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优秀3篇)
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公益性岗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支持。通过对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我们将探讨这些岗位的特点、目标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年度公益性岗位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多样性。这些岗位涵盖了教育、医疗、环保、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能够满足社会各个方面的需求。此外,公益性岗位的目标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服务,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与发展。通过这些岗位,我们可以看到公益事业的影响力和价值。
然而,年度公益性岗位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公益性岗位通常依赖于政府、非营利组织或慈善机构的资金支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这些岗位的数量和范围可能受到限制。其次,公益性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往往较为艰苦,工作压力大,薪资较低,导致人才流失和招聘困难。此外,由于公益事业的特殊性,公益性岗位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路径也相对有限。
为了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公益性岗位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其次,应加强公益性岗位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此外,应建立公益性岗位的评估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才从事公益工作。最后,应加强公益事业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知和支持度。
总之,年度公益性岗位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岗位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特点、目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希望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能够共同努力,为公益性岗位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公益性岗位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关这些岗位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探讨公益性岗位的需求与供给、志愿者管理和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结果显示,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虽然社会对公益性岗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资源有限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公益性岗位的供给相对不足。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公益性岗位的需求远远超过供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服务的不均衡。
此外,志愿者管理也是公益性岗位面临的重要问题。公益性岗位通常依靠志愿者的支持和参与,然而志愿者的数量和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需要加强,以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也需要改进,以增加志愿者的参与度和持续性。
此外,公益性岗位在社会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公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充分,缺乏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另一方面,一些公益性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效果不够透明,导致公众对其可持续性和效益性的怀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公益性岗位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其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其次,应加强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工作,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此外,应建立志愿者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的参与度和持续性。最后,应加强公益性岗位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其价值和意义的认知和支持。
综上所述,年度公益性岗位面临着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志愿者管理和社会认知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加大对公益性岗位的投入和支持,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公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知和支持,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发展的目标。
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年度公益性岗位的调研报告
以来,随着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人员范围扩大,“4050”人员就业成为城乡统筹就业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些情况,县把公益性岗位开发当作解决下岗职工就业主渠道,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个体户中开发公益性岗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解决“4050”人员就业方面成效显著。为此,笔者对公益性岗位开发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调查。
一、公益性岗位开发有成绩,也有潜力
县是一个林业大县,森林覆盖面积达到92.4%。拥有7.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城镇人口1.4万人,目前共有下岗职工263人,占城镇人口的1.9%;采取公益性岗位开发解决下岗职工132人就业,其中“4050”人员23人,分别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1%和11%,还有26人等待就业。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社会管理岗位就业27人,占20%,主要在劳动保障协管员、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岗位;在社区服务岗位就业49人,占37%,主要集中在卫生保洁、环境绿化等岗位;在社区内单位的
后勤岗位56人,占43%,主要在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的门卫、收发、后勤服务岗位。在以上三大类中,政府采取购买和支持岗位的共92个,占到岗位总数的69.8%。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旅游强县、加大旅游投入作为解决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大举措,提出以生态旅游带动二、三产业发展的号召,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提供了新的广阔的空间。初步预计,可开发公益性岗位100个,其中,各旅游公司预计可解决岗位70人,主要集中在门卫、保安、停车管理、卫生保洁等方面;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收发、门卫、老年人服务、群众娱乐、公用设施维护等方面可开发公益性岗位15个。政府组建中老年人娱乐中心,在交通执勤、卫生督管、汛期监测等方面可开发岗位15个。
