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3篇)
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摘要:
本文将研究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性别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本研究旨在揭示女性形象在文学中的变迁,以及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演变。
关键词:英美文学、女性形象、角色、性别关系、社会影响
引言:
女性在文学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在20世纪这个女性权益不断崛起的时期。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研究将通过对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讨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变化、性别关系的演变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研究目的:
1. 揭示20世纪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迁;
2. 分析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性别关系;
3. 探讨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女性形象的发展和变化;
2. 文本分析:选取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从女性角色的塑造、性别关系的描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3. 社会影响分析: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进行研究,探讨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
预期结果:
1. 揭示20世纪英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变迁,从从被动的附属角色到主动参与社会的角色的转变;
2. 分析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性别关系,探讨女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3. 探讨女性形象对社会的影响,分析女性形象对社会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和改变。
结论:
通过对20世纪英美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女性在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演变。预计研究结果将丰富对女性形象研究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对当代女性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研究》
摘要:
本文将研究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探讨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的批判和反思。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本研究旨在揭示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的批判作用,以及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
关键词:英美文学、现代主义、社会批判、作家、影响
引言: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的重要文学流派,其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同时也对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研究将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揭示作家们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批判,以及他们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
研究目的:
1. 分析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手法和主题;
2. 探讨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的批判和反思;
3. 研究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对相关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作家的社会批判观点和表达方式;
2. 文本分析:选取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从作品中分析作家对社会问题和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3. 影响评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影响和影响的研究,评估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
预期结果:
1.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手法和主题,揭示作家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和关注;
2. 探讨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的批判和反思,分析他们的观点和立场;
3. 研究现代主义文学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评估作家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
结论:
通过对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社会批判进行研究,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批判,以及他们对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影响。预计研究结果将丰富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一个重要依据材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最新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论文题目:An Analysis of the Trilogy of Protagonists Growt
1. 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对于成长和成长类型的小说,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如《麦田里的守望者》,《棕色的姑娘,棕色的砖房》等这些成长小说都有专门对它们的成长研究的相关文章。相比之下,我国以前的文学研究则有意无意忽视了成长小说,但近年来评论界对成长小说的重视有所加强。如我国就有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专门对美国的成长小说做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还有周海燕的`《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对小说中布鲁斯的象征做了研究。
国外学者对《看不见的人》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成长的研究还未专门涉及,国内学者对《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的民族身份以及主人公的个性觉醒方面,例如唐晓钟的《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也对《看不见的人》的找寻自我及存在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关于这部小说的主人公的成长的研究却很少专门涉及。
论文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学术性、现实性、前沿性、针对性,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成长类型小说的成长过程,也希望能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对这一小说的研究。论文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研究小说主人公的成长过程方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人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体验社会。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在收集资料,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讨论,共同确定选题,列出论文提纲,并拟采用比较法,分析法,推导论述法等方法进行论文撰写。
2、该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来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从迷惑,成长到顿悟的过程,通过分析综合总结的研究方法,试图从分析主人公认识到他自己以及所有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性以及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成长的艰辛方面,就揭示主人公从无知到成熟的成长过程的论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皆在实现提出自己对《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的见解和观点,丰富国内外对成长类型小说研究的目的。
3.研究条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学习,具备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拥有所选课题需要的部分资料和相关理论书籍,校图书馆和网络有丰富的资料可查询。同时,有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
对于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相关文献和著作收集不足;理论理解、分析不够深刻、透彻;理论研究较为肤浅;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充分、全面的实践证明等问题。但论文尽量减少类似问题发生,尽量完善各方面。
参考文献:
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Philips, Elizabeth. Ralph Ellisons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Pizer, Donal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Realism and Naturali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芮渝萍. 美国成长小说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4.
拉尔夫艾里森. 看不见的人. 任邵曾译,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4.
唐晓钟. 文化冲突中寻求真正的存在-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创作简论. 南京师范大学报, 1990, 1: 107-111.
周海燕. 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象征. 浙江万里学报, 2006, 4: 13-16.
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效果。
论文主要试图研究《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过程,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分析,推导论述的方法,从主人公迷惑、成长到顿悟过程的三个方面,分析黑人青年在白人社会中的不可见和黑人青年成长的艰辛的过程,从而探究在当时社会黑人处境的艰难和内心的蜕化,最终按照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的要求,完成3000到5000词左右的论文,并顺利通过答辩。
计划起止时间 完成主要任务
20xx年10月13日20xx年10月20日 论文准备工作
20xx年10月30日20xx年11月30日 论文选题和收集资料
20xx年12月1日20xx年12月20日 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提纲填写
20xx年1月1日20xx年3月15日 完成论
20xx年3月20日20xx年4月26日 修改论文并定稿
20xx年5月下旬 20xx年6月论文答辩及其他工作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