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毕业论文(精简6篇)

药学毕业论文 篇一:药物开发中的新技术和挑战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开发领域也在不断发展。本文将介绍一些新的药物开发技术,并讨论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引言:

药物开发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它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运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药物开发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这些新技术为药物开发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个新的药物开发技术,并讨论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基因工程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技术是一种能够改变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它在药物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可以改变药物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然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因工程技术、如何准确评估基因工程药物的安全性等。

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药物研发的方法。它通过模拟和预测药物分子与靶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加速药物研发的过程。然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型、如何准确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等。

三、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一种能够控制和操纵物质的技术,它在药物输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纳米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药物包裹在纳米粒子中,从而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然而,纳米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纳米材料、如何准确评估纳米药物的安全性等。

结论:

新的药物开发技术为药物研发带来了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只有充分了解和应用这些新技术,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学毕业论文 篇二:中药的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摘要:

中草药作为一种传统的药物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引言:

中草药是中国传统药物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效果。然而,由于中草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传统的研究方法在中草药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限制。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草药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进。本文将重点介绍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一、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分析是中草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各种仪器和技术对中草药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准确分析。例如,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识别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从而为中草药的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草药的药理学研究方法

中草药的药理学研究是了解中草药的治疗机制和作用方式的重要途径。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来评估中草药的药效和毒性。例如,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可以用于评估中草药的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活性。

三、中草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中草药的临床研究是了解中草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临床试验来评估中草药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例如,随机对照试验可以用于评估中草药在特定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论:

中草药的现代研究方法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草药的药理活性和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草药的研究方法,以提高中草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药学毕业论文 篇三

  生药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之一,它主要利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及生物化学)、药理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品种鉴定、活性成分、生产、采制、

  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生药学研究内容也在不断深入,正逐渐从传统的生药形态和性状特征描述阶段,转向以化学理论为基础的药物资源、生物合成途径,注重于植化、生物合成及高新分析技术、仪器等方面的研究[2]。

  尽管生药学研究内容现已广泛深入,但对于本科教学工作来说,其教学核心目标仍以利用传统和现代科学方法解决生药品种、质量及质量控制问题,以保证临床用药及制剂安全有效,从而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一、生药学实验教学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手能力。

  因此,生药学实验教学已成为学习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开设生药学课程的同行院校,实验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教学学时数少,占该课程整体教学学时比重偏小;其次,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多数内容单调陈旧,

  属于验证性、重复性内容,缺乏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内容,课堂上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实验教学方法过于机械,仍延续灌输式教学方法,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热情[3];最后,实验考核方法设置简单,

  内容单一,起不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为了提高生药学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提出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的一些思路,供同行参考与指正。

  二、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1.提高实验课学时比重

  生药学主要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研究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可供药用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这些物质都是有形、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因此,对于未接触过生药的学生来说,亲自动手实践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介绍生药大黄根茎断面上的“星点”特征时,教师口述再准确,再详细,多媒体图片再清晰,也不如让学生自己亲眼看到大黄根茎断面效果好。

  又如讲到生药黄连采用薄层色谱方法定性鉴别时,让学生在实验课上按药典方法自己亲自展开薄层板,观察荧光斑点位置,远比学生听课后留下的印象深刻。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生药学教学效果,在保证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应对实验教学倍加重视,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调查结果表明,国内同行院校中,生药学课程开设的学时数相差较大,有的院校多达144学时,实验课仅占24学时;有的院校仅开设44学时,其中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2学时;有的院校只有理论课,没有开设实验课。

  作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中,在理论课进行的同时,必须同步开设实验课,而且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比例不应低于1:1,甚至实验课学时数所占的比例更高。

  2.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对象,确定实验教学内容生药学是药学专业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尽管研究内容宽泛,但对于本、专科学生来说,现阶段教学仍要以生药的品种和质量评价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

  因为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选择到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生产、质检及化验等方面工作,只有少部分学生考取了研究生,准备从事药学的深层次研究。

  因此,目前生药学的实验教学应把生药的品种和质量评价作为主线,围绕这个目标设置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理解和掌握,提高分析问题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一定基础。

