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3篇】
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环境的效应。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发现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具有深远的影响,包括城市扩张、农田转移、资源开发等。这些变化不仅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影响。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环境的效应,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效应;调查分析
引言:城市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扩张、农田转移、资源开发等问题愈发突出。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也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对于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究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对环境的效应。希望通过研究结果,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遥感影像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等。首先,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包括城市扩张的空间范围、农田转移的程度、资源开发的规模等。其次,利用遥感影像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定量化分析,揭示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效应,包括生态环境状况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预期结果与意义:预计本研究将揭示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对环境的效应。研究结果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韩立华,王振宇.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地理科学研究, 2018, 37(1): 16-23.
2. 李军, 王瑞卿, 李瑞华.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 地理研究, 2017, 36(2): 234-242.
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对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降水变化、温度升高、灾害频发等。这些变化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还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对策,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关键词:气候变化;农业生产;影响;适应对策
引言: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的趋势愈发明显,降水模式和温度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这些变化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地观测和数据分析,探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对策。希望通过研究结果,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观测、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等。首先,通过实地观测获取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数据,包括作物产量、生长期、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其次,利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揭示不同气候因素对作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机制。最后,通过模型模拟,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对策。
预期结果与意义:预计本研究将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对策。研究结果可以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提供决策支持,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姚洋, 李明, 张强.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9, 24(1): 56-62.
2. 王彦民, 张霞, 梁群慧.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39(6): 18-23.
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毕业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地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参考。
题目:农村人口迁出的利弊研究——以剑川县象图乡为例
一、选题原由
1、首先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家乡人,亲自目睹了近几十年来家乡的改变。从一个自给自足的落后、贫困的乡村慢慢蜕变着。可以切身感受到随着祖国政策的普及,农村人口的外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2、通过对比自己家乡几十年前和现在的状况,可以得出家乡外流人口逐年增加,但是受到经济、交通、政策、统计口径等的困扰,家乡人口的相关数据不是很清楚,有待进行统计。
3、为积极响应“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针对家乡的现状,有必要寻求更好地政策、措施以促进家乡经济、政治、文化等更好地发展。
4、随着近几年外流人口的增加及长期在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封建思想的桎梏,一些女性“婚姻迁移”而导致家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婚姻挤压。
5、虽然农民工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有助于农村脱贫致富,但实际上农村农业生产体制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也造成了农村土地经营荒废、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诸多社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急需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来权衡利弊。
6、大多数农民工外出打工并非长久之计。最终还是会“回流”至农村。农民工的回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
1、人口流动,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行为,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
,各类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实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人口作为生产要素的主体,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其流动的范围和频率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科技水平不发达,缺乏区域性支柱产业,影响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特别是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就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2、人口外流的正负效应是相辅相承的,其利弊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为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等,对于人口外流的利弊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了解家乡人口流动的情况,可以对当前家乡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更加理性清醒的认识。
三、应用价值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最近国内学者关于人口外流的相关研究的了解和在自己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浅谈家乡人口外流的利弊,通过综合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观点,以促进家乡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
四、研究现状
1、人口外流的好处
