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实用3篇】
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英语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
引言: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游戏化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在英语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本论文旨在研究英语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英语教育中的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具体地,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游戏化教学方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2. 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
3. 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
4. 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成绩分析来收集数据。我们将在一所中学的英语课堂中实施游戏化教学方法,并邀请学生填写问卷调查。然后,我们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数据,以探究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以下结果:
1. 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3. 游戏化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意义和贡献: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英语教育提供宝贵的参考。通过了解游戏化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教育者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育提供借鉴,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结论:
在英语教育中,游戏化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游戏化教学方法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我们期待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英语教育的改进和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研究
引言: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对非语言行为有不同的解读和理解,这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误解。本论文旨在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探究其对沟通效果和交际意义的影响。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对沟通效果和交际意义的影响。具体地,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差异。
2. 非语言行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 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解决方法。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来收集数据。我们将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参与者,并观察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然后,我们将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非语言行为的解读和理解,以及他们在交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预期结果:
我们预计以下结果:
1.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 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能够影响沟通效果和交际意义。
3. 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导致误解和困惑,但通过交流和理解可以得到解决。
意义和贡献:
本研究的结果将对跨文化交际提供重要的启示。通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行为差异和其对沟通效果的影响,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环境,提高交际效果。此外,本研究还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改进。
结论: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是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对沟通效果和交际意义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本研究,我们将深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差异和其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并提出解决误解的方法。我们期待本研究的结果能够对跨文化交际的改进和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导语:本文目的在于研究网络语言应用的概念,语言分析使用母语的个体在应用这些语言中的差异。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硕士英语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题目:英文网络用语与中文网络用语的关键比较:专注研究以英文为全球性在线语言背景下发展的两种网络语言的语法形式、相似和差异
论文语种:中文
您的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是否有数据处理要求:否
您的国家:长春
您的学校背景:一般
要求字数:7000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是否需要盲审(博士或硕士生有这个需要):否
补充要求和说明: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题目:英文网络用语与中文网络用语的关键比较:专注研究以英文为全球性在线语言背景下发展的两种网络语言的语法形式、相似和差异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课题来源
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将人类语言从宏观的角度划分为语言和言语两大部分。其中,语言是相对静止的稳固的社会交际工具,而言语是不同社会群体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语言具有社会属性,而言语则具有更多的个性色彩。时至今日,多元化已经深入人类文明的每一个领域,任何一种有受众的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对多元化整体的养料,那么语言的多元化也不例外, 尤其是在以信息媒体
为介质的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深深扎根于网络世界,并借助网络与现实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影响我们的现实语言。特别是作为受众最多的英语,它的网络语言不但影响并受母语为英语的人群影响,也对ESL学习者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英语网络语言的特征有哪些,它的功能,影响是什么,英文母语使用者和ESL英文学习者的语法差异又是什么?ESL学习者又该如何掌握并且利用这些网络语言,从而提高自己对本土化英语的快速认知。本着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在导师的指导下,本人拟定了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网络语言应用的概念,语言分析使用母语的个体在应用这些语言中的差异。主要侧重于英文为全球性在线语言背景下发展的两种网络语言的语法形式及相似和差异。对网络语言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等语法角度,以及谐音、缩略、飞白等习惯用法方面进行研究与定义。本文以模因论,、语体学、概念隐喻理论等为理论指导,比较英文母语使用者和中文网络用语使用者的网络语言,以便更加精确地把握和发掘两种网络语言的特征及规律 ,为今后正确使用两种网络语言提供理论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Aitchison, J. (2013). Language change: Progress of deca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ndroutsopoulos.J,(2011). Language change and digital media: a review of conceptions and evidence. In Nikolas Coupland and Tore Kristiansen, editors,
Standard Languages and Language Standards in a Changing Europe. Novus, Oslo.
Borjas, K. & Burridge, K. (2010). Introducing English grammar. Abingdon: Routledge.
Boyd &K. Crawford.,( 2012). 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5(5):662–679, May
Boyd, d. m. (2007). Why youth (heart) social network sites: The role of networked publics in teenage social life. In D. Buckingham (Ed.), Youth, identity, and digital media (pp. 119–142).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urger, J & J, Henderson, (2011). Discriminating gender on twitter. I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Bucholtz. M & K.Hall.(2005). Identity and interaction:A sociocultural linguistic approach. Discourse studies, 7(4-5):585–614.
Driscoll, D. (2002). The ubercool morphology of Internet games: a linguistic analysis.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Engelking, M. & McPherson-Ramirez, G. (2008). Breakthroughs: An integrated advanced English progr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L.,(2006).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mpirical Press, Vancouver
Jones. L,(2010). The changing face of spelling on the internet. Technical report, The English Spelling Society
Hong-Mei, S. (2010). A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Internet English from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1(7), pp.98-103.
Kabiri, P. and Ghorbani, A.
A., (2005). Research on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response: a surve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twork Security, 1(2): 84-102
Low, E. & Hashim, A. (2012). English in Southeast Asia: Features, policy and language in use. New York: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Liu, T., Xu, J., Qin, T., Xu, J., Xiong, W., and Li, H.( 2007).LETOR: Benchmark Dataset for Research on Learning to Ran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SIGIR 2007 Workshop on Learning to Ran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LR4IR 2007), 1-10.
Zhou,M & F., Wei. (2012). Joint inference of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and normalization for tweets. In Proceedings of ACL
McQuade, S., Colt, J. & Meyer, N. (2009). Cyber bullying: Protecting kids and adults from online bullies. London: ABC-CLIO.
McGonigal, J., (2008). Why I love bees: a case study in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gaming. In: K.Salen (Editor), The Ecology of Games: Conntecting Youth, Games and Learning,Cambridge, MA, pp. 199-228
Paolillo.C,(2001). Language variation on internet relay chat: A social network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5(2):180–213
Smith,A& J.Brewer. (2012). Twitter use 2012. Technical report, Pew Research Center, May.
Sealey, A., & Carter, B. (2001). Social categories and sociolinguistics: Applying a realist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152, 1–19
Thelwall.M,(2009). Homophily in MySpace. J. Am.Soc. Inf. Sci., 60(2):219–231
Thurlow.C,( 2006). From statistical panic to moral panic: The metadiscursive construction and popular exaggeration of new media language in the print media. J.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pages 667–701.
Wu, L. & Ben-Canaan, D. (2006).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et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ilongji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Watt, S. E., Lea, M., & Spears, R. (2002). How social is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 reappraisal of bandwidth and anonymity effects. In S. Woolgar (Ed.), Virtual society? Technology, cyberbole, reality (pp. 61–77).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ai,C & Lafferty,J,(2004), A study of smoothing methods for language models applied to information retrieval,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22, no. 2, pp. 179–214
Zorn, I. (2004). Vifu: Virtual community building for networking among women. Gender,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8(1), 7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