  (2)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重新规划知识总体布局结构生药学不同于中药鉴定学,它是通过多学科知识来认识和研究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生药品种,最终解决生药的品种和质量问题。

  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中,要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在生药品种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现在多数院校,尤其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开设的生药学课程,实验教学仍沿用中药鉴定学的实验内容,几乎全部以生药的性状和显微鉴别为主,至于生药的原植物(动物)的形态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极少涉略或不开设,其结果给学生造成生药学等同于中药鉴定学,只是称法不同的错误印象。

  为此,我们应该对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大幅度地调整,围绕着生药的品种和质量评价这一核心任务,重新修订实验教学内容,体现多学科知识在生药学中的应用[4]。

  比如,在实验课总学时40学时情况下,每项实验内容4学时,共10项实验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把这10项实验教学内容分成三大块,即4项生药品种真伪鉴别实验、4项生药品种质量优劣评价实验和2项综合性实验。

  在4项生药品种真伪鉴别实验内容设置中,我们可以选择蓼科、唇形科及伞形科等典型科属生药品种开展实验,课前把这些科属的实验品种植物标本、生药、生药切片、粉末及简单的理化实验的试剂、设备都准备出来,让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经典鉴定手段,充分掌握和熟悉生药的真伪鉴定方法。

  在4项生药品种质量优劣评价实验内容中,我们也选择典型的科属生药品种按现行药典方法开展实验,围绕着生药所含的水分、灰分、浸出物、总成分及具体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开展实验内容,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生药的品质评价方法。

  最后2项综合性实验内容,让学生充分预习准备的基础处上独立设计,每项内容围绕着1~2种生药品种,开展生药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综合实验。

  当然,实验课开设过程中,根据额定学时数,实验内容设置应全面,避免内容重复,选择相对便于操作的典型的生药品种进行开展。

  3.转变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而教学中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

  目前,多数院校的生药学实验教学方法都延续采用传统灌输式,即每次上实验课时,教师把本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做逐一细致讲解,然后学生按教师的要求一步步操作,验证教师所讲的内容,最后参照笔记或教材完成实验报告。

  这种模式教学,学生完全处在被动状态下去操作,没有自己的想法,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应该转变这种“教师主讲,学生模仿”的传统训练模式,突出学生作为实验教学主体,教师在实验课堂上只起到辅助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伞形科和唇形科生药的鉴定实验”,上实验课之前,教师预先通知学生实验题目和涉及的主要生药品种,让学生自己先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列表形式,归纳总结出每个科生药品种的原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特征,从中找出共性特征,

  设计好实验路线,再回到实验室进行操作,这样克服了以往实验课堂上盲目、机械地操作,验证教师所讲内容的弊端。

  4.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

  实验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项目所要求内容的全部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内的实验内容的准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等管理过程。

  目前多数院校的实验教学是按照教学计划进程,通知实验准备教师和学生所要进行的实验内容,教师按惯例把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等做逐一细致讲解,然后学生按教师要求,盲目被动地完成实验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上实验课前,首先教师应预先对实验内容进行周密地准备,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进行认真思考,弄清解决方案;其次,预先通知学生实验内容,让每名同学在查阅资料后,进行实验设计,

  独立完成实验方案并上交,指导教师应提前给于批改,这样可以避免实验操作的盲目性;再次,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巡视学生,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指导,更重要的是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

  最后,学生上交实验报告,教师认真及时批阅,分析、总结问题并纠正,防止时间过久而遗忘。

  5.完善实验考核内容和方法

  实验考核内容设置应体现学科教学核心问题。

  目前多数院校的生药学实验考核内容,常采用生药性状和未知混合粉末鉴定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地反应生药学教学的核心问题。

  实验考核内容设置要围绕生药学品种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开展,在认药的基础上,掌握生药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考核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设置生药品种鉴别,为学生必选内容。

  从教材中按不同药用部位精选120种生药,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分组,每组不低于10种,要求每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1组进行考核,要求写出品种的生药名、科名、植物名及药用部位,这是学习生药学的最基本要求[5]。

