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经典4篇)
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
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电子商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本文将通过对市电子商务发展的调研,分析其现状、趋势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首先,市电子商务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市电子商务持续增长,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和企业不断涌现。据统计数据,过去几年市电子商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包括零售、旅游、金融等。电商平台和企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些积极因素推动了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其次,市电子商务的趋势。调研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购物。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进行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推荐。另外,跨境电商也是市电子商务的重要趋势。调研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实现全球化发展。这些趋势将进一步推动市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
最后,市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调研报告显示,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首先,市电子商务促进了就业机会的增加。电商平台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市电子商务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可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同时,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和高效性也促进了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最后,市电子商务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获取商品信息,进行比较和选择,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综上所述,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显示,市电子商务的现状良好,发展态势积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市电子商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市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和投入,加强监管,推动市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活动高度融合的新型经济活动,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对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大领导力度、出台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电商产业市场规模和电商主体不断扩大,电商平台建设加速。
(一)交易规模突破新高。2015年,全市电商交易额达61.82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为18.31亿元,同比增长51%。2016年一季度为18.02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3.9亿元,同比增长22.03%。
(二)市场主体有了发展。梓昊网科等一批平台类电商企业已初具规模,0818团购网等服务类企业加速发展,好一新等实体商超陆续开辟线上卖场,“中国秦巴在线”等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行业门户平台正加紧布局。
(三)电商应用更加广泛。电商应用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超过60%,覆盖18个国民经济门类,一批商贸、物流及涉农企业通过自建或依托第三方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电商进农村深入推进,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金融“IC”卡多功能应用也有序推进。
(四)电商集群已显雏形。渠县、宣汉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州经开区、杨柳商贸园区正加快建设集商贸服务、产品展示、培训咨询、创业孵化、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高端多功能、多业态的电商产业集聚区;浙江颐高集团拟投资在我市设立区域性功能总部;达州已成功申报为全省五个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电商生态集群雏形正逐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我市电子商务产业起步较晚,加之受经济发展滞后、思想解放不够等因素的制约,整体水平较低,仍处于起步阶段。
(一)政府扶持还须加力。扶持政策上,产业规划相对滞后,财税、金融等扶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上,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工作对接不充分、协调不紧密,后续措施难以跟进。市场监管上,质量保证和诚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够完善。
(二)市场主体不强。全市电商企业千余家,但注册上百万的仅10余家左右,大多是网店、微店和门户网站,起步晚、规模小、分布散、档次低、带动能力较弱,缺乏龙头企业。
(三)应用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已有5989家中小企业运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普及率高达80%,但整体应用水平较低,局限于形象宣传、产品展示和订单接收等方面。 “三类”电商企业服务仍停留在简单信息开发阶段,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处理手段落后,动态信息跟踪和获取能力欠缺。
(四)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市域内地形复杂、交通落后、农村人户分散、缺乏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因素导致物流不畅,成本较高;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网络成本偏高,制约电商产业发展;电商统计监测体系缺失,缺乏规范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产业发展动态难以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
(五)电商高端人才紧缺。全市电商人才呈现总量不足,高级专业人才奇缺,复合型高端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更是空白。同时,受薪酬、文化氛围等影响,电商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扶持引导,强化协调配合。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扶持引导。科学制定全市《“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尽快出台《达州市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努力打造秦巴地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川东北电子商务创业高地。加大资金扶持,扩大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电商产业园、示范基地、电商平台建设及重点电商企业发展;落实电商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电商企业贷款抵质押品范围,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完善推进电商产业发展的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商务局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电商项目建设审批、用地、财税等方面优惠政策。三是加强电商市场管理。制定规范电商市场行为的管理办法,建立电商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和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打击网络制假售假行为。
(二)壮大市场主体,建好产业园区。一是内培外引,壮大电商企业。招引一批知名电商区域性营运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平台研发、信息处理、数据管控和软件运营等外包服务;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力强的本土电商企业,发挥“中国秦巴在线”扩大区域开放合作的重要窗口作用,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壮大电商队伍。二是建好产业园区,促进集聚发展。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综合楼、体验街,形成特色鲜明、产业链清晰、服务体系完善的电商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达州经开区、杨柳商贸园区等电商产业集聚区建设;建设电商孵化器(园),完善创业孵化机制,吸引电商企业集聚发展。
