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最新3篇】
篇一: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题:从传统到现代:语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语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通过分析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现代语文教育的需求,探讨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有效传承和创新文化。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语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语文教育模式,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传承;创新;教育模式;文化素养;创新能力
引言:
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进行创新,是当前语文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
传统语文教育注重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强调文言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重视学生的文化修养。然而,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需求。
二、现代语文教育的需求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语文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三、语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为了解决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一方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新的思想和观点,推动语文教育与时俱进。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探讨语文教育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在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传承和创新文化。
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将为语文教育领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可以使语文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自信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小明. 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与问题[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2): 12-15.
2. 张丽华. 现代语文教育的需求与挑战[J]. 教育科学研究, 2018(3): 45-50.
3. 李华. 语文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策略[J]. 语文教育研究, 2019(4): 23-28.
篇二: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题:以现代技术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和作用。通过分析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优势和挑战,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语文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育;现代技术;应用;发展;教育模式;学习兴趣;语文能力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语文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许多挑战。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优势
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具有许多优势,如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语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可以使语文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挑战
虽然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教师对现代技术的应用不熟悉,教学资源的选择和评估存在困难,学生的网络素养和信息辨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挑战,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优化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三、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为了有效利用现代技术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应用策略。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熟练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其次,要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和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最后,要注重对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分析,探讨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评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在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技术。
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将为语文教育领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能力。通过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可以使语文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信息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明. 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6(2): 34-37.
2. 李红. 现代技术与语文教育的融合[J].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 56-59.
3. 王刚. 现代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挑战与对策[J]. 语文教育研究, 2020(3): 17-22.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究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语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课题名称(小三,宋体):浅论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培养(四号,黑体,加粗)
1. 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小四,宋体,行间距1.5倍)
柏拉图曾说过,真正的美并不在物中,而是在心中,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物的美,但看不到理念的美,看到理念的美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这种特殊的能力便是审美能力。审美感受能力极为复杂,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如贝多芬的耳朵对音符、旋律特别敏感。但它更主要来源于后天学习和培养,如曹植七岁成诗正是因为建安时代人才济济、吟诗作斌的环境的熏陶感染,在生死搏斗中磨炼出的敏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形成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会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幸福,达到更高的境界。学生将通过审美的新角度、新视野,去发现、开垦、超越自己,同时去发现、开垦、创造生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第一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地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第七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就提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在这种迫切的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位也显得尤为重要和急切。
从树娟在《审美性阅读教学探索》中不仅阐述了开展审美性阅读教学的“以美促知、优化教学,以美引善、净化心灵,以美创美、实现自我”这三点意义,还把审美性阅读教学的特征概括为主体性、体验性、对话性和构建性四点,为开展审美性阅读教学找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当然也在文中提出了进行审美性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杨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当前审美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解读支离破碎,忽视整体感知;2.教师自主分析,学生被动接受;3.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文本解读;4.重视做题要求,轻视读书指导。她也提出了原因:1.升学的压
力对语文审美情感教育的影响;2.阅读教学违背了审美感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3.教师缺乏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意识;4.体验的视觉化扼杀了读者的审美想象力;5.学生的阅读取向远离经典名著阻碍了语文阅读美育的实施;6.教师自身审美教育能力有限制约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极尽详细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秦春蓉老师就曾在《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一文中提出审美感受力的前提在于发现美,而发现美就必须具有感受课文的灵敏性和统摄力。美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美感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作品、感受作者情感的桥梁和渠道,所以要提高阅读审美感受还须加强美读的训练。文中表明在阅读中把自然、社会、心灵的感受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美的的观点详尽地阐释了阅读中美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审美能力的措施。在《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培养》中,印明鹤和王凤舞对审美感知、审美鉴赏(分为审美联想和想象、审美情感)、审美创造总共四个概念作了一个详细定义。两位学者对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给出了自己的意见:1.诵读:让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美;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3.析文: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感美;4.研习:引发学生的创造美。要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首先应遵循审美阅读的心理规律,其次对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方法进行探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渐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达到美育的目的,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钱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中分析了当前阅读教学中美育的缺失,也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可以概括为5点:1.立足课文,体验自然美;2.把握形象,认知人物美;3.自由联想,拓展意境美;4.品词赏句,感悟语言美;5.反复朗读,体会音韵美。通过讲解分析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美的感知力与鉴赏能力,进而促进审美理想、审美情感的形成,是让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提高的有效训练途径。在《阅读教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中安春华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途径有:1.创设情景,培养审美感受力;2.抓住文中的“境”,培养审美情趣;3.以形象感染人,培养审美观点;4.抓住文中的“理”,提高理解美的能力等。而邹海燕、熊辉兵也在《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需要设置美感情境、调动生活经验和净化心灵等几个技巧和方法。
然而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美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在阅读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和欣赏美,当然就谈不上培养审美情趣,抑或是提高审美能力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缺失。在课程改革的趋势下,我们迫切需要探寻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和途径,弥补这一缺失。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向和内容所在。