  第二部分设置生药品种质量控制,为学生选择内容。

  从教材中选取经典的生药品种8种,设置为生药的显微鉴别、理化鉴别(显色、沉淀及薄层色谱)、常规质量控制(水分、灰分及浸出测定)及HPLC法含量测定四项内容,每项内容2种生药,要求学生从中随机抽取2项进行考核。

  这样设置实验考核内容既能体现生药学核心问题,又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对理论知识及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

  6.细化实验成绩核定方法,提高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例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验操作,甚至敷衍应对、不加思索、被动地完成实验内容。

  为了避免上述现象,激发和调动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应提高实验成绩在该门课程中的总成绩比例。

  目前多数院校在生药学总成绩核定过程中,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

  这种成绩核定标准,也是导致学生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教学的根本原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应该调整成绩核定标准,提高实验教学成绩比例。

  比如,在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为1:1的情况下,课程总成绩也应按此标准核定,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各占50%。

  其中实验成绩可以参照以下标准核定:①实验预习报告占20%;②实验过程(出勤及操作)占30%;③实验报告占20%;④实验考核占30%。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则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总之,进行生药学实验教学改革,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解决目前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药学毕业论文 篇四

  【摘要】

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具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可概括为主动性、甄别力和融合创新三种。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要做到:师者为先,文理并重;精勤不倦,无私奉献;以中为主,和而不同。

  【关键词】

中医药学生;中医药文化传承;自觉性;路径

  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凝聚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实践经验、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哲学智慧。它是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中医药院校学生不仅仅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还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继承发扬的历史重任。所以在校期间,有必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教育。

  一、中医药院校学生应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药文化包括中医理论、本草学、针灸学、病证与治法、养生、医家、医著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周易、儒家、道家、太极哲学等文化的融合。[1]传承性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不仅传承精湛的医术,还教导学生修身、立品、济世,传承高尚的医道。

  所谓文化自觉性,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2]费孝通先生不仅对文化自觉性做出定义,他还指出,文化自觉性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全盘接受外界影响,也不是简单的固守文化传统,而是始终保持一份自知之明,清醒而自主的认识文化谱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取得自主的文化地位。

  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当代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必备素质,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关键。目前,西方医药在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下已成为医药体系的主导,本文就中医药院校学生应该具有的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概括为三点。

  1、主动性

  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主动性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基础。具体表现能主动阅读中医药典籍,自觉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厚重浩然。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规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被世界称誉为中国第一“国粹”。[3]中医药早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而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自觉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是对中医药院校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2、甄别力

  中医药文化的甄别是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的甄别包含两方面,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及优胜劣汰。深入研究是优胜劣汰的前提。

  对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指深入精髓,研究其核心价值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4]具体表现为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淡泊名利、悬壶济世。

  中医药文化的优胜劣汰是指对中医药文化所包含的思想、人文精神、理论方法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对经典文献文本进行演绎,承者通过对经典文献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启发,不断实践,有了新的领悟与发现。二是基于师承教育模式,师徒之间相互理解,通过耳濡目染、口传心授、观摩体会、临床实践,不断形成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在不断地互动中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融合创新

  目前,一方面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西方医学强势崛起;另一方面,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可。目前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并同176个国家进行了中医学术交流,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医医疗机构,其总数已超过8万家,从业人员达20余万,每年有3成当地人和7成以上华人接受中医药服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人口接受过针灸、按摩、中草药等中医传统疗法诊治。[5]

  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27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中,“中医”列位第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标签,中医药文化推动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要坚持中医药文化主体地位,增加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克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抵触情绪,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借鉴和融合世界各民族医药文化,博采众长,在时代的背景下赋予中医药文化新生命及活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世界文化,让中医药文化为世界所知、所用、所爱。

  二、当前中医药院校学生欠缺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表现

  当前中医院校及学生大都注重中医药理、医术等知识技术层面的学习,忽略中医药文化内涵的理解,更不用说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培养。对中医药文化自觉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主动性欠缺

