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论文(最新6篇)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一
标题: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摘要: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人们有效地进行跨文化沟通和理解。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障碍、解决方法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时,语言障碍常常成为一个阻碍。语言障碍不仅会导致误解和沟通困难,还可能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因此,了解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至关重要。
正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主要包括语言表达不准确、语言理解困难和语言使用不当。首先,语言表达不准确是由于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调的差异引起的。例如,英语中的一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这就容易导致误解和混淆。其次,语言理解困难是由于不同文化的语境和语义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词语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误解和困惑。最后,语言使用不当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不适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使用方式和礼仪规范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些差异,可能会冒犯对方或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有几种方法。首先,要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是了解和理解对方的基础。其次,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并避免使用太多的口头禅和俚语,以免引起误解。另外,要注意语境和语义的差异,避免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最后,要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在交际过程中,要尊重对方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避免冒犯对方。
结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过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及尊重对方的语言和文化,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障碍,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二
标题: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沟通
摘要: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沟通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它包括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和空间距离等。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沟通、重要性、问题
引言: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语言表达外,人们通过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和空间距离等方式进行交流和理解。了解和运用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文:非语言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非语言沟通可以弥补语言障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语言,但通过观察对方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思。其次,非语言沟通可以传达情感和意图。在跨文化交际中,情感和意图的表达往往比语言更加直接和真实。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接触,人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图。此外,非语言沟通也可以传递文化信息。不同文化对于身体语言和空间距离有不同的要求和解读方式,通过观察和学习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行为的解读方式可能不同。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的目光接触被视为礼貌和尊重,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和侵犯个人隐私。其次,非语言沟通容易受到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影响。同样的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谨慎使用非语言沟通。最后,非语言沟通可能存在误解和歧义。由于非语言沟通往往比较隐含和模糊,容易引起误解和理解的偏差。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更加注意和理解非语言沟通的含义和限制。
结论: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沟通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它可以弥补语言障碍,传达情感和意图,以及传递文化信息。然而,我们也要注意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行为的解读方式的差异,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影响,以及误解和歧义的可能性。通过掌握和运用非语言沟通,我们可以促进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和理解。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三
一、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人民对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期许,在现代社会中,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表现能力。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所认为成功的交际是能够带来发展机会、财富以及和平的;失败的交际会使得敌对局面、偏见以及冲突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中,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形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网络化等,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讲外语和理解外语时都应该遵循该外语的语用规律及文化规则。对于法语的口语教学而言,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行为,语言的不同使得其表达的意识也会有差异,在法语中时常使用到的词汇用汉语解释意境就可能很大不同。