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调研报告(经典3篇)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
本篇报告将对当前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调研和问题分析。通过对农业保险市场的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保险覆盖率不高、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理赔流程复杂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期为农业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保险覆盖率不高
农业保险的保险覆盖率在我国仍然相对较低。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仅有少数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而绝大多数农户并未意识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宣传和教育。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和交流,让农民了解到农业保险的好处和意义。
二、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
目前农业保险市场上的保险产品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作物保险为主。然而,农业保险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农户和不同地区的农业风险也存在差异。因此,农业保险产品的多样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力度,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农户的需求,推出更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同时,也可以与相关农业科研机构合作,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保险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三、理赔流程复杂
在目前的农业保险市场中,农民对于保险理赔流程的不了解和理赔流程的复杂性成为了农业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农民在遭受农业灾害时,往往不知道如何申请理赔,或者理赔流程繁琐,导致农民无法及时获得赔偿。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建议保险公司加强对农民的理赔指导和培训,提供更加便捷的理赔渠道和方式,简化理赔流程。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农业保险理赔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专业的理赔服务。
总结:
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保险覆盖率不高、保险产品不够多样化、理赔流程复杂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业保险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样化的农业保险产品;同时,也应加强对农民的理赔指导和培训,提供更加便捷的理赔渠道和方式。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
(字数:674)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摘要:
本篇报告将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与挑战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农业保险市场的调查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农业保险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业风险评估的难度、保费定价的问题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农业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展前景
农业保险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我国政府也提出了加强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挑战与对策
1. 农业风险评估的难度
农业风险评估是农业保险的基础,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农业风险评估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业风险评估的研究和技术支持,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保费定价的问题
保费定价是农业保险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农业保险的保费定价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这给保险公司的经营和农民的购买意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农业保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的风险模型和定价模型,提高保费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农民保险意识的提升
目前,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较低,保险意识较弱。为了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我们建议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了解。可以通过农村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和交流,让农民了解到农业保险的好处和意义。
总结:
农业保险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业风险评估的难度、保费定价的问题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们建议加强农业风险评估的研究和技术支持,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加强农业保险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提高保费定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要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和了解。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障。
(字数:657)
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篇三
2016农业保险调研报告
随着农业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大、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脆弱,“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农业发展现状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对于减轻农业风险、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农业保险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一、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情况
自XX年5月我县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人保公司等9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建了由农业技术专家、人保公司人员组成的农险核损理赔专家小组。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情况,列入“三农”工作督查考核内容。同时,出台各种配套措施,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XX年,在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五个品种的参保项目上,全县共有85户种养大户参加保险,其中种植水稻18户,1644 亩;养生猪28户,4445头;养鸡27户,21.3万只;养鸭10户,19.2万只;种植大棚蔬菜2户,18 亩,累计保险金额1138.97万元,保费收入34.15万元。截止XX年4月25日,共发生理赔案29起,赔款192373.68元,其中XX年17起,赔款83945.68元;XX年1至4月12起,赔款108428元,已有54214.65元发放到农户手中,剩余赔款将在年底全部赔付。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村发展的“保护伞”、农业增效的“安全网”、农民增收的“护身符”,对于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户防灾抗灾能力、维护整个农村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尚处于摸索阶段,推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保险险种范围较小。省里试点起步阶段规定保险产品目录为水稻、生猪、鸡、鸭、大棚蔬菜、西瓜、柑桔、林木、淡水养殖等9个品种,根据我县特色优势农业发展和抗风险需要,按省定1+4x模式,参保险种原则上不超过5个,我县只能从中选择确定水稻、生猪、鸡、鸭、蔬菜大棚等5个险种,其他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却无法参保,群众对开设这些险种呼声很高。
