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典3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辅助医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方法,辅助医生进行医学图像的分析和诊断。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方法,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功能,实现对大规模数据的自动学习和分析。本文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医学中,提高医学图像的自动化分析和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医学、深度学习、图像识别、自动化分析、诊断准确性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图像数据的大规模积累,传统的人工分析和诊断已经无法满足医学界对于高效、准确和可靠的诊断需求。而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自动学习和分析能力,能够从大规模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为计算机辅助医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设计和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辅助医学中。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集和整理医学图像数据集,包括X光片、CT扫描、MRI图像等。
2. 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结构和训练方法。
3. 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模型,并对医学图像进行分类和诊断。
4. 评估和验证模型的性能,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本文预期的结果是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模型,能够在计算机辅助医学中应用于医学图像的自动化分析和诊断。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计算机辅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2. 提高医学图像的自动化分析和诊断准确性。
3. 对比传统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的性能和效果,验证其优势和可行性。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一个月):收集和整理医学图像数据集。
2. 第二阶段(两个月):研究深度学习算法和模型,选择合适的模型结构和训练方法。
3. 第三阶段(三个月):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模型,并对医学图像进行分类和诊断。
4. 第四阶段(一个月):评估和验证模型的性能,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
5. 第五阶段(一个月):撰写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准备。
通过以上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文预计在六个月内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并按时提交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本文将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推荐系统作为提高用户购物体验和促进销售增长的重要工具,受到了广泛关注。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推荐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行为和兴趣,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本文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推荐系统应用于电子商务中,提高用户购物体验和电商平台的销售效果。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推荐系统、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用户购物体验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如何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和促进销售增长成为了电商平台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推荐系统往往只能提供一些基于统计分析的推荐,无法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推荐系统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行为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促进销售增长。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和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商务中。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收集和整理用户行为数据和商品信息,构建用户行为和商品特征库。
2. 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选择合适的推荐算法和训练方法。
3. 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系统,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4. 评估和验证系统的性能,比较其与传统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
本文预期的结果是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系统,能够在电子商务中应用于用户购物体验和电商平台的销售增长。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
2. 提高用户购物体验和电商平台的销售效果。
3. 对比传统推荐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推荐系统的性能和效果,验证其优势和可行性。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
本文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一个月):收集和整理用户行为数据和商品信息。
2. 第二阶段(两个月):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选择合适的推荐算法和训练方法。
3. 第三阶段(三个月):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荐系统,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4. 第四阶段(一个月):评估和验证系统的性能,比较其与传统推荐系统的准确性和效率。
5. 第五阶段(一个月):撰写论文并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准备。
通过以上的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文预计在六个月内完成相关研究工作,并按时提交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章首先介绍已有的使用DVFS技术降低功耗和能耗的研究工作,通过总结优点,阐述本论文部分思想的由来。下面YJBYS小编为你送上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题目
基于性能和功耗权衡模型的分时系统动态调频技术研究
二、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 ACPI技术
2 DVFS技术
3 处理器性能监控技术
三、论文的工作
本节概述本论文所做的工作。首先根据前面描述的研究背景和动机制定研究目标,然后结合相关技术根据目标确定研究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四、论文的组织结构
本文共分为七章,具体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给出计算机系统的功耗和能耗问题的严峻性,引出本论文工作的动机,并论述了从操作系统入手的原因;然后简要介绍本论文中涉及到的ACPI,DVFS以及处理器性能监控技术;进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并概述研究内容;最后给出本文各章的内容分布。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本章首先介绍已有的使用DVFS技术降低功耗和能耗的研究工作,通过总结优点,阐述本论文部分思想的由来;而通过分析缺点,引出本论文工作的目标。随后根据计算机层次划分对相关工作分类,给出本论文立足于操作系统级的原因。最后通过介绍其他相关工作,描述本论文工作所处的研究环境。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本章首先分析了本论文所在研究领域中各主流实验验证方法的优缺点,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设计了自己的实验平台。然后介绍了本论文使用的具体平台软硬件参数。最后设计实现了几个实验,验证了平台的一些特性,并为后文进一步分析和实验测量了一些厂商没符提供的平台参数。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
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别建立了系统性能和能耗与处理器频率之间的关系。由于性能和能耗相互制约,通过提出最佳节能条件,构建系统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然后进一步分析,得到该权衡模型下最佳节能频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设计实验,对本章中的结论加以验证。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
为了将前文理论分析的结架应用于实际系统,本章首先分析实际系统和理论分析之间的差异,总结出三个主要问题。通过针对各问题的深入分析,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综合各方案,针对分时操作系统,提出实现均衡性能能耗的动态调频策略。为了验证本章得到的结论,最后给出两个实验的设计和测量结果。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
本章将前文提出的最佳节能频率和动态调频策略实现为具体操作系统Linux中的频率管理模块。首先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的当前频率管理现状。然后分析在实际系统中实现动态调频策略所面对的问题并设计实现方法。接着通过介绍具体实现的数据结构和例程描述细节信息。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实现了该频率管理模块系统的开销和效果。
第七章 全文总结
本章总述全文。宵先总结本论查字典做了哪些主要工作,进而给出本论文的主要贡献都有哪些,最后指出进一步工作的几个方向。
五、相关研究工作
本章论述已有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的.技术基灿。第一节首先介绍应用DVFS技术相关研究的现状,按实时系统和分时系统分类,分析各类己有工作的优缺点,引出本论文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节按照计算机系统层次分类,给出各个层面上的相关研究工作,并说明在操作系统层面上进行降耗研究的重要性。第三节简要介绍其他层面上低功耗低能耗研究的工作。最后小结本章内容。
六、论文提纲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DVFS技术下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2 不同层次的低功耗/能耗研究
2.3 其他低功耗/能耗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1 功耗/能耗测量方法现状
3.2 一种新型基于电池的实验平台
3.3 平台参数测量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与最佳节能频率
4.1 性能和功耗/能耗的理论分析
4.2 性能能耗权衡模型
4.3 最佳节能频率
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性能能耗权衡模型的动态调频策略
5.1 实际分时系统中的最佳节能频率
5.2 动态信息收集
5.3 细粒度调频
5.4 离散频率下的频率分配
5.5 动态调频策略框架
5.6 静态能耗扩展效果验证实验
5.7本草小结
第六章 动态调频策略在Linux中的实现
6.1 Linux原有频率管理策略
6.2 动态调频策略设计与实现要点
6.3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数据结构
6.4 动态调频策略相关的关键例程
6.5 实验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
7.2论文的贡献
7.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