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优选3篇)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根据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经济状况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实现了经济独立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高薪职位的增加以及创业机会的增多,使得许多家庭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家庭的储蓄意识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相比于过去,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注重理财和储蓄,积极规划家庭的财务安全。尤其是在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参与股票、基金等投资,提高了家庭的财务风险承受能力。
然而,报告也指出中国家庭面临着一些经济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房价过高。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控制房价,但一线城市和热门城市的房价仍然居高不下,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承受购房压力。此外,家庭负债率也在上升。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和信用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陷入了债务困境,这对家庭的财务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此外,报告还指出中国家庭的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仍然存在。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远远超过低收入家庭,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制约了家庭的经济发展。
总之,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在整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控制房价过高的问题,同时提高家庭的金融素养,帮助家庭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家庭的经济状况才能持续稳定地发展。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首先,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能够承担更高水平的消费。购买力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家庭能够购买房屋、汽车等大件消费品,提高了生活水平。此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消费,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中国家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食品、衣物等。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家庭的消费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和高品质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品质和体验,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方面。这使得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也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契机。
然而,报告也指出中国家庭的消费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转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家庭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导致消费过度和浪费。此外,一些家庭存在消费不规范和盲目消费的问题,缺乏理性消费意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这不仅对家庭的经济稳定造成了一定的风险,也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小的压力。
总之,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在整体上呈现出积极向好的态势。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也需要加强家庭的消费教育和理财意识,引导家庭进行理性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同时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只有这样,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才能持续改善,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中国家庭的经济情况调查报告
1.调查设计
(1)CHFS抽样设计:经济富裕地区(东部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市县中东中西部省份的比例为32:27:21,全国为34:27:38),城镇地区(相对于农村地区)的样本比重相对较大(样本中城镇居委会与农村村委会比例为181:139),城镇富裕家庭占比较大,样本的地理分布比较均匀。
(2)数据核查:事后对所有受访者进行(电话)回访。
(3)拒访率:CHFS的拒访率低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调查的拒访率。
(4)数据代表性:人口统计学方面,CHFS调查数据在家庭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方面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比较一致,其中城市人口比例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有差异(2011年CHFS数据按户口计算为0.369,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0.513,但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人口是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不是户籍概念)。在居民收入总额上,CHFS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总额、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总额、人均收入方面比较一致,在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内部构成上二者差距比较大。
(5)国内有影响力的家庭调查数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P),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CHARLS)。
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抽样,它是一种使用辅助信息,从而使每个单位均有按其规模大小成比例的被抽中概率的一种抽样方式。PPS 抽样是指在多阶段抽样中,尤其是二阶段抽样中,初级抽样单位被抽中的机率取决于其初级抽样单位的规模大小,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大,被抽中的机会就越大,初级抽样单位规模越小,被抽中的机率就越小。
2.家庭人口和工作特征
(1)2011年CHFS样本数据显示平均家庭规模为2.94人。少儿(15周岁以下)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23:100,劳动年龄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0.5:100,老年(60周岁以上)人口的男女性别小于1。
(2)无论是根据人口老龄化指标1(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根据CHFS我国2011年该数据为16.34%)还是指标2(65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我国为10.65%)都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少儿抚养比低于老年抚养比,且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高于农村。
(3)根据CHFS数据,我国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比例高达63.58%,年龄组越低的人群高学历的比例越高。
(4)根据CHFS我国城市剩男、剩女(30周岁以上的未婚男女)的比例41:62,农村为59:38。
(5)企业雇佣的劳动力占从业人员的比例高达62%,其中38.44%在私营或个体企业工作,大力发展工商业可能是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大力支持私营或个体企业的发展,中国劳动力就业压力将可能得到缓解。
(6)具有博士学历职工的工资收入低于硕士学历职工的工资,在这个阶段教育收入回报为负。
(7)随着人口年龄降低,初中学历以下人口比例显著降低,义务教育效果明显。
3.家庭非金融资产
(1)从土地的闲置率上看,在被征收土地归为农用土地的假设下,限制土地的占比也有9.97%。(这一数据与我观察到的家乡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种粮补贴及苹果价格上涨,农民们甚至把部分荒山都开垦成土地了,根本看不到土地闲置的情形。)
(2)农村劳动力的输出比例为35.22%。
(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1625周岁,2635周岁的农村居民供给人数显著小于其他年龄组,据此分析,劳动力输出可能持续不足,“用工荒”现象可能长期存在。
(4)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中,有66.88%的农业家庭以及72.68%的非农业家庭没有使用机械。
(5)政府对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补贴差异仅能缩小两类农作物生产收益差距的2.2%,富裕家庭可能获得了更多的农业生产补贴资金。(这是否与富裕家庭的生产规模更大有关系?)
