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创新高(推荐3篇)
报告称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创新高 篇一
近年来,我国网贷行业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金融创新领域之一。最新的报告显示,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再次创新高,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根据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目,超过了10000家。这一数字远超过往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出我国网贷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那么,为什么我国网贷平台数量能够创新高呢?首先,网贷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进一步提高了网贷行业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借款人。其次,网贷平台的创新模式和便捷的服务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原因。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繁琐,时间长,而网贷平台则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借贷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借贷需求。
然而,网贷平台数量的猛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首先,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导致了行业内的乱象。有些平台为了吸引用户,采取了不合规的操作,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其次,一些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难以了解平台的真实情况,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此外,网贷平台数量的增多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对这些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加大对平台的审核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只有通过监管和教育的双管齐下,才能够确保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广大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在未来,我国网贷平台数量还将继续增长,这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平台方本身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我国的网贷行业才能够持续发展,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称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创新高 篇二
我国网贷行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金融领域,最新的报告显示,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再次创新高,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据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已经超过10000家。这一数字远超过往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出我国网贷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那么,我国网贷平台数量的创新高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我国网贷行业的发展受益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于网贷平台的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进一步提高了网贷行业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和借款人。
其次,网贷平台的创新模式和便捷的服务也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原因。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繁琐,时间长,而网贷平台则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借贷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借贷需求。同时,网贷平台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控技术,降低了风险,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然而,网贷平台数量的猛增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首先,不同平台之间的竞争激烈,导致了行业内的乱象。有些平台为了吸引用户,采取了不合规的操作,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其次,一些平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投资者难以了解平台的真实情况,容易受到虚假宣传的误导。此外,网贷平台数量的增多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对这些平台进行有效的监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贷平台的监管,加大对平台的审核力度,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和法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投资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只有通过监管和教育的双管齐下,才能够确保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广大投资者和借款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在未来,我国网贷平台数量还将继续增长,这需要平台方本身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保护投资者和借款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的网贷行业才能够持续发展,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称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创新高 篇三
