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情况报告(精简4篇)
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情况报告 篇一
近年来,居住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了解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民生民意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详细报告。
调查范围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共计调查了5000人。调查内容包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卫生条件、噪音污染、交通便利性以及绿化覆盖率等方面。
首先,我们关注了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受访者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认为居住地的环境质量良好。然而,仍有40%的受访者对居住环境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噪音污染、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等。
其次,我们分析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安全水平较高,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然而,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对于安全问题还存在较大的担忧,主要是因为缺乏公共安全设施和警力。
在卫生条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卫生条件表示满意。城市地区的卫生设施相对完善,而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一些农村地区存在垃圾处理不当、污水处理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卫生状况不佳。
噪音污染是受访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噪音污染感到不满意。主要的噪音源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以及社区噪音等。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交通便利性也是受访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城市地区的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交通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一些农村地区存在交通不便、公共交通覆盖率低等问题。
最后,我们分析了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绿化覆盖率较高。城市地区的公园绿地、小区绿化等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农村地区的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表示满意,认为居住地的环境质量良好。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改善,包括噪音污染、交通拥堵、卫生条件等。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情况报告 篇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了解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民生民意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的详细报告。
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城市的居民,共计调查了3000人。调查内容包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卫生条件、噪音污染、交通便利性以及绿化覆盖率等方面。
首先,我们关注了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受访者对居住环境表示满意,认为居住地的环境质量良好。然而,仍有30%的受访者对居住环境表示不满意,主要问题包括噪音污染、交通拥堵和空气质量等。
其次,我们分析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安全水平较高。城市地区的治安状况相对较好,而一些边远地区的居民对于安全问题还存在一定的担忧,主要是因为缺乏公共安全设施和警力。
在卫生条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卫生条件表示满意。城市地区的卫生设施相对完善,而一些农村地区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
噪音污染是受访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一半的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噪音污染感到不满意。主要的噪音源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以及社区噪音等。这些噪音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交通便利性也是受访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居住地的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城市地区的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交通设施完善,而一些偏远地区的交通条件相对较差。这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最后,我们分析了居住环境的绿化覆盖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居住地的绿化覆盖率较高。城市地区的公园绿地、小区绿化等得到了较高的评价,而一些农村地区的绿化水平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于居住环境表示满意,认为居住地的环境质量良好。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改善,包括噪音污染、交通拥堵、卫生条件等。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于这些问题的治理力度,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情况报告 篇三