二、公益性岗位开发“链条”脱节
公益性岗位如同一部机器一样,仅仅是主轴高速运转,相关部件不能跟上主轴运转步伐,就达不到实际效果。在公益性岗位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1、政府与部门之间脱节。
中央、连续两年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以一号文件发出,中央的第一个会议就是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提出了就业再就业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省、市、县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就业再就业奠定了政策基础。但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不仅仅是劳动部门的事情,劳动部门也无能力全部包揽下来,需要全社会、各级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可是,政府下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对开发公益性岗位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合力。一是机关事业单位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素质低下,无技能、无专长,开发岗位后,认为不能为我所用,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就不予安排工作。甚至个别部门安置了下岗失业人员后,不给下岗失业人员安排工作,却发给他们50元岗位补贴,而自己却得到了安置下岗职工的政策补贴资金,将公益性岗位开发当作创造收入的渠道。二是不愿意掏钱为下岗失业人员出资付酬。政策上的补助只是下岗失业人员工资报酬的一部分,大部分资金需要用工单位支付,但是,在开发公益性岗位过程中,有的用工单位以占用自己财政经费为由,拒绝安置下岗失业人员。
2、岗位待遇不能满足下岗失业人员需求。
公益性岗位开发后,一般单位只负担300元左右的工资待遇,加上公益性岗位补贴50或80元,还达不到企业最低工资指导线400元的'标准。成为下岗失业人员不愿在公益性岗位工作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不能接续,工伤、医疗保险不能落实等实际困难不能得到很好落实。
3、岗位安置与就业观念脱节。
在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中存在三方面的观念问题。一是社会对下岗失业人员存在观念问题。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就业的理解存在歧意,把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视为就业,甚至把就业的范围缩小到仅仅是“吃财政饭”的国家干部,对下岗失业人员的不稳定就业或者无稳定收入的就业视同没有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产生歧视,造成下岗失业人员心理压力。二是下岗失业人员自身观念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拿自己原有的工作经历做资本,在选择工种时,既要待遇高,又要工作轻松,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平台难以建立。三是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体户的闲置岗位视同公益性岗位开发中,配套了税收优惠、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但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个体户在使用下岗职工时,在利益驱动下,存在违背《劳动法》的行为,如延长工作时间,拖欠工资等。
4、岗位开发与主导产业建设脱节。
任何一项产业的兴起,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更多人员就业。从我县实际情况来看,主导产业也是公益性岗位开发的突破口,如生态旅游、矿山企业、城镇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各个方面,在这些产业中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是上上之举。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脱节现象。政府在推动主导产业发展中,没有统一规划,岗位资源没有整合。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下岗职工就业问题,没有与投资商、开发商达成共识或提出解决多少下岗职工等问题,造成外地人蜂拥而致,而本地下岗职工却无业可从。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投资企业往往使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朋好友,使用的本地下岗失业人员却很少,原因是本县下岗职工生于本乡本土,难以管理。
三、环环相扣,促进公益岗位开发
1、政府出面,合理整合公益性岗位资源。
请求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形成公益性岗位开发合力,在部门中形成“下岗失业人员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不是社会负担”的认识,用好了下岗失业人员既是财富,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用不好下岗失业人员就是社会的负担,甚至为经济建设造成不稳定因素,他们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关心和支持,因此,政府要协调相关部门,从部门中将可以吸纳下岗职工的岗位腾出来,合理整合,统筹使用,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减少不稳定因素。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为己任,抛弃“开发公益性岗位是劳动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劳动部门有义务为下岗失业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但劳动部门无权包揽。
2、部门要密切配合。
各级各部门在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矿产开发等各个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与投资商、开发商达成协议时,能否将部分岗位让于本县下岗失业人员,使下岗失业人员不离土、离乡也能取得丰厚的收入。
3、加大技能培训力度。
下岗失业人员是就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素质低、缺资金、缺技能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因此,要在了解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意向、报酬要求等基本情况的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素质和劳动技能,为他们实现就业打好基础。
4、加大资金投入,合理开发岗位。
继续采取政策鼓励措施,按照吸纳下岗失业人员每人每月补助50元;如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属“4050”人员的,每人每月补助80元,以此激励更多的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及个体户使用下岗失业人员,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补助标准,促进城乡就业。继续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领办、创办自己的经济实体、企业,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促进就业和就业岗位开发。同时,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覆盖面,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
5、强化宣传,提高认识。
要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下岗失业人员的良好氛围。一要让各用人单位认识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重大意义和好处;二要让下岗失业人员正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树立“凭自己劳动挣钱最光荣,让别人去说吧”这种理念;三要让社会各界正确对待下岗失业人员,下岗失业是谁也不愿遇到的,要让社会各界反向思维,理解和关心下岗失业人员,推动公益性位的有序开发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