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优质3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应用于家庭环境中的智能化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居设备互联,实现了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远程管理。本论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旨在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将研究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原型,通过实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本研究对于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智能家居系统,物联网,架构,关键技术,性能评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家居设备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因此智能家居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将家居设备连接到物联网中,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和远程管理。因此,本论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以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将研究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首先,将对现有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家庭环境的智能家居系统架构。在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将研究关键技术,包括设备互联、智能控制、远程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最后,通过实验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验证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三、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为相关技术综述,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第三章为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的设计。第四章为系统实现与测试,介绍了系统的实现过程和实验评估的结果。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论文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实现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远程管理。该系统将提高家居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 电子科技导报,2018,16(1):1-8.
[2] 王五,赵六.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2019,25(3):10-15.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研究
摘要:
随着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图像识别和分类能力。本论文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图像识别与分类方法。本文将对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进行研究,设计并实现一个完整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系统原型,通过实验评估算法的性能和可行性。本研究对于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的研究和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性能评估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传统的图像识别与分类方法在处理复杂场景和大规模数据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高效准确的图像识别与分类方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较好的图像识别和分类能力,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以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论文将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首先,将对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进行研究,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图像识别与分类的需求,设计出一种适用于图像识别与分类的深度学习算法。在算法设计的基础上,将进行算法实现和性能评估,通过实验评估算法的准确性和效率。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验证算法设计的有效性。
三、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图像识别与分类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为相关技术综述,对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第三章为算法设计,包括算法原理和实现的设计。第四章为实验评估,介绍了实验设置和结果分析。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本论文的预期成果是设计并实现一种高效准确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该算法将提高图像识别与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算法,为图像识别与分类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与分类算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18,20(2):10-15.
[2] 王五,赵六.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与分类中的应用研究[J].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2019,26(3):20-25.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训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效的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选题背景(项目名称、来源、总经费、合作单位、完成时间和本人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简介):