报告称我国网贷平台数量创新高
日前发布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绝对数量创历史新高,已达5879家。同时,问题平台累积达到2838家,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类型的问题平台数量占比分别为55%和15%。
央视《焦点访谈》节目就网贷平台对监管新规的落实情况展开调查。发布会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黄国平在报告中指出,过去一年,我国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数量增速有所放缓,但绝对数量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累计达3585家,截至2016年11月达到5879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绝对数量的增加,问题平台数量也迅速上升。2015年下半年以来,e租宝、大大集团、鑫琦资产、快鹿集团、中晋资产、融宜宝这些成交额动辄百亿的平台暴雷事件的相继发生,在当地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震动,广遭诟病。从个体平台产生的问题来看,这些平台涉嫌非法集资的特征非
常明显。蓝皮书披露,截至2016年11月,我国问题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累积达到2838家,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北京五省(市),它们占全国问题平台总数的比例超过60%。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类型的问题平台数量占比分别为55%和15%。
专家表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对监管压力和行业竞争,我国网络借贷运营平台的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停业作为一种良性退出方式,既能够保障投资人权益,也有利于维护网贷行业稳定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退出机制。
“目前,监管主体逐一就位,监管思路日益明晰,监管规则和标准逐步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加强,伪劣平台正在逐步清除。”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伍旭川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势必会告别这离乱丛生的无序发展,经过凤凰涅磐,浴火重生,进入规范化发展有序发展的新阶段。黄国平也指出,随着我国互联金融从无序走向有序发展,平台分化也日趋明显,行业搅局和投机者加速离场,行业翘楚作为行业砥柱和坚守者,实力和规模也必将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和壮大,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也必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而提升。
2016年我国网络借贷行业进入规范化的净化洗牌期
2016年12月20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
(一)平台发展及分布
过去一年,我国互金(网贷)平台数增速有所放缓,但绝对数量仍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网络借贷平台数量累计达3585家,截至2016年11月达到5879家。运营平台数量呈现逐月下降趋势,截至2016年11月底,运营平台的数量下降到2534家。
在平台区域分布上,广东、山东、北京、上海、浙江运营平台数量位居前列。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强势崛起,以及它们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的出台,湖北、四川、贵州等省的互金(网贷)平台也出现了快速发展。
在平台的资本背景方面,各路资本仍然延续2014年以来的策略和手段,进一步抓紧对互金(网贷)的行业布局。截至2016年11月,累计获得风投的平台数量已经达到121家、国资系平台数量达到了155家、上市公司系背景的平台数量达到了113家,银行系背景平台数量为16家。
随着监管政策出台,问题平台数量也迅速上升。截至2015年12月底,累计问题平台数量达1263家。截至2016年6月,累计问题平台达1778家,截至2016年11月累计问题平台2838家。问题平台分布,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浙江、上海、北京五省(市),它们占全国问题平台总数比例超过60%。
(二)市场发展与投资
尽管我国互金行业负面消息是非不断,但是市场和行业发展仍然取得了可喜进步。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络借贷历史累计成交量达14307亿元。截至2016年6月底,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达到了22075.06亿元,截至2016年11月底,累计成交量达到了31845.2亿元。在成交量的区域分布上,广东、北京、浙江、上海、江苏位居前列。
在贷款余额方面,截止2015年12月底,网贷行业总体贷款余额达4394.61亿元,是上一年同期的4.24倍。截至2016年6月底,贷款余额攀升至6212.61亿元。截至2016年11月,贷款余额进一步攀升至8079.08亿元。贷款余额的区域分布上,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和江苏位居前列。
在网络借贷人气方面。2015年12月,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分别达到298.02万和78.49万人。2016年6月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分别为338.27万人和112.41万人,2016年11月投资人数和借款人数分别达到396.77和192.5万人。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平台投资人的投资热情高于其他地区,同时借款人数也处于全国前列。
在借款期限方面。截至2015年底,全国平均贷款期限6.93个月。2016年11月,平均贷款期限达到8.25个月。受央行降息以及行业本身供求关系和监管因素影响,我国网络借贷综合利率呈现连续下降趋势。2015年12月底,全国平均综合利率为12.45%,比上一年同期下降363个基点。2016年6月,综合利率下降至10.38%。2016年11月进一步下降至9.61%。
(三)风险管理与监管
随着我国互联金融从无序走向有序发展,平台分化也日趋明显,行业搅局和投机者加速离场,行业翘楚作为行业砥柱和坚守者,实力和规模也必将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和壮大,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也必将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而提升。2015年新年伊始,我国网贷(互金)行业监管主体正式就位。2015年7月18日,《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出台,为管控平台风险,实施具体监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同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颁布,为促进网络借贷健康和规范发展,实施行业监管提供了具体的手段和依据。进入2016年,中央和地方层面上的系列监管政策和法规文件仍然频出。同时,以互联网金融专项治理为重要内容的监管行动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充分显示了政府和监管当局治理和促进互联网金融领域健康发展的态度和决心。
