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调查报告(最新3篇)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中国民生调查报告显示,尽管整体上民生状况有所改善,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民生的重要议题之一。尽管中国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但调查报告指出,仍有相当一部分人面临就业困难。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年轻人的就业压力较大。此外,职业技能不匹配也是一个问题,许多毕业生往往找不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其次,教育问题也是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中的一个关键点。尽管中国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但仍有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此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地区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此外,教育费用也是一个负担,许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教育支出。

第三,医疗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议题。尽管中国的医疗体系有所改善,但调查报告指出,医疗资源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此外,医疗费用也是一个负担,许多人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此外,医疗服务质量的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地区的医疗水平相对较低。

最后,住房问题也是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尽管中国政府在住房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调查报告指出,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住房。特别是在大城市,房价飞涨,许多年轻人无法负担得起房屋。此外,住房质量也是一个问题,一些地区的住房条件较差。

综上所述,中国民生调查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民生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面临就业、教育、医疗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政府应加大力度解决这些问题,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 篇二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揭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后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提升整体社会福祉至关重要。

首先,调查报告指出,收入分配不均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富裕地区的人均收入明显高于贫困地区。此外,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这种不平等的收入分配状况使得一些人难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性。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健全。调查报告指出,尽管中国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一些弱势群体仍然面临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困难。此外,一些农民工和非正式就业人群缺乏社会保障,容易陷入贫困和风险。

第三,环境污染是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土壤污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这种环境污染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社会信任危机也是中国民生调查报告中的一个关键点。调查报告指出,社会信任水平下降,人们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信任程度不高。这种社会信任危机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也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中国民生调查报告揭示了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重要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只有通过加强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社会信任,才能实现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 篇三

中国民生调查报告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日共同发布的《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5)》指出,中国有近半数(47.7%)的受访者认为,其最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为物价上涨,其次为家庭收入;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中央新闻媒体的信任度高于地方媒体;月收入4001~6000元的受访者更信任中央新闻媒体,从居民的阶层认同情况来看,五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社会中层,近四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或下层,仅有一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中上层或以上。

  蓝皮书认为,超过半数(62.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比5年前有所上升;不同年龄、不同月收入的受访者对自己生活水平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在20~29岁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比前5年下降的占比最大;在收入高于4000元的受访者中,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比前5年下降的占比最低。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参与社会保障,其中,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参保比例最高;非农业户口受访者的参保比例高于农业户口受访者;受访者认为医疗保险对于缓解家庭医疗费用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近半数(47.7%)的受访者认为,其最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为物价上涨,其次为家庭收入。此外,子女升学压力、住房、赡养老人负担过重、人情支出大等在受访者生活压力来源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受访者对收入满意度较低,有31.8%的受访者对收入状况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有36.6%的受访者对收入状况表示不满意(“非常不满意”或“不太满意”),其余受访者的评价为一般。

  43.9%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目前工作或学习的'成就感一般。33.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目前人生价值实现满意度一般,1/5(20.0%)的受访者对他们目前人生价值实现状况较不满意;超过1/3(33.5%)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的个人发展机会一般,近1/4(23.3%)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城市的个人发展机会较少。

  受访者整体上幸福感较强,评价平均分为7.00分,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评分在“及格线”(6分)之上;不同城市的受访者对幸福感知存有差异,一线城市受访者的平均幸福感略低于非一线城市受访者;一线城市受访者对社会保障、医疗服务、教育质量、公共交通、物价、社会治安服务等公共服务的平均满意度高于非一线城市受访者。

  家庭和睦是影响受访者幸福感的一大主要因素;身体健康、朋友关系、个人收入对受访者幸福感具有重要影响;受访者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程度对其主观幸福感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受访者整体社会公平感评价略低于“一般”水平;60岁及以上受访者对整体社会公平感的评价高于60岁以下受访者;小学及以下学历受访者对整体社会公平感评价最高;受访者对社会性别公平度评价较高,对干部提拔、任免公平度评价较低;受访者对社会收入分配、城乡平等的公平感评价显著低于一般水平。

  近半数(49.9%)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社会总体比较安全;男性受访者对我国社会安全的评价高于女性受访者;60岁及以上受访者对社会安全的评价高于60岁以下受访者;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对社会总体安全的评价高于农业户口受访者,农

业户口受访者对食品安全、医疗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的评价均高于非农业户口受访者;一线城市受访者对医疗安全的评价高于非一线城市受访者,非一线城市受访者对社会总体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的评价高于一线城市受访者。

  受访者对亲密的人际关系带来的社会支持的感知水平更好;受访者认为亲人给予的社会支持最大,宗教组织给予的支持最小;与关系亲密的人住在一起的受访者,对社会支持感知的评价相对较高。