如:在法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代词,代词用法比较复杂,因而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使用法语代词会变得非常困难。针对于您(vous)和你(tu)在法语中的用法,我们在课堂或者课后的练习中已经习惯了使用tu,随后在某些非常正式的场合也会将tu脱口而出,显然这意味着交际错误出现了。另外,与tu所对应的动词有着简单的变位,因而学生更加喜欢在表达上使用到tu,长时间下来他们容易将语言场合忽视掉,这样错误语域的选择是外语学习中的大忌。因此,我们需要十分的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逐步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能力加强,尽可能的将错误语境的现象减少。如:中国自古有“爱屋及乌”的说法,法国也有着Qui m'aime,aime mon chien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爱屋及狗”。可见,中法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人们对于宠物的不同态度,若是学生没能够很好的掌握到、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生语境错误,对于跨文化的交流非常不利。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法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根据著名学者Gudykunst的理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语言场合的忽略,错误语域的选择,是国人在外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为了防止在跨文化交际中有以上问题出现,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教师就需要承担起课堂组织者的任务,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探索,以期学生能够掌握到更多的语言知识,并熟练的将其引用在语言交流中,从而将语言交际鲜活的吸引力感受到,有助于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高。
(一)教学环境的营造。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自教育兴起以来,我们就一直延续着“彬彬有礼”这一教育形式,从而国内的学生大多给人内敛的感觉,因此笔者发现,在法语教学中,班上的学生总是上写作、词汇以及阅读等方面表现的异常优秀,但是在口语表达中却犹如哑巴,开口却说不顺畅极具化,这是他们学习的弱点。尤其是对于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来讲,一旦要求让他们用法语表达或朗读他们立马变得害羞、胆怯,这主要是因为内心的不自信,总是害怕出错,若不及时对他们的这一弱点进行纠正改善,那么时间已久,必然学生的口语表达只会越来越落后。此时,教师需要将轻松活跃的一个课堂氛围营造出来,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讲解知识点,认真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对他们不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如:笔者在课堂中若是发现学生在表达中语法或发音错误,我不会立马将他们的思维打断,有时对于不太重要的错误就直接忽视,并且不断地鼓励学生踊跃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会在口语的学习中不断增加学习兴趣和动力,勇于在法国人面前开口表达,更好地开展跨文化的交流。
(二)教学模式的丰富。
在课本内容讲授时,笔者还会向学生讲解一些有关的法国传统文化,笔者认为相关文化的讲解不是在某一时刻觉得有必要才讲的,而是需要在课堂的始终都有贯穿,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到更多的外语知识,并且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如:在Jeanne d’ArcàChinon这一阅读课中,笔者会将法国一战时期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有趣故事讲述给学生,安排他们在课后查阅相关的法国战争历史资料,在下一次课堂上鼓励学生在老师及全班同学面前表达自己课后学习的成果,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够对已经掌握到的课本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够间接的将自身对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
(三)趣味角色的扮演。
现代化的教学课堂形式多样,正如笔者就会根据课本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作为互动性活动的一种,其自身所带的趣味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需要交际双方协力合作,以自身立场为出发点,不丧失母语的本性,并充分地与不同文化沟通。在扮演活动的过程中,笔者会将一个故事的背景提前设计出来,随后将两个以上的角色提供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真正的交流。如:车票购买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笔者安排两个学生上台来演示整体的车票购买的流程,分别扮演购票者和售票者,要求他们必须清楚地表达出票种车票时间以及目的地等信息。
(四)课外活动的利用。
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的不仅是课内的理论知识,还有课外的实践积累。笔者在法语教学中,会提前安排学生对法国文化进行了解,如:举办一场法国传统的舞会或者展开法语知识的竞赛等,笔者就曾组织过有关法国的情境表演、圣诞舞会、戏剧表演以及诗歌朗诵等。大多活动是根据经典故事或者课本内容改编的,对于这种自导自演再创作的形式,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起到锻炼作用。
结语
对于法语学习者而言,为了更好地展开跨文化的交流,就必须遵循法国的社会规范和文化规则,注重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教师则应该在口语教学中进行法国文化的渗透,切实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四
随着经济以及贸易的不断发展,跨文化商务活动越来越多。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口头语言并非是唯一途径,非语言交际方式的作用也非常显着。它可以促进双方尽快进入角色,使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顺畅。经验丰富的商务沟通者非常懂得使用非语言交际方式,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谈判效果。
一、非语言交际的内涵
所谓"非语言",顾名思义就是脱离口语,使用其他方式如肢体动作、表情状态、情绪表现及体态、形象、空间、首语等来表达自己思想。据统计,一个普通人的面部表情接近 26 万种,不同的情绪、心境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都可以影响"脸"部的表情;手势更容易表达情感,仅仅"手动"就可以表达 1000 多种含义。因此光是面部表情和手势就可以胜任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体态的交流主要集中于交流双方的姿态和姿势传递的情绪内容。空间的交流主要是指交流双方之间间隔的距离和身体接触程度等。形象方面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外貌打扮和行为举止来传递信息,这些受个人文化修养和素质影响。首语的含义非常简单,指的就是头部的点、摇和转动方式,这些都可以成为信息标志。很多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体察对方的人,可以根据对方的交谈语气、表情甚至一些细微的动作来调整自己的承接方式,成功的沟通者也一定是熟捻心理学的人。
二、非语言交际方式对于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
