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通用3篇)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进行调研,总结了其工作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新农村指导员在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工作内容不明确、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报告提出了加强指导员培训、完善工作机制等建议,以促进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1. 引言
新农村指导员是农村发展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农村基层开展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然而,目前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若干新农村指导员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困难等方面。
3. 调研结果
3.1 工作内容
调研结果显示,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发展规划、农业技术指导、农村文化传承等。其中,农村发展规划是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对农村进行全面规划,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
3.2 工作环境
调研结果显示,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环境普遍较为艰苦,由于工作地点多在农村基层,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较差。此外,他们的工作时间也较为长,需要经常加班加点。
3.3 工作困难
调研结果显示,新农村指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工作内容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目标。其次,由于农村基层的发展水平不一,新农村指导员的专业能力也存在差异。最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和培训体系,无法提升工作效率和水平。
4. 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4.1 加强指导员培训
针对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专业能力不足问题,应加强对指导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4.2 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指导员的工作职责和目标,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和支持。
4.3 加强沟通与合作
加强指导员与相关部门、农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农村发展。
5. 结论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指导员培训、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进行调研,总结了其工作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也存在工作内容不明确、缺乏培训机会等问题。为此,本报告提出了加强工作规范、建立培训体系等建议,以提升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影响力。
1. 引言
新农村指导员是农村发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农村基层开展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然而,目前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进一步提升其工作质量和影响力提供依据和指导。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了若干新农村指导员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工作特点、工作困难等方面。
3. 调研结果
3.1 工作特点
调研结果显示,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通过制定农村发展规划、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3.2 工作困难
调研结果显示,新农村指导员在工作中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工作内容不明确,缺乏明确的指导和目标。其次,缺乏有效的培训机会,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和政策信息。最后,工作压力较大,需要经常加班加点。
4. 改进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本报告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4.1 加强工作规范
建立健全的工作规范,明确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提供更好的工作保障和支持。
4.2 建立培训体系
建立全面、系统的培训体系,为新农村指导员提供定期的培训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
4.3 加强经验交流
建立新农村指导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提升工作质量和效果。
5. 结论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工作规范、建立培训体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新农村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影响力,推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 篇三
2015年新农村指导员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在新农村指导员工作中,我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结合村情实际,我通过走访、问卷、实地调查等形式,对本村的生产生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和科教文卫等情况作深入调查,从该村近几年来的发展中,找到了很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思路和举措,也发现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对此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有利于我们深化认识、更新思路、改进措施,推进古城街道后落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挖问题根源,突破瓶颈谋发展
古城街道后落村地处会泽县城南面,全村各村民小组分布于半山腰,是典型的山区农村,有8个村民小组,442户,1633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265亩。经济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后落村地处山区离政府驻地较远,因其该村特殊的地理环境,长期未能改变落后面貌。2000年村级体制改革以来,后落村两委班子不断深入基层认识村情,深挖阻碍发展的问题根源,研究解决发展瓶颈,聚合人力人心谋发展。
1、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实干的发展氛围
后落村地理优势突出,水利条件好,长期以来,村民以世代守着一方热土为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继承祖业,却难改变落后面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问题当然首当其冲。2000年村改委后,经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认识与思考,班子问题最早被提出来,也得到了最及时的解决。闲散现象突出是制约该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根源是守业思想严重。面对这累年积弊,村两委班子正视问题,查摆问题,努力打造团结过硬、实干过硬的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群体,影响带动全村树新风谋发展。村两委班子在班子内查找到了个人自我意识过强等矛盾根源,求同存异,增进团结,带头改变了“散”的形象,促进了“八大员”和全体党员之间增进相互了解,化解误会,逐步影响广大村民,促成全村齐心聚力、和谐共进氛围;村两委班子带头改变“闲”的形象,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解决好群众呼声高的问题。
2、强化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后落村委会地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困难,人背马驮的原始运输方式和“晴通雨阻”的交通,“年年挖沟年年放水难”的水利,“村头亮、村尾黑”的供电和同是一个村电价不一样,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地缘优势难以转化为发展优势,延缓了发展速度;“昨砌一墙砖、今和一池泥”的打工经济和“早种一墒菜、午卖一窝鸡”的家庭小副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好全村发展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该村集中精力,着力抓基础谋发展。经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投一点、上级部门要一点、村民集一点、投工投劳担一点”的方式,实施了:一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基本实现主要村组道路全部修通;二是积极争取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成一条贯穿全村的“三面光”沟渠,改善农田灌溉面积2000多亩;三是努力争取县农网改造项目,力争在一年内实现改造通向各自然村的10余公里电网,要实现户均一表,城乡同价;四是邀请街道农科站、畜牧站、林业站科技人员和专家,请他们研究后落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指导村民发展畜牧业和林果业,对村民实用技术的培训,改变了过去那种靠天收成的原始耕作方式,基本解决了该村最想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初步建成了有较好基础设施条件的行政村,打牢了后落村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能力。
