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推荐3篇】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平等、包容的价值观的不断提升,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我县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80%。同时,我们还前往我县的残疾人康复中心、聋哑学校、盲人学校等相关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残疾人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二、调研结果
1. 教育支持不足: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的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不够,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2. 就业机会有限: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残疾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大部分残疾人只能在家中从事简单的手工活,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自主生活。此外,企业普遍对残疾人的招聘存在偏见和歧视,导致残疾人就业机会更加有限。
3. 社会支持不够: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一方面,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足,生活补贴和医疗补贴等政策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残疾人在社会交往和参与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和关爱。
三、建议和对策
1. 加强残疾人教育:加大对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普通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2. 扩大残疾人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招聘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培训和适应环境,消除歧视和偏见;同时,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培训和咨询等服务。
3. 完善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加大对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医疗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加强对残疾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的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总之,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一定能够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充实的生活。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二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我县残疾人事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为80%。同时,我们还邀请了我县残疾人康复中心、聋哑学校、盲人学校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
1. 教育支持有待加强: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的教师数量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普通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
2. 就业机会待拓宽: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就业机会有限,大部分残疾人只能从事简单的手工活;另一方面,企业对残疾人的招聘存在偏见和歧视,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3. 社会支持有待提升: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的残疾人社会支持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不足,补贴政策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残疾人在社会交往和参与方面面临一定的困难,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三、建议和对策
1. 加强残疾人教育:增加聋哑学校和盲人学校的教师数量,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普通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2. 拓宽残疾人就业机会:鼓励企业招聘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培训和适应环境,消除对残疾人的偏见和歧视;同时,加大对残疾人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培训和咨询等服务。
3. 提升残疾人社会支持水平:加大对残疾人的生活补贴和医疗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加强对残疾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的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交活动等服务。
综上所述,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相信,通过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一定能够实现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充实的生活。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三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残疾人事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会召开、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展开及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使我县的残疾人事业有新的突破,寻找与发现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构建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残疾人发展机制。近期我县组织人员进行了残疾人生活就业情况调查摸底,以新形势下**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梳理出了“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并根据“六个
仍然”和“六个需要”及残疾人事业主体活动的逻辑总结出“三个抓好”、“两个加大力度”和“一个结合”。为今后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
(一)**县残疾人基本情况。
我县各类残疾人47923人,涉及13万家庭人口,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定的负担。其中视力残疾4560人,占我县残疾人总数9.5%;听力残疾5040人,占10.5%;言语残疾3504人,占7.3%;智力残疾5731人,占11.94%;肢体残疾25776人,占53.7%;精神残疾3312人,占6.9%。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生活能力,属一级重度残疾人占全部残疾人的16%;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属二级残疾的占33%;有一定劳动能力,可以就业的,属三、四级或聋哑残疾的占51%。
(二)**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情况。
目前,全县残联拥有十余名专职工作人员,分管组联部、康复部、就业部、教育部及办公室事务,各尽其职。为推进康复工作,去年建成康复中心,进行专业残疾人康复训练,开办了聋儿语训班,聘任两名专业语训教师,很好地训练了聋儿的语言能力,对我县残疾人职业专业化、康复培训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县残联下分设15个乡镇残联,全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及办公设施、通讯设备,配有专职干事、康复员,共同协调工作。县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今年来我县加大了残疾人事业的支持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白内障无障碍县”工程让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我县完成手术426余例,手术脱盲率100%,脱残率98%,基本实现无障碍县的目标要求;实施“助听工程”免费为74名聋儿进行听力检测、耳膜制作、配发数字式助听器;实施“助行工程”,助残日期间,县残联组织5个小组将100辆轮椅、手摇三轮车分别赴十五个乡镇,直接送到贫困残疾人手中;实施“安居工程”, 县残联本着“穷中选穷”的原则,确定对马集、仲山、孟姑集、黄垓、梁宝寺5个乡镇的20户贫困残疾人危房实施改造;开展“短信助残,支持残奥”活动。完成捐款11万多元,对于踊跃捐款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了通报表彰;实施“医保工程”, 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残疾人就医难的困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通过福利企业(我县有2处,规模较小)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置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创业以及残疾人劳务输出等就业渠道,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0%以上。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安排,开展了残疾人就业生活状况和0—6岁各类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全面掌握我县残疾人的生活、就业、社会保障情况,扎扎实实的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经过3个月认真细致地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各项数据汇总、分类、存档、分析,为今后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人民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由于残疾人自身的原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处于劣势,残疾人与正常人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残疾人在康复、就医、生活等方面需要救助人越来越多,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与扶残助残的形式单一、救助资金不足之间形成很大矛盾,造成残疾人奔康步伐较慢。2008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残疾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中央开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强调人权、人民的利益,残联的工作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同时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残联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调研,了解基层残疾人的生活就业情况,分析残疾人需求,发现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寻找新环境、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大会精神,努力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大会的三民政策应辐射到农村的残疾人群体,并且这个群体应该得到特殊照顾和重视。可以说,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任重道远。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
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
近些年来,民政部、计生委、共青团等部门加大力度,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内涵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
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