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情况调研报告【优质3篇】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现代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开始积极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市,并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本报告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对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政策支持是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对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示范市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建立了专门的资金支持机制,用于扶持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现代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鼓励农民采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水平。
其次,技术创新是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的核心驱动力。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首先,通过引进和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例如,利用温室大棚、智能灌溉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全程监控和精确管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还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等技术,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了农田土壤质量,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市场推广是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的重要环节。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例如,一些示范市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结合起来,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示范市还积极开展农产品推介活动,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促进了农产品的良性循环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广为示范市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此,建议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推动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优质农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创建目标、示范项目和示范效果三个方面,对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目标明确。各地政府在创建示范市时,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例如,一些示范市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绿色、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综合效益。另外,还有一些示范市的目标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这些目标的确立,对示范市的创建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涉及多个示范项目。示范项目是示范市创建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各地政府在创建示范市时,根据本地的农业特色和资源禀赋,选择了不同的示范项目。例如,一些示范市重点发展有机农业,通过推广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和加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另外,还有一些示范市注重发展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通过农事体验和农产品销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效果。示范市的创建不仅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还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示范市的创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示范市的创建还带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示范市的创建还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综上所述,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创建目标明确,示范项目丰富多样,示范效果显著。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不稳定等。因此,建议继续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的建设水平,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篇三
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使XX生态农业由小变大,鄂州农产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迈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一行先后深入到梁子湖区“涂家垴镇万亩无公害红薯高产示范片”、“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基地”,华容区“湖北鄂州台湾生态农业创业园”,鄂城区“樊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这个目标,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的现状
我市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特有地理位置,素有鄂东聚宝盆、江南鱼米乡之美誉。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1.2万亩,水面65.1万亩,林地27.5万亩。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了“六有”。
(一)有生态农业示范片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先后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和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示范片。如梁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区,百里长港线、樊寺线生态农业示范带和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等,对我市生态农业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有生态标志农产品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建立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4个,示范基地面积63万亩,通过以点带面带动了全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了遐迩闻名的武昌鱼、河蟹、珍珠、茭头、莲藕等一批“原字号”和“土字号”特产。武昌鱼不仅成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咏物绝句,而且成了美国连续几届总统的首选中国菜。XX生产的螃蟹曾“横行”香港,销量占市场份额六成以上,“梁心”牌有机番茄在武汉超市上架,“梁道”牌稻米正在加工生产。丰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为我市生态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先后荣获多个“国字号”、“省字号”名片
。(三)有生态农业模式
立足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行区域化布局,大力示范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形成了红润池湖农业生态园“良心种植、有机营养”的种植模式,太和万亩有机农业“喝”山泉水、“吃”有机肥、“戴”生态圈、“当”健康神的“全产业链”模式,泽林镇万亩湖农场水稻种植推行的“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收购”“五统一”管理模式,东港大丰循环牧业示范园的“猪─沼—菜”循环牧业种养模式,峒山生态园“宜居、宜业、宜游”模式等一批相对集中连片、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地。
(四)有土地流转创新
目前我市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土地股份式流转”、 “土地托管式流转”、“土地转让性流转”、“土地季节性流转”等流转方式,建立了土地流转保证金制度,开展了确权确地试点工作,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保障机制。
(五)有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
近几年以来,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实施沃土工程,提高肥料利用率。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复播面积达55.8万亩,举办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样板36.5万亩。积极开展农业环境污染事故调处工作,近年来查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十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六)有生物能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近50%。积极推进沼气工程建设。如东港沼气供应站采用国内领先的搪瓷钢板升流式固体床中温发酵工艺,循环利用农业资源,实现了燃料、饲料、肥料有机转化,有助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生态农业发展上取的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群众的期盼相差较远,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距离。主要存在“六强、六弱”:
一是扩大发展规模意识较强,打造精品意识较弱;
二是创立“品牌”意识较强,提升“品牌”意识较弱;
三是注重短期效益观念较强,忽视环境保护意识较弱;
四是做表面文章较强,在资金、技术帮扶解困方面较弱;
五是依靠领导支持、项目支撑较强,坚持市场决定取舍意识较弱;
六是土地流转急功近利意识较强,着力化解深层次矛盾意识较弱。
三、对策和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我们立足XX的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针对鄂州目前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按照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认为全力发展我市生态农业,重点要抓好“六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