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优选3篇)
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分析了目前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的效率和公平性。
一、调研背景
农村低保是指国家为解决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问题而提供的一项保障措施。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低保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100份问卷,并对10个农村地区的低保户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
1. 低保标准不够科学:目前农村低保标准普遍偏低,未能及时跟随物价的上涨和生活成本的增加,导致部分低保户生活水平仍然较低。
2. 申请流程繁琐:农村低保申请流程繁琐,需要提供大量的材料,办理时间长,不少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因为无法提供相关材料而无法享受低保待遇。
3. 滥用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农村低保制度的不完善和监管的缺失,一些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得低保资金,导致低保资源分配不均。
4. 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区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着资金挪用、滞留等问题,导致低保资金无法及时到位。
四、改进措施
1. 提高低保标准:根据农村物价和生活成本的变化,及时调整低保标准,确保低保户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2. 简化申请流程:优化农村低保申请流程,减少冗杂的材料,提高办理效率,确保符合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能够及时享受低保待遇。
3.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低保资金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审核制度,加强对低保户的跟踪和检查,严厉打击低保资金滥用的行为。
4. 加强教育宣传:通过开展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特困人员对低保政策的了解和认知,减少低保资金的滥用现象。
五、结论
农村低保工作在解决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低保标准不够科学、申请流程繁琐、滥用现象普遍存在以及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的效率和公平性,我们提出了提高低保标准、简化申请流程、完善监管机制和加强教育宣传等改进措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积极改进农村低保工作,更好地保障农村特困人员的生活质量。
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农村低保工作的成效与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分析了农村低保工作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的效果。
一、调研背景
农村低保是为了解决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政策。农村低保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特困人员的生活状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对10个农村地区的低保户进行了深入访谈。
三、调研结果
1. 低保政策覆盖面较广: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低保政策的覆盖面相对较广,能够照顾到大部分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2. 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低保政策的实施使得部分低保户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3. 部分低保户缺乏发展机会:由于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足,部分低保户难以脱贫致富,长期依赖低保资金。
4. 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部分地区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导致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
四、改进措施
1. 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低保户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2.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低保户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 完善低保退出机制:建立完善的低保退出机制,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自我发展能力的低保户,逐步减少低保资金的发放,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善生活。
4. 加强低保资金管理和监督:加强对低保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低保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低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结论
农村低保工作在解决农村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低保政策的覆盖面较广,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部分低保户缺乏发展机会,并且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完善低保退出机制以及加强低保资金管理和监督等改进措施。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并积极改进农村低保工作,为农村特困人员提供更好的帮助和保障。
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农村低保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主要是针对农
村低保工作进行调研的报告,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该制度的推行,对于解决农民贫困,实现“生有所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最近,笔者通过实地视察和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我县农村低保工作的现状
我县位于xx山区,是全省25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区)之一。截止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44.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95万人,是个农业大县。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7.8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533元。全县现有低保对象3161户4209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3055户4090人,城镇低保对象106户119人。全年发放保障金409.43万元,比上一年增加137.56万元。农村低保率为1.03%,月人均低保救助金为80.46元;城镇低保率为0.29%,月人均低保救助金为157.26元。
近年来,我县低保工作制度逐步完善,低保对象管理逐步规范,实现了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低保标准增长自然化、低保资金发放社会化,基本上做到了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1、领导重视。
县政府成立了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和低保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由乡镇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并将低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了低保工作顺利进行。
2、制度完善。
我县从1998年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先后出台了《xx县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xx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范(试行)》等政策文件,并结合工作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县民政局还专门编制了低保申请审批程序流程图,发放至各乡镇。各乡镇也根据县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低保工作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
3、动态管理。
县民政局严把进口、畅通出口,坚持每季度末召开党组会议集体讨论审批事宜,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各乡镇每年第三季度组织开展低保对象全面核查工作,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继续予以低保,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对象及时予以注销,真正实现了对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
4、资金保障。
低保资金列入县、乡镇两级财政预算,县财政负担90%,乡镇负担10%,乡镇配套部分先由县财政垫付,年终一次性向乡镇收取。低保资金划入低保资金专户,实行封闭式管理和社会化发放,保证了低保资金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县里还根据省政府[2005]65号文件精神,每年6月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予以调整和提高。
二、当前我县农村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农村低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亟待完善和规范。
1、存在“错保、漏保”现象。
有些是因宣传工作不到位,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有些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对低保申请的条件、程序不了解,使其丧失了应有的权利;有些是因村两委干部责任心不强,对低保工作不重视,没有把工作做细做实,导致应保的对象没有及时上报;有些是村干部出于人情关系,没有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从而出现“人情保”、“关系保”等现象;有些是因违反计划生育等政策而丧失了资格等。
2、操作程序不规范、不透明。
有些乡镇、村(社区)在审核低保对象时没有经过集体研究,而是由个别干部确定;有些低保对象未经过公示或公示时间未满就上报;有些村干部不参照低保条件规定,而是与邻村、邻户对比,相对困难的就上报;有些村干部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想方设法纳入低保;有些村干部在村双委换届选举中为了拉票,随意承诺,把办理低保作为交换条件;有个别乡镇干部由于考虑个人关系,没有严格把关。
3、家庭经济收入核定难。
按政策规定,只有家庭经济收入低于我县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才可纳入低保范围。虽然我县也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制定了《xx县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范(试行)》,规定了家庭经济收入的计算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是收入难以货币化,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占比重大,在价值转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二是对低收入农户的储蓄、有价证券、隐性收入等难以合理核定;三是农户外出务工或临时收入有相当的不稳定性,计算起来比较困难。
4、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主要以地方为主,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财政补助以及县乡两级财政配套。近年来,由于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单一的资金来源使县乡财政的配套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我县9个省级贫困乡镇,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群众数量相对比其他乡镇多,所需配套资金数目也大,难于负担低保配套资金,要求取消配套资金的呼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