2.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查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后,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方法途径等研究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思路,现罗列如下:
1)明确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探究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正确有效的方法途径前,首先我们要明白阅读教学中美育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哪些方面存在问题,问题是否严重,属于什么样的性质,深入彻底的了解所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提出正确的方法有效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2)重点解决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正确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让学生考出高分,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美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没有审美能力,导致对于文本解读不够深刻,无法感悟作者情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体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只是一个冰冷生硬的读书机器,即使现在考到了好分数,但是在对社会、生活、生命的体悟上是零,是不及格的。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学生变成“残障人士”,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观念端正。”这一精辟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它具有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极力倡导的。
3)探寻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方法途径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该课题研究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是正确有效地••••••该课题研究所提出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阅读教学
中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美育被轻视或被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品味,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美丽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使该课题研究提出的观点能有效地用于实际教学并达到上述效果,我们必须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持,让理论来指导实践,指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该课题研究提出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让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让人信服,免于高谈阔论,空口胡说。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在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研究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明确了本课题所准备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做了一个初步的设想,现例举如下:
1.调查法
利用调查和访问的形式对当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能力和周边学校的美育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掌握真实确切的实际资料,得出正确的研究结论。保证课题研究不偏失方向,才能够顺利进行课题研究。
2.经验总结法
向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的教师讨教经验,并联系自身支教实习和学生时期所遇到的情况。以此对当前美誉存在的问题和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途径有深入了解,在前人的基础上汲取教训并借鉴,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3.文献资料法
利用期刊、专著、报刊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等资料对本课题的观点和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论证、归纳、总结和提出方法途径。该方法有助于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结论保持正确,并为该课题研究提出的观点提供理论依据,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4.个案法
利用在课堂上一些真实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来发现问题然后分析、总结,或者从中得出有效的美育方法。用对本课题研究有效用的结论来证明或解决课题所提出的观点或问题,将这些案例作为一个实证来支持课题研究的理论观点。
3.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
为保证该课题研究深入且对审美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具体的实际意义,本人在上文已经例举的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中只选择了一个作为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如何正确有效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
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其本身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有着重要作用。而语文阅读教学恰恰是展现语文之美的重要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发现课文的外在之美,还要带领学生感受内涵之美,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内外之美的共同感召下进行美的创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品味。
然而长期以来,因为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重视智育,轻视美育的情况普遍存在。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让学生考出高分,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或将审美教育视作阅读教学中智育的附庸。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相当数量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美,不知道怎样在阅读中去发现美、感知美和欣赏美。美对于他们来说是扑朔迷离的,是天外之物,当然就谈不上培养审美情趣,抑或是提高审美能力了。学生没有审美能力,导致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刻,无法感悟作者情感,失去了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体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只是一个冰冷生硬的读书机器,即使考到了好分数,但对社会、生活、生命的体悟上是零,是不及格的,对于社会没有多大的贡献。所以为了避免我们的学生变成“残障人士”,我们必须改变现状,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观念端正。”这一精辟的比喻恰如其分地阐释了美育的重要性,它具有陶冶人们的性情、净化人们的情感、美化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所极力倡导的。
解决的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人预设首先说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培养的背景,主要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的要求和现行语文教材及语文授课的要求三个方面来阐述,明确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现实意义。其次明确审美情趣的涵义,同时揭示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必要性。然后从当前教育教学中发现审美教育存在的问题,指明在阅读教学中美育缺失的现状,并在众多的教学实例中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解剖分析。接着也是最主要的,提出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从教师、学生以及所在的教学坏境等等方面来考虑应该如何调整、改变当前的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并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来证实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是正确且有良好的实际效用的。最后在论文的结尾,提出对我国今后审美教育发展、进步的展望,以及对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大致提纲如下:
1.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背景和现实意义
2.当前教学中美育缺失状况的现状及分析
1).当前中小学审美教育的现状 2).当前审美教育缺失的分析
3.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及理论依据
1).语文阅读的作用和意义
2).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的方法途径
a.从教师角度来说 b.从学生角度来说
c.从周边教学环境来说
3).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途径的理论依据
4.对我国今后美育进步的展望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4. 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实验设备或实验环境条件、某类市场调研、计算机辅助设计条件等等)及解决的办法
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
为确保该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所提出的观点确实可行且有理论依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真实准确,完成本课题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如下:
1.工具书:
[1] 钱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4):63-67
[2] 邹海燕,熊辉兵.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N].宜春日报,2008-12-24,第3版
[3] 安春华.阅读教学美育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情报,2002,(8):154-147
[4] 秦春蓉. 浅谈怎样在阅读中感受美[J].绵阳师专学报,1996,(4):46-47
[5] 印明鹤,王凤舞.语文阅读教学与审美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3):122-123
[6] 杨莉.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育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7] 从树娟. 审美性阅读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计算机网络
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等
3.调查及访问
对周边地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访问和调查
解决的办法
为达到上述工作要求以期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经济能力和所能利用的现实条件,本人对解决办法进行了如下思量:
1.自行购买相关书籍等资料
2.阅览室、图书馆借阅
3.校园网络期刊查询
5.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
根据系里对毕业论文的完成进度以及自身的实际情况,本人制作了一份毕业论文完成进度计划表。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如下:
1.20xx年9月4日—20xx年10月15日,确定选题。
挑选几个较为感兴趣的选题,然后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该选题当前的研究现状,最后确定毕业论文选题。
2.20xx年10月16日—20xx年11月12日,撰写开题报告。
根据选定的选题,在期刊、著作、报刊等等地方上查阅大量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可利用的资料,然后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因顶岗支教实习两个月,所以递交开题报告时间为12月17日)
3.20xx年12月18日—20xx年1月1日,撰写论文初稿。
经过撰写开题报告后,搜集更多的文献资料并细细阅读、分析,然后再次明确论文的框架结构,在条理清晰的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4.20xx年1月2日—20xx年3月30日,修改、装订毕业论文。
根据指导老师的批阅意见修改论文,最后论文通过后开始装订毕业论文。
5.20xx年3月31日—20xx年4月15日,进行论文答辩。
最后对论文中一些理论和观点进行再次梳理,以期流利顺畅地完成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