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精简3篇)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质调查作为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展开讨论,探讨其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保障资源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地质调查报告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地区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地质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地质资源分布情况、环境敏感性评价等信息,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内资源禀赋的差异,从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互补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其次,地质调查报告对于保障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供给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供给压力不断增大。地质调查报告可以提供资源储量、质量、开采条件等信息,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矿产资源,为区域的资源供给提供保障。同时,地质调查报告还可以评估环境敏感性,为资源开发提供生态保护的依据,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后,地质调查报告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一直以来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而地质调查报告可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为产业的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地质调查报告还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转型。
综上所述,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保障资源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地质调查工作,加大对地质调查的投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基础。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质调查作为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围绕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展开讨论,重点探讨其在保障区域安全、预防自然灾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地质调查报告对于保障京津冀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地质灾害是京津冀地区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情况、发生概率等信息,为区域安全防范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研究,可以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降低灾害风险,确保区域安全。
其次,地质调查报告对于预防京津冀地区的自然灾害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的自然灾害多发,如干旱、洪涝等。地质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地下水资源、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为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防洪工作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分析,可以发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灾害预防提供支持。
最后,地质调查报告对于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如土壤退化、水资源短缺等。地质调查报告可以提供土地质量、水资源状况等信息,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对地质调查报告的研究,可以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在保障区域安全、预防自然灾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地质调查工作,加大对地质调查的投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的地质基础。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篇三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京津冀地区经济基础雄厚、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是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与此同时,京津冀地区自然、经济、地理差异很大,地质构造条件复杂、人类经济活动强烈、重大工程建设密布、生态地质环境相对脆弱。
《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显示,京津冀地区具有较优越的地质条件和较高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但区内人口密集、国土开发强度高,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高度关注活动断裂、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海岸不稳定等重大地质问题。
这份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京津冀3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编制的报告,系统地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
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等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土资源部将与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合作构建“一部三省(市)”地质工作协调机制,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京津冀三省(市)国土资源及地勘部门,按照“一网(重要交通通道)、三区(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产业升级转移承接区、生态环境保护区、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一支撑(技术支撑体系)部署综合地质调查工作,不断深化地质环境演化规律的认识,构建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体系和京津冀综合地质信息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实施提供基础支撑和服务。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
中国地质调查局始终把支撑服务国家“三大战略”摆在重要位置。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国务院呈报了支撑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的地质调查报告(图集),一系列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新时期也对自身工作确立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以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根据中央精神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必须充分发挥地质工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
2015年11月,国土资源部与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正式商定构建地质工作协调合作机制,将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现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等方面统筹部署地质调查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国土资源和地质环境保障。
而从2015年7月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更是发挥专业优势,会同京津冀3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在以往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编制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2015年)》。
这份报告系统梳理了京津冀地区以往地质调查成果,全面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地下水、耕地、地热、地质遗迹、区域地壳稳定性等地质资源环境条件以及活动构造、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水土污染等等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6个有利资源环境条件和需要关注的8个重大地质问题。
有利的资源环境
一、地下淡水资源总体较好
调查显示,京津冀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88亿立方米/年。其中,平原区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46亿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开采量164亿立方米/年,满足了区内75%的供水需求,是支撑区内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乡生活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区内地下淡水质量总体较好,可直接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饮用水源的占62.6%。
调查监测表明,天津、唐山、保定等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尚有12.5亿立方米/年的开采潜力,可以适度加大开发利用。另外,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地分布21处具备建立应急水源地条件的远景区,初步评价日供水量可达234万立方米。
报告建议尽快开展应急水源地勘查和规划建设,构建城市应急地下水源安全保障体系。
二、耕地资源好于全国平均
