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论文(精选3篇)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论文 篇一
东北二人转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种形式,源于中国东北地区。它以双人对唱、对白和舞蹈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和独特的音乐节奏吸引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本文将从音乐节奏、表演风格和内容题材三个方面来谈论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
首先,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节奏是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之一。在东北二人转的演出中,常常伴随着古筝、扬琴、二胡等传统乐器的伴奏。这些乐器的和声与演员的歌唱和对白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节奏。东北二人转的音乐节奏通常欢快明快,富有活力,能够很好地配合演员的表演,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
其次,东北二人转的表演风格也是其艺术特质之一。东北二人转以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著称,演员们常常通过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情和幽默的对白来引发观众的笑声。他们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通过夸张和放大来制造喜剧效果,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种表演风格与东北人民的豪爽、直接的性格特点相契合,使得东北二人转在东北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最后,东北二人转的内容题材也是其艺术特质之一。东北二人转的内容多样化,既有关于农民生活、劳动者的故事,也有关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的题材。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也反映了东北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东北二人转的内容题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使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既能够获得乐趣,又能够感受到深刻的思考。
综上所述,东北二人转以其独特的音乐节奏、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和多样化的内容题材成为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质,传达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态度,使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既能够获得娱乐,又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为其在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奠定了基础。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论文 篇二
东北二人转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质在观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文将从传承创新、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探讨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
首先,东北二人转在传承创新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的地方戏曲形式,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传承是东北二人转的重要特质之一,演员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戏曲艺术技巧和表演风格传承给后代。同时,东北二人转也不断进行创新,吸收外来元素和新的表演手法,使得其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与时俱进。
其次,东北二人转在情感表达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东北二人转以其幽默风趣的表演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而受到观众的喜爱。演员们通过夸张的动作、夸张的表情和幽默的对白,将情感直接传递给观众,引发观众的共鸣和笑声。东北二人转能够在观众中引起情感共鸣,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这是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最后,东北二人转在文化内涵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质。东北二人转作为东北地区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与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它通过表演内容和题材反映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态度。东北二人转的内容题材多样化,既有关于农民生活、劳动者的故事,也有关于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的题材。这些内容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又传递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内涵,使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既能够获得娱乐,又能够得到文化的滋养。
综上所述,东北二人转以其传承创新、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等艺术特质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和特质,传达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态度,使得观众在观看演出时既能够获得娱乐,又能够感受到情感的共鸣。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为其在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独特地位奠定了基础。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论文 篇三
谈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论文
内容摘要:二人转是当今广大群众喜爱的戏曲艺术,其艺术特质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同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三省地方文化的精髓。文章从二人转独有的艺术特质来探究二人转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从而使喜爱二人转的广大民众对这门土生土长的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二人转 民间戏曲 艺术特质 文化遗产
二人转是东北黑土地土生土长的地方戏曲形式,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山野情趣,充满了大东北的乡音乡情,在东北民间就有“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说法,老百姓对二人转的痴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二人转也是一部全面反映东北地区人文地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二人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反映的是东北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反映出这个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所在。近年来,二人转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借助传媒的力量,其流行范围甚广。可以说,雅俗共赏的二人转艺术已然成为普通老百姓茶余饭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探究二人转艺术就要从其发源说起。
一、二人转艺术的历史源头
