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质3篇)
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一
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父母在暑假期间选择让孩子留在家里,成为暑期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留守儿童可能面临孤独、安全问题以及缺乏教育和社交的挑战。为了解更多关于暑期留守儿童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对5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60%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感到孤独。他们缺乏亲密的人陪伴和交流,导致他们感到寂寞和无聊。此外,超过7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缺乏父母的监督,这可能会导致他们面临安全问题。他们可能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因为没有人来监督他们的行为。
其次,我们还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社交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支持。他们没有人指导他们的学习,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超过9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这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交友机会,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对一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措施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活动和课程可以参加,以充实他们的暑假生活。此外,他们还希望有人能够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应该在留守儿童的暑假期间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暑期留守儿童面临着孤独、安全、教育和社交等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和关爱的暑假生活。
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二
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暑假是让孩子们放松和享受自由的时期,但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暑假可能是孤独、无聊和不安全的。为了了解更多关于暑期留守儿童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我们首先对5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感到孤独。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亲密的人陪伴和交流,缺乏陪伴的孩子们容易感到寂寞和无聊。此外,超过8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缺乏父母的监督,导致他们面临一些安全问题。没有人来监督他们的行为,他们可能会做一些危险的事情。
我们还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社交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支持。他们没有人指导他们的学习,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佳。此外,超过80%的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在暑假期间很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交流和玩耍。这限制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交友机会,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在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方面,大多数受访儿童表示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活动和课程可以参加,以充实他们的暑假生活。此外,他们希望有人能够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应该在留守儿童的暑假期间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确保孩子的安全和健康。
综上所述,暑期留守儿童面临着孤独、安全、教育和社交等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父母、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温暖和关爱的暑假生活。
暑期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三
2017暑期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000字
按照团中央志工部的工作部署,我们对全省农民工子女生存现状进行了调研,团省委志工部在普遍调研的情况下,重点指导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大庆市和绥化市等地团组织对关爱农民工子女情况进行了调研。各地调研组深入到社区、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中小学校、农民工较多的企业,通过座谈会,一对一进行面对面访谈农民工、老师和企业经理等126人,本次调查共向160所中小学下发调查问卷1700份,收回1452份,回收率为96% ,其中有效问卷1380份,有效率为92%。为力求全面真实地了解全省农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我们向省流动留守儿童工作组、省农民工办公室、哈尔滨市农民工协会、省流动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掌握了相对较全面的资料,为下一步团组织制定做好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留守儿童规模
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农村现有留守儿童145,750人,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75,644人,占留守儿童的51.8%,母亲外出打工的27,011人,占留守儿童的18.5%,双亲外出打工的43,095人,占留守儿童的29.5%。随父母进城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163787人,其中小学106502人,初中57285人,此次调研掌握的总数比2007年减少30%多。
(二)农村留守儿童性别、年龄及分布
农村留守儿童男女比例比较接近,且年龄在6—14岁居多。分布在我省十三个市(地),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市人数较多。
(三)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状况
在省流动留守儿童领导小组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农民工子女读小学的占77.2%,初中占21%,高中占1.8%,其中寄宿生占26.1%。父母外出后88.4%的孩子表示愿意读书,并有52.8%的孩子有考大学的愿望,他们与父母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课余时间有42%的孩子喜欢读书,但学习不够理想,成绩下降的占28%,没变化的占49.5%。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调查问卷中,有70%的农民工子女都转过学,其中转过两次以上的占了28%。转学会对入学年龄造成影响。
(四)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后有29.5%、41.3%、18.5%的孩子与父亲或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有57.7%的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家庭生活变好了。有43.4%的孩子每周能与父母电话联系一次。
二、全省各级团组织工作情况
(一)建立机制,保障落实
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建立关爱流动留守少年儿童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了基本情况登记制度。各级少先队大、中队定期进行流动留守儿童登记,实施动态管理,建立流动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各级少先队辅导员全面掌握了流动留守少年儿童的基本情况、流动留守少年儿童监管人的基本情况和流动留守少年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方式。二是建立了帮扶联系点制度。各级团组织和少先队工作者与流动留守少年儿童学校建立工作联系点,每个少先队工作者至少有一个流动留守少年儿童联系点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与流动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每人至少联系1-3名流动留守少年儿童,随时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建立了考核评估制度。把流动留守少年儿童工作作为各级少先队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及时推广基层工作的新鲜经验,形成推进工作落实的良好氛围。
(二)立足实际,竭诚服务
各级团组织在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建立“流动留守儿童”之家。各级团组织依托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中小学校建立“流动留守儿童之家”,给留守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培养其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素质。2007年5月初,团省委、省少工委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此项活动。5月30日,活动启动仪式在绥化市举行,并在绥化市新立村新立小学授牌成立“流动留守儿童之家”,将该村的留守少年儿童都吸收为“流动留守儿童之家”的家庭成员,使他们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家园”,全省100个“流动留守儿童之家”同时揭牌。全省各级团队组织纷纷行动起来,为流动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同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关爱流动留守儿童的重大意义,吸引更多的单位和组织积极参与到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中来,在各地区形成了关爱农民工子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六个一”活动。团省委、省少工委结合全省实际,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中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六个一”活动,即建立一份档案,开通一部亲情电话,创建一个爱心超市,结成一个帮扶对子,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月一次家访活动。全省各级少先队组织按照要求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想方设法为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做实事、办好事,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爱的阳光。哈尔滨市文林小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居多的城市小学,围绕“六个一”内容,为每个流动学生建立留守档案,组织教师党、团员与他们签订“手拉手结对卡”,对他们的成长进行动态管理;举办《给孩子一个完整人生》农民工子女监护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提高监护人的家教素养;组织学校辅导员和学科辅导员每月定期家访,与农民工子女及其监护人谈心、开展心理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哈尔滨市团结镇中心校是一所留守少年儿童居多的农村小学,学校在师生中倡导“三先三多”,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对留守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同时围绕“六个一”内容,创建了爱心超市,整合社会资源,为留守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帮助;专门为留守学生开通了一部亲情电话,为留守学生经常与不能见面的父母沟通感情创造了便利条件;为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学生招募了代理家长,定期关照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体验到了“不是家长胜似家长”的亲情关怀。大庆市动员青年干部、团干部、志愿者,并广泛联系社会热心人士参与活动,担任“爱心志愿辅导员”并与帮扶对象签订“爱心结对卡”,通过开展“五个一” 活动(即:1、每个月了解一次留守儿童在校表现情况;2、每月与留守儿童通一次电话或写一封信谈心;3、每学期陪留守儿童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4、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5、每年帮助留守儿童学会一项技能或新本领),达到“一对一”长期持续的定向帮扶目的。齐齐哈尔团市委联合北大仓集团连续五年每年出资95万元用于资助农民工子女免费入托,在青少年宫,免费入托的小朋友可以享受到免费午餐、免收学杂费用等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