京津冀地区现有耕地9127万亩,在已调查的8347万亩耕地中,99.2%为无重金属污染或超标的清洁耕地,高于全国91.8%的.水平。重金属污染或超标耕地面积仅占0.8%,低于全国8.2%的平均水平。
调查发现富硒耕地284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3.4%,占全国已发现富硒耕地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天津周边、唐山东部、保定周边、石家庄东南部、邢台南部、邯郸西部等地区,是发展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农业的珍贵耕地资源。调查发现绿色优质耕地1978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23.7%,可用于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
报告建议将这些优质耕地资源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施最严格的“红线”管控。
三、地热资源可以持续开发
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规划区13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每年可开采热量折合标准煤9200万吨。若采用热泵系统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可实现建筑物夏季制冷35亿平方米,冬季供暖29亿平方米。目前,京津冀地区采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8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总面积的20%,是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程度最高、用于建筑物供暖制冷规模最大的地区之一。
京津冀地区水热型地热资源每年可开采流体热量折合标准煤2.5亿吨,目前年开采量仅占可采量的0.4%,主要用于供暖、旅游疗养、种植养殖等,其中直接采用地下热水进行供暖的建筑面积7100万平方米。
浅层地温能和水热型地热资源是区内可持续开发的重要清洁能源,每年可利用热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占京津冀2014年燃煤消耗总量的87%,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18亿吨,在治理大气污染行动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北京延庆地热资源可以满足2022年冬奥会场馆规划区建筑的冬季供暖需求,为绿色办奥提供支撑。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大地热资源公益性勘查资金投入以降低商业勘探风险,出台价格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加快地热资源勘查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四、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
调查评价表明,京津冀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区占全区面积的85%。山区地质灾害主要为中、低易发的中小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采矿塌陷。平原区地形平坦,除局部受活动断裂带、地面塌陷和严重地面沉降影响外,其余地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总体良好,可通过现有工程技术手段保障城市发展和重大建设工程运行安全。
经初步调查,延庆、崇礼两地冬奥会场馆规划区及周边无制约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地质问题。
五、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样
调查评价表明,区内分布地质遗迹326处,主要有地质剖面、重要化石产地、重要岩矿石产地、岩土体地貌、水体地貌、海岸地貌、火山地貌、地震遗迹和地质灾害等类型。地质遗迹是记录地质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地质科普教育、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目前,京津冀地区已建成世界级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7处、国家级湿地公园3处。
报告建议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建设环首都国家公园。
六、地质调查支撑精准脱贫
近10年来,通过实施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下水勘查与打井示范,施工探采结合井226眼,直接解决了当地32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对缺水的山区贫困县,可以通过实施水文地质调查,为解决人畜饮水水源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经调查,在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地质遗迹240余处,地热田、温泉40余处。其中近期发现的阜平县大台乡神仙山溶洞,是华北地区少有的岩溶地质景观,具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贫困缺水山区勘查找水、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特色农业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工作,为改善贫困山区生活生产条件、促进旅游产业和特色农业发展提供资源环境支撑。
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关注活动断裂带加强调查评价
区内分布的31条主要活动断裂带所涉及的地壳相对不稳定区范围约占京津冀总面积15%。其中,有106处活动断裂带通过的地段可能直接影响城市和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及运行安全。
报告建议在城市发展、产业转移承接和重大工程规划选址及建设时,加强活动断裂带调查评价,确定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活动强度,采取避让活动断层或提高相应抗震设防等级等措施。
二、要科学开发及利用地下水资源
由于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来满足城市发展和工农业生产快速增长的需求,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华北平原-环渤海复合大漏斗”,诱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目前,京津冀平原地下水超采量约18亿立方米/年,超采率12.3%。其中,100米以下的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率达83.5%,超采量12.7亿立方米/年,超采区面积约6万平方千米,占平原区面积的67%。
报告建议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按照“优质优用、工业慎用、农业少用、生活主用”的原则,将深层地下水作为战备水资源进行储存,同时,进一步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时优化调整地下水压采方案。另外,可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和含水层的调蓄能力,规划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地下调蓄水库和“海绵城市”。
三、进一步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
目前,京津冀累计沉降量大于200毫米的地区有6.4万平方千米,占平原区面积的72.7%。沉降速率大于50毫米/年的严重沉降区面积1.15万平方千米,占京津冀平原区面积的13%,占全国严重沉降区面积的92.4%,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8.4倍,主要分布在35个县(市、区)。另外,分布长度大于1千米的地裂缝72条。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将影响城市规划建设、高铁安全运行和南水北调工程输水流量。
报告建议进一步加强重点地区、重大工程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等防治措施。
四、地陷区要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
调查发现,在唐山城市规划区南部和东部等地分布地面塌陷易发区,对城市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报告建议加强隐伏岩溶及采空区调查,严格控制该区域的建设规模,科学谨慎进行土地用途规划,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城市开发边界。
五、严格控制填海造陆规模和速度
近10年来,津冀沿海填海造陆面积586平方千米,规划到2020年填海造陆面积将达到750平方千米。大规模填海造陆改变了近岸海洋水动力条件,造成海洋生态环境劣化和海域工程地质条件变化。
报告建议强化填海造陆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适宜性、限制性和港口群建设的环境影响监测评价,严格控制填海造陆规模和速度。严格保护自然岸线,自然岸线(包括以盐田为主的半自然岸线)保有率宜维持在目前55%的水平。
六、加强沿海产业带安全风险预防
目前规划的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区,多位于填海造陆区或临近区域,是遭受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洪水内涝等灾害严重威胁的高风险区。
根据海岸现有地面高程、地面沉降速率、海平面上升速率、极端风暴潮增水等综合因素,报告建议天津滨海新区的海堤顶面高程设计应不低于5.1米,曹妃甸区的海堤顶面高程设计应不低于6.67米。
七、局部水土污染要采取修复治理
京津冀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组分主要为氮和铅、铬、镉、汞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溶剂、多环芳烃及农药类等有毒有害有机物,呈点状零星分布在大中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排污河两侧及部分农田区,氮污染在局部地段呈面状发展趋势。此外,调查还表明,重金属严重污染或超标的耕地面积65万亩,占调查耕地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老工业区和城镇区周边。
报告建议强化城市周边、工业区和农业面状污染源的管控,对污染耕地、地下水采取修复治理、调整种植结构或土地用途等措施。
八、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要多措并举
调查表明,京津冀平原区有1144万亩土地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环境地质问题。
其中,地下水超采且地面沉降严重区610万亩,报告建议对这一区域内的耕地采取轮作休耕、农业节水、调整种植结构、实施替代水源工程等综合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对534万亩地裂缝高易发、水土污染严重、地面塌陷易发、湿地萎缩、盐碱化、沙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突出的土地,报告建议优先在这些地区开展退耕造林、退耕还湿、沿海生态防护林、绿色生态河流廊道等规划建设。
此外,在山区尚有矿山开采损毁土地143万亩,报告建议结合山区水源涵养与生态环境修复,对损毁土地进行整治和复绿,加快建设绿色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