(6)2010年非农业户籍家庭11.79%从事工商业,农业户籍家庭14.73%从事工商业项目。行业分布方面,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其他行业分列前5位。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地区家庭从事工商业活动更为积极。
(7)从户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2010年从事工商业的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7年,高于未从事工商业家庭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后者为8.86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中,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家庭户主与未从事工商业活动家庭户主获得这些学历占比差距不显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家庭中创业比例低于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随着家庭工商业项目资产规模的增加,户主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增加。
(8)按行业来看,绝大部分行业对应的工商业项目资产规模小于40万元。从工商业项目的取得方式看,通过创立工商业项目的方式获得经营项目的家庭占比为79.69%。从家庭对最主要工商业项目的占有份额来看,农业户籍家庭占有份额平均为93.27%,非农业户籍家庭为87.85%。从项目的组织形式来看,个体户/个体工商户是最为普遍的组织形式。
(9)个体户/个体工商户家庭每周平均工作时间6.51天,家庭独资企业6.34天,有限责任公司5.41天,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分别为6.18天、5.62天。
(10)2010年家庭主要从事的工商业项目以盈利为主,仅少数项目存在亏损现象。
(11)从银行贷款的资金流向来看,大企业或工商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更大。贷款申请被拒及害怕被拒而未提出申请的家庭占所有从事农业或工商业家庭的10.7%。从贷款的年利率来看,农业家庭与非农业家庭非别为7.11%、5.96%。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的年利率大致呈递减趋势。非农业家庭主要采用抵押贷款,农业家庭主要采用信用贷款。不管是农业家庭还是非农业家庭向民间金融住址借款的占比均较小。不管是农业家庭还是非农业家庭,绝大部分借款都没有收取利息。
(12)非农业户籍家庭自有住房拥有率为85.39%,农业户籍家庭为92.60%。2011年中国城市有房家庭户均拥有住房1.22套。11.88%的城市家庭未拥有住房,69.05%的拥有一套住房,15.44%拥有两套住房,3.63%的拥有三套以上(城市家庭有房率比较高,但炒房的比例并不高,未来商品房的需求可能在于城市化)。2011年城市人均建筑面积为38.89%,人均使用面积上升到33.76%。中小户型商品房(建筑面积小于等于90平方)占比为44.89%。2011年中期,有13.94%的非农业户籍家庭为购买住房而向银行贷款,还有7.88%的非农业户籍家庭通过银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获得住房。(住房贷款的比例低于我以前的预期)户主年龄在30-40周岁之间的家庭,贷款总额平均为家庭年收入的11倍之多,收入处于最低25%的那部分家庭贷款额达到了年收入的32倍之多。
(13)约14.53%的家庭拥有常见车辆如轿车、客车和货车等。排名前3位的汽车品牌分别是大众、丰田、别克。第一辆汽车从银行借款或通过其他途径借款的占拥有汽车家庭的24.33%,为第二辆汽车负债的家庭占拥有两辆以上汽车家庭的14.29%。家庭为汽车购买保险比较普遍,但为其他车辆购买保险较少。每类汽车险种,没有理赔的家庭购买占比都比理赔家庭的购买占比低,汽车保险的逆向选择明显。
(14)在其他资产种类的分布上,农业家庭和非农业家庭持有金银首饰最为普遍。
4.家庭金融资产
(1)金融市场参与率分别为:银行存款60.91%,股票8.84%,债券0.77%,基金4.24%,衍生品0.05%,金融
理财产品1.10%。其中股票市场、基金市场、银行存款以及民间金融的参与率与学历(博士以下)成正相关,与年龄成反相关。博士在股票市场与民间金融市场的参与率显著低于硕士,在基金与银行存款市场的参与率高于硕士。(2)家庭金融资产平均为6.38万元,中位数为6000元,金融资产在家庭之间的分布不均匀。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金融资产(或无风险资产)总量成正相关(博士除外),与年龄反相关。户主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持有风险资产总量正相关(博士除外),在年龄段的分布上44周岁以下家庭持有家庭风险资产最多,60周岁次之,45-59周岁最少。家庭风险资产的占比平均为9.98%,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博士除外),与年龄反相关。(博士群体更保守么?)
