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精彩3篇)
中学化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
摘要:
本研究课题旨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通过调节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观察其中和反应的速率变化,以期深入了解溶液浓度对酸碱反应速率的影响。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方法来验证假设,并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来得出结论。
研究目的:
1.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 确定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数学模型。
研究方法:
1. 准备不同浓度的酸碱溶液,如稀酸溶液和浓酸溶液,稀碱溶液和浓碱溶液;
2. 将等量的酸和碱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的溶液的pH值;
3.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反应开始时刻和达到中和状态的时间;
4.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预期结果:
1. 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 可能存在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
意义和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速率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可以为化学实验设计和工业生产提供指导,使酸碱反应的控制更加精确和高效。
中学化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研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摘要:
本研究课题旨在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温度,观察酸碱中和反应速率的变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方法,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来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研究目的:
1. 探究酸碱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构建温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数学模型。
研究方法:
1. 准备一系列不同温度的反应体系,如常温、低温和高温;
2. 将等量的酸和碱溶液混合,记录混合后的溶液的pH值;
3. 重复实验多次,记录反应开始时刻和达到中和状态的时间;
4. 收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预期结果:
1. 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可能存在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温度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意义和应用:
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中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和调节化学反应,提高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效率。此外,对于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和机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化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篇三
2015中学化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拟选题目: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化学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化学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化学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化学、从生活到化学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研究意义: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优化自身的学科素养,转变教师的传统的接受性机械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师进一步关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而且还有利于强化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初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选题研究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这种教育理念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就中学教学现状来看,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究其原因虽然是有多个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化学新课程着力改变简单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它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乐于探究,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关于化学探究性教学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本文从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出发,诠释科学探究的含义及特征,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明确这些理论基础之后,本研究就开始探讨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实施策略又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课前准备策略、课堂实施策略及课后评价策略。最后本文也对化学探究性教学的评价和反思做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总之,本研究提倡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 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课堂探究性教学,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再现知识的产生, 形成, 应用,发展的全过程。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并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中学化学教学,提出了“探究•创造•评价”三维一体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选题:中学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践研究
主体框架: 1.引言
2.解读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
3. 探究性教学的含义和特征
4.化学探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4.1课前准备策略
4.2课堂实施策略
4.3课后评价策略
5.化学探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6.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主要参阅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3] 刘四方. 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05):28-31.
[4] 聂娇平 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58-59
[5](美)国家研究理事会.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23-30.
[6] 陈金平. 中学化学课堂探究性教学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0,(05):79-80.
[7] 尹玉莲.探究式教学在化学课堂中的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0-41.
[8] 赵才英.中学化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126-127[9] 蒋雨华. 对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J]. 中国教育学刊,2005,(11):45-47.
研究进程安排(包括提纲、一稿、二稿、定稿起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