网络借贷行业巨头加速布局,“草根”角色蜕变升华
2016年12月20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
当前,我国互金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呈现绝对下降走势。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面对监管压力和行业竞争,我国网络借贷运营平台的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网络借贷行业进入退出机制不断完善,大量中小平台加速退场之时,行业中的翘楚如宜人贷、陆金所,点融网,拍拍贷等要么在寒冬中坚守,逆势而上,经营得有声有色,要么重新定位,实现华丽转身。目前,“亿元俱乐部”已超百家。网络借贷平台增资(特别是实缴增资)从根本上讲源自平台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增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潜力。
2015年以来,我国互金平台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已不局限于信贷类资产,所谓综合理财、消费金融、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股票配资等各种业务和产品服务在网络借贷平台上缤纷呈现,平台业务模式加速分化,行业竞争不再局限于交易规模与用户数。拥有了一定用户与流量优势的一线老牌平台,纷纷转型做起一站式综合理财平台。如陆金所联手前海征信打造“网贷版天猫”,人人贷转型财富管理平台,积木盒子上线基金产品,布局综合理财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实践,不仅催生了新的业态模式,丰富业务内涵、提高了技术应用和投资人教育,为市场参与主体营造了良好的共享基础。同时,也为平台彼此借力,或是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布局财富管理业务,降低财富管理的门槛,提高资产配置效率提供技术手段。
纵观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起于“草根”,经过爆发式“野蛮”生长,在专项治理和强势监管的环境中超越于“草根”,角色正在蜕变升华。进入2016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面性。一方面,实力平台,行业巨头招兵买马加速布局,如百度金融高调挖人打造金融豪华战队,富士康、碧桂园等大集团相继转战互联网金融业务;另一方面,大量中小“草根”平台却悄悄关门,黯然离场。作为传统金融业务和互联网技术跨界融合载体典型代表的网络银行,行仅开业一年,贷款余额达到230亿元。作为巨头平台加速布局变阵典型代表陆金所,2015年以来经历了业务剥离和兼并整合,“大陆金所”格局初步形成。2016年以来,利用智能投顾进行综合性财富管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和大型互金平台炙手可热的投资和涉足领域。目前,已经推出或拟推出智能投顾产品平台包括宜信、京东金融等。尽管智能投顾运营成本随着规模增大而下降,但风险也更集中。本质而言,不同平台在金融产品种类、金融产品配比、大数据运用上实力悬殊较大,并非所有宣传智能投顾概念的财富管理平台真正做到利用智能投顾有效的进行综合性财富管理。
2015年下半年以来,e租宝、大大集团、鑫琦资产、快鹿集团、中晋资产、融宜宝这些成交额动辄百亿的平台暴雷事件的相继发生,在当地乃至全国都掀起了巨大震动,线下理财广遭诟病。从个体平台发生的暴雷和跑路事件来看,线下理财是问题平台一个明显的标志,涉嫌非法集资特征明显。毕竟,平台线上理财业务属于可控范围,金额也没那么大。从目前的强化监管和专项治理来看,监管部门直接干预的都是线下理财。诚然,线下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初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比较优势,但其与行业发展趋势背道而驰,长期来说,无论是运营效率,获客成本还是风险控制都不能和成熟的线上业务相提并论。
主要网贷平台金融风险评级结果公布,主流平台为合规
2016年12月20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
蓝皮书本次共选取国内100家代表性网络借贷平台作为评级对象,按平台所处地域不同划分,北京33家,深圳24家,上海16家,浙江、广东(除深圳外)各6家,四川、重庆、湖北各3家,江苏2家,安徽、陕西、山东、贵州各1家。数据长度为2015年1月~2016年5月。其中评级结果是基于2015年全年数据计算得出。评级展望结果是根据2016年上半年数据对基于2015年数据获得的结果对其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预测估计。综合评级及展望结果参见表1,分类评级及展望结果参见表2。
网贷行业未来展望:告别“野蛮生长”
2016年12月20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发布会在京举行。
随着监管主体到位,监管政策逐步落地,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专项治理的不断深入,我国互金(网贷)行业将会进一步从“野蛮生长”无序发展朝着健康稳定、竞争有序的规范化发展。
在政策和监管方面,随着《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两份重磅文件出台,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准入机制、监管底线、行业协会等方面监管。
在业务模式上,将向综合化、证券化、差异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在资产端,主流和实力平台进一步针对人群、行业和地域差异进行差异化发展。投资端(资金端),向专业化、机构化和线上化方向发展。互金(网贷)平台在进一步稳定和提升个人理财的同时,开始关注和开发企业理财,强化与保险、基金、银行等传统行业的对接与合作,可以预见,企业和机构投资者将是网络借贷平台资金端的主要供应者。
在行业发展方面,平台更加分化,竞争愈益激烈。随着监管趋严,治理深化,一方面平台数量呈现绝对下降趋势,同时行业交易规模和贷款余额依然快速增长,意味着平台分化更加明显,行业竞争将在领先实力平台之间展开。
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在明晰的监管政策和原则的指引下进一步的转变和提升。互金(网贷)平台在明确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模式定位的前提下,风险控制将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对风险预备金、第三方担保模式、“有限”保障模式、分散投资、保险承保等模式综合权变运用。
在征信建设和信息披露方面,健全和提升互联网金融信息管理和征信服务机制。通过建立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以数据技术为驱动、以互联网低成本扩张为手段的业务模式来打破传统征信行业垄断局面,覆盖被银行等传统金融忽视“草根”客户。同时,推进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等传统征信系统的对接和融合,增强互联网金融平台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