:张俊仙
第一次问卷设计、调查与分析:张俊仙 季秀梅 宋国美
第一阶段学生访谈:徐凯 季秀梅 宋国美
第一阶段示范课: 季秀梅 宋国美 徐凯
中期报告:张俊仙
第二阶段问卷设计、调查与分析:张俊仙 季秀梅 宋国美
第二阶段实验班教师、学生访谈:张俊仙 季秀梅
修改完善教学研究实行报告:全体成员
第二阶段示范课:张俊仙 季秀梅 宋国美 徐凯
课题总结与反思:全体成员
结题报告:张俊仙
7、进度
由课题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学习国内外小班化教学方面的重要文献,形成系统的研究思路,并撰写心得组内交流;利用我市推进小班化教学的契机,积极研磨并撰写小班化的课堂教学案例。
第一阶段(2011,3—2011,7)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递交上级部门审批;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通过学习,转变教师观念,成立课题组,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1,9—2013,1)全面启动课题研究,边设计,边实验,边修改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课,汇报课,勤写教学反思。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鉴定,调整实验计划。
第三阶段(2013,3—2013,6)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由上级教育行政领导,专家进行鉴定。
8、预期成果
(1)、提高教师认知水平,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加快专业成长。形成调研报告10篇左右,教学论文10篇左右
(2)、引导初三阶段的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与个性独特发展。
(3)、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实验动手操作技能科学探究能力。
(4)、为小班化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可靠依据和借鉴。形成示范课、精品课10节左右,教学案20篇左右
(5)、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小班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