  文化理解和认同感的欠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中医药院校学生课程繁多,课业繁重,大多数同学了解中医典籍及典故主要靠课堂的教授,只有极个别的同学能在课后主动阅读;二是很多中医药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成绩限制,无法报考西医相关专业而被迫选择中医药相关专业,缺乏对中医药典籍学习的动力;三是中医药典籍大多晦涩难懂,学生对其缺乏阅读的兴趣,自学难度大,不求甚解。

  2、甄别力欠缺

  首先,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多为理科背景考生,重理轻文,多数只重视中医药技术的学习,忽略其价值核心和文化内涵;最后,由于条件限制,多采用西方医学教学模式,一名教师授课,50多名学生学习,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师徒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得到新的理解、体会,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思路和风格。

  3、文化融合观念欠缺

  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的传承的动力,目前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我国的医学教育以西方医学为主体,中医药院校授课是较多采用西方医学授课模式教学,学生习惯用西医的思维和视角来审视中医药文化,用西方医学的长处来对比中医药的短处,仅把中医药当作西方医学的补充。二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尤其在“取消中医”论战之后,更是对西方医药文化产生抵触心理。很多学生认为西方医药仅仅是医疗技术,根本没有文化可言,而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治标不治本。而中医以病人整体为治疗对象,辨证施治,不仅疗效好,对人体伤害小,更是能治病根的绿色医疗。片面狭隘的眼光最终导致的是文化的断灭。

  三、传承中医药文化,全面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

  从温病学说到体质学说,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师古不泥古”,这就是中医药文化能传承两千多年的原因。当代,中医药仍在不断创新发展,不仅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更被利用在抗击SARS、H1NI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中。这都是中医药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的结果。全面培养和提升中医药文化自觉性是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内在需要,是全面提升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

  1、师者为先,文理并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医药文化重在师承,更是讲究言传身教和尊师重道,一名缺乏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难以教育出具有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学生。

  《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李时珍《本草纲目》言:“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文理并重,方能成就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中医药院校的各科教师都需博览中医药文化典籍。如要求刚入校的非医药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学习《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等中医药典籍,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熟悉其哲学思想、思维模式及价值观念。在教师讲课比赛中,将本专业知识及中医药文化的结合程度也作为考核的一项标准。如在进行西方临床医学教学时,介绍西方“牛痘接种术”是在中国创立的“人痘接种术”的理论之上形成的,最早的外科麻醉术是华佗研制的麻沸散等等。

  授课时,教师需将中医药文化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引入《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等中医药经典,介绍董奉、张仲景、华佗等中医药大家悬壶济世之事。如陕西中医学院将体育和中医相结合,开设了选修课程――中医传统保健体育,其《孙思邈健身法》获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并于2008年8月进一步成功举办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九届传统体育保健运动会,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里掀起了学习太极、五禽戏、八段锦、长拳的高潮,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自觉性,将中医药文化及其精髓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课内,为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2、精勤不倦,无私奉献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云:“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欲博及医源必先精勤不倦。这要求广大师生不仅勤于学习中医药文化,更是要勤于剖其精髓,解其内涵,甘于奉献,用生命诠释内涵。如陕西中医学院将“精诚仁和”的价值核心进一步的演化,对学生提出应在品德、行为、学识、才能方面具备“精、诚、仁、朴”的要求,并以此作为校训。“精”即“精勤不倦”研学问;“诚”即为人诚笃修医道;“仁”即仁心仁术济苍生;“朴”即淳朴质朴济世人。学校入学教育时组织新生举行《医学生誓言》宣誓仪式,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价值取向。历年来,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奉献中实践着当初的誓言。上世纪80年代的大三学生邵小利因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牺牲,她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陕中医人。目前,学校坚持每年开展“邵小利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学生志愿服务及义诊,尽自己微小绵薄之力。老一辈德艺双馨的陕中医人更是淡泊名利,奉行“仁心仁术济苍生”的思想,精勤治学,精研医道,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学校充分发挥师承教育模式,设立“导师论坛”、“名师名医讲坛”,举办“分享名人经验、成就中医梦想”系列讲座并邀请邀请“国医大师”张学文做了题为《对中医人才成长的几点体会》的讲座,学生们深受勉励及启迪。