(二)保险条款不尽完善。一是参保对象条件偏高。现有保险条款倾向于规模化的种养大户设保,其设保“门槛”偏高,如要求水稻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5亩以上、生猪50头以上、肉鸡鸭8000羽以上,使许多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种养户失去参保机
会。二是事故绝对免赔额偏高。如生猪,规定饲养1000头以下的绝对免赔额是5头,使得养殖规模在几百头的农户认为参保不合算。三是产量减少没有列入赔偿范围。根据保险条款,水稻只有在植株死亡绝收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赔偿,而对遭遇病虫害、台风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损失却不在赔偿之列,如去年我县水稻扬花期,突遇低温,致使621亩协优水稻减产5成以上,投保农户至今未能得到理赔。(三)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一是宣传发动不到位。政策性农业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有些乡镇、村对这项工作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政策宣传、动员力度不够,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了解不多,造成投保面较小。二是农户参保意识不强。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认识不足,加上近年来我县没有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影响不大,造成的损失也不多,对农业灾害心存侥幸心理而不愿投保。三是农户收入普遍不高。虽然我县从财政拿出资金对保费给予一定补助,如水稻保费补助80%,其他50%,但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农户,仍认为保费过高,难以承受。
(四)理赔定损难操作。一是责任划分确定难。政策性农业保险标的主要是农作物和牲畜产品,具有不匀称性特征,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责任的划分相当困难。二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懂保险的业务知识,又要懂农技的相关知识,给理赔带来许多困难。三是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难防范。保险标的在被保险人的控制下,受被保险人的行为影响很大,农业损失中的主观道德因素难以分辨。
三、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建议
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上合中央的决策部署,下遂农民群众多年来的心愿,是一项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全局和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应针对xx实际,以加大“四个力度”为着力点,扎实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一)加大领导力度,在理顺工作体制上下功夫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执政为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完善实施意见。结合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施意见的有关内容,使其更符合我县实际,充分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三是搞好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行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的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涉及财政、发改、农业、人保公司等多个部门,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明确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政策宣传、风险防范、现场勘查、定损理赔等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在构建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政策、资金扶持。按照中央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县里要对参保者在财政扶持、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优先,积极争取上级对欠发达县(市、区)在资金扶持上给予更多的倾斜。加大各项支农资金的整合力度,适当提高保费补贴比例。及时出台政策,对多年参保但未发生灾害的农户给予奖励,或一旦发生灾害提高赔偿标准,进一步调动农户参保积极性。二是技术信息扶持。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等资源,通过天气预报、灾害预测等服务,加强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的防控,为保险公司和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支持,防止和降低发生风险的机率。充分依靠乡镇基层的工作力量,动员广大农户积极参保,引导农户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组织等形式整体参保。结合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定损理赔专家库,出险后随机从专家库中选定人员参加技术鉴定、损失评估工作。搞好技术培训,适应政策性农业保险定损理赔面广量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依托乡镇建立一支专业化农险理赔队伍,切实做好农险现场勘查、责任鉴定和定损理赔工作。三是其他配套措施扶持。把政策性农业保险同行政事业单位车辆险、企业财产险等优质险种捆绑经营,以险养险,进一步增强共保体经营实力。给予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包括开展保险业务的营业税和盈利年份所得税等。建立农业大灾自助风险基金和再保险机制,由政府牵头,保险公司和发改局、农业局等部门共同管理,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多渠道筹集风险基金,实行单独建帐、单项核算、滚动积累,形成足够的实力应对农业大灾。
(三)加大探索力度,在完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增加保险险种。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保险需求,将本地的支柱、特色产业,如食用菌、蚕桑、茶叶等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二是适当放宽参保条件。如水稻种植面积参保起点可从原来的20亩以上降到10亩以上,肉鸡肉鸭参保起点可从8000羽以上降到5000羽以上,种鸡种鸭参保起点可从XX羽以上降到1000羽以上,生猪参保起点可从50头以上降到30头以上等等。三是适当降低事故绝对免赔额。可通过分段理赔方式,进一步细化受损绝对免赔标准,如饲养生猪,1000头—700头的,绝对免赔额为5头;700头—500头的,绝对免赔额为4头,500头—300头的,绝对免赔额为3头;300头以内的,绝对免赔额为2头。四是补助避险补救费用。对采取必要、合理的补救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而产生的相关费用,如疾病诊治费用、误工费等,在条款中明确给予必要的补偿,提高参保农户避险积极性。五是扩大赔付范围。根据保险条款规定,水稻只有在植株死亡绝收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赔偿,而据农户反映水稻遭受各种灾害导致植株死亡绝收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如台风过后,水稻往往并不会死亡绝收,但产量却大大减少。为此,宜将因自然灾害引起的水稻减产列入赔偿范围。
(四)加大宣传力度,在营造良好氛围上下功夫
我县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处于起步阶段,参保面还不够宽,需要各有关部门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发动,进一步在全县上下营造“人人参保”的良好氛围。一是政府推动。县里要把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有关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不定期进行督查。同时将宣传工作具体化,对宣传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责,层层落实责任。二是政策促动。加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正面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宣讲有关政策,讲透意义作用,讲清险种条款,讲明责任利益,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我参保意识,变“要我保”为“我要保”。三是舆论引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简报、文体活动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加深广大农民群众对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农户参保热情,调动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和覆盖率,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