(3)从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来看,城乡家庭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的中位数分别相差4000元与3万元,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家庭股票账户现金余额均值、中位数均高于城市家庭,表明农村家庭股票账户资金闲置情况更严重。股票投资盈利的家庭占比为22.17%,学历与炒股赚钱之间没有必然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炒股赚钱比例递增。炒股借贷的比例为1.70%,平均借贷金额为6.29万元,比例较小,但金额较大。50%以上的家庭没有从基金投资中获利。
5.家庭负债
(1)家庭房产负债比例为(2513/8438)29.78%,其中银行贷款比例为(846户)10.03%,贷款均值为22.85万元;民间借款比例为(1667户)19.76%,借款均值为5.37万元。家庭教育负债比例为7.93%,均值为12798元。
(2)除了住房、汽车、商业、教育、信用卡负债之外,其他负债的主要目的是看病,占40.41%,其次是娶媳妇,15.40%。家庭其他负债的主要来源是近亲。民间借款的家庭比例为34.95%。
6.家庭保险与保障
(1)44.2%的被调查居民没有养老保险。农业户籍居民64.36%主要靠子女养老,非农业户籍为49.17%。目前离休金与退休金之间,以及离退休内部行业之间差距较大(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0.38%的农业户籍居民与4.76%的非农业户籍居民有企业年金。从行业来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拥有企业年金的比例为6.26%,占比最高,其次为专业技术人员为4.4%。年金人均领取余额,前者为1627元,后者为5131元。年均缴纳方面,二者差距不大。
(2)社会基本医保的平均覆盖率为89.17%,城乡差别不大。商业保险方面,农业户籍居民92.86%没有任何商业保险,非农业户籍居民,85.37%没有任何商业保险。
7.家庭支出与收入
(1)家庭总支出由食品支出(27%)、衣着支出(6%)、生活居住支出(17%)、日用品与耐用消费品支出(6%)、医疗保健支出(8%)、交通通信支出(20%包含交通工具的购买支出)、教育娱乐支出(14%)及其他支出(2%)构成。农村居民年均消费支出为城市居民的51%,且家庭消费不均等的程度在农村居民内部更加突出。城乡居民在医疗保健支出上相差无几,考虑到城乡收入差别,农村居民的医保负担更重。城镇居民的转移支出占其收入的比重约为11%,农村为14%。
(2)居民家庭年收入的均值与中位数之比约为2.9:1,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为3884元,转移性支出为6052元(差额去了哪里?)。公务员家庭相对于非公务员家庭来说,年转移收入的总量高出32%,来自非亲属的转移收入比例也大大高于后者。
(3)无论是城镇家庭还是农村家庭储蓄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和结婚、养老以及买房是我国家庭储蓄的三个主要原因。
8.家庭财富
(1)城市家庭资产达到均值的占14.30%,农村家庭资产达到均值的占21.34%。
(2)样本家庭中没有负债的占到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