我市近年来开展的创城工作,以及创城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促进城市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市民给予充分肯定。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表明:76.1%的市民对城市环境给予好评。其中:人文环境好评度最高,超八成;服务、交通和生态环境好评度均超七成。但物业管理、空气质量和交通出行等具体环境指标好评度偏低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人文环境好评度居首
85.5%的市民对人文环境给予好评,好评度在四类测评项目中居首位。中俄文化艺术交流周的开展,多年来我市文艺团体相继推出各具特色优秀剧目,以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开展的以“我的书屋我的梦”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等,为增添我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奠定了基础。市民对我市文化氛围给予好评,好评度为80.9%。我市不断整合文化、旅游、体育、经贸等活动,推出了更多的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产品,城市景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大项目建设卓有成效,使市民观光、旅游选择的空间进一步丰富。市民对我市旅游景点和城市景观给予好评,好评度均超八成,分别为83.5%和88.3%。另外,哈尔滨建筑风格美轮美奂、别具一格,让生活在这里的市民感受到了城市建筑多元化的深厚底蕴,得到市民的普遍好评,建筑风格好评度达到89.1%。
二、服务、交通和生态环境好评度均超过七成
一是服务环境好评度为73.7%。服务环境获好评与以下工作紧密相关。在教育医疗方面:继续在部分区域推进优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努力打破区域校际间壁垒,实现名校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使更多居民得到更为优越的教育资源;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健康干预、计划免疫、慢病管理和妇幼保健等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正式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暖冬行动”,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服务能力,更好地解决居民就医方面的困难。对此,71.3%的市民对教育医疗给予好评。在购物餐饮方面,我市开展了“保护舌尖上的安全”整治行动,重点规范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及大、中型餐饮单位,对拒不整改的违规违法的企业均实行“黑名单制度”,使市民休闲用餐得到更多安全保障。对此,82.9%的市民对购物餐饮给予好评。在电力通讯方面,近年来,我市进一步改造了主城区电力、通讯老旧管网;本地通讯运营商纷纷“提速降费”,部分通讯公司推出流量转送等服务,电力通讯服务稳步提升,市民好评度达82.5%。
二是交通环境好评度为72.1%。2015年,我市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载体功能,继续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工程建设,配合哈站改造完成部分道路疏解工程,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开辟调整多条公交线路,使百姓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市民对公交网络、道路质量、交通治理好评度分别为77.4%、71.9%和70.6%。
三是生态环境好评度为73.0%。开工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消除城市单一水源供水安全隐患,开展沿江岸线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沿江岸线各污染源防治设施运行率、排放率达标,使居民饮水质量、河道常规治理得到保证。围绕“生态化、景观化、特色化、森林式”的工作要求和发展定位,采取市区联动、部门协作工作方式,完成新增绿地66公顷,新植树木21.6万株,提升了园林绿化品质、增加了园林绿化总量。上述工作的推进和落实,为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民对城市绿化、饮水质量、河道治理的好评度分别为79.5%、72.8%、72.1%。
三、物业管理等三项问题需要关注
市民在评价城市环境十六项分解指标中,物业管理、空气质量、出行状况好评度较低,分别为58.1%、67.5%和68.6%,分别低于平均分值18.0、8.6和7.5个百分点。因此,为提升我市整体城市环境质量,这三项工作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一是关注物业管理。物业管理与市民期望存在的差距较大,媒体报道的香坊区富江、宏博家园,物业弃管问题,在我市具有一定的共性,部分小区路面破损、设施陈旧问题比较突出,收费高服务差是市民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物业管理还存在许多盲区,亟需加以解决。
二是关注空气质量。我市启动大气污染整治行动,集中各部门力量,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但取得成效和人们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2015年冬季供暖之后,雾霾天气陆续出现,甚至遭遇重度雾霾,能见度极低,对居民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社会各界对整治雾霾天气充满期待。
三是关注出行状况。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开通和拓展,道路配套疏解工程的推进,公交网络有所延伸,市民出行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城市新区市民出行仍受到一定限制,交通拥堵依旧存在,商圈和部分区域停车难现象时常出现,市民出行状况问题仍需下大气力不断改善。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物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对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涉及物业管理的相关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为加强物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建议加大《物业管理条例》宣传力度,完善网格化物业管理体系,层层负责,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作法,努力做到管理到位、服务到位,让市民满意。
