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实用4篇)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许多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题。为了解大学生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调研对象为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有500名学生参与。调研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关注点以及影响就业意愿的因素等。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
首先,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意愿。其中,82%的学生表示他们希望尽快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渴望度较高,他们不愿意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
其次,调研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更加关注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约有60%的学生认为薪资待遇是影响他们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而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工作的发展前景对他们的就业意愿有很大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空间。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个人能力和专业背景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约有75%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是影响他们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而有超过80%的学生认为专业背景对他们的就业意愿有很大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自身能力和专业背景的重视程度较高,他们认为这是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
最后,调研结果还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和地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具有一定的影响。约有40%的学生认为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他们就业意愿的因素之一,而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地理因素对他们的就业意愿有一定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还受到家庭经济和地理因素的制约。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高校和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 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就业意愿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探究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具体情况和原因,我们开展了一项调研。
调研对象为我校2019届毕业生,共有500名学生参与。调研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就业难点以及影响就业意愿的原因等。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的方式,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
首先,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表现出较高的就业意愿。约有85%的学生表示他们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希望能够尽早进入职场。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较高,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身价值。
其次,调研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些难点。约有70%的学生认为竞争激烈是他们就业过程中的主要难点,而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缺乏实践经验是他们的就业难点之一。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此外,调研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就业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约有80%的学生认为个人能力是影响他们就业意愿的重要因素,而有超过70%的学生认为专业背景对他们的就业意愿有很大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注重自身能力和专业背景,他们认为这是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
最后,调研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于就业地点和薪资待遇也有较高的关注度。约有50%的学生认为地理因素是影响他们就业意愿的因素之一,而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薪资待遇对他们的就业意愿有一定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还受到地理因素和经济利益的制约。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需要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指导,同时加大就业市场的开放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 篇三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大学生就业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深入了解西安市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区、期望月薪、职业规划和自主创业等方面的意愿情况,从而为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西安市统计局对西安市8所高校的学生开展了就业意愿情况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及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重点抽取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和西安翻译学院8所高校的大三和大四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47份,回收问卷847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05份,有效率为95.0%。
从性别看,女生占60.0%,男生占40.0%;从年级看,大四占58.4%,大三占41.6%;从专业看,管理学占36.8%,工学占23.9%,文学占12.8%,经济学占9.5%,理学占7.0%,医学占4.3%,教育学占2.1%,艺术占1.4%,法学占0.6%,历史学占0.6%,农学占0.5%,体育占0.3%,其他占0.2%。
