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反洗钱情况调查报告(精简3篇)
保险业反洗钱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洗钱活动不断增加,对金融行业的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也面临着来自洗钱活动的威胁。为了解保险业反洗钱情况,本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该行业的反洗钱措施提出了建议。
首先,本文对保险业的反洗钱法规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的反洗钱法规体系已经相对完善,但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保险公司对反洗钱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对反洗钱措施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洗钱活动在保险业中得以进行。另一方面,一些保险公司在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监管漏洞,监管部门对其反洗钱措施的审核力度不够,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本文对保险业的反洗钱风险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由于保险业的特殊性,洗钱活动在该行业中存在一些独特的风险。首先,保险业的产品种类繁多,不同的保险产品可能涉及不同的洗钱风险。其次,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网,客户可能通过购买保险产品来进行洗钱活动。此外,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可能成为洗钱活动的渠道。
最后,本文提出了改进保险业反洗钱措施的建议。首先,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反洗钱培训,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和专业能力。其次,保险公司应加强对客户的尽职调查,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和交易合法性。同时,保险公司应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共享反洗钱信息,形成合力。最后,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保险公司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保险业反洗钱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但通过加强法规建设、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客户尽职调查和加大监管力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保险业的反洗钱能力,防范洗钱风险。
保险业反洗钱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保险业反洗钱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开展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认真了解和全面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浅尝辄止等不良作风。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保险业反洗钱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根据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报告显示,与其它金融行业相比,保险业目前遭遇的洗钱冲击相对较小,但保险产品和保险交易的固有特性为洗钱者提供了可以利用的平台。保险公司一旦卷入洗钱活动,将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加强保险业反洗钱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对于进一步防范洗钱风险、促进保险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反洗钱定义与保险业反洗钱工作基本情况
(一)反洗钱定义
1.洗钱与保险洗钱
洗钱在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之间界定不同。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关于防止罪犯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声明》中将洗钱定义为:银行及其他金融系统被利用作为转移或者储存来自犯罪活动资金的工具;犯罪者利用金融系统进行支付,将资金从一个账户转移到另一个账户;隐瞒资金来源以及收益所有人;通过安全储存设施对于银行支票提供保管。
根据全球反洗钱国际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定义,凡是隐匿或掩饰犯罪所得的性质、来源、地点、流转或协助任何非法活动行为人规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均属洗钱。
美国作为最早对洗钱进行法律规制的国家,在1986年的《洗钱控制法》中界定了洗钱行为:洗钱是指为掩饰非法收入的存在、来源或使用,就该收入设置假相而使其具有表面合法性的过程。
我国《刑法》第191条设定了洗钱罪,即明知是du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s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偷运犯罪、贪腐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昨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同时,《刑法》第312条设立了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
尽管不同主体对洗钱定义不尽相同,但都反映了洗钱的基本涵义:(1)洗钱是在已经实施犯罪行为并获得赃款的基础上进行的不法行为;(2)洗钱者明知是犯罪所得而清洗;(3)通过金融机构或其他方式转移或转换犯罪所得;(4)企图掩盖犯罪行为并使犯罪所得在形式上合法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迅猛发展,洗钱行为在概念、手段、范围等各个方面出现了新趋势。随之,洗钱的外延也扩展到:(1)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用于非法用途,如把银行贷款通过洗钱用于偷运;(2)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如把国有资产通过洗钱转移到个人账户达到侵占目的;(3)把合法收入通过洗钱逃避监管,如外资企业把合法收入通过洗钱转移到境外。
保险洗钱目前在国际上尚无明确界定。根据fatf所作的调查,保险洗钱多是利用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和再保险进行,三种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65% ,30% ,5% 。fatf归纳了九种保险洗钱行为:(1)趸缴期领。洗钱者趸交缴大量保费,将不法资金投入保险公司,包装成保单的投资,从保险公司领取经过清洗的资金。(2)提前退保。洗钱者投保后再退保,即使承担较大退保损失也在所不惜。从保险公司得到的退保款项,就成为洗钱者合法的资金来源。(3)购买高价值资产,再通过保险欺昨洗钱。洗钱者利用“黑钱”购买高价值资产,然后伪造保险事故向保险公司索赔。若索赔成功,则实现了“黑钱洗白”的目的。(4)以现金形式投资于保险产品。在发展中国家,保险公司的现金交易普遍存在,为洗钱者提供了清洗途径;在发达国家,不法分子也能够借助保险中介机构的现金交易达到同样的目的。(5)在保单“犹豫期”内取消保单。人寿保险产品允许投保人在“犹豫期”内无条件取消保单,保险公司将已缴纳保费如数退还投保人。该规定的初衷是保护
投保人利益,却被洗钱者利用,得以在较短时间内以最小成本完成洗钱。(6)与保险中介或保险公司员工勾结洗钱。保险中介或保险公司员工明知投保人的资金来源有问题,但为获得高额佣金或其它好处,帮助洗钱者办理相关保险业务。(7)通过第三方支付掩盖保费来源。保险公司承保时需识别投保人的身份,洗钱者利用识别范围之外的第三方支付保费。保险公司通常难以确定该第三方与投保人的关系及保费资金来源。(8)通过跨国保险交易洗钱。跨国保险交易通常涉及从外国银行账户支付国内保险费,或从国内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到国外银行账户。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差异较大,保险公司难以准确核查。(9)以欺骗方式染指商业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洗钱者通过参股保险公司或直接设立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的方式,直接操纵洗钱。
2.保险业反洗钱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反洗钱法》是我国反洗钱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的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du品犯罪、黑s会性质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偷运犯罪、贪腐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昨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该条款规定了我国反洗钱的法律定义。
保险业反洗钱概念在我国尚无统一界定。依据反洗钱的法律定义和洗钱行为的新发展,有的学者将保险业反洗钱概括为“政府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活动,调动有关组织特别是保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合规识别、监控、记录和报告保险洗钱行为,并对发现的保险洗钱者予以必要处罚,以阻止或抑制保险洗钱的全过程。
(二)保险公司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
自2007年1月《反洗钱法》颁布实施以来,保险公司在反洗钱组织制度建设、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宣传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建立健全组织
各保险公司按照要求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承担本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明确高层人员专门负责反洗钱合规工作,确保反洗钱合规管理人员和各业务条线上反洗钱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及其他资源。如太平人寿在反洗钱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同时指定合规责任岗及责任人负责反洗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