适度适当的行为方式和商务礼节是促成跨文化沟通的重要环节,对于交流双方的情感意图表达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商务沟通交际过程中,不管是眼神、姿态还是手势,都要先于语言传递给对方,即使沟通中语言交流非常顺利,但是不当的行为方式也会对商务沟通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交流双方的情绪会产生负面的暗示。所以积极适当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会让交流他方感到轻松愉快,为随之而来的商务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不管是一个善意的微笑,还是力度适中的握手,都可以创造出和谐的沟通气氛,对于商务沟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商务沟通过程中捕捉和把握细微之处,从交流他方的情绪入手,也有利于赢得对方的信任。所以商务人士在平日里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素质培养,熟练运用各种非语言交际方式。
三、非语言交际方式的类型
1.面部表情
这是人类甚至是动物界交流情感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部表情,这要受到相貌、生活方式以及个人心境的影响,但是大多数人的面部表情受到同一种生理特性的制约,也就是说人类某种面部表情表达的是同一种含义和情绪,比如皱眉表达的是厌倦、不赞同,嘴角下垂可能包含恐惧、忧郁等情绪,而咬嘴唇一般是忍耐、克制的意思。但是社会文化背景和受教育的层次不同也会造成同一表情的不同含义,很多小表情在不同的环境之下都代表着不一样的含义,如女孩对男朋友撅嘴多数是撒娇,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就是蔑视。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比如欧美人士喜欢直来直去,对于目光不能与人相接的人会认为是缺乏交流的诚意或者是有潜在的某种犯罪意图;而亚洲地区的人,对于自己尊敬的长者或是上级,会主动避免目光接触,这种交流习惯上的不同对于亚洲和欧美地区的商务文化沟通就很容易产生歧义,甚至造成商务谈判的失败。另外欧美人士比较外露的情感表达也是令亚洲商务人士非常头疼的地方,他们喜欢和下属开玩笑甚至勾肩搭背,其夸张的面部表情让亚洲人常常误解他们对于商务问题的认真程度。而亚洲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又让欧美人士抱怨不已,例如亚洲社会等级严格,同一句话由不同级别的人说出来很可能是不同的含义。
在和亚洲人进行跨国商务洽谈时他们往往猜不透对方在想什么,因此生意很难做成。所以,早期的跨国合作失败的原因不见得是技术和资金问题,很多时候很可能是沟通障碍造成的,即使跨国商业交往频繁发生的现在,涉及到亚洲地区和欧美地区商务往来时,这个问题仍然存在。
2.手势表达
人类在情绪激动或是紧张的时候,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也会不自觉地带出手势,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鼓舞自己、安慰自己、给自己表达的内容添加说服力的方式。手势的不同表达方式也是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如果事先沟通不好会对商务洽谈造成消极的影响。亚洲地区对于握手的理解就是见面时的一种礼貌,略微表达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种握手方式在美国男人看来是轻视的意思,只有重重有力的握手才是礼貌的表达。而在德国去主人家做客时才与主人握手,法国人却要进门和离开时握手。一个简单的动作,涉及这么多不同的习俗,虽然我们在商务沟通之前可以提前预热这些知识,但是因为不属于自己生活里的常识,很可能忘记或带出本国特色。由此可见,握手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一定要引起沟通双方的重视,不要因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引起不必要的冲撞和误会。
3.体态动作
同一种姿势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不同的幅度和速度,表达出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从体态动作的幅度上来说,亚洲地区以及欧洲北部、美国、英国等地,幅度都比较小,而南欧、拉美以及中东地区,幅度则很大。语言学家认为这些不同表达方式的形成可能是受到了不同价值观的影响,例如欧洲人最崇尚自由、平等,认为个人的行为习惯至高无上,必须尊重;亚洲地区由于受到孔孟之道的熏陶,习惯于把个人行为划归到集体当中,等级观念非常清晰。在商务沟通当中因这样的差异造成误会的案例非常多,举例来说,假如阿拉伯人和英国人谈生意,阿拉伯人喜欢亲近自己喜欢的人,会一直向英国人靠近,而英国人即使非常喜欢对方也要和其保持距离,所以就会看到阿拉伯人一直前进,英国人一直后退的情景。阿拉伯人会因英国人的难以接近而伤心,英国人又会因阿拉伯人的过分亲密而感到不能忍受。所以在进行不同国家的商务洽谈之前,谈判者一定要了解各自的交流习惯,有心理准备,而且出于对交流他方的尊重,应该将自己的行为适度控制。
4.空间概念
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不同文化对于"亲疏"的理解。亚洲人群体观念非常强烈,认为集体才是单位,个人要融入到集体当中,这种"聚合式"的行为方式让亚洲人认为关系亲近的人在空间上要拉近距离;而欧美地区的人则非常重视私人空间,即使关系非常密切的亲人之间也不会过分靠近。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亚洲人在商务沟通中会主动靠近交流他方来表示友好,而如果交流他方是欧美人士的话,对于奉行"离散型"行为模式,强调独立自主和重视私人领域的他们而言,中国人的刻意靠近就显得非常不合适,欧美人的第一反应是向后躲避,而这又会使中国人感到很不舒服。空间概念和体态语言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国家、民族之间进行商务交流时,如果不掌握这种空间概念,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5.形象和首语
修饰物的情感表达在远古初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的人类对于佩戴兽骨、身着草裙有着天然的审美情趣,发展到现代,得体的穿着也是商务洽谈成功的关键。服饰文化在现代社会已经不仅仅代表美丽,而是显示身份和地位以及对于交流他方尊重程度的标志。
欧美国家的公务人员、律师以及正规的大公司职员,其衣饰穿着非常正规正式,而在中国的企业里没有将着正装作为硬性规定,很多单位的员工穿着都很随意。如果这种随意的装束带入到跨国商务会谈中,可以肯定,商务会谈会终止在第一次见面时。恰当的、适合国际交流的服饰和礼仪都是商务洽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国际商务洽谈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情况下穿着符合国际惯例就可以了,当然有一些地区比如阿拉伯人喜欢穿自己民族的服饰参加谈判,所以沟通双方对于穿着的规定一定要事先商定,以免造成误会。除了着装形象外,首语的表达含义也受到重视,并不是所有的国家对于肯定都是点头,否定都是摇头,例如在日本点头的含义只是对于说话方的一种尊敬,表示聆听的意思,如果把这种点头当做认可,那么中日商务交流基本上就要终结了。
当今,经济全球化大潮几乎席卷了整个世界,任何人都无法囿于一时一地,跨文化的商务沟通已经成为世界商务交流的重要环节。对于参与国际商务交流的人士而言,非语言交际早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解和认可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是跨国交流沟通的第一步,而非语言交际更是了解一个国家的窗口,包容和学习这些差异,不仅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更可以达到商务沟通的完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兆凤,吴希。非语言交际中环境语对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影响[J],职业。20xx(30):45-47.
[2] 何谨然。目光、手势、空间和时间的无声交流---谈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xx(7):39-41.