二、主要调查结果
(一)毕业去向
在毕业后的去向方面,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比重最大,占65.7%,其次是选择考研的学生,占26.8%,其他依次为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待业的学生,分别占5.2%、1.4%和0.5%。调查数据显示,就业和考研是目前西安市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选择。
(二)就业前景
在对就业前景的态度方面,有50.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乐观,其中,认为很乐观的占4.9%,比较乐观的占45.4%。有42.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不乐观,其中,认为不太乐观的占38.9%,很不乐观的占3.0%,还有7.8%的学生持说不清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虽有少数学生感受到了一定的就业压力,对就业前景持保守态度,但多数学生对就业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三)就业单位
在首选的就业单位性质方面,排在首位的是事业单位(30.2%),其次是国有企业(23.6%),之后依次是外资和合资企业(18.3%)、政府机关(14.6%)、民营企业(11.5%)、社会组织或者社会团体(0.6%)、部队(0.4%)。调查数据显示,事业单位由于其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因而成为西安市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时的首选。
(四)行业选择
在大学生最想进入的行业方面,排在前三位是教育卫生行业(36.3%)、金融保险业(26.8%)和石油、电力等能源业(23.1%),其他依次是IT和通讯业(19.3%)、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行业(18.7%)、旅游业(18.3%)、住宿餐饮业(12.5%)、房地产业(12.3%)、建筑业(10.6%)、生产制造业(8.9%)、交通、邮政业(7.0%)、仓储物流业(7.0%)、批发零售业(6.8%)。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对行业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
(五)就业地区
1、首选的就业地区
在首选的就业地区方面,以西安市最为集中,占42.2%,其他依次为生源地(19.6%)、其他省会城市或者大城市(14.0%)、北上广等一线城市(7.5%)、中小城市(5.3%)、县城、乡镇、农村地区(1.7%),还有9.1%的学生没有就业地区限制。调查数据显示,随着西安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成为逾四成西安市大学生首选的就业地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倾向选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就业,中小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地区依然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
2、对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态度
在对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态度方面,有66.3%的学生能理解,会选择性参与,有26.7%的学生很支持,会积极参与,合计占到93.0%。有4.9%的学生表示实在没有办法时可以参与,还有2.1%的学生表示坚决不到基层就业。调查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支持并且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的政策举措。
3、基层服务项目选择
在愿意参与城乡基层就业的学生中,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其首选的基层服务项目,排在首位的是大学生村官,占31.1%,其次是社区服务,占26.1%,之后依次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5.0%)、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14.9%)和三支一扶(12.9%)。说明大学生村官和社区服务这两个职业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乐意接受。
(六)期望月薪
在对首份工作期望的月薪方面,大学生期望月薪集中在2000-4000元之间,占78.5%,其后依次为4000-6000元(14.9%)、2000元以下(4.5
%)、6000元以上(2.1%)。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我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7593元衡量,近八成学生对首份工作的期望月薪是较为理性和现实的。
(七)寻找工作的方式
在寻找工作的方式上,排在首位的是招聘会,占84.9%,其他依次是网络(54.1%)、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推荐(53.3%)、熟人介绍(42.9%)、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体(14.0%)。调查数据显示,参加招聘会是西安市大学生找工作的主要方式,也分别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网络和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推荐的方式。
(八)职业规划
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对学生个人未来的职业走向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调查中,当问及大学期间是否做过职业规划时,有85.6%的学生表示有简单的规划,但不明确,只有5.7% 的学生有详细的规划,还有8.7% 的学生没有职业规划。调查数据显示,合计超过九成的学生有职业规划的意识,但其中只有少数学生有详细的职业规划,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九)自主创业
1、对自主创业的态度
调查中,当问及是否想过自主创业时,有55.8%的学生想过,但对自己没信心,有18.3%的学生想过,并做了相关调研和准备,有8.5% 的学生认为自主创业风险大,还是打工稳当,还有17.4%的学生没想过。调查数据显示,八成多大学生对自主创业持谨慎态度。
2、对自主创业政策的'了解情况
调查中,当问及是否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时,表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合计占15.2%,有49.1% 表示一般,有30.8%不太了解,有4.9%不了解。调查数据显示,合计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了解不多。
3、自主创业需要的条件
调查中,当问及自主创业需要的条件时,认为首要的是资金的学生占90.9%,其他依次为社会关系(57.3%)、技术(45.6%)、政策(32.3%)、创业培训(27.2%)、专业支撑(25.9%)。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资金,其次是社会关系。
(十)就业预期调整