(三)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支撑服务体系。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我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整合现有仓储、物流信息资源,加快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改造,推进第四方物流发展;充分运用邮政、供销等现有配送服务网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配送,优化物流节点布局,解决生鲜农产品远距离长时间的物流配送难题;加快发展快递物流,支持建设现代电子化的仓储中心和快件分拨中心,形成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在达州落地建设,大力推进达州市宽带工程及宽带乡村示范乡镇建设,提升农村宽带覆盖率和宽带接入能力;认真落实相关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村固定宽带用户和3G/LTE用户,确保到2017年,各项指标全面达标,示范城市创建成功。加快市级云计算中心建设,为电商孵化园、电商产业基地提供云服务。开放市场并出台支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智慧达州建设,提高城市的信息化水平。督促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降低用户使用宽带成本。完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推动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固话支付以及其他支付渠道,为电子商务提供安全、高效的资金结算服务。三是建立统计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电子商务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统计监测、行业自律、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将网络零售额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四)深化电商应用,促进产业升级。一是支持传统商贸企业发展网络零售业务,依托现有实体门店、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开展网络零售业务,发展集电子商务、电话订购、城市配送为一体的同城购物。二是鼓励生产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搭建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为重点的电商平台,实现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电子商务。建立以钢铁、水泥、煤炭、精细化工、纺织品、农产品为重点的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平台,完善信息发布、产品展示、价格指导、网上交易功能,提升平台运营水平。三是着力打造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鼓励骨干企业、合作组织或第三方商务企业建设以万源富硒农产品、旧院黑鸡、川汉子牛肉、灯影牛肉、东汉醪糟、苎麻纺织品、渠县黄花等特色产品为重点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断提升农特产品品牌形象和竞争实力。
(五)整合教育资源,强化人才培育。制定电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推动文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完善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定向、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支持职业技术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培养美工、摄影、管理、物流等实用型人才;积极引进高级电商人才,对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高端营运人才、核心技术人才,按我市引进硕博人才政策执行。
市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告 篇四
20xx年,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把电子商务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解我市电商发展情况、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20xx年11月,我们赴市属有关部门和宝塔、洛川、黄陵、子长四县区开展了调研,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目前中国、陕西和延安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现状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通常是指在网络平台下,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是不同于传统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的商业运营模式,是传统商业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它具有广告宣传、咨询洽谈、网上订购、网上支付、电子账户、意见征询、交易管理等多项功能,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极大地降低购销环节交易成本,有效提高流通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大体经历了萌芽与概念传播时期(1996年前)、起步和探索时期(1997~2005年)、发展时期(2006~2010年)和战略推进与规模化发展时期(2011~至今)四个阶段。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总体规模达到6.49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商务部统计,2014年国内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电子商务已占消费品零售业的半壁江山。20xx年“双11”阿里当天成交912.17亿元。
20xx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将在2020年初步建成农村电子商务体市场体系。面对日益饱和的一二线城市,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将竞争重心放在农村,农村传统商贸、邮政、供销、万村千乡企业也由线下到线上,融合发展。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淘宝网发往农村地区的订单金额占全网的比例,从2013年第一季度的8.65%,上升到20xx年第一季度的9.64%;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超过1800亿元,预测2016年中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有可能突破4600亿元。
(二)陕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陕西省网民近1800万人,其中:网上买家逾1200万户,活跃买家逾900万户,西安地区买家数和交易金额均占全省总量70%左右;网上卖家逾16万户,活跃卖家逾12万户,西安地区占49%。全省物流快递法人企业300余家。2014年陕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80亿元,同比增长21%,带动创业就业人数约20万,年增长率超过30%。据统计,20xx年1-8月,全省电商交易额超过2100亿元,增速比GDP增速高出6倍。据不完全统计,“双11”当天,陕西省网上零售购买额近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网上零销售额近9.19亿元,同比增长268%。陕西网上商户购销商品仍以外地产品为主,地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销量虽然增长较快,但在陕西卖家总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到20%。
(三)延安市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1.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情况。
2013年以来,延安市电子商务热持续升温。市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因势利导,先后印发了《延安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和《延安市商务局关于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延安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协会,通过启动延安市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建设项目,免费培训城乡居民,召开电子商务交流合作推进大会,指导子长、安塞、延长、延川、洛川、富县、黄陵、宜川等8县成功申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集中力量建设以淘宝、京东、1号店等延安馆为平台的全网销售体系和以苹果为垂直单品的全国苹果交易网两个品牌等,打造“革命圣地、电商新城”的延安新名片。洛川、子长、延川、甘泉、安塞、黄陵、黄龙等7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陆续建设运营,洛川、子长“农村淘宝”项目建成运营,“中国网库”落地安塞,黄陵、洛川等三县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市共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51个,县域电商纷纷发力,形成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良好态势。
目前,延安市网上买家超过了50万户,网销商户超过300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达到147家,快递包裹业务量达到825万件,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65%。延安杂粮和洛川苹果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电子商务推动了延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市中小企业研发的果醋、阿胶、山核桃工艺品、黄土爽身粉、蚕丝被、生态桑叶茶、蚕沙保健枕等新产品不断涌现,通过电子商务销售逐渐得到消费者认可。电子商务创造品牌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譬如,黄陵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黄帝赐福”LOGO六类,宝塔区诞生了“峁圪垯”知名商标,等。电子商务推进了延安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更加注重“QS”质量认证和产品条形码申报以及产品包装保鲜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成为当地经济转型的有力抓手。