[3] 邹华。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沉默的跨文化对比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xx(3):56-57.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 跨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
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汉语拼音类:如GG(哥哥)、MM(妹妹)、DD(弟弟)、P(臀部)、BT(变态);
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
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材)、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笔者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推动了跨文化交际领域和范围的扩大。网络的发展是跨文化交际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将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纵横交错的全球跨文化交际的庞大格局。
2。为跨文化交际者提供了平等交流的空间。在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中发表观点者会受到身份、地位的限制,同时还存在着对自己不利的顾虑。网络交流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因此它可以更好的实现言论自由和平等。
3。可以丰富语言系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网络使不同领域的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一起交流,使新词语,新观念不断地出现,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4。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加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吸收和借鉴他人或他国的长处,为我所用,共同进步。正如“硬币有正反面”,网络交流也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挑战:
1。许多网语是以英文形式出现地,大多网上信息是用英文发布地。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对英语的这种霸主地位对汉语的影响感到担忧,有“文化霸权”说。网络语言的“英语化”倾向,使网民在网络交流时不得不人为的进行汉语英语化的改造,遵从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变异规则。
2。网络交流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化包括某一特定社会成员所共享的信念、价值、行为、风俗等。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自己悠久的稳固的文化传统,但在网络时代,它正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
3。由于生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网络交流无法更好的用肢体语言来辅助言语交际,因此造成误解的情况也是时常发生的。我们是阻止不了网络的发展和应用的,但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引导和规范,面对挑战,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
1。加强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中华文化灿烂悠久,我们应心存自豪感,相信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加强我们文化的传播可以让外人更好的了解中国,促进中国和国际的接轨,这也离不开借助网络的力量。
2。政府给以重视,加强对网络系统的规范,同时开展和外国的网络合作,比如我们在本文开头提到的“中美网络语言教学项目”。
3。积极展开网络教育并提高国民的素质修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因为青少年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快速的接受力,最容易受网络的影响,而且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跨文化交际的范围越来越宽,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因此加强教育不但可以抵制不良影响而且可以增进他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减少误解的发生,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
参考文献:
[2]黄月胜。论西方网络文化的强势传播与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xx。
[3]陈榴。网络语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J]。新华文摘,20xx(6)。
[4]高永晨。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视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
[5]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湖北教育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论文 篇六
【摘要】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入手,分析了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随之探讨了当前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素质
很多学生爱学英语,却无视、漠视或轻视英语赖以存活的文化。拿跨文化交际学的行话来说,就是缺乏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和意识,脱离英语文化来学或教英语是学不到或教不了英语精髓的,也违背了语言的自然属性:跨语言交际是为了跨文化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合适地使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人才的外语素质,而且还要培养其文化素质,进而提高综合素质。
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涵盖了用母语及外语进行交际。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否在形式上可能。
(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
(3)恰当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
(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已经实施的程度(Hymes,1972)。
