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实用3篇)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发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教育投入、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保护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
一、背景介绍
民族地区贫困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贫困的现状,本文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
二、调研结果
1. 教育问题
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这导致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较低,学生的学习条件不够优越。
2. 就业问题
民族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就业岗位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缺乏多样化的就业选择。同时,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技能相对较低,不利于就业竞争。
3.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基本生活条件。
三、解决方案
1. 加强教育投入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善民族地区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民族地区学生的资助,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 推动产业发展
鼓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当地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
4. 保护民族地区文化
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自信心。
四、结论
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教育投入、推动产业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逐步改善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600字)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发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薄弱和生活条件落后等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同时注重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等经济活动。
一、背景介绍
民族地区贫困是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民族地区贫困的现状,本文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
二、调研结果
1. 收入不平等
民族地区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一部分人收入高,而大部分人收入低,贫富差距较大。
2. 社会保障薄弱
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居民缺乏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3. 生活条件落后
民族地区的基本生活条件相对较差,缺乏基本的住房、饮水、交通等设施,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解决方案
1. 加强收入分配调整
通过改革税收制度,提高税收公平性,减小收入差距。同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支持,帮助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来源。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包括提供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 改善基本生活条件
加大对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居民的住房、饮水、交通等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4. 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
通过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和发展乡村旅游等经济活动,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来源。
四、结论
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通过加强收入分配调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可以逐步改善民族地区的贫困现状,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600字)
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民族地区贫困现状的调研报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脚点也在农村,搞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下面由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一篇对民族地区贫困现状进行调研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没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小康,就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小康,更谈不上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少数民族落后地区认识贫困、摆脱贫困,逐步走向富裕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加速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上述考虑,我们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对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西部,距xx县政府驻地34公里,东邻堕却乡,西与水城县红岩乡接壤,北靠堕却乡郎节坝,南与中寨乡接壤,坐标位置为:105°13′18″—105°16′25″,北纬26°13′22″—26°16′58″。
xx乡是一个彝族、仡佬族、布依族、苗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有7个行政村,112个村民组,农户2962户,总人口12510人,少数褡迦丝?spanlang=en-us%26gt;702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6.2%。其中:彝族人口3891人,占总人口的31.1%,仡佬族人口1387人,占总人口的11.1%,布依族人口1013人,占总人口的8.1%,苗族人口738人,占总人口的5.9%。
二、贫困现状
全乡2962户农户中,有贫困户569户,贫困人口2232人,贫困人口占全乡总人口的17.8%。其中:绝对贫困户237户,739人;低收入人口332户,1493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1068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5.2%。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工作,按照《民族乡工作条例》,争取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大力实施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把少数民族的扶贫开发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大多数贫困民族村、民族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正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状况和生活还处于贫困和相对贫困状态。主要表现在:
一是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沉重。
全区7个村,经2007年乡村债务清理,村级债务达103.7886万元。主要是通过农发行、信用联社贷款,全部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如道路硬化建设、中小学校、村级多功能活动室等的修建。村级无集体经济积累,且普遍受到沉重债务的困扰,有的村多年来都是“空壳村”,村级无钱办事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
xx乡地处高原地带,全乡辖区内沟壑纵横,呈“三大冲,六面坡”的
地形特征,全乡30°以上的陡坡耕地占全乡耕面积的80%以上。石漠化严重,全乡地域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有10905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土壤构成以沙壤土为主,还分布有粘土、黄壤土等,土壤呈偏酸性。全乡土地无法实现机耕,还处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广种薄收,离现代农业的差距甚远。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遇旱遇雨成灾,群众反贫率高。三是群众生活水平低,持续脱贫及后继发展的'能力严重不足。
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759元,少数民族人均纯收入不足1600元,居都村(仡佬族村)还停留在1000元以下的水平。由此可见,我乡少数民族群众的基本生活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有相当一部分群众长期靠吃政府救济,村级自我发展的能力弱。同时,持续稳定脱贫还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尽管有一部分贫困户越过温饱线,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会出现再度返贫。特别是2008年春,我乡遭遇几十年一遇的凝冻灾害,受灾人口就达12400人,农业经济损失达5974.28万元,实施灾后重建还将长期进行。因此,增强持续稳定脱贫及后继发展能力是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当务之急,也是其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贫困原因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义利、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因。其表现为: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管理仍存在粗放经营、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的现象;不能积极挖掘自身潜能,因地制宜改造农田,而是老守田园,得过且过;不积极寻找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而是怕字当头,投入怕赔本,外出打工怕不给钱,没有发展的意识和冲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有些人在十分困难的经济条件下还热衷于吃喝玩耍,婚丧嫁娶讲排场、摆阔气;人口出生率较高,一般家庭都有2—3个子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二是低层文化心理突出。
从调查走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意识仍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思维模式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如对科学种养殖等现代生产经营技术心存疑虑,很容易满足于现状,缺乏发展斗志,甘愿过清贫生活。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加大扶贫投入以及社会各方面在财力物力上的救济和帮助,在客观上助长了一部分人坐享其成、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奋发图强、穷则思变的意志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