  受访者总体利他行为得分较为乐观;女性利他行为得分高于男性;离退休人员利他行为得分最高,学生和无业人员最低;60岁以上老年人利他行为得分最高,20~29岁的年轻人最低;二线城市居民利他行为得分最高,一线城市最低。

  受访者对不同职业群体的信任度评价不一,对农民工、教师的信任度最高,对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信任度最低;女性比男性更信任法官和警察,男性比女性更信任农民工群体;东部受访者对记者和出租车司机的职业信任度更高,中部受访者对钟点工群体的信任度更高。

  在熟人社会中,受访者普遍对家人、亲戚的信任度最高;老年人更信任亲戚和邻居,年轻人更信任朋友和同学;已婚人士最信任同事,丧偶和离婚人士更信任朋友和同学;二线城市居民比一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居民更信任邻居、家人和亲戚。

  在不同信息来源的信任度方面,受访者对媒体报道、官方声明的信息信任程度较高;相比于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农业户口受访者对官方声明信任度评价更低,对意见领袖的信任度更高;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城市等级的受访者对不同信息来源的信任度存有显著差别。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最信任的新闻媒介为电视,新闻网站次之,报纸居于第三位;女性受访者对电视、报纸的信任度显著高于男性,男性受访者对新闻网站的信任度显著高于女性;年龄越大的受访者对电视的信任度越高,对手机新闻客户端、微信与身边人的议论的信任度越低。

  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中央新闻媒体的信任度高于地方媒体;月收入4001~6000元的受访者更信任中央新闻媒体,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受访者更信任地方新闻媒体;中部受访者信任中央新闻媒体的比例最高,东部受访者信任地方媒体的比例最高;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选择两种媒体都不相信的比例最高。

  从居民的阶层认同情况来看,五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社会中层,近四成居民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或下层,仅有一成居民认同自己属于中上层或以上;本科教育水平者和研究生教育水平者的阶层认同显著高于比自身教育程度低的居民;高收入组的居民阶层认同最高,低收入组居民和中低收入组居民的阶层认同偏低。

  从不同阶层认同的居民社会生活感受来看,社会阶层认同度越高的居民对其幸福感评价越高;中层和中上层阶层认同的居民的职业安全感显著高于下层和中下层;阶层认同越高的居民对社会公平感的评价越高。

  从中国社会流动现状来看,近六成受访者认为与父辈相比,其社会地位有所上升;高收入的群体对自己的代际流动评价高于其他较低收入群体。从居民对社会地位流动通道的评估来看,近五成居民认为社会的流动通道畅通;学生对社会流动通道畅通度的评价较低。从居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流动的预测来看,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未来5年,其自身的社会地位会有上升;29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对自己社会地位上升的信心更高。

  从个人对阶层流动的归因方面,教育和个人品质、素养、能力被认为是推进代际流动的主要原因;逾半居民认为流动受阻主要是社会原因所致。另外,居民普遍认为,导致社会上升通道不畅通的个人因素在于人脉关系,家庭因素在于家庭人脉资源不足,社会因素在于社会体制存在问题。

  影响个人阶层认同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月收入、受挫感和幸福感,影响个人对社会流动通道评估的因素包括幸福感、受挫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影响个人对社会流动预测的因素包括年龄和幸福感。

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参考【实用4篇】

导语:留守儿童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以下是YJBYS网为大家整理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例,...
工作报告2015-06-08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参考【实用4篇】

三思三创养老保障的工作报告【实用3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1、不断推进机构养老建设。成立市养老指导中心,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加强对社会养老事业的发展规划。投资8500万元,新建泗门养老服务中心,改扩建大岚及兰江两家养老服务中心...
工作报告2018-02-04
三思三创养老保障的工作报告【实用3篇】

健康教育工作报告【优质4篇】

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健康教育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的阅读。  【健康教育工作报告一】  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对孩子都是百依百顺,从而形成了孩...
工作报告2015-02-04
健康教育工作报告【优质4篇】

调查问卷报告范文【精简6篇】

调查问卷报告范文(篇一)一、调查目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小作文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写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通过读、看、想、说再到写的过程。为了了解学生这一阶段小作文学习情况,以便于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写好小...
工作报告2011-06-06
调查问卷报告范文【精简6篇】

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优秀3篇)

通过工作报告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清我们的工作思路,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报告总结又到了期末总结时间,这学期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
工作报告2016-04-02
小学教师年度工作报告总结(优秀3篇)

乡镇团委书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优选3篇)

乡镇团委书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三篇】 【#述职报告# 导语】述职报告是指各级各类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为业务部门陈述以主要业绩业务为主,少有职能和管理部门陈述。---以下是为您提供的文章,欢迎阅读。 ...
工作报告2019-03-05
乡镇团委书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范文(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