人口外流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赵润田在《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中提到,人口外流的积极作用第一,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二,引领经济发展,提高人均水平;第三,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四,推动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第五,更新思想观念,积累经验和资金;第六,有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人口结构自身来看,对人口总量的影响:大量的人口外流,使得欠发达地区常住人口数量远低于户籍人口,从常住人口作为地区总人口的角度来说,对于控制人口总量,降低人口增长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胡茂新,李桂逯,费连军,赵文霞在《人口外流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思考——基于金圩村的实证调查》中提到:从外流的半径来看,已经从最开始的离土不离乡到跨县、跨省大全国范围内的大转移,时间上也从农闲外出。农忙回家的季节性务工到现在的常年在外。毫无疑问,大量人员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2、人口外流的弊端
赵润田在《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中提到人口外流对于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第一,人口红利收益小,社会抚养压力大;第二,对经济发展造成损失;第三,导致人才流失和劳动力匮乏;第四,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对家庭的影响很大。
赵润田还指出: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欠发达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向老年型的转变,助推了这些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对人口性别结构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外流人口,男性占较大比重,男女不平衡的外流使得地区之间人口性别结构出现“两极分化”,即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对上升,欠发达地区人口男女性别比相对下降,导致流出地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男女性别比出现较大差距;对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影响:欠发达地区外流人口中,初中级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0%以上,大量的人口外流直接导致流出地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下降。
胡茂新,李桂逯,费连军,赵文霞四人在《人口外流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思考——基于金圩村的实证调查》中指出:农村劳动力外流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的困境有,第一,家庭结构变化,空巢老人增多;第二,农村老人孤独无依靠;第三,农村留守老人依靠劳动自养;第四,孝道式微。
从西方发展来看,农村家庭养老是重要的过程和其他养老无法替代的作用;农村家庭养老更符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弘扬孝道理论,构建和解社会;社会养老无法替代家庭养老的精神慰藉作用;阳光托老、农村养老保险无力承担农村老年养老之重。
石人炳在《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中提到我国当前农村青年外流对地区婚姻问题和自身婚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自身婚配的影响,一些大龄未婚农村外流青年择偶难;二是贫困地区女青年婚姻迁移导致当地男性青年成婚困难;三是农村已婚青年流动对婚姻稳定性产生影响。
李传勋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形势和劳动力供需问题研究》中特别指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移民增长率持续下降,造成当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由于经济活动人口数量不足,远东地区劳动力供应有较大的缺口,而技术骨干和熟练工人的外流更是制约远东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3、剑川县象图乡人口外流研究现状
剑川县象图乡地处滇西北地区,属高寒山区少数民族。由于受到交通、经济、政策及统计口径等多方面的影响,目前象图乡关于人口外流的相关研究还在处于未研究状态。
五、自己的见解
人口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固有现象。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同时又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欠发达地区的人口流动,特别是劳动力的大量外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无可非议,农民工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农村脱贫致富,但同时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何协调农村人口外流的.利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该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关乎城乡收入的差距,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危。人口外流影响着乡村城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
六、研究主要内容
1、剑川县象图乡的总体概况
分点详细陈述象图乡的具体区位、人口规模、自然条件、人文条件以及从时间尺度对比分析近几十年来农村生产生活的变化等。
2、剑川县人口外流的现状
通过时间尺度、空间尺度来分析剑川县象图乡最近几十年来人口外流的状况。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半访谈的方式来整理相关的数据。例如人口外流率、男女比例、婚姻迁移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率等。并依据数据来说明人口外流的整体现状。
3、利弊分析
以收集到数据为支撑,根据家乡的具体情况从多方面浅谈人口外流带来的利弊,主要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分点罗列。
4、结论对策
综合分析人口外流下家乡的发展状况,并就家乡存在的弊端对症下药,找到一些良好的措施,促进家乡社会经济文化等更好、全面的发展。
七、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家乡规模为100户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进而得出近几年人口外流的相关数据,为论文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此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家乡外出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真实想法以及存在的利弊问题。
2、文献综合分析法
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学者对“人口外流”的研究的文献,再结合家乡具体的情况,切实综合分析人口外流存在的利弊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家乡的现状,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八、研究进度计划
1、20XX年7月见导师,讨论选题方向和初步拟定论文的题目;
2、20XX年9月,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并进行开题答辩;
3、20XX年10月——12月,阅读大量相关人口外流的文献,为论文的撰写作准备;
4、20XX年1月——2月,趁着寒假,做一些有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收集实际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撰写论文第一稿;
5、20XX年3月,撰写论文第二稿;
6、20XX年4月,修改论文第三稿,并定稿;
7、20XX年5月进行论文答辩。
九、主要参考文献
[1]赵润田.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的双重影响及对策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2(11):169-174.
[2]胡茂新,李桂逯,费连军,赵文霞.人口外流背景下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思考.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07-111.
[3]石人炳.青年人口迁出对农村婚姻的影响.人口学刊,2006(1):32-36.
[4]李传勋.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形势和劳动力供需问题研究.俄罗斯学刊,2011(1):24-33.
[5]李莉,洪卫.试论落后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3(3):36-38.
[6]张文娟.李树茁.劳动力外流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4(8).
[7]任扬,RENYang.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条件下的农村家庭养老社会保障[期刊论文]-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
[8]庄梅兰,ZhuangMeilan.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及应对措施[期刊论文]-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
[9]赵燕.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问题探讨[期刊论文]-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