调查中,当问及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时的选择,有63.0%的学生表示会调整期望值,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其后学生的选择依次为继续升学(13.8%)、参加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然后再找(10.6%)、自主创业(8.3%)、一定要找到理想的工作(3.4%)。调查数据显示,合计超过九成的学生会在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时对就业预期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只有3.4%的学生坚持一定要找到理想工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就业遇到困难时,能理性调整就业预期。
(十一)择业影响因素
此次调查问卷涉及了10个择业的影响因素,分别是薪酬待遇、工作地点、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社会地位、发展空间、兴趣爱好、工作稳定性、个人理想和价值、父母期望,采用重要性划分选项进行调查,了解各因素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重要程度。
10项因素中,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合计占比的排序为:发展空间(95.4%)、薪酬待遇(83.0%)、个人理想和价值(83.0%)、工作稳定性(75.1%)、兴趣爱好(70.9%)、父母期望(68.1%)、工作地点(67.1%)、单位性质(58.9%)、社会地位(36.6%)、专业对口(34.8%)。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最看重的是发展空间,其次是薪酬待遇及个人理想和价值,而社会地位和专业对口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重要性相对较低。
大学生就业意愿调研报告 篇四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事关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大局,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为了解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及影响就业创业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四川省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和调查中心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15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意向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面访方式,抽选了成都、绵阳、西昌等地21所重点和普通本专科院校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就业与创业意向两方面,共计完成有效样本3000个。本期主要对2015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及相关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显示,2015年四川高校毕业生签约率总体偏低,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半数以上学生对就业形势不乐观,除毕业生供需总量失衡外,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
一、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20xx年四川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一)半数以上学生对就业形势持悲观态度。受访学生中,56.5%的学生认为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较前一、两年更加严峻,37.7%的学生认为相差不多,5.8%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反映出多数大学生对就业前景不乐观。
图一:学生就业形势受访情况
分性别看,女生比男生悲观,有58.4%的女生认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比男生占比高4.1个百分点;分户籍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悲观,来自农村的学生有59.8%持悲观看法,高出城镇学生占比6.7个百分点;分学历层次看,硕士及博士生持悲观看法的占比最高,达57.2%,其次是专科生和本科生,占比分别为53.2%和50.9%;分专业看,文史财经类学生持悲观看法的占比最高,为57.7%,艺体类比重最低为51.5%。
(二)近八成学生就业愿望较为强烈。面对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近八成学生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就业愿望。受访学生中,打算毕业后立即就业的比重占到78.6%。分性别看,女生就业愿望更为迫切,毕业后立即就业的占比达到86.8%,大大高于男生71.3%的水平;分学历层次看,学历越高,立即就业的愿望越强烈,硕士及博士、本科、专科生占比分别为86.5%、59.3%和52.4%;分专业看,理工农医类学生立即就业的愿望最强烈,占比居各专业首位,达到81%,高出文史财经类和艺体类4.2和6.6个百分点。
图二:学生就业愿望情况(%)
(三)签约率总体偏低,近四成学生尚未找到接收单位。在2240位打算毕业后立即就业(不含自主创业)的受访学生中,已协议签约的有812位学生,占36.3%,等待签约的有323位,占14.4%,等待接收单位最后答复的有252位,占11.2%,尚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有853位学生,占38.1%。分类别看,就业情况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男生好于女生。男生的协议签约率为41.7%,较女生高10.5个百分点;二是来自城镇的学生好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城镇学生有37.7%已协议签约,比农村学生高2.8个百分点;三是博士及硕士生好于本、专科生。三个学历层次学生协议签约率分别为59.9%、35.3%和20.9%;四是理工农医类学生好于文史财经和艺体类学生。理工农医类学生协议签约率41%,其次是文史财经类,为33.5%,艺体类签约率最低,仅为23.6%。从尚未找到接收单位的853位学生看,也呈现出四个居多的相似特征,即女生居多,占56.7%;农村学生居多,占58.1%;专科生居多,占37.7%;文史财经类学生居多,占46.2%。
图三:已签约学生情况(%)
(四)个人发展、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是大学生择业最为看重的三个因素。调查显示,在大学生择业最看重的要素条件中(多选),个人发展空间列首位,有71.4%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列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有48.6%和44.2%的学生选择。此外,工作环境也受到近四成学生的重视。分性别看,男生比女生更看重个人发展空间,男生占比73.6%,比女生高了4.1个百分点,而女生比男生更看重薪酬福利与单位前景,女生占比为51.3%、45.3%,分别比男生高了5.8和2.3个百分点。
图四:大学生择业注重因素
(五)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教科文卫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从地域选择看,约七成的大学生看好大城市和特(超)大城市的发展机会。受访学生中选择在四川就业的达63.4%,其中选择在成都就业的占比达45.9%。选择北上广深的占11.1%,另有11.9%的学生选择在北上广深以外的东部沿海城市就业。选择在四川以外其他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学生只占10.9%。
图五: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情况
