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优质3篇)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打工,将儿童托付给他人照顾的情况。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留守儿童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发现,河南省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河南省有超过300万留守儿童,占全省儿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8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2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中有一方在外打工。这些留守儿童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他们所在的村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另外,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关爱,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其次,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存在问题,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针对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此外,加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提供健康教育,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

总之,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心理支持和健康服务,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二

在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将儿童托付给他人照顾的情况。为了深入了解河南省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统计,截至目前,河南省有超过300万留守儿童,占全省儿童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8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2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中有一方在外打工。这些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和健康等方面。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他们所在的村镇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下。另外,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和学习问题。其次,留守儿童长期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较高。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存在问题,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针对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确保留守儿童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其次,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此外,加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提供健康教育,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

总之,河南省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心理支持和健康服务,确保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篇三

河南省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达到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下面是我们调查所得的数据,希望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3.9%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79.3%

  非常想父母的65.0%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8.4%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2.3%

  在学校里基本上没有朋友的17.5%

  害怕陌生人的40.0%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5.5%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的52.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觉得社会不公平、看不到希望的11.9%

  从以上统计状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爱,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而有资料显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里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它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

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相关文章

大学生会计社会实践报告【精彩3篇】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
工作报告2015-02-02
大学生会计社会实践报告【精彩3篇】

超市会计年终工作报告【最新3篇】

年终岁末,紧张繁忙的一年即将过去,总结了在超市做会计的一年里的工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超市会计年终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一年来,在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事们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较...
工作报告2018-03-05
超市会计年终工作报告【最新3篇】

节能减排调查报告(通用3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节能减排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课题...
工作报告2018-02-01
节能减排调查报告(通用3篇)

维护政治生态的自查报告(精简4篇)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国家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清正的从政环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命题。 ...
工作报告2019-07-08
维护政治生态的自查报告(精简4篇)

酒店保安部年终总结工作报告(实用4篇)

工作总结报告是大型企业、规范企业进行个人年度总结的一种形式,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酒店保安部年终总结工作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酒店保安部年终总结工作报告 新的一年来临,总结...
工作报告2013-08-04
酒店保安部年终总结工作报告(实用4篇)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税务稽查工作是税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税务的最前沿。多年来,税务稽查在促进税务管理、整顿税收秩序、净化税收环境以及同违法犯罪分子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全...
工作报告2016-06-03
基层稽查工作效能发挥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