二是加强空气质量监测,改善市民生活品质。加强空气质量指数的发布和监测,启用特定的公众预警和健康提示,特别是保护哮喘患者、儿童和老人等敏感人群的健康预警公告。把好公共卫生领域中用于公众的过滤口罩等呼吸器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关口,为公众合理、安全、有效规避出行带来的雾霾危害提供可靠保障。探索和研究公共场所、住宅等室内空间环境净化科技产品和技术,改善室内工作、学习、生活品质。进一步提高全市洁净煤使用率,逐步消除由采暖、餐饮油烟等带来的低矮面源污染。
三是加强停车场和停车位建设,减轻交通拥堵。对全市公共停车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情况综合考察,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扩大公共停车资源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停车场管理水平,监督停车收费最高限价状况,解决部分停车收费不规范、无依据问题;把停车场和停车位建设纳入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力度,以减轻交通拥堵和便利市民出行。
居住环境民生民意调查情况报告 篇四
6月20日,上海社科院公布最新“上海民生民意民情系列报告”之“居住环境”与“交通出行”篇,结果显示近8成上海户籍市民已购买商品房,62.2%的常住居民表示对房价“有很大压力”,而仅不到2成市民居住在内环以内,同比2015年又有所下降。
一、内中环居民最多
在所有调查对象中,有14.7%的人居住于内环内,有33.8%的居住于内中环间,22.8%的人居住于中外环间,10.2%的人居住于外郊环间,18.5%的人居住于郊环以外。
与2015年相比,居住于内环内的居民下降了5.6%,而居住于内中环间的居民则上升了14.5%,居住于外环之外的居民也上升5.3%。调查者分析,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标,该市居民居住区域出现了由市区向外扩散的趋势。
不过,不同经济状况家庭的居住区位存在较大差异。各种经济状况的家庭居住于内环内的比例相差无几。但是,年收入在10万及以下者更多居住于郊环以外,比例达到34.2%。而出于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便利程度的平衡,年收入在20万以上者则集中居住于中外环间,占55.9%。
二、79.4%上海人有房
从居住模式来看,64.2%的居民“已购商品房”,16.8%的居民“租住商品房”,“与亲友同住”者占7.8%,居住“保障性住房”的占6.8%,租住单位宿舍的占3.3%。与2015年相比,已购商品房的市民上升了6.7%,与亲友同住者上升了2.4%,而居住“保障性住房”和“租住单位宿舍”者分别下降了5.5%和1.5%。调查者认为,购买商品房的居民同比上升,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不同户籍身份人口的居住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该市户籍人口已购买商品房的占到79.4%,居住保障性住房的占8%,均远高于外来人口。在有居住证的外地人口中,55.4%的人属于“租住商品房”,另有18.1%的人“已购商品房”。相比之下,无居住证的外地人口则主要是“租住商品房”和“与亲友同住”,两者占比分别为45.1%和20.9%。
三、人均面积明显上升
从居住条件来看,人均居住面积15.1至35.5平方米的占78%,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5.5平方米的占11.3%,只有10.7%的人均居住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与2015年相比,人均居住面积低于15平方米者下降了10.6个百分点,人均居住面积在15.1至35.5平方米者则上升了14.6个百分点,而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5.5平方米者略有下降。总体而言,该市常住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较2015年明显增加,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对于小区亟需解决的问题,分别有48.2%和48%的市民选择了“宠物乱跑”和“停车难”。这两个项目的选中率同比分别上升了14.5%和7.6%,有渐趋严重的趋势。此外,选择“保安”“保洁”“群租”“保绿”和“物业服务”的比例均居于22%—28%之间。与2015年相比,吐槽“保绿”“保洁”“群租”问题的比例有所下降,而吐槽“保安”和“物业服务”问题的比例则有所上升。
四、六成以上“压力很大”
近年来“房价高企”始终是热点民生议题。对于当前的房价水平,62.2%的常住居民表示“有很大压力”,28.7%的居民有“较小压力”,表示毫无压力者只有9.1%。看来多数市民体验到较强的房价压力。
数据还显示,房价压力普遍存在于各种户籍人口之间。对于有居住证和无居住证的外地人口而言,表示“有很大压力”的分别占到67.8%和76.9%。而且,即使是上海本地户籍人口,表示对当前房价“有很大压力”的也占到了59.9%。这说明,房价压力已经成为跨户籍群体共存的社会情绪。
房价压力同样存在于各种经济条件的家庭之间。虽然高收入家庭的房价压力体验稍弱,但真正表示“毫无压力”者也仅占15.4%。在其他三个收入水平的家庭中,表示当前房价“毫无压力”者均低于10%。由此可见,无论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都体验到一定程度的房价压力。
五、多数赞成“继续限购”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问题,国家新近出台了“2·19”契税、营业税新政,上海也宣布将“继续执行房产限购政策”。
对于“2·19”契税、营业税新政,分别有14.4%和43.5%的市民表示“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仅有7%的市民表示“不太赞成”或“坚决反对”,另有27.5%的市民持“中立”态度、7.6%的市民“不了解”相关政策。调查者认为,这说明“2·19”契税、营业税新政得到该市多数市民的支持。
对于上海市宣布将“继续执行房产限购政策”,有74.5%的市民表示“非常赞成”或“比较赞成”,持“中立”态度者占20.5%,表示“不了解”相关政策的占0.8%,而明确表示“不太赞成”或“坚决反对”者仅占4.1%。调查者分析,市民普遍支持政府通过“限购”措施来打击炒房行为,从而抑制房价过快增长。
但是,与该市户籍居民相比,外来常住人口对“房产限购政策”的支持率要稍低一些。数据显示,明确表示“非常赞成”或“
比较赞成”上海继续执行房产限购政策的本市户籍居民占77.6%,而有居住证的外地人口和无居住的外地人口对这一政策表示赞成的比例则分别为65.3%和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