2.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县区的情况。
2012年,延安市第一个“电商平台+企业”的“团延安”模式在宝塔区诞生。“团延安”从最初跑各餐馆入手开展手机、互联网销售美食,逐渐发展到休闲娱乐、运动健身、教育培训、健康丽人、生活服务、酒店旅游等行业,业绩从最初的年销售收入10多万元发展到2014年的2430万元。目前,宝塔区电商企业197户,各类网店、微店近4000个,快递物流企业达到26户,涌现出大华物流、团延安、二道街、百度糯米、峁圪垯、陕北婆姨、南泥湾小杂粮、微延安、大美延安、百圣通等xx户知名电商企业。其中,圣地延安商城和“峁圪垯”经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销售额分别达到了180万元和240万元。2014年,宝塔区电商营业额测算为7.18亿元,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9亿元的8%。截至20xx年8月份,宝塔区电商预计实现销售额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
洛川县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的“互联网+延安·洛川苹果产业带”电子商务园区投入运营,该园区包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人才培训中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苹果气调贮藏中心、货物仓储中心、物流中心、配套服务中心、批发和出口及金融服务中心等,在淘宝、京东、1号店等第三方平台新开洛川苹果官方旗舰店3个和“特色中国—洛川馆”1个,各类网店微店数千家,电商生态服务圈基本形成。建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50个村级服务站,邮政农村便民服务站56家,农资直营店xx0家。建成阿里巴巴源生鲜批发平台,上线企业30家,跨境电商平台上线企业10家。全县日销苹果23000多单。
子长县个人开设网店达300多个,日均快递量达1.2万件(其中网络零售销售发货量1000件)。城乡居民投身电子商务的积极性持续高涨,首批“农村淘宝”项目招聘30~40个村店,报名人数多达7924人。神威工贸、赵大科技和荣德商贸等一批示范电商企业将子长洋芋、粉条、煎饼、凉粉、蚕丝品、生态桑叶茶等44种注册商标产品销往全国。
二、延安市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延安市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喜人,但与北上广江浙等发达地区和我省西安宝鸡等地市相比,延安市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率和应用程度低、大型电商企业少、总体交易规模小,电子商务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
一是各级各界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领导对电子商务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升级的新形式、创业就业的新平台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投入普遍偏少、支持力度不够,普遍缺乏县区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一些县电子商务平台和就创业基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部门配合协调推动工作的合力还没有形成;一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沿用传统交易方式,抢抓网购市场意识不强,缺乏利用电子商务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的积极性;大多数老百姓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还缺乏认识、不会操作,网购网销普及率还比较低。
二是网络零售销售额占比不高。据统计,“双11”陕西淘宝交易总额仅占全国总量的2%,网上销售、购买金额之比达1:2.28。延安除石油、煤炭、天然气、卷烟、苹果等拳头产品以外,其他产品品牌影响力弱,知名度不高,网上销售主体和交易规模较小,地产商品质量化、标准化体系不健全,与网上交易“QS”认证和产品编码化等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品类单一、缺少品牌已成为延安调整销售地产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三是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目前,延安市城镇物流配送基本实现全覆盖,但农村物流配送体系除中国邮政有完整健全的邮递线路以外,其他物流公司均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乡镇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很少。延安市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依靠苹果产业,南部塬区农民收入的90%以上依赖苹果。但是,区域性的鲜果包装、仓储、冷链配送体系不健全,快速通道建设滞后、速度慢、价格高、质量难以保障,网络销售农产品存在诸多困难。畅通农村物流渠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目前,市县区培训的电子商务人才仅能够达到开一般网店的要求,区域性的平台建设、策划、管理、营销、运营等高端技术人才还得依赖区外大公司。电商企业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
五是服务电商的配套支撑产业体系不健全。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关的信用担保、支付、认证、代运营、数据分析、统计、监管和纠纷处理机制等配套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成熟的、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下一步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互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把电子商务作为商务工作的重点来抓,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抓好电子商务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招商引资搭建区域性电商平台,开设地方特色馆,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资三级配送、邮政集团“六不出村”、阿里巴巴“千县万村”和京东集团“千县燎原”计划落地,加强与未来生活等O2O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合作,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倾力打造淘宝村、智慧村,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为石油、煤炭、天然气、烟草、洛川苹果、延川红枣、黄龙核桃、陕北杂粮等本土优势产品网上交易提供规范、便捷、公正的第三方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在延安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二)加快完善农村物流体系。统筹城乡物流体系建设,特别是把电商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交通、商贸、农业、供销、邮政等部门和单位及电商、快递企业对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共享衔接,加强农产品产地集配和冷链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社会化移动终端分销,以及与传统超市、社区销售终端联合,鼓励传统农村商贸企业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逐步建立全平台、大网络的电子商务销售体系。持续提高农村宽带普及率。发挥好中国邮政和供销社普遍服务的优势,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打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rdq
uo;的通道。
(三)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城乡居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人员电子商务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懂理论会经营能带头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鼓励支持能够策划整合各类资源通过电子商务卖出地产商品的高端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区外人才源源流入、区内人才不断成长的新景象。
(四)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加强工农业产品标准化、检测检验、安全监控、分级包装、冷链仓储、加工配送、追溯体系建设和“QS”质量认证,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守法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断提高延安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电子商务创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授信和贷款支持,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手续,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研发适合农村特点的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金融系统,提供交易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