我国的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多年来一直延续的是有计划预防性维修制度,这种检修制度通过对车辆零部件的使用年限和磨耗程度计算出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周期,同时考虑一般零部件的修理,划分出修理类别等级和修程。检修规程包括: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这种检修制度在运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1)在车辆定期维修有大量分解,次数较多的维修减少车辆运行时间;(2)车辆定检时间的确定是根据统计方法进行概率预测。这样就会出现有的车辆没到检修时间就损坏严重,而有的车辆虽然到期检修但却运行状态良好,造成修理上的不均衡。尤其是随着新设备、新技术在车辆上的运用,车辆的寿命运来越长,现有铁路货车检修制度的弊端越加明显。本文以呼和浩特铁路局为例,通过对现有检修制度的分析,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铁路货车检修的制度进行探讨,以便提出新的较为适合的检修制度方案。
本课题预计完成时间 20XX年10月
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拟解决的问题:
1、分析我国现有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之处;
2、对呼铁局车辆检修方面的情况进行信息收集,了解目前车辆检修的实际状况;
3、运用RCM(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研究)理论对车辆检修制度进行分析;
4、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车辆检修制度;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1、阅读国内外文献;
2、从网上收集资料;
3、深入呼和浩特铁路局各站段,收集所需资料,进行考察收集相关数据;
4、及时请教指导老师,对理论和基础方面的疑惑和难点进行解决。
论文完成计划:
20xx-07~20xx-11 完成开题报告,填写“选题报告和工作计划表”,提交指导教师
20xx-11~20xx-12 收集资料,构思并确定写作大纲,请指导老师修改写作大纲
20xx-12~20xx-05 撰写论文初稿
20xx-05 完成论文初稿
20xx-05~20xx-07 请指导老师对初稿提出修改意见,完成二稿
20xx-07~20xx-09 请指导老师对二稿进行指导并按老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完成定稿
20xx-09 提交论文最终稿
20xx-09~20xx-12 请评阅老师审阅,准备论文答辩幻灯片(PPT)
详述选题的目的意义、工程背景、国内外发展动态、实验设计方案及预期结果(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撰写):
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我国铁路货车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运用到车辆制造上,车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另外,车辆运载量和运行速度的提高使车辆的运行条件更为复杂。目前的检修制度在新形势下显示出来的弊端更加明显。随着近年来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HMIS)、车号自动识别系统(AEI)等相继建成使用,铁路货车车辆管理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这对车辆的检修制度改革提供了依据。本文试图运用RCM(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研究)理论对车辆检修制度进行分析,对铁路现有检修制度提出科学性、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为呼铁局车辆检修制度改革提供思路。
2、工程背景
在我国,除少数企业自备车外,大多数铁路货车内有固定配属。为了保证这些车辆及时得到检修,使之安全运行,铁道部早在50年代便制定了以预防性计划修和日常维护相结合的较为严格的货车检修体制。这在当时车型比较落后、性能状态较差,以及材料价格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应该说比较适用。但随着货车车型的变化,各部配件性能的改善,以及材料价格的迅猛增长,使得原有货车检修体制的弊端明显曝露出来。从现有货车检修体制而言,理论上讲一方面可以保证车辆性能及时得到恢复;另一放面可有效调控车辆的维修秩序。但实际上这两方面的作用已很难体现。按现有修程规定,修程越高成本支出越大。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进行临修的车辆破损程度远比段修车严重,维修费用支出远大于高修程的车。另一方面,由于车型逐渐变好,零配件性能日益精良,使得车辆定检时承担的零配件更换量日益减少。再加上车辆维修部门维修费用包干,使得该修理的车辆不修理,甚至于出现问题严重的车辆无人扣修,只通过列检人员的简单处理便放行等不良后果。
鉴于上诉种种不利因素,尽快调整现行货车检修与管理体制,选择切合当前车辆检修工作实际的体制已势在必行。
3、该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装备自动化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维修的认识不断深化。现代的维修已从一种技艺发展成为一门综合学科,其涉及断裂力学、故障数学、可靠性工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工程经济、人机工程等多种学科。对机器设备故障的理解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故障观念认为设备越陈就越容易发生故障;第二阶段人们普遍相信“浴盆曲线”,从而产生了以机件磨耗规律为基础的计划预防修的维修思想;第三阶段的研究揭示,随着技术装备复杂性的提高,大多数的故障规律并不符合“浴盆曲线”。近代机车车辆的统计资料表明,占90%-95%的机件故障没有损耗期。这就说复杂设备的可靠性基本上与时间无关,因此以定时维修、拆卸分解为基础的计划预防性思想遭到质疑,从而形成和诞生了“以可靠性为中性的维修(RCM)”思想和维修制度。
尽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它行业的技术装备已深入推行RCM的维修制度,但在铁路货车维修领域内目前仍执行的是计划预防修的大框架,整车或大部件定时或定运行里程进行不同等级的维修。各国铁路在此大框架下,实施灵活的状态修。
(1)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从有关文献获知,国外教先进的铁路车辆检修体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东日本旅客铁道运输有限公司的新车辆维修体系。它主要是按照装置、机器的不同性能(技术水平)实施灵活检查,原则上以各装置、机器的不同耐磨性及耐久性为基础,适当确定检查周期的柔性检查体系。二是奥地利铁路RCM/LCC维修模式。其特点是确定重要功能零部件,合理选择维修模式,科学地确定预防性维修工作的间隔期和维修级别,以最低LCC为目标安排维修,重视维修的经济性;三是德国高速列车ICE的维修模式。其特点是保持计划预防休修制的总体框架,采用诊断维修将计划维修措施分解为许多小组成部分,即“最小工作包”,增加维修灵活性。此外还有英国铁路大部件换修的维修模式等。