  3、以中为主,和而不同

  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传承中医药文化首先要坚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信心。全球化不等于全盘西化,而是文化多元化的互动。学校可将中医药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及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在学生了解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与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情操及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传承文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其次,与其他医药文化交流、互补、融合中,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保持中医药文化特色留住中医药文化根基,促进中医药文化现代化转型。可开设中西医文化对比课程,让学生更客观理性的认识中西医文化的优劣势;增加毕业生国外交流合作的机会,传播中医药文化,而仅非中医药实用技术。

  【注 释】

  [1]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S].2009.

  [2]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性[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 何薇,何春生,史炎平.加强大学新生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69.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S].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

  [5] 廖利平.关于中医药影响世界的思考[J].世界中医药,2010(5)225.

药学毕业论文 篇五

  【摘 要】

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1.1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1.2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2.1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2.2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3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2.4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2.5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 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3.1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3.2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 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3.3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3.4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医世家. 中医基础理论2009.12.14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 12

药学毕业论文 篇六

  摘要:

从系统论出发,解读中医,并探讨如何运用系统开放性原理指导中医教学。在中医教学中应坚持把握适度开放的原则,既能在继承中创新,又能在创新中发展,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关键词:

系统论;系统开放性原理;中医教学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里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坚实依靠[1],其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随着生物、物理、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非传统医学取得了空前繁荣,中医在既有基础上,不断汲取先进技术和其它学科经验,发展自己。但由于中医系统的独特性,语言的艰涩难懂,深厚的哲学渊源和文化基础,使得普通高校中医教学面临较多难题,影响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本文试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中医发展历程,利用开放性原理探讨中医教学和方法,以期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1系统开放的客观普遍性与中医传承教学实践的关系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共处于一定环境之中,为达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看作是一个特定的系统。系统内的要素既在自己的系统内发挥作用,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各种形式的联系。联系的属性,就是指系统(或事物)开放性,使系统具有从环境输入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属性,也具有向环境输出物质、能量与信息的属性。输入与输出是系统开放性的两个方面。开放性是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

  1.1系统开放性原理的普遍性

  在自然界,从宇宙系统至原子、基本粒子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能力,所以都是开放系统。宇宙中天体的开放性有许多表现,比如相互引力,公转、自转,能量的转化,射线的辐射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食物摄取与排泄,深刻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也受环境的制约。生物的同化作用,就是从环境吸收所需物质,转化为自身的构成物;生物的异化作用,就是分解自身的物质,并向环境输出。同样,在具有社会组织属性人类社会活动中,更具有明显的系统开放性,具有最高级、最深刻的输入与输出能力。人类可以制作工具,以工具为媒介,极大影响和改变了周围的环境,也改变了自身,从火的使用,直立行走,大脑的充分发育到现在的克隆人,人工智能的出现,是最高级、最复杂的开放系统。人类除了保留生物界基本能量交换的开放特性外,又有其明显的不同。人类工具如车船、手机、电脑等,是具体的机器、仪器,属物理形态工具;语言、文字、科学方法、思维方式属非物理形态工具。人类不断地改进工具,拓展着认识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地强化人与自然以及人类内部之间的开放、交换关系。其中思维领域的的输入与输出关系,是最为复杂的开放系统。思维是人脑输入客观信息,并对信息存贮、加工、变换以及输出信息的全部活动过程。其中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是系统开放性最集中的体现,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系统的开放性结构。系统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与环境互动,交换物质、能量、信息,才能存在和发展。系统开放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维护系统的稳态,避免孤立,即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实现;二是作为更大系统的子系统;三是使各要素产生合力,有利于系统的生存和发展。

