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精简3篇】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篇一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和关注程度的指标。它可以通过对公众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和社会媒体分析等方法进行测算。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水平。
其次,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支持和参与不仅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然而,目前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众对海洋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很多人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缺乏了解。其次,海洋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最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海洋保护方面的投入和努力还不够,需要加大力度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海洋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度。可以通过开展海洋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举办海洋保护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重视程度。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海洋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海洋保护事业,共同推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
总之,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海洋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海洋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共同推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篇二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针对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首先,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和关注程度的指标。它可以通过对公众的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和社会媒体分析等方法进行测算。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洋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的水平。
其次,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众对海洋的认知和关注程度越高,就越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公众对海洋保护的支持和参与不仅可以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还可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然而,目前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公众对海洋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很多人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缺乏了解。其次,海洋保护教育和宣传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最后,政府和社会组织在海洋保护方面的投入和努力还不够,需要加大力度提升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海洋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度。可以通过开展海洋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举办海洋保护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公众对海洋保护的重视程度。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海洋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制定更加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海洋保护事业,共同推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
总之,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对于海洋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强海洋保护教育,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海洋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共同推动国民海洋意识的发展,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篇三
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
刚刚及格——不久前发布的《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各省市区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仅有60.02分,大约2/3的省份在60分以下。
海洋意识,是指人们对涉海相关国防、生产、消费、科技、资源、历史等方面性质、规律和作用的反映和认识。国民海洋意识刚刚及格,说明很多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的关注、了解和实践总体偏弱,与我国的海洋大国地位和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曾有一项针对某地区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万平方公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面积被忘至脑后。从事海洋科技的工作人员更是心酸,他们曾被人反问“海洋不就是搞水产养殖的么?要什么科技含量?”即使是海滨居民,近海不识海的也大有人在,更别说远离海洋的内陆居民了。
毋庸置疑,海洋并非只提供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也不仅仅是国土主权的一部分。地球上海洋的覆盖面积约为71%,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海岸线18000多公里。展望未来,这片蓝色国土是国民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生物资源、能源、水资源、金属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
建设海洋强国,不仅仅需要强大的海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离不开海洋意识等软实力的支撑。国家海洋局会同全国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全民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国家海洋战略必须扎根在其国民对海洋的认识中。
盲目围海造地、破坏红树林等事实说明,只有了解才会理解,只有理解才会爱护。一个国家海洋意识的强弱,普通民众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会直接影响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假如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不仅不会支持国家对海洋事业的投入,也会对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发展规划等涉海事宜持事不关己的态度。
回望历史,尽管中国人利用海洋的实践源远流长,但由于历史上长期以农耕文化为主,“安土居业”的陆地意识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曾有学者痛心地说,旧中国近代100余年,有海无防、有海无权、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直到海防的节节溃败,才改变了中国重陆轻海的陆地意识,让许多有识之士树立起海陆并重的海洋意识。
放眼全球,世界海洋强国无一例外都极其重视国民海洋意识。美国要求所有国民要进行终身海洋教育;澳大利亚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增设了海洋教育的课程;日本更是把每年7月16日定为“海之日”,民间团体会举行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学习水性、体验海员生活、清扫海岸……
不论是历史教训、现实需求还是海洋强国经验,都昭示我们,提升国民海洋意识刻不容缓。当前,国家已经确立了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相关部门、地方和媒体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国民的海洋意识,让更多民众认识海洋、亲近海洋、热爱海洋,并积极投身于海洋的开发、保护。
相关新闻:
以“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新愿景 新格局”为主题的2016厦门国际海洋周今天在厦门拉开帷幕。受国家海洋局宣传主管部门委托、由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编制的《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也首次对外发布。
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表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努力构建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海洋合作新格局,是世界海洋国家的共同关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寄托着中国及沿线国家建设和谐海洋、实现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国家海洋局将务实推进与“海丝”沿线国家系列海洋合作。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山青代表国家海洋局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建设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海洋产业、海洋贸易与投资、海洋科技、海洋环保、防灾减灾、海洋文化、海洋管理及海上互联互通的这一重要平台将加快建设。
《2016年国民海洋意识发展指数(MAI)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平均得分为60.02,约2/3的省份在及格分数(60分)以下,国民海洋意识总体偏弱,其中排名最低的为西藏,得分仅为53.06。“这表明国民对海洋的关注、了解和实践程
度相对较弱,国民海洋意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报告》指出。据介绍,国民海洋意识评价指标体系由海洋自然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文化意识、海洋政治意识4个一级指标组成。从总体得分情况看,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前十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浙江、江苏、山东、广东、四川、福建。
从地域分布上看,我国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总体上呈现由沿海到内陆依次递减的趋势,但四川、河北等少数省份较为特殊,比如河北海洋意识发展指数得分仅为57.16,排名第22位。“整体看,不同地域海洋意识的强弱可能有所不同,但存在一定规律。”《报告》研究发现,虽然离海洋越近民众的海洋意识越强烈,但对于以钢铁、水泥、玻璃等为支柱产业的河北,多数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与海洋缺乏直接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河北虽为沿海省份但海洋意识发展指数排名相对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