(2)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随着我国铁路货车技术的发展,零部件质量的显著提高,以及重载、高速对车辆的要求,我国铁路货车的检修制度在逐步完善之中。对这检修制度改革方面的研究也较多。检索到的国内对铁路货车检修制度研究的文献有:《近代铁道机车车辆维修现状与发展趋势》,对国内外铁路货车检修制度进行介绍;《RCM技术在铁路机车维修中的应用价值》,从机车功能入手,分析可能出现的故障,用逻辑决断图和定量的数学模型,结合现场数据资料和实验结果,经过可靠性统计分析来确定维修周期和级别;《浅谈铁路货车检修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及方法》,从现有检修制度入手分析存在的弊病,提出改革的几点建议;及《论我国机车车辆修制改革》、《谈货车检修制度的改革》、《车辆的状态修与技术诊断》等文献,这些是针对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总体改革的研究。其它如《HMIS在货车检修运用管理中的作用》、《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研制》、《关于铁路货车检修扣车信息化管理的研究》、《铁路货车动态检查布局与设置基本思路》《铁路货车检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等文献对铁路货车检修从信息化角度作了研究;还有从特定运载情况角度对铁路货车检修的研究,如《大秦线货车维修管理体制的探讨》、《铁路重载货车RCM管理体系理论框架研究》、《大秦线重载货车检修运用现状分析及探讨》。以上资料从不同角度对铁路货车检修制度改革作了有价值的探讨和研究。
4、实验设计方案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的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二章 RCM(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研究)理论概述
2.1 RCM的形成
2.2 RCM基本问题
2.3 RCM基本思想
2.4 RCM基本观点
2.5 RCM优势
第三章 呼和浩特铁路局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分析
3.1 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基本情况
3.1.1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概况
3.1.2现有检修制度对保障铁路货车的重要性和作用
3.1.3 我国铁路货车检修制度的发展趋势
3.2 呼和浩特铁路局运输概况
3.2.1运输的组织特点
3.2.2运输货车的特点
3.2.3运输对货车工作的要求
3.3 呼和浩特铁路局货车检修、运用现状分析
3.3.1货车检修作业能力
3.3.2 货车扣修组织模式
3.3.3 列检作业布局
3.3.4 列检作业模式
3.3.5 检修制度分析
3.4 呼和浩特铁路局铁路货车信息化建设情况
3.4.1 铁路货车信息化在车辆检修制度中的作用
3.4.2 铁路货车信息化体系构建情况
第四章 铁路货车检修制度构建设计
4.1 RCM分析
4.2 货车RCM管理体系构建
4.3 货车检修制度改革方案设计
第五章 以RCM管理体系为核心的检修制度实施措施
5.1 RCM准备工作
5.2 RCM实施过程
5.2.1货车零部件可靠性分析
5.2.2 确定货车产品重要功能项目
5.2.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5.2.4 逻辑决断分析
5.2.5 维修方式选择与维修决策
5.3 加强货车信息化建设,提高状态修比例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注:内容填不下可加附页。
查阅文献资料清单(≥30篇)
[1] 李丙、康振华《HMIS系统在货车检修运用管理中的作用》铁道技术监督2004年第5期
[2] 藤原、良守(日)《JR东日本新车辆维修体系》 国外铁道车辆 2008年5月
[3] 高萍《RCM技术在铁路机车胃中的应用价值》 价值工程 2006年第11期
[4] 彭惠民《车辆的状态修与技术诊断》 铁道车辆 1998年11月
[5] 松本(日)《车辆实时监控系统研制》国外铁道车辆 2008年9月
[6] 孙蕾、陈雷《从检修规程谈我国铁路货车各级修成程的衔接与分工》 铁道车辆 2009年10月
[7] 王永军《大秦线货车维修管理体制的探讨》 铁道货运2007年第1期
[8] 周磊、陈磊《大秦线重载货车检修运用现状分析及探讨》铁道车辆2009年4月
[9] 刘汝让《德国客车的检修体制与修程分析》国外铁道车辆2003年11月
[10] 马千里、陈雷、吴月东《关于铁路货车扣车信息化管理的研究》铁道车辆2006年5月
[11] 赵中喜《机车车辆维修的发展方向及对策》铁道机车车辆2002年
[12] 蒋太立《基于RCM理论的维修决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3] 狄威《简论机车车辆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及维修信息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12月
[14] 董锡明《近代铁道机车车辆维修现状与发展趋势》铁道机车车
辆2002年[15] 董锡明《论我国机车车辆修制改革》铁道机车车辆1994年第4期
[16] 高兴文《浅谈铁路货车检修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及方法》哈铁科技通讯1995年第4期
[17] 杜小平《确定费用最小原则下设备最佳预防维修周期的机算计仿真方法》 设备管理与维修 1996年第2期
[18] 贾宝谊《谈货车检修制度的改革》铁道车辆1984年第8期
[19] 赵长波、陈雷《铁路货车动态检查布局与设置基本思路》铁道车辆2008年4月
[20] 马云岭、陈雷、吴月东《铁路货车检修车管理的现状及信息化全过程管理的研究》 铁道车辆2007年9月
[21] 宫辉、徐克红、张志远《铁路货车检修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上海铁道科技2008年第第2期
[22] 李永华、卢碧红、姚文忠《铁路重载货车RCM管理体系理论框架研究》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4月
[23] 西崎、英久(日)《新干线车辆检修管理系统(ARIS)》国外铁道车辆 2006年5月
[24] 潘光、毛昭勇《预防性维修周期优化决策研究》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4月
[25] 周磊、陈雷、袁胜利《中国铁路货车站修技术管理发展过程》铁道车辆2009年7月
[26] 陈娅《铁路货车车辆段信息化建设方法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2月
[27] 袁清武《货车构造与检修》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年 北京
[28] 《路情教育》呼和浩特铁路局出版 2007 呼和浩特
[29] 《局情教育》呼和浩特铁路局出版 2007 呼和浩特
[30] 孙蕾、陈雷《从铁路货车修程设置谈检修制度的发展趋势》 中国铁路 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