  1.2中医发展历程表明中医系统具有开放性

  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砭石、针灸、熨贴(相当于热敷)、汤液、按摩、手术等治疗手段逐渐得以丰富,至中国第一部医学理论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的出现,清代修医书90卷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医宗金鉴》的问世。说明中医非一人一时之力形成,其研究的疾病谱,药物的制备,治疗方法,是历经几千年的不断发展积累沉淀,是一段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3]。纵观中医的发展史,就是因为中医系统保持了适度的开放性,和实践、其他学科的发展进行了信息的交换,消化和吸收利用。中医系统的开放性,使得中医中药独特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诊疗方法,能够不断积淀文化精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一门系统医学。至新中国成立后,坚持中西医药团结共同发展的方针,继续保持系统的开放性,有了巨大发展。特别中医教育方式和中医实践方式发生了巨变,从原有师带徒、小规模、特色强等,转变为高校制、大规模、统一化教育培养模式。中医系统内最为主要的要素——人,是传承和发展中医的关键。中医所处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内容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中医系统引进了更为详实的解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等,研究中药,侧重药理更是全面向西方医学开放,疾病的诊断治疗,极大扩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所获得的资料,彩超、CT也用于辅助诊断,用来辨别病性,进行诊治。极大地推进了中医的发展,虽然对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对中医的纯正性产生困惑。这正体现了中医系统开放的必要性,有利于中医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系统开放性对系统的作用

  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系统具有绝对的开放性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的一面。没有封闭性,开放性也就不见。系统是开放与封闭的辩证统一。在系统原理中,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不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这个系统就会逐渐走向无序和混乱,最终走向崩溃。在社会学研究中,如新中国建立前闭关锁国,处于封闭状态,落后挨打,清王朝崩溃;新中国建立初期,世界处于冷战状态,开放性不够,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开放的较好。当然,开放是有序的,适度的,才会促进发展。当系统过度开放,系统就会处于无序状态,完全没有封闭,失去了边界,不能区分系统与环境,系统丧失了独立性,也将崩溃。开放与封闭的二重性启迪人们在认识事物、研究事物时,亦要遵循开放与封闭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采取封闭原则在于寻求与确定事物的边界范围,以有的放矢;采用开放原则在于探寻事物内外的各种联系,以发现规律[4]。

  3系统开放性原理决定中医的传承教学必须具有开放性

  中医传承发展从师带徒方式向普通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一方面教材的内容引进了新的学科、新的内容、新的技术,开放程度有了很大提升,促进了与西方医学的融合,丰富了中医的内涵,更加适应人民健康需求;但另一方面,新的医学知识体系和体验对中医教材内容有很大冲击,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特别是社会上废除中医的逆流不时涌现,对中医的发展带来不小的负面效应。如何面对这些变化,保持中医系统的适度开放性,为中医发展培养合格的后备人才,高校的中医教师教授内容及其教学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运用系统论的开放性原理评估和分析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可以从综合性、规范性、更新率和受众性四个方面把握教学内容和质量。

  3.1内容综合性

  从宏观角度看,根据系统开放性原理要求备课内容要具有综合性,而不能只有中医内容。具体而言,讲授内容是否综合了目前医学发展状况,结合了社会学、环境医学、物理医学(射线、超声等)、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是否兼顾了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与中医学医学模式(人体-自然-社会心理学)。综合性不仅仅体现在备课内容,而且要求灵活安排教学辅助技术设备的运用,注重学生学习中医方法培养。传统中医运用眼、耳、鼻(口)、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获得病人资料,科技的进步,使得新设备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彩超、CT、DR、MRI等,客观上丰富了医生获得病人生理病理变化的资料,更加准确的辨证诊病;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分离提纯加工技术,让中草药的应用更加安全便捷,对中药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所以要带领和鼓励学生注重学习和使用多媒体,可以利用手中终端设备,学习中医知识,使中医内容更加具体化、可视化,有利于中医的传播和学习,扩大中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自信。

  3.2教学规范性

  即要求保持系统的适度开放,过多强调现代科技设备的重要性和先进性,容易让学生忽略主体人的作用。其实不论中医还是西医,临床工作中,都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设备,而是注重临床病人的症状、体征,结合检查结果,作出系统的评估,进行诊治。所以规范运用中医的基本概念和思维解释教材,恰当列举事例。避免系统过度开放,系统过度开放,不但不会促进系统发展,反而会阻滞系统,甚至导致系统崩溃。这也是为什么废止中医的呼声中,不仅有行业外误解的声音,也有来自中医系统的意见。就是因为这部分中医从业者在学习、运用中医的时候,没有把握好适度的开放性,导致了其对中医系统的认知丧失了稳定性。