3、强化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后落村地处古城街道远郊山区,农村长期遗留的一些不良思潮和行为,普遍存在于村民的思想意识中,贪图享乐思想、游手好闲现象、酗酒闹事情况、小偷小摸问题等极易发生,户与户居住比较散乱,村民各自为政,意见难统一,管理难实现,行为难约束。后落村两委班子认识到,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是促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全村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加快农村发展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抓落实。从建立领导责任制入手,促成了工作有人管、措施有人抓、问题有人解决的良好局面。从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入手,坚持开展思想、文化、科技、卫生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制定实施《后落村村规民约》入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差”等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整顿乱堆乱放,大力规划整治村容村貌。从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入手,以培训的形式向村民宣传《环境保护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加强了综合整治力度,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移风易俗等歪风得到遏制。从民主选举村两委班子入手,发扬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形成民主管理的浓厚氛围。从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入手,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建设。责任到人,各项措施的落实到位,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村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不断总结经验,加快后落村发展步伐
后落村近几年的良性发展,发端于基础建设,发展于不断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更新思路、团结实干,这些成功的举措和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持。
1、解决好思想问题,发展思路便明晰可鉴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后落村的发展困难,首先就困在思想上,地缘劣势带来的畏难感,优越的农村政策带来的依赖感,淡化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思想,再加上一家一户的劳作方式,导致了公益事业无人问津无人管,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想都不去想上。后落村两委班子以干出来的实际变化,来影响带动广大村民逐步破除“靠、闲、散”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诉求;发展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安逸闲适的状况改变了,就容易产生“难、怕、厌”思想,该村村以党员干部带头干、致富能手带路干,来破解这一心理障碍,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信心;要发展就要面对新环境、新挑战,就要有新能力,以加强培训指导、加强示范推广,来破解“老、旧、陈”思想,强化了村民主动发展的能力。从村两委班子到普通群众,解放了思想,提高了素质,想干,敢干,会干,最终干出了发展的新天地。
2、解决好班子问题,发展就有坚强的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关键在农村党支部,关键在有一个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的两委班子,关键在有一批带头创业、带民创业的党员干部。后落村从守业到创业的深刻变化,源于此次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党员示范户、十星级文明示范户等为手段,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团结干事,以好作风创造了新业绩,从而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各项思路和举措,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促成了“班子团结带动全村团结,班子实干带动全村实干,班子发展带动全村发展”的生动局面。
3、解决好环境问题,发展就会有不竭的动力
怎样让各生产要素积极涌动,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后落村以环境改变人、以环境塑造人、以环境吸引人,激发村内村外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开始,通过制度建设、服务组织建设、群团组织建设,不断改善软环境,促进硬环境建设,广大村民逐步被发展的实际成果感化,被发展的具体要求同化,支持发展、维护发展成为主流思想,全民参与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实证。内部环境好了,地缘优势就更具吸引力,投资者从无到有,迅速增加,资金、技术、市场信息不断涌入,加速了发展。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明晰了山林的权属,给群众投资发展林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为该村村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三、后落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措施
在对后落村的调研中,村“两委”提出了以发展科学化,行走路面都通畅化,人畜饮水卫生化,产品流通协会化,房前屋后清洁化, 村风文明普及化,村级管理规范化等七个方面来实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些目标都很明确,发展方向都很好.并且在这几年的努力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一幅
美好的蓝图,今后还要朝着这一个方向迈进.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应根椐本村的实际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1、突出发展主题,狠抓结构调整。玉米、洋芋等农产品资源,如何去掉以往的自发性生产方式,把农户引导到集约化生产的轨道上来,当作特色农业经营,创造品牌效应,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村“两委”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村户组织成若干个合作社,进行集约化生产,协会化销售,把特色产业做大做精做强。
2、实施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转移农民、富裕农民”的要求,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组建村网络信息平台,为农民工牵线搭桥,鼓励支持农民外出务工,转移就业。
3、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大力为各类企业驻村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利用本村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到村办厂,为本村转移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4、围绕“作风建设年”做好工作。着力推进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诚信计生工作、助残救助工作,使农民老有所养、难有所助,改善群众生活。
5、围绕“环境优化年”及项目建设年“做好工作。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植树造林,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
近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解放不够快,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开展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过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困难,对农村工作的现状分析不够、总结不足,报送工作信息方面不及时,与领导的汇报和交流不够,身边的资源未能有效利用,陷入单干的境地,使工作开展的速度、效果得不到保障。二是面对农村复杂工作的办法不多,工作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工作的难度估计不足,认识不到位,工作项目的计划不够细致,策划上考虑不周,致使工作的开展比较被动。总结驻村以来新农村建设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都迫切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去完善;继往开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逐项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努力在“深思考”上多下功夫,做到凡事多想一点,想早一点,想细一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