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推荐3篇】
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农村建设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周村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周村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典型农村地区,自2004年以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周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周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点如下:
1.基础设施完善。周村的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
2.农村环境优美。周村注重绿化和环境卫生建设,农田的整治和农村的垃圾处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3.农民收入增加。周村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二、周村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周村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周村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2.农民意识觉醒。周村的农民逐渐意识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3.政府支持力度大。周村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积极出台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周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周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教育水平低。周村的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2.农村医疗条件差。周村的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资源不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周村的农村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四、建议和展望
为了进一步推动周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2.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强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3.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周村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周村新农村建设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山东省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农村建设成为各地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次调研采取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周村新农村建设进行了研究。
一、周村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周村作为山东省的一个典型农村地区,自2004年以来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周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周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特点如下:
1.基础设施完善。周村的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提升。
2.农村环境优美。周村注重绿化和环境卫生建设,农田的整治和农村的垃圾处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3.农民收入增加。周村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
二、周村新农村建设的优势
周村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周村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地区,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2.农民意识觉醒。周村的农民逐渐意识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动力。
3.政府支持力度大。周村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积极出台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三、周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周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教育水平低。周村的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2.农村医疗条件差。周村的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医疗资源不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3.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周村的农村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
四、建议和展望
为了进一步推动周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2.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加强农村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医疗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3.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的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在周村政府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周村新农村建设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山东省农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三
2015关于周村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中周村基本情况
中周村地置樟木乡南部,距樟木乡人民政府8多公里,道路交通状况较好,黄练至樟木水泥路绕村而过,振南至中团村的水泥也于2006年10月份建成通车。全村群众聚居相对集中,有7个自然屯,人口5400多人,党的基层建设较好,设立周耕片、中上刘片、甘梁片三个党支部,有党员102名, 全村耕地5300亩,其中旱地3000亩、水田 2300亩,农业种植主要以甘蔗、花生、玉米为主,甘蔗是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渠道,2005年人均收入1576元,2006年人均收入1663元。
(一)基础设施落后,生产上不去。中周村耕地较分散,地质系红黄壤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作物需要较多的肥料、水源,况且产量不高。全村无水库,农田灌溉依靠小型抽水机,农作物一遇天旱严重减产,靠天吃饭的情况严重存在。
(二)农民素质低,生产能力差,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种养全凭经验,失败率较高。种植适合市场发展的农作物往往由于技术性问题而失败;生猪、家禽养殖户,也因禽流感、动物疫病、市场价格下滑、饲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迫切希望技术服务。
(三)无主导产业,农民收入低。种地、打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村近1000多人外出打工,占青壮劳力的80%,劳务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70%。农民工以小工、泥工、木工等体力活和传统手艺活为主,工资性收入普遍不高。村民除了种植水稻,就是小面积种植花生和大豆,产量和效益均不高。
(四)组织建设薄弱,发展能力不强。该村村委5人,平均年龄50岁,初中以上文化,都没有明显的致富项目。村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全村党员102人,集中在55岁左右年龄段。近2年来,由于年青人都外出打工了,新发展党员少。村委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对中周村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周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要以扶贫开发为突破口,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提高素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要加强精神扶贫。扶贫先扶志,是扶贫开发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物质贫困决定今天的问题,精神贫困则影响明天的问题。在中周村,村民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等现象普遍存在,制约了农村发展,限制了扶贫开发进程。因此,在新形势下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加强精神素质扶贫、提高精神素质扶贫的成效,是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要用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激发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激情,树立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二要加强新农村建设宣传。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全方位的宣传,通过报纸、横幅、宣传车等形式深入院落宣传,将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政策宣传到位,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要推进产业开发。中周村没有经济产业的开发,生产难以发展,群众难以致富。一是围绕农产品加工找出路,发展订单农业。二是利用土地优势发展精品水果基地和庭院经济,加快对现有小水果的品种改良,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进一步壮大养殖业,加强技术指导及优良种畜禽的引进,提高养殖效益。四是把发展劳务输出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为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用工信息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带回资金和技术,尽快由打工仔变成创业者,从"赚钱盖房子"发展到"筹资办厂子"。
四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中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来抓紧抓好。要加紧以道路硬化、沼气能源、小水利建设为主,促使该村基础设施状况有新的改观。
五要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周村基础薄弱,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划,然后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实施,既可避免盲目跟从,少走弯路,又可明确目标,加快发展速度。
六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一是要提高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并以身作则,做群众的楷模。二是积极发展一批思想素质好、觉悟高、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党员。要发现和培养具有带头致富能
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党员,培养和选拔政治素质强和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干部。三是切实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同时,要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七要加强农民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是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为学生解决就学实际困难。二是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积极开展科技示范,推广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运用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