  3.3系统开放性

  还要求讲授的内容具有适当的更新率,还应该体现当今面临疾病的难点、热点,前沿进展情况要适当更新比例。综合性要求内容要广发性,是横断面的要求。更新率要求中医内容不能千篇一律的古籍古方,还要适当纳入出现的新的理论进展,新的解读,新的技术应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结合时代社会环境理解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

  3.4教学相长

  中医教学的另一个要素,也就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成功与失败,都体现在学生身上,也就是受众[5]。正所谓教学相长,课堂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怀疑精神,鼓励讨论式教学,保持课堂的开放性,能够及时深入了解学生的情绪,掌握知识的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更好的传道、解惑。综上所述,系统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要将内部的熵增物(异化物)向环境输出,另一方面又需从环境输入有用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以抵抗和减少熵增。系统由于开放,使自己处于复杂的内外关系之中。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将内外关系同步协调统一,达到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外界条件相适应。可见系统开放性对系统自身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开放程度越大系统发展越好,但超过一定的范围,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其最终的结果取决于系统的开放程度。中医在封闭的社会里,思想僵化,因循守旧,缺少竞争压力与社会活力,反而保持了较好的开放性,汲取营养,持续发展;如今在开放的社会,思想活跃,信息海量,互联网席卷一切行业,技术与产品更新换代快,中医的发展速度慢于预期。但近年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保护发展中医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是中医药行业首个国家级战略规划,明确了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6]。在这个背景下,中医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中医发展提供核心要素,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7],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系统论的思维,并学会运用系统论及其开放性原理,融合于中医教学实践过程中,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为中医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仪.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J].求是,2007(11):3-6.

  [2]钱兆华,吕明磊.自然科学系统论及其启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1):41-45.

  [3]于美丽,车方远,高翔,等.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J].中医杂志,2016,57(12):991-995.

  [4]曾广容.系统开放性原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3):43-46.

  [5]肖正德.系统论视域下教师教育学科体系之特质与构架[J].教育研究,2014,35(7):101-108.

  [6]桑滨生.《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解读[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7):1088-1092.

  [7]张伯礼,于越,周桂桐.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87-88.

相关文章

大学生两千字论文范文【实用6篇】

大学生两千字论文范文(篇一)光阴似箭,一晃一年的大学生活过去了。我从20xx年进入某学校就读以来,一直一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和工作中,虽然有成功的泪水,也有失败的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
论文2013-04-01
大学生两千字论文范文【实用6篇】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实用6篇)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篇一)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风险管理论文格式模板。1、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言简意赅,引...
论文2019-08-08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实用6篇)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论文(精简3篇)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论文是小编为数学专业的同学带来的论文范文,写论文时可以作为参考哦。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论文【1】 【摘要】高等数学是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及其他专业课必不可少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 本文结合...
论文2016-08-05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论文(精简3篇)

学前教育专业演讲稿(优质3篇)

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很重要演讲,也包括了中小学教师的演讲等内容,下面可根据以下演讲稿参考! 我爱幼教演讲稿【1】 如果我是一颗星星,那幼教就是那片天空。 没有了天空,再灿烂的星星也会变成一块陨石。 如果...
论文2012-05-07
学前教育专业演讲稿(优质3篇)

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经典4篇】

大学生活在不经意间即将结束,毕业论文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通过的,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毕业论文格式排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
论文2017-03-03
毕业论文格式排版【经典4篇】

南京市外卖快餐配送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论文(优秀3篇)

一、南京市快餐行业发展概述 南京的快餐市场比较具有代表性, 成长性好,既不像上海、 广东那样快餐市场份额占餐饮业半数,也不像小城市市场份额较少,不成气候。 二、南京市外卖快餐配送现状 分析外卖快餐配送...
论文2018-02-03
南京市外卖快餐配送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分析论文(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