关于二人转到底起源于哪里众说纷纭,如果想要详细地追其源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二人转艺术产生于民间,与其发展历史相关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全面,但是目前有3种观点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一)第一种观点,地处辽西走廊东端的黑山县是二人转的发祥地之一。东北二人转已知最早的艺人是王纶生(艺名“老叉婆”)。据1918年编撰的《锦县志略》之《名伶》篇记载:王纶生(1723—1776年),名蹇,字纶生,艺名笑尘,锦州镇远堡(今黑山县)人。1734年(雍正十二年),他在锦州东关老爷庙演唱“蹦蹦”。“蹦蹦”就是二人转当时的民间称谓,还有俗称“双玩艺儿”的,也是二人转最早的称谓之一。在发现《锦县志略》记载王纶生的史料之前,学者认为二人转有250年的历史。但根据对王纶生身世和演出情况的记载,学者们便把二人转历史向前推进了几十年,因此便有了“300年二人转”之说。2008年,辽宁有两位二人转艺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位是赵本山,另一位就是黑山县老艺人李秀媛。
(二)第二种说法,二人转是由河北“莲花落”于清末在东北民间衍变出来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莲花落,起源于隋唐,是由僧侣们宣讲佛经时演唱的音乐曲牌《落花》和《散花》演变而来的,二人转和“莲花落”在演唱的基本形式上有诸多相似之处,所以有人认为“莲花落”是二人转的母体和源头。二人转大部分唱调都与“莲花落”有关,其中有一些是“莲花落”的原型,另外有许多唱调则是“莲花落”唱调的衍变形式,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莲花落”唱调,所以说二人转源于“莲花落”有大量的考证与论据。
(三)第三种说法,二人转与东北地区的民间萨满歌舞有密切联系。两个人的演唱形式是典型的萨满教祭祀歌舞形式的承袭,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来自于萨满神歌,唱段曲目多数也出自萨满神歌。二人转的舞蹈动作也与萨满祭祀歌舞非常相似。这种说法由于萨满教的失传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二人转的源头现在虽然没有确凿的论证,但是它的发展历史体现出了二人转艺术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其艺术魅力来源于多元文化的精华。二人转所涉及的艺术形式众多,它是在广泛吸纳多种东北民间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重构与发展而成的。无论是“乞讨之歌”的莲花落、凤阳歌的“要饭曲子”,还是大秧歌的叙事抒情曲,民间艺人都在音乐唱腔上做了一番“滚雪球”式的摸索和积累。经过200多年的沉淀,才形成了现在“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元多体多变的音乐体系。
二、二人转艺术的唱腔特点
二人转能在中国迅速传播,吸引人们的主要还是其独特的唱腔和俏皮的表演。二人转除了“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的多变唱腔之外,在表演上还有“四功一绝”的特点。“四功”是指说、唱、扮、舞,“一绝”是指在表演中运用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唱词以七言、十句为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二人转的唱腔通俗易懂,说口幽默风趣,不同地域表现的唱腔特点也不尽相同。
(一)二人转在其发展历史上按照地域划分曾经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这四个流派在唱腔和表演上各有不同,每个流派都有自身的'特点。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的二人转多舞彩棒,在表演中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黑山为重点,这一带主要受到河北莲花落唱腔的影响,在唱腔中比较讲究板头;南路以营口市为重点,表演风格受大秧歌的影响比较大,在唱腔上体现出热情豪放及歌舞并重的特点;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在唱腔上受到当地民歌的的影响较大,唱腔优美,内容丰富。这四个流派在唱腔上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东北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唱腔上形容二人转的艺术特质有一句俗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这也充分说明了二人转在唱腔上具有地域性特色。
(二)辽西地区二人转的唱腔“纯正、优美、字重、腔清”,是黑山二人转的特质。在过去,因为黑山二人转表演的内容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主要观众来源是农民,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许多农民都会唱上几句。因为二人转的语言多属于“实惠磕儿、扎心话、喜兴词、活动篇和优美句”,从二人转的唱词和说口能感受到东北人那种真挚朴实和憨厚有趣的性格。这对二人转的推广传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人转就像熔炉一样汲取了多种艺术成分,丰富了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面对大众,并且迅速地由东三省向全国传播开来。同时,各地二人转文化的精髓相互渗透,形成了二人转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魅力。
三、二人转作品的“本色”表演
二人转的创作来源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每一位熟悉二人转的东北人都会认为二人转说的是家乡事、唠的是家乡磕、唱的是家乡调,这种本色的表演特质也只有二人转才具备。在二人转表演中把东北人粗放、憨厚、自然、纯朴、幽默的特质通过“说、唱、扮、舞、绝”表现出来,老百姓爱看,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真实的本色艺术。二人转的“本色”表演贴近生活,其语言的生活化不同于其他民间戏曲的特质。
在二人转《冯奎卖妻》中,故事讲述了妻子李金莲为了让全家在大灾之年能活,不惜让丈夫把自己卖掉,临走时她叮嘱自己的孩子小桂姐。以下是这段唱段:
“别人家小孩打你别还手,别人家骂你别还言,
到晚间妈妈我不回转,给你弟弟做晚餐。
门口还有秫秸半捆,盐娄里还有半把盐,葫芦头里还有一碗小米,炕席底下还有三个大钱……”
唱词中的“本色”和平时老百姓说话的语言没有两样,能使听众产生共鸣。就这段“扎心段”而言,深刻反映了当时关东妇女生活艰辛、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
二人转在人们心目中始终是一种喜剧的形象,当然在作品中这种幽默式的唱腔也比比皆是。
在《回杯记》中,王二姐骂张廷秀的唱段就充满了幽默的元素:
“从前看你像个竹竿子样,哪曾想长来长去节节空。
从前我看你像个豆芽菜,哪曾想长来长去弯了弓。
车道沟的泥鳅来回跑,你长到多咱也不能成龙。”
在这段风趣的唱段中,没有一个难听字,但是这种幽默的数落听后让人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二人转的语言生动、有趣,体现出关东人性格的本色。这种语言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力完全建立在“东北式”的基础上,主体与对象同构贴切、逼真,这也是二人转所特有的艺术特质。
四、二人转表演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迷人之处在于它在表演中的“喜、浪、逗”。
二人转的“喜”表现在“二人转穿红着绿,高腔本嗓,狂歌劲舞,嬉笑怒骂,铺排渲染,大起大落,见棱见角……其因慷慨,血气为之动荡”。二人转唱词中的祝福话、喜兴词让人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在关东农村,谁家办喜事都会请二人转剧团唱上半天,二人转已经成为东北农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二人转是让人忘记烦恼、消除寂寞的艺术。
二人转的“浪”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是寻常意义上的美,是自由自在、狂放不羁的美,是土野、俗野的美,反映劳动者乐观向上的生活。二人转的唱调“浪”、身段“浪”、表情“浪”,是一种健康的美。同时它的这种美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人性的释放,体现了生命的张扬美。二人转的“浪”是二人转特有的,这种美是二人转的标签,不是所有艺术形式都具备的。
二人转的“逗”就是幽默,具有喜剧性。二人转中丑角就是专门为“逗”而设的,丑角的塑造来源于生活,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在两个人的表演中专门有一个人搞笑,通过服装、语言、动作制造笑料,妙趣横生,让人捧腹大笑。
二人转的“喜、浪、逗”构成了二人转区别于其他地方戏曲的符号,是关东人特有的文化艺术,这种独特的艺术特质被小品、相声以及模仿秀等领域争相借鉴,并且发展成二人转式的小品、影视作品,成为新世纪艺术文化的奇葩,为世人所瞩目。
东北二人转的艺术特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其丰富的表现手段和豪放的唱腔征服了广大观众。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评价二人时转曾说:“创作是受地域限制的,接受并不受地域限制。二人转是民间的,而且它与民间保持着更多的联系。”二人转艺术必将突破地域上的限制,走向全国,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霍长和,金芳.二人转档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
[2]王兆一,王肯.二人转史论[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
[3]刘振德.二人转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4]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