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通用3篇)
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题目:探索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有效性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索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及其有效性。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要要求之一,而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有关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具体影响及其有效性的研究仍然不足。因此,本论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以期对美术教育的有效性进行深入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
引言部分将介绍美术教育和创造力的概念,并说明为什么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至关重要。此外,还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将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分析,将进一步明确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研究问题与假设
在此部分,将明确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假设。研究问题主要围绕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具体影响以及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有效性展开。假设部分将提出一些初步的研究假设,以供后续研究验证。
第四部分:研究设计与方法
在此部分,将详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研究样本将选择一所中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参与美术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来探讨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具体影响。
第五部分:预期结果与讨论
在此部分,将预测本论文研究的预期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讨论。预计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通过对研究结果的讨论,将进一步深化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启示和改进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发现,并对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的有效性进行总结和展望。最后,还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Smith, J. K. (2009). The impact of art education on student creativity. Journal of Art Education, 32(1), 45-58.
[2] Johnson, L. M. (2012).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 education in fostering creativity: A meta-analysi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3(2), 168-182.
[3] Brown, A. R. (2015).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education and creativity: A qualitative study. Art Education, 68(3), 24-36.
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题目: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
本论文旨在通过实践与反思的方式探索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是个体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本论文将通过实践案例和教学反思,以期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
在引言部分,将介绍美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概念,以及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此外,还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将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包括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实践案例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文献综述的分析,将进一步明确本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实践案例与教学反思
在此部分,将选择一些典型的实践案例,并结合教学反思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总结。实践案例将选择一所中学的美术教育实践为例,通过对学生的作品和教学反思进行深入分析,来探讨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教学策略。
第四部分: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此部分,将详细介绍本论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将包括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设定、课程设计、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描述和分析,将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预期成果与讨论
在此部分,将预测本论文研究的预期成果,并对成果进行讨论。预计通过实践与反思的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研究成果的讨论,将进一步深化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并提出相关的教育启示和改进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发现,并对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实践与反思进行总结和展望。最后,还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Zhang, L. (2010). The practice of art educa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rt Education, 35(2), 56-68.
[2] Wang, H. (2013). Reflec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art education. Journal of Art Education, 28(4), 89-102.
[3] Li, M. (2017). The effectiveness of art education in foster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 case study.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5(3), 120-135.
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引导语: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及可行性,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美术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一、 论文题目
数字化坏境下小学美术课程的构建-谈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我国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以课堂导入、教师演示、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学生展示这几个环节进行的。美术课是要满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材料的运用了解艺术的多样形式,对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单一的教学形式会让美术课局限于创作美术作品,而忽视了它的研究性价值和应用性价值。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信息时代,社会需要创新型的复合人才。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对时代的巨大影响,现代信息技术不仅重塑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数字化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前沿中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应用网络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及学习方法,网络的普及使教育再一次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网络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更具有独特风格,美术教学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可视性,应用网络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数字化下的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革新。互联网时代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在教育研究这条路上不断地探索。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教育学术界的教育理论流派纷呈,美国杰出心理学家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人于1999年出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一书中,研究人类对于科学知识的科学认知规律,对教师、学校工作者以及教育政策制定者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由斯特弗和盖尔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学习者是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教育的关注点也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以及认知的形成。
认知心理学创始人奈瑟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倡导者西蒙主张研究自然情境中的认知,强调关注环境对智能的影响。1991由剑桥大学出版的《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认为知识是个人与社会或物理情景间的互动产物。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强调学习环境是不同于传统的传授式教学,不是为传统教学中的学习设计的,而是为善于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学习者创设的。
“认为学习既不是传输过程也不是接受过程,学习是需要意志的、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地、建构的实践,该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活动反思”。《贾斯珀项目》将知识的学习视为一项完整的、真实的任务,在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立足课堂、拓展课外、超越课堂,是学生面向真实社会中问题的解决。我国教育观念的更新一直追随着西方的先进理念,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任务。闫寒冰所着《学习过程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一书中探讨了关于教育理念转型的问题,强调教育中心的转变、教育技术的转变,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培养学习的机器,而是培养学习者即培养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其理论基础也是来自于建构主义。
四、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整齐划一的美术教学效果,为了能使课堂有新意,教师都乐忠于把精力放在课件的精美制作、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认知规律。学生们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完成学习的。数字化下的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支持教学的工具,教师不能仅仅依赖于形式上的“作秀”,如何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需要我们追根溯源的思考美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如何使学生感受美、热爱美并将美与实际联系起来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如何能让美术在学生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规矩、听话、画面效果漂亮、整洁成了美术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仅以画面的最终效果作为教学评价,而忽视学生个体在整个学习中的综合评价,使我们的教学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更为科学的教学模式。
数字化学习下有多种教学模式如:数字化一对一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模式、网络远程教育模式等。任何一种模式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间只能成为互补的关系,并不系统。但是计算机网络作为教育技术仅仅对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起到一个技术支持,换句话说它仅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我们不能简单地视其为工具,更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如何拓展它的价值。而数字化下的项目学习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目前,我国不断开始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创新性。数字化的项目学习目前已经在我国生根发芽,但只是偏重于文化学科,对于艺术类的美术学科来说还没有一套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美术作为一门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审美情感的学科,一直处在校本科目的角落里。美术学科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语文、数学、自然科学、音乐等,因此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学科的生活性、实用性、真实性、
综合性往往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很难体现。五、研究方法及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目前中小学美术课堂的上课模式及效果,根据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并选定一个小学进行美术课调研试验,选取部分班级开展数字化下的美术项目学习,作为自变量进行对照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和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美术项目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的差异,以及开展项目美术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在教学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项目学习相关着作,设计美术项目学习案例并实施开展教学。
六、论文的创新
此篇论文是以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多元智能、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贾斯珀项目为理论基础,打破以往美术学术着作过分强调学科中心,过分注重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试图探究美术学科与项目学习模式的融合,注重美术学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知识的构建,美术情操的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以及高级思维的培养。
七、论文提纲
摘 要
Abstract
引言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存在的问题
4 研究方法及思路
5 数字化项目学习的优势
6 论文的创新
第 1 章 数字化教学的时代背景
1.1 教育范式的转换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1.1.1 理解教育范式
1.1.2 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转换的必然性
1.1.3 学习范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优势
1.2 教育技术的发展
1.2.1 国内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概况
1.2.2 教育技术与教育范式的关联
1.2.3 教育新范式下的教育技术范式转变
1.2.4 网络技术对美术课的影响
1.3 课程改革
1.3.1 我国相关政策的支持
1.3.2 新课程改革对数字化美术课程的要求
第 2 章 数字化下美术项目学习的积极作用
2.1 回顾以往数字化美术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2.2 数字化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
2.2.1 解读项目学习
2.2.2 建构主义
2.2.3 多元智能
2.2.4 实用主义
2.3 数字化美术项目学习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2.3.1 必要性
2.3.2 科学性
第 3 章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建构
3.1 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建构
3.1.1 项目学习目标的建构
3.1.2 项目学习活动设计的建构
3.1.3 项目学习成果展示、评价体系的建构
3.2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美术项目学习活动的设计实施案例
3.2.1 《正月十五闹元宵》项目学习活动实施案例
3.2.2 项目学习单元设计方案
3.2.3 项目实施过程
3.2.4 项目反思
第 4 章 数字化美术项目学习模式的前景展望
结 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