因此,“交际能力”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合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前者包括:语言能力、语用能力和策略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工作。后者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从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来看,文化能力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因此,促进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是现代语言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1.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体现在语言之中,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离开了语言,人类文化是不可想象的;另一方面,离开了文化,语言也失去了内容与意义。语言和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依存。它们之间不分主次,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也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2.从外语的功能来看
外语最终被看成是一种交际工具。既然是交际工具,就应该既强调语言的结构形式,又要强调它的功能体系。在语言教学中既要注意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又要知道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现在人们认识到,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音、词汇、语法等,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的话,用于不恰当的场合,说得不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的社会风俗习惯,就达不到交际目的,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若要实现有效得体的交流与沟通,就需要我们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学者还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习和运用外语必须了解与其密切相关的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从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
外语教育应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学校教育的关键,也是外语教育的关键,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三、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几种途径
1.创设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还必须学习文化。学习外语更是如此,如果不懂得外语的文化,违反了语言的使用规则,那么说的外语即使语音语调正确,语法规范,词汇搭配无误,表达也流利,但对方听了仍然不知所云或感到别扭,还是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同时由于外国文化不可能自然习得,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加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外语交际时可能产生的文化障碍,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把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育相结合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胡文仲,1999)。它是一种双向活动,交际的双方只有互通有无,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如果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活动中既熟悉对方的文化,又能向对方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这样的交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因此,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充分了解目的语文化也要充分了解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本国文化知识,让其与相应的外国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寻找本国与外国文化的异同。或是选择适当的练习,比较中外文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习语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民族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传播本国文化。
3.鼓励学生在交际实践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日常谈话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不是由于词汇、语法引起的,而是社会概念、社会心理、人们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引起的。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见面爱问“你上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你吃了没有(Have you had your dinner)?你多大了(How old are you )?你结婚没有(Are you married)?”等等,而英美人士会觉得是在审问他。中国人随便问随便答的问题,他都看成是侵犯他个人的隐私。因此要鼓励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在实践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交际能力,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书面教育的形式。外籍教师是外语教育的一大特色,从外语学习的角度来看,和讲这种本民族的人接触是十分必要的。
四、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1.外语教学中社会文化知识的难度应与学生外语语言水平相当,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2.社会文化及其类型都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社会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包括历史事实,更应注重当代社会文化中出现的新现象。
3.在比较和分析两种文化特征时,应树立文化平等观,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特点,而不应歧视任何文化,或对某些文化抱有偏见。
五、结束语
我们学习外语,不仅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吸取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获取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进行跨文化交际,参与国际活动,使外语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有力武器。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的教育,决不能忽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好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2.
[3]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2.
[4]张正东.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