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论文(精简3篇)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一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代表着其历史、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国拥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诗词、音乐、绘画、戏剧、建筑等多个方面。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传统文化在诗词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们通过诗词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些诗词作品不仅具有美丽的语言和优雅的韵律,更体现了作者对于真理和美的追求。例如,杜甫的《登高》一诗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理解和超越,而李白的《静夜思》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些诗词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是我们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传统文化在音乐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中国古代的音乐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旋律吸引了无数的听众。古代的音乐作品通常以古琴、笛子和二胡等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搭配上各种形式的演唱,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这些古代音乐作品不仅展示了我国人民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音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传统文化在绘画和建筑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古代的绘画作品通常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为主题,通过墨线和色彩的运用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古代的建筑也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结构吸引了无数的观众。例如,中国古代的宫殿和庙宇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雕刻而闻名于世。通过学习和欣赏古代绘画和建筑,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总之,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和欣赏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同时也能够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 篇三
我国传统文化论文
传统文化,即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更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其中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我们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足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魅力。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的“礼治”主义规范了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德治”主张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绝非现在的法律制裁所能办到的;而“人治”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至汉代社会因为战乱与汉朝崩溃导致对宗教产生急迫的需求,于是原本儒学逐渐宗教化,此时也于传入佛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的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派也于此时形成。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教的教义是:尊道贵德,仙道贵生,清静寡欲,自然无为,柔弱不争,返璞归真,天人合一,天道承负,性命双修。道教不仅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现代世界也有着一定影响性。
佛教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宗教,发源于公元前1500多年的古代印度,前身是婆罗门教,后来释迦族中有一位年轻人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他接受了沙门思潮,决心建立一种新宗教——佛教,它吸收原来婆罗门教的生生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想,相信人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达到成佛——意为觉悟者,达到觉悟的人。所以佛教在培养人的社会性上比其他宗教更加注重自己的修养。而其发展和得到广泛的传播却是在古代中国和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东方国家。自东汉由汉明帝派特使到西域去访问,用国家的国礼聘请过来两位出家人到我国来传播佛教,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间经历代高僧大德的弘扬提倡,许多帝王卿相、饱学鸿儒也都加入这个行列,终于使佛教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它的信仰深入民间,‘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正是忠实的写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则与儒、道等相结合、相融会、相激荡,然后汇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大海里,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为中华文化放射出灿烂辉煌的光芒。
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
在我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国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
,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而不是象欧洲中世纪历史上的《圣经》文化,和现在《古兰,经》文,是强迫的。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从未覆灭,完整的保留至今的原因之一。宽恕、忍让和反省,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也是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需要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努力发扬光大,让我们伟大祖国的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永垂不朽!