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优质3篇】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 篇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区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推动乡村发展,我们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乡村的工作。在过去一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报告:
1. 加强宣传教育。我们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文明乡村的理念和要求。我们还建立了文明乡村宣传团队,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委会通告等渠道,定期发布宣传信息,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
2. 改善乡村环境。我们注重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加大了农村垃圾处理力度,修复了村庄道路和公共设施,美化了村庄景观。我们还组织了农民自愿参与的环境整治活动,号召村民一起清理村庄周边的垃圾和污染源。
3. 建设文明乡风。我们推行了文明乡风创建工作,通过设立文明乡风创建标兵、组织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树立了典型榜样,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开展了农民文明礼仪培训,培养了良好的社会习惯和行为规范。
4. 发展农村经济。我们注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升级。我们鼓励农民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并提供政策支持和培训服务。我们还加大了农村金融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5. 加强组织领导。我们成立了创建文明乡村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我们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我们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了合力,推动了创建文明乡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总结起来,我们在创建文明乡村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合作,推动乡村发展,努力实现文明乡村的目标。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 篇二
乡村地区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推动乡村发展,我们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乡村的工作。在过去一年里,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报告:
1. 加强党建工作。我们注重党组织的建设和党员队伍的教育培训。我们组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了党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还加强了党员日常管理,严格落实党纪党规,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2. 推行乡村治理创新。我们注重推行乡村治理创新,建立了村民自治组织和村规民约,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我们还加强了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理事会的建设,推动村民参与决策和管理,促进了村级民主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加强农民权益保护。我们注重维护农民权益,加强了农民合法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我们建立了农民维权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服务,解决了农民遇到的各类问题和困难。我们还加强了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建设,推动农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 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我们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我们建立了农民文化宣传队伍,开展了文艺演出和知识讲座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还加强了农村文化传承和乡土文化保护工作,推动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 强化乡村安全防范。我们注重乡村安全防范工作,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和灾害防范。我们建立了村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了村民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我们还加大了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结起来,我们在创建文明乡村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农民群众的沟通和合作,推动乡村发展,努力实现文明乡村的目标。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 篇三
创建文明乡村工作报告范文
欢迎大家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凉州户镇地处玛纳斯河东岸,东距首府乌鲁木齐135公里,北距玛纳斯县城3公里,西与石河子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全镇占地面积10.75万亩,辖9个行政村,有可耕地4.7万亩,有汉、回、维、哈、壮等10个民族,6453人,人均占有耕地7亩。
自年10月我镇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荣誉称号以来,我镇始终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党、政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广大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融入全镇生产和生活的各项经济发展之中。长期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按照“工业富镇、农业稳镇、三产强镇、科教兴镇”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托优势,乘势而上,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我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技进步先进乡(镇)”、昌吉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级党建工作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同时,我镇在各个行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优秀人才,先后有20多名干部和农民荣获区、州、县先进个人的表彰。年年全镇总产值由年的2.55亿元增加到年年的3.13亿元,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从年的165万元增加到年年的4783.6万元,年均增长95.2%。招商引资从2005年的180万元增加到年年的5230万元,年均增长96.2%。年年底我镇农民纯收入率先在全县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10008元。目前,凉州户镇农村经济快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一、着眼和谐抓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我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物质支持和思想保证。
依托资源、地缘优势,凉州户镇积极引导农牧民顺利步入第三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单一棉花种植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向酿酒葡萄、制种玉米、棉花、畜牧和小辣椒、特色林果业等五大支柱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全镇农作物98%实现了订单化种植。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围绕五大支柱产业组建了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系列服务,农民+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在畜牧产业上,依托西部牧业强势带动作用,把数量扩张、品质提升和加工增值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分散养殖,集中育肥,批量销售的良好格局。年年,全镇实现畜牧业产值5732万元,占大农业产值的42.9%,比年4610万元增长24.3%。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我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年来,全镇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个,投资总额19680万元,实际到位招商引资资金1529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不仅以铅合金冶炼、棉纺、织布等为特色的中小工业项目带动战略得以实施,而且以商服楼开发、餐饮、运输等为主体的三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全镇餐饮娱乐网点达41余家,大小客货运输车辆165余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成为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不断加大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镇先后引进新农村建设项目11个,其中已完成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等项目7个,已立项道路硬化等项目5个,已申报中低产田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4个。三年来,全镇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947万元。
全民创业工程的带动下,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目前,全镇长期劳务输出从年的524人次增加到年年的740人次,年均增加108人。劳动力转移实现创收42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588元,比年增加396元。同时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249户,外出创业农户达223人,已形成了纸制品生产、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小吃等为主的二三产业体系。全镇经济运行已顺利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依托规划抓落实,促进农牧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我镇在对总体规划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安排与协调,并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全镇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全镇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从“硬件、软件、活件”三个方面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在日常工作中,镇党委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与物质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农村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已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不断地抓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近年来,全镇累计投资近2800万元,修建了集会议室、图书室、娱乐室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兴建万村书库6个(藏书达万余册),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创造了良好的阵地。积极构建了镇村两级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65万元建成占地900平方米,科室设置较为齐全的甲级卫生院1所,另有全镇6个村级卫生室所提供的服务,基本实现了看病不出村或不出镇,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2010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9%以上。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和村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全镇已有32户贫困户和残疾人纳入到低保救助。有150名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参加了养老保险,确保了农村党员干部老有所
养,老有所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加强,采取引资方式,建成中心幼儿园一座,目前“中学、小学、幼儿园”系列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年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南扩西联城市群发展战略,先后投入836.8万元完成太阳庙村2幢商服楼和4幢农民住宅楼建设。投入90万元完成西凉州户村、庄浪户村、五圣宫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近7000余人的饮水问题。结合“村村通”工程,投入260万元完成镇区7.4公里主干道道路硬化建设。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6.1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9.24万元完成沼气池建设254个,推动了“三清五改”工作步伐。投入50万元完成镇区4公里斗农渠维修改造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便利。投入16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2326.7亩,其中防护林1294.7亩,经济林1032亩,提高了绿化率,改善了人居环境。三年来,全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832万元。目前,镇区内新型的农民住宅楼园区,镇区沿路商贸区、招商引资引进的工业园区及农家乐旅游区,一个道路宽畅、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的小集镇雏形已经形成。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有效促进了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镇掀起了植树、栽花、种草的热潮。以治理农村“六乱”为突破口,按照“齐、硬、净、绿、美、亮”的“六化”标准,开展了文明巷道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文明卫生巷道19条,累计25公里。并以此为契机,加大了环境
卫生整治力度。以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为抓手,实行门前三包,签定环境卫生责任书等措施,使环境卫生整治成为村民的一种日常自觉行为,从而极大改善了全镇环境卫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