从返乡就业意愿看,在全部受访学生中,愿意回到家乡所在地区就业的占三分之二。其中,男生占比68.5%,较女生高3.1个百分点;农村学生占比69.9%,较城镇学生高6.1个百分点;硕/博士生占比69.8%,分别比本、专科学生高2.3和5.5个百分点;艺体类、理工农医类专业学生占比均超过70%,明显高于文史财经专业类学生。
图六:大学生返乡就业意愿情况
从行业选择看,教科文卫、金融保险和制造业是最具吸引力的行业。在各行业中,教科文卫最具吸引力,被20.9%的学生作为首选,其次是金融保险和制造业,分别有17.3%和12.6%的学生选择。比重超过10%的还有建筑房地产和公共管理(党政机关),分别为12%和11.1%。不受青睐的行业主要是农林水利矿产、批发零售和餐饮住宿,比重均在3.5%以下。
图七:大学生就业行业选择情况
从单位选择看,国有大中型企业仍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受访学生中有28.4%将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理想的就业单位,占比居各类单位之首,其次是科研事业单位,占15%,党政机关列第三位,占14.1%,外资和民营企业也占有较高比重,分别为12.5%和7.6%。近年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大学生对公务员的追捧热度虽然在明显减退,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有较大的吸引力。据调查,打算在未来几年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仍占到三分之一。由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就业稳定性仍是目前大学生择业的重要参考因素;另一方面,由于进入门槛较高竞争激烈,加之就业困难,大学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正逐步由集中向分散多元转变。
图八:大学生就业单位选择情况
(六)约一半的学生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近年,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择业观念正在逐步变化,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大学生逐渐增多。调查显示,对于有到基层(小城镇及乡村社区)就业的机会,45.3%的大学生表示乐于接受,35.4%的大学生表示勉强可以接受,只有19.3%的大学生表示不接受。对于有到小微企业就业的机会,53.9%的大学生表示乐于接受,35.4%的大学生表示勉强可以接受,只有10.7%的大学生表示不接受。分性别看,男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有47.7%的男生愿意到基层就业,有55%的男生愿意到小微企业就业,分别比女生占比高4.4和2个百分点;分户籍看,来自农村的学生比来自城镇的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来自农村的学生有49.2%愿意到基层就业,有58.1%愿意到小微企业就业,分别比城镇学生占比高8.3和7.7个百分点;分学历层次看,学历层次越低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越高,专科生中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的比重分别为51.1%和65.7%,明显高于本科生44.8%和50.6%的水平,硕士及以上学历生比重最低,仅为36.2%和41%。分专业看,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占比以理工农医类居首,为48.4%,分别比文史财经类、艺体类高5.8和6.4个百分点;对于到小微企业就业,艺体类与理工农医类占比十分接近,分别为56.4%和56.3%,比文史财经类占比高出5个多百分点,综合看理工农医类学生更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
图九:愿意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情况(%)
二、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薪酬期望偏高、有效信息不足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就业矛盾依旧突出,主要源于大学毕业生数量供需失衡。一方面是高校大幅扩招导致近几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逐年持续攀升,另一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影响对大学生的需求较为疲软。除此以外,对大学生就业构成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为以下三个:
(一)缺乏就业经验与技能。不少受访学生抱怨,目前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与市场需求严重偏离,花了大量时间学了很多无用的东西,学非所用,学用脱节,高校教改雷声大,雨点小。受访学生建议:1、加快推进教改,调整课程设置,压缩理论课的比重,尤其是对内容陈旧且与就业关系不大的理论课大幅削减;2、增加就业技能培训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如何合理定位及制定职业规划等方面有针对性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3、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延长实习时间,增加在校学生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接触,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部份大学生对薪酬期望偏高,尤以专科生最为突出。调查显示,受访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以4001元以上为主体,占比达到65.8%。其中,6001元以上占比高达35.7%,其次是4001—6000元,占比为30.1%,经测算受访学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平均约为5060元,比目前刚毕业大学生实际月薪平均水平高出20%以上。分本、专科看,教育部直属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最小,为16.6%,一般本科和专科院校毕业生期望值均比实际值高出30%以上,其中专科最高,差距达33.6%。专科生薪酬期望值与实际值相差最大,而实际签约率最低,由此不难看出,自身定位的不恰当和薪酬要求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有效就业信息不足。部份学生反映一些高校在提供就业服务尤其是引进用人单位和提供有效就业信息方面做得不够。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少通畅的信息渠道,大学生得到的很多是过时的、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就业信息,真正有用的不多,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造成的信息不对称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据调查,有近六成大学生将用人单位信息列为最想获得的就业指导。受访学生建议:1、增加现场招聘会的次数,多组织有诚信的招聘单位入校宣讲。目前各类招聘会是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最主要的渠道,受访学生中有56.9%是通过招聘会获得就业信息,居各种信息渠道的首位;2、对少数缺乏诚信,提供虚假信息的招聘单位予以公开曝光;3、大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大型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实现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人才及劳动力市场之间就业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充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