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作业社会调查报告【通用3篇】
毛概作业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
标题:中国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基于对中国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旨在了解这些家庭的生活状况、面临的问题以及政府应对措施。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1. 引言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与此同时,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也受到了关注。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这些家庭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计调查了10个城市的500个低收入家庭。问卷内容包括住房条件、教育支出、医疗费用、社会保障等方面。
3. 调查结果
3.1 住房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低收入家庭居住在老旧、狭小的房屋中,居住条件较为拥挤。同时,约有40%的低收入家庭存在无房或租房困难的问题。
3.2 教育支出
近70%的低收入家庭认为教育支出是他们最大的负担之一。由于经济压力过大,很多家庭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孩子的发展受到限制。
3.3 医疗费用
超过80%的低收入家庭表示,医疗费用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由于家庭经济状况有限,他们很难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就医不及时或选择低质量的医疗服务。
3.4 社会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50%的低收入家庭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意味着一旦遇到意外或生病,他们将面临更大的经济风险。
4. 政府应对措施
为了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
4.1 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提供廉租房和公共租赁住房,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4.2 加大教育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补贴,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4.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4.4 加强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降低低收入家庭的医疗费用。
5.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中的低收入家庭面临着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家统计局. 2019年中国城市化进程数据报告[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毛概作业社会调查报告 篇二
标题:大学生就业观念调查报告
摘要:本篇报告基于对中国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就业的态度、期望和面临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重视就业,但对于就业的期望过高,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
1. 引言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为高校和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调查了10所高校的1000名大学生。问卷内容包括对就业的态度、期望和面临的困难等方面。
3. 调查结果
3.1 就业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对他们非常重要,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
3.2 就业期望
近80%的大学生表示希望能够获得高薪、高职位的工作,追求物质和地位的双重满足。同时,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也较高,希望能够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发展空间大的工作。
3.3 就业困难
约有60%的大学生表示面临着就业困难,他们认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找工作不容易。同时,一些大学生也面临着缺乏实践经验、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4. 就业观念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观念。他们普遍认为高薪、高职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对于普通工作抱有不屑和厌倦的态度。这种观念的存在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困扰。
5. 改善措施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5.1 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让他们明白就业不仅仅是追求高薪和高职位,还包括个人发展和社会贡献。
5.2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5.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平台。
6.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重视就业,但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将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部. 2019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毛概作业社会调查报告 篇三
关于毛概作业社会调查报告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