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经典3篇】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一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空缺,给乡村治理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后备干部队伍的人员构成、培养方式和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实地访谈则是针对一些农村地区的干部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了解。
四、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人才培养不足:由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导致后备干部的培养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缺乏针对后备干部的培训机制,导致后备干部在上岗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 干部选拔不公平:一些农村地区干部选拔存在不公平现象,关系拉拢和人情交往成为影响干部选拔的因素,给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后备干部参与度不高:由于一些后备干部缺乏参与的机会和平台,导致他们对农村事务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农村发展的积极性。
五、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强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的培训机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完善选拔机制: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干部选拔机制,避免关系拉拢和人情交往对干部选拔的影响,确保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公平合理。
3. 创造参与机会:为后备干部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农村事务,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二
一、背景介绍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农村治理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参考和对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的培养方式、参与度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座谈会则是邀请了一些有关部门和农村干部代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四、调研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培养方式单一:一些地方存在着对后备干部的培养方式单一的问题,缺乏多样化的培养手段和途径。
2. 参与度不高:一些后备干部对农村事务的关注度不高,缺乏对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和热情。
3. 选拔程序存在问题:一些地方干部选拔程序不够公开、公平、透明,存在关系拉拢和人情交往的现象,影响了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五、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创新培养方式:通过引入多种培养手段和途径,如培训、实践、交流等,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提高参与度:通过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度和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3. 完善选拔程序:建立公开、公平、透明的干部选拔程序,避免关系拉拢和人情交往对干部选拔的影响,确保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公正合理。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创新培养方式、提高后备干部的参与度和完善选拔程序,才能够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三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20%;30—35岁的968名,占42%;35—40岁的392名,占17%,以中青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2002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2003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
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