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工作汇报(通用3篇)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篇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实施和农村扶贫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扶贫干部和广大农村群众共同努力,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首先,在产业扶贫方面,我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以种植业为例,我们在技术指导、品种选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农民大力支持,为他们提供了技术咨询、种子、农药等扶持措施,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通过建设电商平台和培育电商人才,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提高销售额和利润。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在教育扶贫方面,我们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我们帮助农村学校提高了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大学生志愿者进农村”计划,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支教,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农村儿童打开了更广阔的未来。
最后,在社会保障扶贫方面,我们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为贫困户提供了医疗保险、低保、养老保险等多种保障措施,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力度,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提供了更多的扶助。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也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之,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实现全面脱贫。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农村扶贫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篇二
近年来,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此,我向大家汇报我县农村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希望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首先,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产业扶贫方面,我们注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教育扶贫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了教学质量。在社会保障扶贫方面,我们加大了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这些成绩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赞许。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农村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有待提高。由于市场需求不稳定和产业链条不完善,一些农民在脱贫后再度陷入贫困。其次,教育扶贫的公平性有待加强。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但在教育资源分配上仍存在不公平现象。最后,社会保障扶贫的精准性有待提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不规范,一些贫困户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我们将注重培育壮大农村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力。其次,加强教育扶贫的公平性。我们将加大对农村学校的资源投入,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最后,提高社会保障扶贫的精准性。我们将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规范,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
总之,我县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各项扶贫工作,努力实现全面脱贫。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共同为农村扶贫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农村扶贫工作汇报 篇三
一、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省级贫困村45个,涉及贫困户4359户,贫困人口10086人。按照贫困村的基本特性,我们将这45个村分为边远偏僻村、旱片死角村、水库淹没村“三大类型”贫困村。其中:“边远偏僻类”贫困村29个2679户6410人,“旱片死角类”贫困村9个810户2158人。“水库淹没类”贫困村7个870户1518人。根据贫困村不同的贫困原因,我们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针对边远偏僻村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的实际,我们大办交通,修建村社道路,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针对旱片死角村水利设施落后、靠天吃饭的实际,我们兴办“五小水利”,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针对水库淹没村人均耕地少、群众致富无门路的实际,我们通过能力扶贫,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等手段,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在贫困户的帮扶上,我们坚持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每一户贫困户落实了一名帮扶责任干部,实施“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到户帮扶责任制,帮助贫困户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脱贫项目,形成了“全覆盖”帮扶格局。同时坚持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今年,我们将经济条件相对较好、贫困程度相对较轻的隆盛镇驼柳村、五龙寨村等5个村优先实施扶贫项目,力争到2018年,全县45个贫困村实现脱贫解困。
二、工作亮点
(一)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明。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摸清全县贫困底数,严把贫困对象识别程序,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走样和信息采集的准确性。在贫困户的识别中,采取量化指标、定性指标与村民代表民主评议相结合等方法,创新推出“三步工作法”和“四因四缺分类法”,用“定位仪”和“瞄准器”对扶贫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确保贫困识别落实到户头人头上,力争做到“零错漏”。“三步工作法”就是在贫困对象识别上,采取“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首先由农户申请,然后由村民代表和村委会比选,确定符合条件的贫困农户对象名单,经过三次公示后,最终确定贫困农户名单。“四因四缺分类法”
就是在致贫原因分类上,按照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等,进行细化分类,明确每户贫困户具体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
(二)精准帮扶,扶贫措施实。一是开展精神扶贫。在扶贫村广泛开展扶贫政策宣传,树立创业致富榜样,摈弃“贫穷光荣”的落后观念,将“要我扶贫”的思想转变为“我要扶贫”的行动,彻底改变贫困村群众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开展基础扶贫。整合土地整理、饮水工程、“小农水”和村道路改建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项目安排向贫困村的倾斜力度,逐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和改造村社道路49.5公里,新建便桥121座;新建和改建提灌站、塘堰、囤水田等基础设施220处,改造中低产田2.82万亩,新增蓄水能力564万立方米。三是加快产业扶贫。在贫困村重点发展优质粮油、道地药材、优质水果、绿色蔬菜、特色干果和现代畜牧等六大特色产业。四是实施行业扶贫。统筹整合卫生、文教、社保等行业资金,加大对贫困村的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新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35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5处,建成村级医疗卫生室90个、农村广播站33个,将贫困村民全部纳入新农保,促进贫困村生活保障水平全面提高。五是开展能力扶贫。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引导性和技能性培训,动员500名贫困农民参加机电、服装、汽修等13个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农户就地就近就业水平。发动汇强油脂公司组织开展油菜新品种、新技术培训2期,培训农民实用技术300人次;组织卓筒井镇5个贫困村油桃基地的80名农民参加了省农科院油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
(三)精准管理,扶贫机制新。坚持帮扶计划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社会保障到村到户“五个到村到户”,力求做到“扶贫扶志、帮穷帮心、脱贫脱根”。一是建立党政领导、部门分工、群众主体的扶贫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干部挂钩帮扶、单位部门驻村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由单位选派干部组建成驻村帮扶工作组,每组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三名以上驻村干部和两个部门实行对口扶贫,建立了党员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与贫困户“点对点”、“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的结对帮扶制度。二是建立项目牵引、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2015年全县共争取专项扶贫项目资金640万元,整合行业扶贫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生活生产条件;在贫困村试点成立扶贫资金互助社,截至3月发展贫困社员2177户,向贫困户发放借款1872.78万元。此外,还积极与农商银行、财险公司等机构合作,计划2015年向贫困农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的小额贷款2000万元,向扶贫龙头企业发放贷款3000万元;充分利用“爱心扶贫网”等媒体发布贫困户帮扶信息,广泛引导社会参与。2014年共筹集社会扶贫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农村基础建设,其中投资近2000万元修建了4.8公里的隆同高等级乡道沥青路,辐射隆盛镇片区10余个村,受益农民1.7万余人。三是建立创新龙头带动、专合引领、农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机制。针对扶贫村产业落后、基础薄弱的现状,难以引进有实力的农业业主,我们将温氏集团、汇强油脂等农业企业作为全县产业扶贫的牵引企业,鼓励温氏模式的养殖大户,采取寄养制模式,引导贫困户一家一户,小规模发展散养生猪产业,对生猪养殖散户依然采取“五包一保”(包猪苗、包饲料、包技术、包兽药、包销售、保证利润)的利益连接机制。探索建立部门加支部加协会加贫困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由涉农部门提供项目支持,贫困户以土地或劳动力入股,村两委负责具体实施,产业收益实行按股分红,这样既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又壮大了集体经济,更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汇强油脂在象山镇、玉峰镇的扶贫村以股份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县玉象扶贫油料专业合作社”,采取村企共建的模式发展双低油菜,收益分配按合作社成立之日起每个周年按时分配,实行不低于10%的保底分配,其中贫困户首次获得分红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